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冬季養生3(2 / 3)

(4)堅持運動

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冠狀動脈狹窄部位側支循環的建立,對緩解病情十分有益。運動以室外運動為好,但由於冬天室內外溫差較大,在去戶外運動前,應先在溫度低於室內而又高於室外的地方(如走廊)過渡一下,運動結束後進屋時也應如此,以免驟冷驟暖的刺激。時有心絞痛發作的病人,也不必完全禁止運動,一般來說,這樣的病人晨起散步2000~3000步,既可達到鍛煉效果,又不致使病情加重。要學會控製合適的運動量,運動量適宜的標準是,活動時的心率應為170減年齡,心率超過這一數值,就表明運動過量。此外,在氣溫驟降、風大、下雪時不要進行室外鍛煉,以免發生意外。

(5)積極防治

要定時去醫院檢查,不論本人是否感覺到病情發生變化,都要做到這一點,最好能固定去一個醫院檢查,以便醫生係統監測病情,及時發現處理問題。要按照醫囑係統服藥。有高血壓的病人要注意控製,使血壓維持在收縮(高壓)17.33~20.00千帕,舒張壓(低壓)10.67~12.00千帕。心痛定有降低血壓的作用,與降壓藥合用時要注意避免使血壓降得過低。感到病情加重的患者(如心絞痛次數增多、無明顯誘因的心絞痛等),應及時請醫生處理,認真服藥治療,適當休息。經過休息和認真治療病情仍然得不到有效控製的,應根據情況,盡可能爭取住院治療。要提高對飯後不適、疲倦等不典型症狀的警惕性,這些常常是人們容易忽視的冠心病加重的征兆。長期服用阿司匹林,每日40~50毫克,對預防冠心病加重有一定效果。

3.急性胰腺炎

冬令季節和節假日往往是急性胰腺炎的發生高峰。

膽石症、酗酒、感染、創傷、藥物(利尿劑、激素等)、消化係病、內分泌代謝病、遺傳、暴飲暴食、免疫異常等常為急性胰腺炎的致病因素,而急性水腫性胰腺炎約占胰腺炎的90%,是急性胰腺炎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其中80%以上為酗酒和暴飲暴食所致。因為酒精可引發胰液分泌亢進,促使胰液逆流入胰腺(胰管梗阻所致),或促進膽汁返流入胰腺,或為酒精直接損傷胰腺本身,高脂肪高蛋白飲食可致血液黏稠度增加,造成胰腺循環障礙、缺氧以及胰腺脂肪栓塞等等而使胰腺發生急性炎症性水腫。急性水腫性胰腺炎臨床表現為:腹痛,多在飽食或飲酒後1~2小時發生,腹痛逐漸加重,呈刀割樣、絞榨樣或壓榨樣。12~18小時達高峰,口服解痙劑不能使腹痛緩解。同時常常伴有持久性惡心、嘔吐,中低等度發熱、黃疸等。實驗室檢查尿澱粉酶。血清澱粉酶、胰型澱粉酶P—Am、B超、CT均異常。

患有急性水腫性胰腺炎要及時送往醫院診治,合理治療3~5天即可恢複,主要為低脂流質少食多餐(嚴重則禁食)、止痛劑、補液和維持水電平衡、補充營養,應用抗生素治療和預防繼發感染。

預防原則:少飲酒,尤禁酗酒,不暴飲暴食,積極治愈膽石病。

4.肺心病

每當寒冬來臨,肺源性心髒病(簡稱肺心病)病人又將遭受嚴重威脅。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以及其他胸肺疾患所引起的繼發性心髒病,我國的肺心病約80%~90%是由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致。慢性支氣管炎遷延不愈,反複發作,排痰不暢,黏稠的痰液阻塞小支氣管,使氣體不能順利排出,這樣氣體殘留在肺內,使肺泡擴張,彈性減退,久而久之便形成阻塞性肺氣腫。病人在勞動或登樓時漸感氣急,慢慢地就連穿衣、講話等輕度活動也覺胸悶氣短,如果病情繼續發展,則可影響心髒,使右心室擴大而引起肺心病。這時病人感到心慌氣短,口唇發紫,有時出現下肢水腫。因此,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源性心髒病,往往成了肺心病的三部曲。

