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痰濕堆積的人,我建議可以多吃幹薑、半夏、陳皮、黨參、白術、白芥子,再佐以化濕及健脾和胃的藥物或食物,如茯苓、冬瓜皮、荷葉、山藥、扁豆、海藻、海帶、黃瓜、絲瓜、冬瓜、芋頭、南瓜等.
相對於無形之痰,有形之痰就比較好辨認了,可以通過觀察痰的顏色、形狀、氣味等來判斷是身體出現了什麼疾病.比如痰滑而色黃多是脾出現了毛病,痰青而多泡多是肝出現了毛病,痰赤而如膠則多是心出現了毛病,痰白而粘幹則多是肺出現了毛病,痰黑而清稀、味鹹則多是腎出現了毛病.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有形的痰還是無形的痰都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這些痰的信號對疾病都有著十分重要的預報價值.
專家問答
問:老師你好,我最近身體不太舒服,去看中醫,醫生說我"痰蒙心竅",可是我不明白為什麼痰會把心竅蒙住?
答:中醫理論中的"痰",來源大概分為三種:一種是氣鬱生痰,所謂"氣鬱則生痰".氣鬱生的痰反應在身體上就是脂肪瘤、囊腫,中醫叫痰核,類似扁平疣這類東西,也跟氣鬱有關.一種是脾虛生痰,所謂"脾虛則生痰",脾虛生的痰就是通常人們咳嗽所吐的痰,它不是來源於肺,而是生於脾,脾是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吃咳嗽藥但是痰卻總化不掉的原因,因為有痰治肺無疑是治標不治本,健脾利濕才是根除痰的辦法.還有一種痰是血痰,所謂"血滯則生痰",而"痰蒙心竅"指的就是血痰(也就是現在常說的高血脂),當體內血流減緩,甚至停滯、堆積的時候,就形成了高血脂.如果血脂高,心血管就容易發生堵塞,就會患心腦血管疾病,甚至會得心梗,需要引起重視.化血痰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摩心包經,心包經是專門預防高血脂的一條經絡.
生活過好了,為什麼富貴病
反而更多了?
富貴病是心腦血管病、腫瘤、糖尿病、肥胖病、脂肪肝等疾病的統稱,在社會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今天,富貴病已經取代了之前的霍亂、傷寒、天花、鼠疫、肝病等,成了新的威脅人們生命的"劊子手",並且這種情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富貴病,顧名思義就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出現的一係列疾病.現代人喜歡學西方的生活方式,吃帶血絲的牛排,像喝水一樣的喝牛奶,麵包不抹奶酪就吃不下去了,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腸胃不適、精神不濟、容易疲勞.這樣長期過食肥甘厚味必然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形成痰濕體質.而痰濕體質是誕生富貴病的"溫床".因為東方人的小腸生來就比西方人要長,更適合吃纖維多的蔬果類食物和五穀雜糧,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人有"青菜豆腐保平安"的俗語了.
調查顯示,中國有1/5的人超重,幾千萬人被肥胖、糖尿病困擾,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患者更是高達幾億人,全國每天因為"富貴病"死亡人數過萬,富貴病已經成為危害人們健康的主要殺手,預計2015年後富貴病在中國將更加流行.
對於富貴病,我最常告誡患者的一句話就是"腰圍越長,疾病越多,壽命越短".現代人普遍吃得好,動得少,在這種情況下,體內營養過剩幾乎成了必然.當這些多餘的營養既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也無法及時排出體外時,就會變成廢物留在體內,疾病也就隨之而來.
食物攝取是否正確,直接影響了人的健康情況.五穀雜糧能通過胃的吸收,脾的運化成為水穀精微滋養髒腑、經脈、筋骨、肌膚、皮毛,維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動,抵禦疾病.而經過機器加工之後的精細食物,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營養素,也就達不到維護人體健康的目的了.除了應該常吃五穀雜糧之外,我還建議各位遵守:寧選白水不選飲料,寧選粗糧不選細糧,饅頭就比皮薩強的基本原則.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低鹽、低糖、低脂肪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拒絕垃圾食品.
