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抗衰老必須性和諧(1 / 3)

十一、抗衰老必須性和諧

性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人們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性不僅僅是人們傳宗接代的工具,而且性本身是一種樂事,是人之大欲。“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這裏的恩和深,首先是建立在夫妻性生活和諧的基礎之上。

房勞過度之所以引起早衰,是因為交接多則傷筋,施瀉多則傷精。而肝主筋,腎主藏精,性生活不節就會損傷肝腎。在中醫的抗衰老理論中,保精護腎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本措施,這是因為精不僅是繁衍人類的生命之源,而且亦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最重要的物質基礎。精和腎的充堅與否,是決定人體是否健康長壽的重要因素,一旦精虧腎衰,就會引起全身各個器官的功能活動減退或障礙,導致疾病和衰老的發生。因此,古人反複強調“善養生者,必保其精”。而要保其精的關鍵之一,是要節製性生活,特別是老人更應注意這個問題。如果縱情泄欲,會使精液枯竭,真氣耗散而致未老先衰。《千金要方·養性》中指出:“精竭則身憊,故欲不節則精耗,精耗則氣衰,氣衰則病至,病至則身危”。告誡人們宜保養腎精,這是關係到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事,精不可耗傷,養精方可強身益壽。

(一)養生還須性和諧

曾有醫學專家做過調查研究,發現恩愛夫妻與體質及生活條件大致相當的鰥夫、寡婦相比,前者的壽命長於後者。如果夫妻感情破裂、反目成仇或同床異夢,則壽命也會縮短,其中男性壽命縮短5~6年。

為什麼恩愛夫妻能夠長壽?其中緣由不外乎兩點。第一,恩愛夫妻生活上互相體貼、精神上互為依托,產生了良好的保健效果;第二,適度和諧的性生活能調節緊張情緒,放鬆緊張的肌體,並帶來愉快、親和幸福美滿的心境及氣氛,從而增進夫妻雙方的身心健康,避免某些疾病發生。

夫妻性愛有益身心並具有防病保健康作用。例如清朝詩人袁枚在《小倉山房文集》中記載了這樣一則小故事。商人汪令聞患病,延請名醫徐靈胎診治,徐靈胎診斷察舌,“望聞問切”之後不開方,隻是囑其回家與妻子“陰陽交”。商人不信,並認為自己經商在外,無欲則剛,正好蓄精養神去病。徐靈胎勸他回家試試無妨。商人抱著“試試”的心理回家。不出名醫所料,他嚴重的自汗,張口喘氣,徹夜不眠等“陽盛灼陰”症狀竟不藥而愈。

對此現象,古代醫學家曾根據祖國醫學理論予以闡釋,隱居終南山修道的醫學家陶弘景在《養性延命錄》中指出“陰陽不交傷人”。醫聖孫思邈說:“男不可無女,女不可無男,無女則意動,意動則神勞,神勞則損壽。”其意思就是禁欲不但不能健身,反而可能導致神生病、危害健康、縮短壽命。

與古籍記述和理論闡釋相比,現代醫學所揭示的性愛與健康的關係則更具有科學性。例如,性生活能緩解少女多發的“經前綜合征”。許多少女每次月經前有全身疲倦乏力、乳房脹痛、煩躁頭痛、憂鬱失眠、腹痛、水腫等症狀,而結婚後,這些症狀減輕或逐漸消失,現代醫學認為,經前綜合征與前列腺素過量有關,而男性精液中含有能中和該激素的成分。同樣,由於內分泌紊亂導致月經不調者,性生活能刺激卵巢及腎上腺分泌較多的雌激素,使月經趨於正常,雌激素還使婦女絕經期、更年期的症狀減少。正常性生活使女性內生殖器官感染發炎的機會減少,無性生活和性生活稀少的中老年婦女的婦科病則較多。其中原因之一是因為精液中有類似青黴素作用的“精液胞漿素”,這種物質能阻止細菌遺傳物質的合成,從而抑製細菌的生長繁殖。故此每星期有一至二次丈夫的精液射入陰道子宮,能起一定的殺菌作用。此外,性生活的刺激和女性的體內某些激素分泌的增加,可促進女性乳房發育,使之豐滿,也使女性的體毛變疏和減少,皮膚細膩,增加健美和風韻。

性愛對於男子的好處,主要是使內分泌得以調節,並使之維持正常的功能活動。例如,前列腺是男子分泌精液的腺體,若不發揮其生理功能則會栓塞不通,患前列腺癌的機會將大大增加。禁欲的僧侶最容易發生前列腺癌。此外,性快感興奮男子的神經和血液循環,也使腎上腺、性腺退化速度減慢;相反,獨身男人易患神經官能症、冠心病、潰瘍病,甚至鬱積成癌。

