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冬季養生1(3 / 3)

(4)導引行氣法

導引行氣法源出《雲笈七簽》。本法的特點是動作簡單,以調息行氣為主並結合自我按摩。

修煉方法

①自然站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於半夜或中午時,解開頭發,麵向東方,兩手呈半握拳,調整呼吸,然後舉起左右,向左右、上下作屈伸動作,再用兩手掌心按摩雙耳。

②臥位,引氣3息,然後用雙手指抓搓項旁筋脈(相當風池穴),行氣3息。

③麵向東方而坐,調息5分鍾。再用兩手中指點蘸口中唾液14次,然後相互摩擦兩手掌,閉目,用兩手掌輕揉雙眼部。

④麵向東方而坐,調息3分鍾,用兩手食指按揉兩側鼻翼。

⑤麵向東方而坐,調息3分鍾,上下牙齒相叩數十次。

⑥俯臥或側臥位,調息6分鍾。

⑦蜷臥,調息7分鍾。

⑧兩手抱住兩膝就地臥倒,調息8分鍾。

⑨平臥,去枕,兩手握拳,自然起立,麵向東方,調息9分鍾。

修煉要領

調息時用鼻微微吸氣,至極限時再用鼻緩慢呼氣,再至極限時又吸氣,如此反複。要使呼吸細、勻、長。

注意事項

①修煉期間,不能行房事。

②陰雨天氣勿在室外修煉。

2.推拿按摩

(1)腎區按摩法

人之腎髒左右各一,主藏精,主生殖,並主宰人的生長發育,是人身先天精氣的潛藏之地。《內經》中說“腰為腎之府”,指出腰是腎髒所在的部位,因此,所謂腎區按摩法實際上指腰部按摩法。

腰部劃分為腰部正中和兩側腰眼。腰眼在兩側腰肌第三、四腰椎左右各旁開3~4寸的凹陷處,居於帶脈之上,喜溫而惡寒。腰正中是指腰椎,由五個近似圓形的骨塊組成。腰部是整個軀幹的主軸,活動度較大,是人體俯仰、彎曲、旋轉的樞紐。腰部的健康不僅關係到人體的生長發育,而且關係到整個身體的支撐及活動。因此,腰部按摩不可忽視。堅持腰部按摩者,能增強腎藏精的功能,不僅精力充沛、步履輕捷、動作靈敏,到老亦腰直不彎、記憶不衰,而且還能預防腰痛等腰脊椎病變的發生。

操作方法

①采取站立或是坐位皆可,但不論采取何種體位,都要使腰部保持正直而放鬆。意念集中在兩側腎區上。

②將兩手環腰置於身後,兩手勞宮穴或是中指按於同側腎俞穴上。若身體較胖,按摩費力者,可改用手背以外勞宮穴對側腎俞穴。

③兩手按於腎俞穴稍停片刻,然後稍用力向下做直線摩擦至尾髓部,但這種摩擦較擦腰髓的範圍要大,兩手一上一下輪流各摩擦20~30次,或至腰部發熱為止。若患有腰痛者,摩擦次數可逐步增加到上百次,擦至全身汗出為止。

④擦畢,仍以兩手心或是中指按於同側腎俞穴,同時作環形揉動20~30次。揉時兩手不要離開腎俞,使局部皮膚略有旋轉。

⑤摩畢,兩手掌按於腎俞穴上,做三按三呼吸,即呼氣時,手掌輕輕按下;吸氣時,手掌略微提起。如此呼按、吸鬆共做3次。

注意事項

腎區按摩時可結合轉腰。

具體動作是:按摩前先兩腿平行站立,兩手叉腰,後以腰為軸,上半身分別向左右兩側轉動,或是作前俯、後仰的活動。也可將前後左右的活動連貫起來,作腰部大幅度的環形運動。從左轉至右,再從右轉至左,一般各轉3~5次。轉腰畢,以兩手輕握拳,用拳眼或拳背按摩或輕叩腰眼20~30次,然後再行腎區按摩法。

(2)鳴天鼓

人體陽經會聚於頭部,各經絡都直接或間接經過耳,各組織器官及髒腑的生理、病理都和耳密切相關。因此,摩擦耳殼,有疏通經絡,保護大腦,調節全身功能的作用;而震蕩兩耳鼓膜,能增強聽力,預防耳聾,防治耳病;彈震後腦殼,能增強記憶,清醒頭目,有助於防治頭暈頭痛、眼疾和老年癡呆等疾病。

操作方法

①先將兩手掌心相對搓擦至熱,然後將搓熱之掌心分別緊接於兩側耳孔,指尖朝向腦後。

②兩手掌先向耳孔內按壓,然後向外側迅速離開。如此一合(即用力緊按)、一開(即突然離開)為1次,共做20~30次,以振動耳內鼓膜。

③雙掌心捂住耳孔,中指按在後腦部,用食指壓住中指,再將食指迅速從中指上滑下,以彈震後腦殼。每彈一下,自己可以聽到“咚”一下響聲,若連續彈震即可聽到“咚咚咚……”猶如接連敲鼓的聲音一樣,共彈30~50次。