富貴病發病率上升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缺乏運動.人的一生離不開運動,如果說以前的勞動是為了生存,是生活所迫,那麼現在的運動就是為了健康.在古代,人們需要靠強壯的身體來捕獲食物、保衛家園;在生活條件低下的年代,人們需要靠大量的勞動來養家糊口;在現代社會,地鐵、公交、出租車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電梯、電腦、空調隨時等著為我們服務.優越的生活帶給我們福利,但也埋下了健康的隱患.夏天長期待在空調房裏,人體的耐熱能力就會下降,溫度調節能力也會退化,在戶外待的時間稍微久一點就會中暑,這樣的身體談何健康?所以,想要健康的體魄就要保持適量的運動.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雖然能提高身體素質,抵抗疾病,但也要注意控製運動量.時間太短,熱量消耗不夠,體內存積的能量還沒有被轉化為熱量,運動就停止了,無異於隔靴搔癢;運動時間太長會讓機體過度疲勞,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和學習.健康的運動方式需要定期、定量,有恒心,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運動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如果要用一句話來形容運動對於人體健康的好處,我認為"戶樞不蠹,流水不腐"是最合適的.
專家問答
問:我不胖,但為什麼大腿和臀部這段特別肥胖、臃腫,是什麼經絡堵住了嗎?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打通經絡?
答:大腿和臀部是由膀胱經和膽經管理的,膀胱經負責代謝水分,膽經負責代謝油脂,如果膀胱經和膽經堵塞不通,水分和油脂無法代謝,大腿和臀部就會變得肥胖、臃腫.想要使這兩條經絡始終保持通暢,就要經常從上到下按摩臀部到腳外側的這段膀胱經線路,按摩時以穴位有痛感為佳.一般來說,按摩越接近腳部痛感越小,當輕掐小腳趾外側至陰穴感到猶如針刺一樣的痛感時,經絡就算打通了.
高血壓,早在你兒童時期就
埋下了根
高血壓是成人的常見病,但從前這個隻在成年人身上出現的病,也出現在了兒童身上,並且兒童高血壓的患病率還呈現了逐年增加的態勢.另有研究發現,成人高血壓患者在其兒童時期已存在高血壓的高危因素,而痰濕體質更是高血壓的易患體質.
根據體質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高血壓人群中,有相當一部分人屬於痰濕體質.
需要注意的是,痰濕體質不單隻發生在成人身上,兒童痰濕體質者也不在少數.也許你會問,兒童為什麼會痰濕?這是由於少兒髒腑嬌嫩,生機旺盛,屬"純陽"之體,在身體處於迅速生長的發育期,需要大量的精、血、津、液等物質,如果少兒先天稟賦不足,後天調護又失宜,就容易形成陰虧的病理變化.當6~9歲兒童的血壓≥122/78mmHg,10~12歲兒童的血壓≥126/82mmHg時,這些兒童成年後患高血壓的概率會大大升高.所以說,高血壓的病根起源於少兒期,其危險因素在生命早期就已存在,兒童高血壓、肥胖、高血脂、糖尿病不僅成為了現代兒童中最常見的"成人病",而且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
"兒童成人病"讓人憂心忡忡,北京市對兩萬名18歲以下青少年兒童調查發現,每百名兒童中就有9人患有高血壓,10人血脂異常.過去20年間,北京市少兒患高血壓、血脂紊亂、高胰島素血症的風險同時增加了4~12倍.兒童輕度高血壓可能長時間內沒有任何自覺症狀,但會慢慢損害心髒、腎髒、血管等,所以,預防"兒童成人病"已經成為當務之急.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從小預防高血壓呢?
