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抗老防衰在於養氣與調氣(2 / 3)

進食時宜省語言。若進食時談笑風生,相互嬉鬧,容易使食物誤入氣管或異物進入食管。睡覺前後宜省語言。睡下聊天,會使人精神興奮,思維活躍,難以成眠。故有“食不言,寢不語”之古訓。

中醫主張“大小便時宜閉口勿言”,這是因為排便需耗費氣力,若再張口講話,會使正氣耗損更多。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老年人容易發生便秘,用力排便又會顯著增高血壓,若再講話,或因講話而致心情激動,則血壓升高更顯著,甚至可誘發腦血管意外。所以,老年人排便時尤需注意,切忌用力過猛,也不要講話。

省言當然不是禁止語言,該說的話應當說,該發泄時應發泄,不過要適度,以省言為原則。

(二)常見的氣病類型

1.氣虛《黃帝內經》中早就指出“百病生於氣”。意思是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人體氣的運行有關。因此,要養生,必須注意補氣。

補氣法適用於氣虛之人,不是氣虛,不能用這種方法。所謂氣虛,即氣不夠用,稍動即喘,經常感到疲倦乏力,少言懶語,食欲缺乏,舌淡苔白,舌邊有齒痕,脈虛弱無力。

由於氣虛又有心氣虛、肺氣虛、脾氣虛、腎氣虛之差別,故在具體使用補氣藥時,還當分別對待。

(1)怎樣補肺氣:肺氣虛的主要表現是語言低微,呼吸微弱,易感冒,甚至咳聲無力。常用的補肺藥有以下幾種。

①黃芪。為重要的補氣藥,不但能補肺氣,全身之氣能補益。現代研究證明,黃芪具有健體、強心、降壓、保肝、利尿、抗菌、抗病毒及激素樣作用。年老氣虛之人,常服本品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防病健身,延年益壽。代表藥膳是歸芪蒸雞,即用炙黃芪100克、當歸20克、1500克母雞一隻作原料,再加入紹酒30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食鹽3克。具體做法是,將當歸、黃芪由雞的襠部裝入腹內,腹部向上,擺E蔥、薑,注入消湯、加入食鹽、紹興黃酒、胡椒粉,旺火上籠蒸約2小時取出。

②黃精。本品能補肺潤肺,尤適用於肺虛燥咳之症。可單用本品煎湯或熬膏服,如冰糖黃精湯,用黃精30克,先以冷水泡發,加冰糖50克、用文火煎熬煮1小時,可治肺癆、咳嗽、咯血、低熱等。久服本品可預防和治療肺結核、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硬化、風濕疼痛、病後體虛、貧血等多種病症。現代研究證明,黃精有增強老年人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心肺功能的作用,可減少老年人細胞的突變,從而起到抗老益壽的作用。常用藥膳是黃精30克,粳米50克,同煮作粥,早晚食之,可補虛療損,令人強健。

③靈芝草。此藥既補肺氣,又補腎氣,適用於肺腎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虛勞等。如靈芝糖漿可治療咳嗽、氣喘;靈芝與人參配伍,可治療由各種慢性疾患所致的麵色萎黃、體倦乏力、短氣懶言、兩足痿弱等症。久服可防治冠心病、慢性氣管炎、高脂血症、支氣管哮喘等病,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從而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

(2)怎樣補脾氣:脾氣主要表現為食後脘腹脹滿、矢氣(放屁)後則舒,四肢無力,大便多有不消化之食物,有時脫肛或子宮下垂,脈虛。常用的補脾藥物是有以下幾種。

①大棗。棗為補氣佳品,可滋養血脈、強健脾胃。

②蜂蜜。味道甜美、營養豐富,長期食用蜂蜜可以營養心肌、保護肝髒、降低血壓、防止血管硬化,起到減輕病情、增強體質的作用。

③人參。本品為補氣要藥。其食用方法有蒸、煮,或與其他藥物同用,近代又盛行“嚼化”法,即每日嚼化少量人參。現代研究證明,人參對人體神經係統、循環係統、內分泌係統、物質代謝、免疫功能均有調節作用,用於防治多種疾病,對老年人有很強的補益作用。每次可服5~10克,但忌飲茶及食蘿卜。

(3)怎樣補腎氣:腎氣虛的突出表現是腰酸、周身乏力、手腳不溫。常用的飲食調養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山藥。是一種廉價補品《食用本草學》記載“可以煮食,或做飯菜,或用點心,都很甘美”。山藥每服10~30克。凡年老體弱之人常食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