④兩手同時摩擦兩側耳殼(也可將耳殼前後相折)20~30次,或至耳殼發熱為止。

⑤兩手中指或食指頂端插入耳孔內轉動3次(轉動方向不定),再驟然拔開。此為1次,共進行3~5次。

⑥兩手食指指麵同時按揉兩側耳殼的耳甲艇,即耳輪腳上麵的一個凹窩10~20次。

⑦兩手同時以拇、食指相對,捏住耳垂搓撚10~20次。

⑧兩手同時用拇、食兩指分別捏住同側耳輪,向上、向外、向下各用力提拉3~5次。

(3)叩齒功

齒為骨之餘,為“骨之所終,髓之所養”,因腎主骨生髓,腎的盛衰決定了骨和髓的強弱,也同時影響到牙。《內經》中把牙齒的更換和智齒的萌發看做是腎氣充實的表現,而把隨著年齡的增長,牙齒鬆動,最後脫落,歸咎於腎氣的衰退。

中國古代積累了不少固齒養生的經驗。晉代葛洪的《抱樸子》就有“清晨叩齒三百過者,永不動搖”的記載。隋·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中說:“雞鳴時,常叩齒,三十六下,長行之,齒不蠢蟲,令人齒牢”,還指出叩齒咽津具有“殺蟲補虛勞,令人強壯”的作用。叩齒能促進牙周膜、牙髓腔及牙齦部位的血液循環,增加牙齒的營養供給。經常叩齒,咬肌也不易萎縮,麵頰部也不易塌陷,咀嚼食物較為有力,牙齒也不易鬆動脫落。同時,叩齒能使口內唾液增多,若在叩齒後加以鼓漱,口內津液更多,更有助於增強消化係統的功能。古人非常重視口內津液的作用,把其比作“金漿玉醴”,常咽之可散布全身,灌溉髒腑,充潤肌膚,使人身體健康,青春常在。

操作方法

①叩齒:采用站立姿勢,兩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上身保持平直,頭正頸直,含胸收腹,直腰拔背。自然呼吸,兩目微閉,口唇微合,舌抵上齶,靜心息慮,排除雜念,全身放鬆,意守丹田。先以上下門齒相對輕輕叩擊30多次,再以上下磨牙相對輕輕叩擊30多次或更多次數。

②鼓澈:叩齒畢,輕輕咬緊牙關,將兩腮鼓起,如口內含物,並用兩腮和舌做漱口動作,連漱30多次,待口內津液增多,再分3次慢慢下咽至胃腸,並用意念送至腹部丹田。初練時可能口內津液不多,久練津液自增。

注意事項

①叩齒功一般早、晚各練一次。早晨叩齒前應先用清水漱口,也可在飯後立即進行。

②叩齒和鼓漱可以同時進行,即一麵叩齒,一麵鼓漱,次數不拘。

(4)暖外腎

外腎,指男子外生殖器,這裏主要指陰囊中的睾丸。暖外腎,主要是通過兩手對外腎搓、捏、提拉的刺激,使局部血液循環加快,溫度升高,故名“暖外腎”。睾丸是精子生成的場所,能分泌雄性激素,促進男性外生殖器的正常發育,並能維持其成熟狀態。暖外腎具有溫腎補陽,固精強身,調攝性欲的作用,故能延緩衰老,延年益壽,並對遺精、陽痿、早泄、性冷淡、不射精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操作方法

①采取坐位。體弱者,或是在疲勞的情況下也可取仰臥位。

②兩手掌搓熱後分別輕握住兩側睾丸,緩緩揉捏,像玩健身球一樣,或是以兩手中指、食指的指麵,分別托住同側睾丸的下麵,再以大拇指輕按在上麵,左右搓撚50~100次,以睾丸輕微酸脹、舒適不痛為佳。

③搓捏畢,以兩手十指分別輕捏住同側睾丸,緩緩用力向外提拉50~100次。

④以一手掌兜著整個陰囊,以另一手小魚際斜擦同側腹股溝下近毛際處,兩手齊用力邊兜邊擦,左右手輪流各擦50~100次。

注意事項

①暖外腎主要適用於中老年人及已婚青年男子,未婚青年不宜習練,以免產生不良後果,這點必須引起重視。

②患有急性睾丸炎、附睾炎,或是陰部嚴重靜脈曲張者,禁練本法。

③手法一定要輕柔,初練時若感覺睾丸微微發脹,是屬正常現象,一般一周左右即會消失。若反應嚴重或自覺不適,應隨時減少或停止按摩。

④習練前應排空大小便,每日宜按摩1~2次為宜,以輕鬆舒適為度。

⑤暖外腎既可用於強身保健,也可用於防病治病。用於保健者,習練期間應節製性生活,用於治病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停止性生活。

3.健身活動

(1)冬季長跑

冬季長跑不僅能鍛煉人的堅強意誌和培養人的拚搏精神,而且可以使機體各個係統都得到鍛煉,加快新陳代謝,促進血液循環,產生更多的熱量禦寒。神經衰弱病患者堅持長跑,能調節中樞神經係統的功能,使之逐漸恢複健康。