1.減肥.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吃的食物更加精致,更加多樣,西式快餐、方便食品的興起更是時刻引誘著兒童的味蕾,調查顯示我國兒童肥胖的發生率上升到約為7%,肥胖已經成為現在兒童必須麵對的問題之一.肥胖兒童患高血壓的幾率是正常兒童的三倍,所以不管是想要預防高血壓還是治療高血壓都要減肥,然後在增加運動量的基礎上調整飲食結構.
2.調整飲食結構.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多給兒童準備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及粗糧等低熱量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胡蘿卜、芹菜、生梨、小米、大豆、玉米等;多幫助孩子攝入動植物蛋白質,如雞蛋、瘦肉、魚、豆製品等;少吃高熱量食物、垃圾食物,如冰淇淋、漢堡、巧克力、肥肉、奶油蛋糕、炸雞塊等.
3.高鈣鉀,低鈉鹽.鈉鹽攝入過多容易造成鈉水瀦留,導致血容量上升,體重增加,血壓升高,而且鈉鹽和高血壓的發病率是成正比的,即鈉鹽攝入增加3倍,高血壓病的發病率也增加3倍,所以平時應該少給兒童吃鹹菜、腐乳、鹹肉等過鹹的、口味重的醃製品;鉀可緩解高鈉食物引起的高血壓傾向,富含鉀的食物有香蕉、橘子、紫菜、黑木耳等.鈣也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富含鈣的食物有牛奶、核桃、蝦皮等.另外,平日還可以多吃西紅柿、油菜及蘋果、山楂、小麥胚芽、花生等,因為這些食物裏富含充足的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比如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B族及鋅、鎂、硒,可以預防高血壓.
4.增加活動,加強鍛煉.現在的兒童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備受長輩溺愛,很少有參加勞動的機會,就算是外出玩耍,也有長輩陪伴左右,拿水遞零食.疏於活動會導致兒童抵抗力下降,體重增加,體重增加會增加患高血壓的幾率,所以養尊處優也是兒童高血壓的幕後推手之一.家長平時應該多鼓勵兒童參加體育活動,比如玩球、慢跑、遊泳、爬山等,通過這些體育活動消耗掉身體多餘的熱量,加速身體新陳代謝,促進血漿中高密度脂肪升高,減輕體重,預防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適當的曬太陽還有利於鈣的吸收.
5.定期測量血壓.有條件的家庭建議定期給孩子做身體檢查,測量血壓.特別是有高血壓家族史家庭的孩子,更應該重點檢查,一旦發現有血壓增高的現象,應馬上就醫治療.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煙、酒也是導致血壓升高的原因,很多兒童會出於好奇模仿成人吸煙喝酒,若這種行為得不到及時的製止,會給孩子的健康埋下很多隱患.
專家問答
問:我的女兒課業壓力很大,每天都要熬夜到淩晨兩三點鍾,最近我發現她的體內好像充滿了氣,既不是普通的肌肉,也不像水腫,臉上還長了一些暗瘡,愛出汗,體重也上去了.請問我應該怎樣幫助女兒按摩減肥,把身體中的氣排出去?
答:想要減肥,首先就要明確減肥的理念,中醫認為減肥是添加氣血能量,排除體內垃圾.而人體首先要排除的垃圾就是體內的濁氣,濁氣會汙染血液,也是形成暗瘡的主要原因.人體排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打嗝、放屁,具體方法是每天按摩腹部的中脘穴(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豐隆穴(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八寸,條口穴外,距脛骨前緣二橫指處)、足三裏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和天樞穴(位於臍旁兩寸,人身之中點),同時用十指指肚推腹部(由心窩至肚臍附近).平時可以吃些牛羊肉和柴雞肉,以便快速增加氣血,吃肉後最好好吃兩粒大山楂丸,既可防止增加血脂,又能加快增長氣血.如果你的女兒屬於肝火旺的體質,還可以適當喝一些綠茶,讓濁氣從尿道排除.糖尿病,
過食肥甘厚味的代價
長期過食肥甘,損傷脾胃,釀成內熱,消穀耗液.津液不足,髒腑失其濡養,還可能轉變成消渴病.消渴病就相當於現在我們所說的糖尿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逐漸成為新一代的健康殺手.我國城鎮人口糖尿病發病率高達5%,糖尿病患者總人數僅次於印度,已經成為了第二大糖尿病國家.
