四、經絡病證的防治1(3 / 3)

2.精神調理

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惡病諸候》是以“中惡”名稱統括諸多厥證之候,認為某些厥證與精神因素密切相關,日:“中惡者,是人精神衰弱,為鬼神之氣,卒中之也。”指出了人的精神衰弱是發病的基礎,外中邪毒之氣為誘發因素,突然感受外界刺激,如見鮮血,猝聞噩耗,劇烈疼痛等,導致氣血逆亂而發厥證。對於精神脆弱,心虛膽怯,情感易於激動的病人,應加強思想修養,消除恐懼心理,增強意誌,提高涵養性,遇到意外事物不緊張,不惱怒,保持情緒穩定,對於防治厥證發作頗有作用。

3.休息起居

過度疲勞,睡眠不足,久而久之,陰陽氣血暗耗,也可發為厥證,危及生命。現代醫學認為,人在體力或腦力勞動時,腦的需氧量大大增加,尤其貧血、腦血管硬化及心髒病變的病人,過度勞累容易造成腦組織一過性的缺氧狀態,而發生暈厥。這與祖國醫學“勞則氣耗”(《素問·舉痛論》),清陽不升,腦海失養發為厥證的理論是相符合的。故合理的安排工作,注意勞逸結合,保持充足睡眠,可以防止厥證發作。適應季節氣候的變化,亦甚重要。冬天應注意保暖,多加衣被。而夏季防暑尤有現實意義,夏令酷暑發生厥證並非罕事。多喝冷飲、綠豆湯、淡鹽水,避免陽光暴曬,保持室內通風良好等,是防止發生暑厥的有效措施。一旦發生暑厥,應先將病人抬至陰涼通風處再行救治。再者,人際交往,親熱擁抱,切不可過度用力擠壓頸部。據統計有5%~20%的人,對於壓迫或刺激頸動脈竇可產生強烈的反應,使血壓驟然下降或心率變慢,導致腦缺血而發生暈厥,也有引起猝死的深痛教訓。故舉止不可妄為,亦應為誡。

4.簡易措施

厥證發病突然,病情危急,遇到這類病人,切勿驚慌失措,應采取一些簡易治療方法應急處理,以利病人複蘇,並爭取時間送往醫院救治。

①頭宜低位。現代醫學認為,暈厥發生的最基本原因是一時性腦供血不足。若病人出現厥證先兆症狀,如病人感覺頭暈、視物模糊、神誌恍惚、全身出汗等,應讓病人立即平臥,頭低位,促進腦血流量的增加,可防止發作,也有利於較快的康複。

②病人喉中有痰鳴者,可用口對口法吸出痰液,並使病人頭部偏向一側,利於痰液自行流出,使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死亡。

⑧病人呼吸氣粗,牙關緊閉,肢體強硬者,可用生半夏末或皂角末少許,吹入鼻中,使之噴嚏,以通利氣機,宣竅醒神。若氣息微弱,張口自汗,肢體癱軟,二便自遺者,可用人參10克,熟附子10克,煎湯,頻頻呷服。

④針刺人中、內關或灸百會、神闕等穴。

⑤呼吸停止者,即行人工呼吸,讓病人平躺在硬板上,他人雙手掌平放在病人兩乳外下方,有規律的按壓胸壁,每分鍾18~20次。

⑥心髒驟停者,他人雙手掌重疊放在病人心口窩上方(胸骨下1/3處),借用身體重力向下按壓,每分鍾70~80次。

⑦病情嚴重,短時未能複蘇者,應盡快就近送往醫院搶救,以免貽誤時間,造成病人死亡。

(五)癃閉證的防治

癃閉是指小便量少,點滴而出,甚至小便閉塞不通為主證的一類疾患。其中,又以小便不利,點滴而短少,病勢較緩者稱之為“癃”;以小便閉塞,點滴不通,病勢較急者稱之為“閉”。二者雖然在表現上有區別,但都是指排尿困難,隻是程度上有所不同,所以合稱之為癃閉。

本病主要與肺、脾、腎、三焦、膀胱等髒腑有關。

因為小便的通暢有賴於三焦氣化的正常,而三焦氣化主要又依靠肺、脾、腎三髒來維持。肺主肅降,通調水道,由於肺氣的肅降,使上焦的水液不斷下輸膀胱,從而保持小便的通利。如肺失肅降,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就可導致癃閉發生。脾主運化,脾在運化水穀精微的同時,還把人體需要的水液運送到周身各處,這就是脾的轉輸作用。若脾失轉輸,不能升清降濁,也可導致癃閉。腎主水液而司二便,與膀胱相表裏。腎主水液是指它在調節體內水液平衡方麵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體內水液的分布與排泄,主要靠腎的氣化作用,腎的氣化正常,則開闔有度,在生理情況下,水液通過胃的受納,脾的轉輸,肺的肅降,而下達於腎,再經腎的氣化功能,使清者上歸於肺而布散周身,濁者下輸膀胱而排出體外,從而維持人體正常的水液運化。此外肝氣鬱滯,血瘀阻塞,均可影響三焦氣化而導致癃閉。

癃閉的主要症狀是小便點滴而下,全日尿量減少,甚至無尿。可突然發生,也可逐曰加重。一般情況可分為虛證與實證。

虛證:小便淋瀝不盡,排出無力,甚則點滴不通,小腹膨癃,麵色咣白,神氣怯弱,腰膝痰軟、少氣乏力,舌淡,苔微膩,脈細無力或細緩。

實證:小便阻塞不通,少腹脹急而痛,煩躁口竭,舌紅,苔黃膩、脈數。若因濕毒上犯,可見喘息、心煩、神昏等症。有外傷或手術引起者,有病史可查。

若起病由癃轉閉者,是病勢由輕轉重,為惡候。初起病閉而漸轉癃的,是由重轉輕,較佳。如疾病過程中出現煩躁、譫語、小腹脹滿疼痛、惡心、嘔吐、口鼻出血,大便下血、胸悶、氣喘、心悸、抽搐、神昏,是病情危急的表現。

1.早期防治

早期治療原發病,是預防癃閉發生的重要原則。如尿路結石、尿路感染、原發腎小球疾病等,如能早期治療,就可防止癃閉的發生。

2.飲食控製

視尿量多少而注意控製入水量,以每曰進水量與排出量(大小便、嘔吐中的水及汗液等)的總和,再加500毫升即可。在醫生指導下控製食鹽,少食或不食含鉀高的食物。最好不食用植物蛋白,慎食水果。可適當補充動物蛋白,如牛奶、瘦肉、雞蛋等。

2.慎用藥物

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因為尿少,體內有害物質排泄困難,機體對某些藥物代謝紊亂,所以必須謹慎。

3.綜合防治

注意休息,減少消耗,保持心情愉快,隨天氣變化增減衣被,防止感冒。

4.針灸治療

虛證:陰穀、腎腧、三焦腧、氣海、委陽脾腧。針用補法。可用灸法。

實證:三陰交、陰陵泉、膀胱腧、中極。

5.便方選用

①水蛭9條,新瓦上焙黃,研末,黃酒送服。

②椒目8克(炒,打碎),茅根30克,水煎2次,早晚分服。

③螻蛄、蟋蟀各4個,焙焦,研細末,另用甘草梢9克煎湯,分2次衝服。

④生黃芪30克,麻黃6克,水煎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