多數肺心病經過積極地治療,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狀均明顯好轉或基本消失進入緩解期,但極易反複,尤其在冬天,肺心病人容易發生肺部感染,這樣更加重了心肺負擔。所以冬季對肺心病人來說是一個關鍵時期,病人要安然度過冬季,重要環節是預防呼吸道感染,防止肺心病急性發作。

慢性肺心病的預防也就是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的預防,可參照前文感冒的防治方法。此外,肺心病人一般多痰,有痰就要想法咳出,以免阻塞呼吸道引起繼發感染,痰液黏稠時可用化痰藥,注意不要濫用鎮咳藥。咳嗽加重或痰呈膿性,應及早適當加用抗生素。肺心病人的機體反應性較差,所以發生肺部感染時,不一定有明顯發熱,有時甚至體溫不升。因此如出現咳嗽、氣喘加重、痰液黏稠發黃、口唇指甲發紫、頭暈、頭痛、食欲不振、嗜睡或煩躁時,應立即送醫院治療,因為這往往是肺心病並發肺性腦病的先兆,如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說胡話、抽搐、昏迷,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必須高度重視,以免延誤病情。肺心病緩解期還可服用下列藥膳以防複發。

①肺腎氣虛證配方:杏仁、胡桃肉、黑豆各60克。製法:將上藥共研為細末,加上蜂蜜少許調勻。每目服3次,每次用藥末3克。

②脾虛痰濕證配方:薏仁、赤豆、白扁豆各60克。共煮粥。每日服3次。

③心肺氣虛痰淤證配方:慈姑200克,豬肺100克,大棗60克。製法:煮至豬肺爛。每日服1~2劑。

冬季到來時,要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老年人應根據氣候變化適當增加衣服,避免受涼感冒。生活要有規律性,避免過度勞累。天氣好時,早晨要到戶外活動,呼吸新鮮空氣,提高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一旦發生上呼吸道感染要盡早治療,千萬不能聽之任之。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要注意控製病情,盡可能地保持病情穩定。極度衰弱長期臥床的病人。要多翻身,多活動、必要時可做被動運動。對有意識障礙、吞咽困難者,要特別注意口腔衛生,飲水、喂食要格外小心,避免嗆入氣管,引起吸入性肺炎。

5.凍瘡

凍瘡是因受寒冷潮濕刺激,局部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皮膚炎症。天寒時,四肢冰冷,而指趾尖發紅、發紫、腫脹,甚至潰爛,好發於手、足、耳、鼻等部位。青年婦女和兒童多見。

溫度下降可引起皮膚血管收縮,血管收縮時間長了,可導致血流淤積,血管壁缺氧受損,大量血漿滲出血管外的組織間,從而引起局部紅腫,甚至形成水皰。但為什麼同樣的條件下,有些人患凍瘡,有些人卻不會呢?這與個體差異有重要關係。愛好運動的人就較少得凍瘡,這是因為運動能使血液循環加快,血流能及時交換,及時得到新的營養,這樣就減少凍瘡的發生機會。而缺少運動的人,則易發生血流的瘀滯,特別是指、趾尖、耳郭、耳垂、鼻尖等部位。其次與手足多汗有關。寒冷又多汗勢必造成濕冷,因而易患本症。還有部分人與個人身體健康狀況、穿著鬆緊有關。

對於凍瘡,預防比治療更有意義。平時應注意鍛煉身體,提高個人對寒冷的適應度,保持局部皮膚的幹爽,注意保暖,鞋襪不宜過緊。愛長凍瘡的患者,可以從夏季開始,堅持每天將手足浸泡冷水10分鍾乃至半小時,或更長時間,這樣可大大降低當年冬季凍瘡的複發率。小跑、原地跑動或按摩手足均有助於血流運行。另外,受冷後匆立即烤火或浸泡熱水。