飲食清淡,未飽先止,不貪甘甜厚味,曆來被視為養生要訣.因為過食油膩之物,可使人陽氣內鬱而生內熱;過食甜味之物,則易使中氣滯緩而不行,導致脘腹脹滿.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形成痰濕體質,同時使脾胃等髒腑的負擔過重,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中醫認為,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種致病因子作用於機體導致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抵抗等引發的糖、蛋白質、脂肪、水和電解質等一係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典型的糖尿病會出現"三多一少"症狀.所謂"三多"是指"多食、多飲、多尿","一少"指"體重減少".
多食表現為食欲亢進,總是感覺吃不飽,甚至每天吃四五次飯,每次吃好幾碗,但時間不長又會產生饑餓感.這是因為糖尿病人體內丟失了大量的尿糖,身體缺乏能量,所以傳遞出饑餓的信號,而高血糖會刺激胰島素分泌,所以患者還會表現出食欲亢進.
多飲表現為煩渴多飲,飲水量和飲水次數都增多.這是因為糖尿病人多尿,排尿過多,水分流失非常快,體內細胞脫水,刺激口渴中樞,人就會想要不停地喝水.排尿越多,喝水越頻繁,二者是正比關係.
多尿表現為排尿次數多、頻繁.每晝夜尿量達3000~5000毫升,最高可達10000毫升以上,平均兩個小時就會排尿一次,我曾經遇過一個嚴重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排尿竟達30次.因為糖尿病人血糖濃度高,身體無法充分利用,腎小球濾出後無法全部被腎小管重吸收,形成滲透性利尿,就會尿頻.而且血糖越高,排出的尿糖越多,尿量也越多.
體重減少,是由於胰島素不足,身體無法充分利用葡萄糖,使脂肪和蛋白質分解加速來補充能量,結果就是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會大量消耗,再加上體內水分流失,糖尿病患者就會出現體重下降,體形消瘦的狀況,嚴重者體重可以下降幾十斤.患病時間越長,血糖越高,消瘦越明顯.
糖尿病對於人體的傷害從上麵的介紹中可見一斑,但糖尿病跟過食肥甘厚味有什麼關係呢?古代醫學家認為,長期過食肥甘厚味,積熱壅滯脾胃,會導致津液、飲食不斷消耗,從而誘發消渴.從現代中醫學角度來說,人如果長期攝入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等高熱量飲食,就會迫使胰島不斷分泌胰島素來進行分解,時間長了,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就會處於疲憊狀態,最終發生障礙,出現高血糖或糖尿病.
那麼,痰濕患者應該怎樣治療糖尿病呢?鑒於糖尿病是一種和飲食關係密切的疾病,合理控製飲食在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中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多年研究發現,1/3的病人可以單從控製飲食來治療糖尿病,但應該注意的是,控製飲食絕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少吃,而是給身體提供健康、均衡的營養.具體來說,痰濕患者應該從控製攝入總熱量、調整飲食比例、選擇適宜的食物種類三方麵著手.
1.控製攝入總熱量.澱粉類、脂肪類和蛋白質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和攝入的,是三大主體食物.對於澱粉類食物,痰濕患者應保持適宜的原則,合理攝入,因為澱粉類屬於甘味食物,甘味入脾,是後天水穀精微化生的本源,如果不吃,機體會因為缺少糖而利用脂肪代謝供給能量,容易發生酸中毒,但過多攝入容易壅滯脾氣.所以,對澱粉類食物,既不可不吃,也不可多吃.對於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一般每日應攝取250~400克主糧,大約折合為200~350克碳水化合物;對於脂肪類食物,痰濕患者應控製攝入,因為脂肪類食物就屬於中醫所說的肥甘厚味之列,容易滋濕生熱,加重體內痰濕,影響脾胃功能,對於已經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來說,還容易增加他們罹患血管性疾病,如冠心病、腦中風等的風險.
