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抗衰老的根本在於腎
腎為先天之本。人的生長、發育、衰老與腎髒的關係極為密切。《素問·上古天真論》中“女子七七”“丈夫八八”的一段論述,即是以腎氣的自然盛衰規律,來說明人體生長、發育、衰老的過程與先天稟賦的關係。從而提示衰老的關鍵在於腎氣的盛衰。
腎屬水,主藏精,為元氣之本,一身陰陽生化之根。腎的盛衰影響著元氣的盛衰和生化的功能,腎虛則元氣衰,元氣衰則生化功能弱,人的衰老就會加速到來。
(一)腎為先天之本
中醫學的“腎”和現代醫學腎髒的概念大不一樣,中醫學把腎稱為“人體先天之本”,所謂“本”是指生命之根本。《黃帝內經》之中,把腎列為“作強之官,技巧出焉”,所謂“作強”的意思指的是工作的強度。換句話說指的是人的體力;所謂“技巧”指的是人的靈巧度,即人體智力,那就是說一個人“體力”和“智力”的根本在於人體的腎髒,具體地講腎有多方麵的功能,它跟生命諸多方麵都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1)腎和人體的生長發育的關係:中醫學的觀點認為,人的生長發育主要靠腎來維持,一個人從生下來到他的童年、少年、青年、壯年直到老年,實際上就是一個腎的精氣盛衰的過程。例如,從小的時候至青年時期,其精氣達到一生的高峰,過了青年時期,從中年、壯年逐漸到老年,腎的精氣開始逐步削弱,這樣就可以把它畫成一個正弦曲線的樣子。
《黃帝內經》裏曾經對腎和人體的生長發育做了一個很形象而且比較科學的論述。女子從七歲開始算一個周期,“女子七歲盛,齒更發長”,腎氣開始逐漸上升,表現在外貌上就是牙齒更換,頭發長密,即茂盛開始。“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當二七十四歲的時候,負責生殖的一種物質從腎髒分泌出來以後出現月經,她就可以受孕了。三、四、五、六直到七,四十九歲的時候,女子腎氣開始衰了,地道不通月經停止,“形壞而無子”,就是說麵貌開始憔悴,不能再生育了。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腎中精氣盛衰引起的。對男子來說,“男子八歲腎氣實,發長齒更;二八天癸至,陰陽和,精氣溢瀉”,就是說二八十六歲的男孩可以出現夢遺,同時也可以使女子受孕,男子經過三、四、五、六……直到八八六十四歲,腎氣開始衰竭了。從這裏可以看出來,男子比女子成熟和衰老都要晚一些,這就是結婚的男子的年齡要比女子年齡略大些的原因。自古以來,長壽的秘訣也好,秘方也好,基本上就是從腎這個角度出發的。換句話講,“腎是長壽的基礎”,充分體現出腎和人體生長發育的密切關係。
(2)腎和呼吸的關係:中醫認為,人呼吸雖然靠肺,但和腎也有密切關係。因為,人呼出氣固然靠肺,而吸進氣除了靠肺還靠腎。中醫學認為,納氣就是攝納,所以從病理上講,假如腎虛不能納氣入腎的時候,就會出現呼多吸少的現象,西醫叫做呼氣延長,如肺源性心髒病患者。因而中醫治療肺源性心髒病和支氣管哮喘病,除了治肺以外,更重要的是采取補腎的方法。比如中藥裏的蛤蚧和五味子等都是納氣入腎的藥;這點和現代醫學概念不一樣。所以練氣功也好,練太極拳也好,談到人的內在功的時候,都有一種很重要的做法——氣人丹田,這就是練腎主納氣的功能。
(3)腎和脾胃的關係:明代有個醫學家叫張景嶽,他說,要把物質消化吸收,主要靠脾、胃、腎三者的密切配合,就好比煮一鍋粥,需要鍋、勺、火;胃好像鍋一樣,脾就像一把勺還要靠腎,腎靠腎陽,就像下麵的火,才能把這鍋粥熬熟。所以,如果腎虛了,脾胃的消化能力必然減弱。例如,有的病人每天清晨瀉便,而且軟便不成形,這叫做“五更瀉”,很多人不把這當病,有時拖一年、兩年,甚至十年都是這樣的。西醫把這種現象叫做非特異性結腸炎,中醫則認為是“脾胃虛弱,命門火衰”,這種病人臨床很常見。比如說有些病人早起上廁所,吃完早點又上一次,或者坐一個涼的地方,馬上就要上廁所,這種病用一般的抗生素是沒有效果的,而用補腎的中成藥治療,則會緩解症狀。
(4)腎和水及腦的關係:腎和人體的水分代謝也很密切,當腎一出現問題時,即出現水腫、尿少或尿頻。所以,一般常見的糖尿病、前列腺等疾病,中醫都常常從治腎補腎人手。
腎和大腦關係也很密切,人的思維靈敏程度主要靠腎。《黃帝內經》上講“技巧出焉”,技巧就是聰慧的程度,一般智力不好、健忘等,也是腎虛的表現。
總之,腎髒有多方麵的功能,人體的成長、發育等都和腎有直接密切的聯係,一個人腎的精氣充足,他的體力就好,智力也很強。我們講臨床上補腎,即腎補好了往往反映出一組症狀的改善,而不單是某種症狀的改善。
(二)要防止“驚恐傷腎”
人體若受到過度的驚嚇和恐懼就會損傷腎髒。驚,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變,心裏驟然緊張。如耳聞巨響、目睹怪物、夜做噩夢等都會受驚,受驚後可表現為顏麵失色、神飛魂蕩、目瞪口呆、冷汗出、肢體運動失靈,或手中持物失落,重則驚叫,神昏僵仆,大、小便失禁,常謂如“驚弓之鳥”。幾乎誰都有這樣的體驗,驚慌時會感到心髒怦怦亂跳,這是由於情緒引起交感神經係統處於興奮狀態的緣故。血壓升高,也是最常見的表現,有人特製了一張靠背椅,一按電鈕,椅背便立刻向後傾倒。他讓受試者緊靠背而坐,並測量血壓,隨後突然按動電鈕,椅背立刻傾倒,受試者突然受驚,血壓便驟然上升。科學試驗表明,由驚恐所致血壓升高,大多表現為收縮壓升高,其機製是心髒搏出的血量增加等因素。恐,是指恐懼不安、心中害怕、精神過分緊張。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如人將捕等。嚴重者亦可致神昏,大、小便失禁。中醫認為恐懼過度時消耗腎氣,使清氣下陷不能上升,升降失調而出現大、小便失禁,遺精,滑泄等症,嚴重的會發生精神錯亂、癲癇或驚厥。恐與驚密切相關,略有不同,多先有驚而繼則生恐,故常驚恐並提。然驚多自外來,恐由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