凍瘡早期,可選用2%~5%薄荷或樟腦膏或霜,10%去炎鬆尿素軟膏,每目外搽2~3次。凍瘡後期,皮損出現潰破,可用“喜療妥”、“百多邦”軟膏,有助於改善皮膚血循環及預防感染。也可選用凍瘡軟膏或辣椒酊(新鮮辣椒5個,75%酒精200毫升,浸泡密封7天)外擦;辣椒莖或茄子莖適量或當歸、紅花、花椒各15克或生薑60克,水煎洗患處;70%蜂蜜、30%豬油軟骨外擦。在擦藥時,用手摩擦患處,以促進血液循環。已破潰者,有滲液糜爛時,可用3%硼酸濕敷,然後用5%魚石脂軟膏外搽。繼發感染時,可用1∶5000高錳酸鉀浸泡,再外用抗生素軟膏。若已合並感染,可口服抗生素,並同時加服擴張血管藥物,如複方血栓通、複方丹參片等有助改善皮膚血流狀態,有一定防程,此法可有助預防來年複發。氦氖激光照射每日1次,7~10次為1療程,能促進傷口的愈合。

6.皮膚皸裂

每當冬季到來時,天氣寒冷,北風凜冽,不少人因手足皮膚幹裂、疼痛或出血,影響工作而苦惱,不得不到醫院找醫生診治。這種現象醫學上稱“手足皸裂皮炎”。

為什麼皸裂皮炎易發生於冬季,又易發生於手足呢?這是由其生理特點加上外界環境決定的。手足部位的皮膚因為容易受到摩擦、撞擊、挫傷,加上這些部位的生理解剖特點是無毛囊及皮脂腺。因此當北風吹起,外界環境溫度、濕度下降,造成掌部皮膚明顯缺少皮脂與水分,故易發生皸裂。老年人皮膚由於生理性退行性變化,也使皮膚特別幹燥,在一定的條件下發生皸裂。此外因摩擦(如穿人造革、塑料製的鞋),用太熱的水洗滌,外傷,酸堿刺激(如使用清潔劑、洗潔精、肥皂、堿砂),有機溶劑刺激(如天那水、汽油)等諸多因素,均可以將皮膚表麵的脂膜溶解,從而使皮膚失去潤滑的保護膜,這是誘發皸裂的重要因素。

如何對皮膚幹燥、皸裂進行防治呢?原則是防重於治。

天氣寒冷、幹燥時,沐浴不宜用溫度較高的水。沐浴時盡量少使用刺激性的皂塊或沐浴液,建議采用嬰兒沐浴液。沐浴後宜塗抹一些護膚品,若皮膚幹燥明顯也可用潤膚膏。搞清潔衛生,洗刷油膩東西時,應戴有內襯的膠手套,而且洗完後應盡快塗上一層薄薄的蛤蜊油或麵脂等保護皮膚。此外,還應盡量少用或不用堿性強的肥皂、藥皂、洗潔精、洗滌劑等洗滌。如果皸裂已發生了,也必須進行治療,以免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可以在勞動後,洗淨手足,輕輕按摩患部數分鍾,然後外塗10%~15%尿素軟膏,或10%去炎鬆尿素霜、0.05%維甲酸軟膏、3%硼酸軟膏、5%~10%硫磺軟膏等。也可用中藥苦楝樹果去核加適量凡士林搗碎打成泥糊外塗,10%白芨軟膏外塗。另外口服維生素E20~50毫克、維生素A5萬單位、維生素B610毫克,每日各3次。若瘙癢明顯,或因癢而抓致皮膚濕疹樣變,可服抗組織胺藥,如克敏、息斯敏等藥,有利於止癢,並減少因癢而抓,抓則更癢的惡性循環。

7.高血壓危象

高血壓危象是指高血壓病程中周圍細小動脈發生暫時性強烈痙攣,導致血壓急驟升高,從而引起一係列臨床表現。該病有四個主要特征:一是病情來勢凶猛,發展迅速;二是臨床具有典型的症狀和體征,如突發性劇烈頭痛、視物模糊、肢體麻木、頭昏、惡心嘔吐、言語不清、大小便失禁等;三是血壓急劇升高,大多可高達26.66/17.33千帕以上;四是常伴發心髒、大腦、腎髒和視網膜等重要器官的損傷。因此,病情發生後,倘若搶救措施不力,會危及生命。

現已發現,寒冷刺激、氣候改變、精神創傷、情緒暴怒、過度疲勞、內分泌失調、停用降壓藥等是高血壓危象發病的誘發因素,其中寒冷刺激和氣候改變是主要的誘發因素,臨床資料表明,每年12月至次年3月,高血壓危象的發病率要比全年的平均數高出4倍之多在寒冷的冬季,高血壓病人要特別警惕高血壓危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