2.調整飲食比例.在控製澱粉類、脂肪類和蛋白質類食物攝入量的同時,痰濕患者還應該調整飲食比例,提高膳食纖維的攝入量,限製鈉鹽的攝入量,多吃水果和蔬菜.一般來說,一餐飲食的比例應該是,米麵、蛋白2/5,蔬菜2/5,湯水1/5,如果還沒吃飽,可以多吃蔬菜或者水果,但不要再吃澱粉類和脂肪類食物.
3.選擇適宜的食物種類.生活中痰濕患者應該盡量少吃助熱生火、香燥傷陰的食物,比如油炸類、糖製類、蜜製類食物.如果已經患有糖尿病,還應該盡量避開羊肉、狗肉、驢肉、鹿肉、帶魚、花生、瓜子、腰果、鬆子、核桃、韭菜、香菇、芹菜、茴香等.
專家問答
問:我兩年半前檢查出患有糖尿病,每天下午感覺頭昏腦漲,四肢無力,腰酸背疼,皮膚瘙癢.一直使用藥物治療,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和格列苯脲片,但效果不是很好.請問,能不能找到更好的治療方法根治糖尿病?
答:糖尿病很難根治,但可以控製.請不要相信那些說吃某種藥就能根治糖尿病的廣告.降糖方案的選擇是根據你的胰島功能、肝腎功能、並發症等情況來綜合評估的,最好能配合采用中醫療法,辨證施治,恢複和增強髒腑的正常功能是關鍵.治療同時要進行飲食控製,適量運動.
胖人補氣,
瘦人補血
人若想要精神抖擻,健康長壽就要保持體內氣血平衡.如果人體氣血不平衡,一會兒氣血上湧頭暈目眩,一會兒胸悶氣短渾身疲乏,那就談不上健康,所以說保持氣血平衡是養生的基礎.氣不足人就會胖,血不足人就會瘦,對於極胖和極瘦之人來說,平衡氣血就八個字:胖人補氣,瘦人補血.
我前麵說過氣是肝氣、肺氣、腎氣、脾氣、衛氣、營氣、宗氣等的統稱.說得通俗一點,氣就是人體的原動力.人活著靠的就是這動力,這跟民間俗語"人活一口氣"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而對於胖人,對於痰濕體質的人來說,補氣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什麼強調胖人要補氣呢?這首先要弄明白人為什麼會胖.也許有人會說,吃得多就會變胖,那麼對於生活中吃的比誰都多,可就是不長肉的人,又怎麼解釋呢?對於長期節食,但卻到處抱怨說喝水就胖的人,又怎麼解釋呢?
其實,人之所以會胖,多與"濕、痰、虛"有關."濕、痰、虛"之後,人體內多餘的水濕、脂肪等就無法被排出體外,所以人才胖了起來.因痰濕造成的肥胖應注重補氣,這是由於氣虛的人運化能力弱,就算是健康食品也會在體內堆積,所以生病也就成了必然,所以說補氣對於胖人來說是尤為重要的.
對於想要補氣的人,我建議從日常飲食著手,食補勝於藥補,平時可以多吃些土豆,土豆主要入脾經和胃經,能夠很好地補充脾胃之氣;有"神仙之食"美稱的山藥,也建議胖人多吃,山藥不熱不燥,性味平和,很適合氣虛者食用.另外,紅薯、香菇、牛肉、泥鰍、兔肉、糯米、韭菜、蜂蜜等也非常適合氣虛的人食用,對改善氣虛都有很好的療效.