剛開始練習長跑,速度可以慢些,距離短些,以後再根據每個人的實際情況逐漸加快速度,增長距離。患有慢性病的人,最好在長跑鍛煉前詳細檢查一次身體,聽聽醫生的意見。一般說來,慢性病患者的運動量,以相當於同齡健康人的30%~40%為宜。若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後,健康狀態有好轉,說明運動量合適,以後可適當加快速度和增長距離。反之,說明運動量過大,必須減小運動量或停止跑步,改做其他較輕鬆的活動。

長跑中最好用鼻子呼吸,或者用鼻子吸氣用口呼氣,因為鼻腔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因此能提高吸入空氣的溫度,避免冷空氣對鼻黏膜的不良刺激。此外,鼻腔內有鼻毛和分泌物,用鼻子呼吸或用鼻子吸氣用口呼氣,能阻擋空氣中的灰塵及微生物進入體內。另外,呼吸的節律和跑步的動作要協調,一般可采用三步一呼、三步一吸的方法。

冬季不宜在霧中和硬質馬路上跑步,這是因為,霧中含有較多的有害物質,如煤煙、粉塵、二氧化硫、氟化氫、病原微生物等。人在霧中跑步,容易將其吸入體內,影響健康。在硬馬路上跑步時,地麵對身體的反作用增大,容易引起腳部疲勞,甚至出現扭傷,同時馬路上行人車輛較多,容易發生意外事故。因此,跑步最好在無霧的天氣進行,並要選擇泥土路麵,有條件最好在運動場或公園裏。

冬季長跑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先按摩手、耳、臉等外露皮膚,然後做幾節徒手體操,如彎腰、壓腿、活動膝關節和踝關節等,然後先小跑一會兒,使身體感到發熱時,再脫去厚衣服開始長跑。遇到風大寒冷的天氣,要戴上手套、耳套、帽子。長跑結束後,要及時擦幹汗水,穿好衣服,切不可在風口久留,否則容易發生凍傷和感冒。

(2)跳繩健身法

跳繩是一項經濟、簡便而很有效的體育活動。連續跳繩半小時所消耗的熱量,與遊泳大致相同。

跳繩的幾項要點是:

①跳繩時,先將繩置於腳後跟處,由後向前跳出,腳掌落地後,改為上下彈跳。

②跳繩中應保持膝部彎曲,臀部放鬆,每次落點相同,節奏要平穩一致。

③跳繩前後可原地踏步,使全身肌肉舒展,能有助於跳前熱身,跳後降溫。

④每天可跳2~3次,每次10~15分鍾。

(3)爬樓健身法

冬季遇上風雪天氣,戶外活動難以進行,人們可利用樓梯進行有效的鍛煉。

據有關資料統計,普通人用正常速度爬樓梯,每10分鍾約消耗921千焦熱量,下樓的熱量消耗為上樓的1/3。爬樓梯時消耗的熱量比靜坐多10倍,比散步多4倍。循著6層樓的樓梯跑上2~3趟,相當於平地慢跑800~1500米的運動量。

爬樓健身法包括爬樓梯、跑樓梯和跳台階3種形式,鍛煉的難度和運動量也有差異。鍛煉者可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和喜好,自由選擇不同的形式和運動量。

①爬樓梯:彎腰屈膝,抬高腳步,兩臂自然擺動,盡可能不抓扶手。每秒爬1級,連續爬4~5層樓,每次練習往返2~3趟。每趟之間可稍事休息一下。下樓時,眼睛要看著腳下,注意不要踏空,最好能扶著樓梯扶手,以免發生意外。開始階段每次練5分鍾左右。待身體適應後,可以加快速度,每秒兩級,並增加往返次數,時間為10分鍾左右。

②跑樓梯:先用30秒至1分鍾的原地跑作為準備活動,然後采用正常跑步的動作跑樓梯。腳步用力均勻,前腳掌著地。先跑上2~3層樓,往返2~3趟,逐漸跑上4~5層,每層往返2~3趟。每趟約2~3分鍾,每次鍛煉不超過5趟,時間為10~15分鍾,每趟間歇時間不超過1~2分鍾,跑樓梯運動量較爬樓梯大。

③跳台階:屈膝下蹲,彎腰背手,在樓梯上按台階逐級向上做“兔跳”。可逐級跳躍,每跳10~13級台階後,轉身輕步走下樓梯,也可連續跳躍,即跳上4~5層再走下樓。跳躍速度為每級0.5~1秒,鍛煉時間不超過10分鍾。這一練習對身體機能,特別是身體的協調能力要求較高,適合於青少年。

此外,還可采用單腳跳,單(雙)腳多級跳和走跑交替等形式進行鍛煉。

為防止失足滑倒和扭傷,鍛煉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樓梯要寬敞,光線明亮,空氣新鮮。不要在堆放物品的樓梯內鍛煉。

②鍛煉前應活動腰、膝和踝關節。

③鍛煉時應穿軟底鞋,動作要輕緩,運動量應逐漸加大,不要勉強做難度高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