可以肯定,夫妻性愛的健美防病效果是通過生理、心理內分泌調節來實現的。對此,日本醫學博士朝長正德認為,人的下丘腦和垂體受到性活動的刺激使激素分泌良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從而增進健康避免疾病。美國心理學家馬奈通過研究進一步汪實,性生活引起的愉悅,是由於性活動時人的下丘腦分泌一種類似嗎啡的物質,這種物質的興奮作用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使之處於抵禦不利因素的最佳狀態,有助於夫妻雙方的健康長壽。

(二)節欲是最好的藥品

如何才能長壽?怎樣保持青春的活力?這是自古以來,人類夢寐以求的願望。要實現這一美好的願望,中醫養生學認為,必須高度重視性保健。

中醫性保健的核心思想是節欲。因為性生活過度會嚴重損耗人體最寶貴的物質——精。祖國醫學認為,精是生命的基礎。不僅人的生成必從精始,由精成而後生成身形五髒,皮肉筋骨脈等,而且出生之後,猶賴陰精的充養。若陰精充盛,則生命活動旺盛,身健皮肉筋骨脈而少病;若陰精衰虛,則生命活動減退,早衰多病。精、氣、神三者,古代養生家譽為人身“三寶”,是養生的關鍵,但在這三者之中,精能化氣生神又是氣、神產生的基礎。

中醫關於節欲可能健康長壽的思想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已有所反映,如三國魏時詩人應璩的《三叟詩》雲:“古有行道人,陌上見三叟,年各百餘歲,相與鋤禾秀。住車問三叟,何以得此壽?上叟前致辭:內中嫗貌醜……”把“內中嫗貌醜”列為上叟長壽之道,則突出了長壽的主要原因是“節欲”。唐代名醫孫思邈由於提倡養性慎欲,壽逾期頤,活到一百零二歲。至今陝西縣紀念孫思邈的藥王廟大殿前,刻有“大寒與大熱、且莫貪女;醉飽莫行房,五髒皆反複”等訓言,反映了他節欲養生的思想。

現代免疫學亦認為,長期的性生活過度,會使人體的免疫係統的調節功能減退,這是由於性交頻繁,可引起高度的全身性興奮,從而促使人體能量的高度消耗,器官功能的適應減弱。四川省有位110多歲的老中醫羅明山就非常重視腎精,他曾說:“腎精人之寶,不可輕放跑,惜精即惜命,精固人難老。”當有人問他為啥能活到百歲時,他曾半開玩笑地說:“我活百歲你難學,不愛嬌妻愛山河。”中國古代的許多帝王壽命都不長,就是由於他們荒淫無度,沉迷酒色、房勞太過造成的。清朝乾隆皇帝之所以活到八十九歲,全靠禦醫都化遠房闈、習武備之故。如果隻講習武,不注意保精,長壽也是不可能的。

節欲能夠長壽,那麼,怎樣節欲呢?

首先,要切勿“醉以入房”,此指酒醉以後行房事。酒,是人們所喜愛的傳統飲料,少量飲酒有活血通脈、助藥力、增食欲、除疲勞、使人輕快的作用。中醫很善於用藥酒治病,所以一般中醫都不反對適量飲酒。但飲酒達到醉的程度,再與縱欲連在一起,就成了人生的兩大禍害。這是因為酒醉後行為難以控製,而行房事又興奮過度,必欲竭其精而後快,致使恣淫無度,嚴重損耗了人體最寶貴的物質——精和氣。

其次,要注意節欲的時間及房事次數。以季而論,《黃帝內經》主張冬應藏精,元代醫家朱丹溪強調“於夏必獨宿”。從次數來說,孫思邈提出了“二十者,四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三十日一泄;六十者,閉精勿泄;若體強壯者,一月一泄。”可見,人應隨著體質強弱,精氣盛衰,年歲壯老考慮房事所宜。現代醫學認為,精子是由原始生殖細胞發育而成的,一般需要60天才能發育成熟。精子儲藏在附睾內10天才具有生殖能力。精液、前列腺液要產生一定數量,也需要一定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殖能力降低,需要的時間更長,所以古人所說的節欲規律,基本上是符合生理規律。對於老年人來說,尤須注意節製性生活,因為老年精血虧耗,形氣俱衰。中醫多主張60歲以後要斷絕房事,實踐證明,若能節製性生活的確有利於身體健康。

由於性生活是一種動物本能,過分利用思維去抑製它,也是對機體健康不利的。性成熟之後,有一個和睦相愛的家庭生活是適宜的。有人還說,有伴侶比無伴侶更長壽些,這是有道理的。孫思邈就認為對性生活既要適當節製又勿強忍硬抑,如他在《千金要方》中說:“凡人氣力有強盛過人者,亦不必抑忍久而不泄。”總之,為了健康和長壽,必須注意性保健,最好把性生活控製在牛理要求的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