生活中,我經常能聽見"千金難買老來瘦"的說法,但我想說,凡事都是過猶不及,身體也一樣,胖瘦都要有一個度,過胖肯定是身體出現了問題,過瘦也絕不是長壽的標誌.
一般來講,肥胖的人多為痰濕體質,但瘦人如果不加注意,也會出現痰濕體質.體瘦的人,尤其是老人一旦發展成為痰濕體質,就會變得愛上火,出現牙齦腫痛、口臭、便秘等症狀.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火後,不可私自服用黃連上清丸、牛黃解毒片之類的中成藥,最好去找中醫大夫調理.
胳膊、腿的外側分別為手、足少陽經的循行部位.經常拍打胳膊、腿的外側,有利於痰濕等體內垃圾的清除,達到疏通經絡的目的,可有效預防痰濕體質帶來的不適.
另外,瘦人之所以瘦也是因為血虛,既然瘦跟血虛有一定關係,那麼應該怎樣補血呢?有一個最簡單的方法是泡腳.泡腳的時間最好選擇在下午17∶00-19∶00,因為這是腎經的活躍期,這個時候泡腳可以增強腎髒的功能,腎髒功能強大後,就能協助肝髒發揮蓄水池一樣的藏血功能,肝腎功能正常了,氣虛、血虛的情況就會得到有效的緩解.需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時候,水溫不要太高,因為當水溫過高時,血液會迅速地向下肢流去,腦部和其他髒器的供血都會受到影響,加重氣血虧損的症狀.過瘦的人,還可以常吃黑芝麻、紅棗、豬肝、藕、胡蘿卜、桂圓肉、黑豆、黑木耳、烏雞等食物,還可以不時喝一些紅糖水,這些對於緩解瘦人血虛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中醫有"血為氣之母,氣為血之帥"之說.血沒有氣的推動,就無法到達該去的地方,氣沒有血的支持,就會變成身體裏的邪火.所以胖人應該補氣,瘦人應該補血.而對於痰濕體質的人,補氣更是重中之重!
專家問答
問:我是一名從農村走出的孩子,小時候看到村裏有一種療法就是用縫衣針快速挑刺皮膚,然後擠出一些血.比如有人頭痛會沿發際用針挑刺,然後擠血;有人肚子痛,會用一種三棱的針刺破胳膊肘內側的血管擠血;通常來說被針刺破的地方會出現類似痣一樣的黑紫色小疙瘩,不知這種療法在中醫裏有沒有?是科學的嗎?
答:你說的這種療法叫做刺絡療法,也叫刺血療法,中醫常用,現在醫院的針灸科也偶爾會使用,療效非常好.
濕熱質:
內熱重,要清利
體質特點:形體偏胖或消瘦,麵油,麵赤,長痘,便秘粘滯,尿黃,汗多,男性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帶下增多.
易患疾病:便秘、潰瘍等.
養生方法:清熱利濕養生.
抽煙、喝酒、熬夜等造成
濕熱體質
濕熱體質以濕熱內蘊為主要特征,因此,不宜長期熬夜或過度疲勞,要保持二便通暢,防止濕熱鬱聚;並注意個人衛生,預防皮膚病變.
濕熱具體分為內濕和外濕.內濕是由於脾髒功能失調,不能正常運化和輸布身體內的津液,進而導致"水濕內停".外濕則是由於人長期生活在潮濕悶熱的氣候環境中所致,比如居住的環境太潮濕,或者淋雨涉水使身體遭受濕邪侵襲.這兩者相互獨立又相互聯係,一般而言,體內有濕的人往往比常人更容易感受到環境中的濕邪.
重濁、粘滯是中醫對濕邪特點的歸納.具體表現為身體沉重,像是被布裹住的感覺.濕邪一旦侵入人體則不能很快痊愈.說到熱,這和我們經常會聽到的"上火"有一定關係.中醫裏所說的熱是一種具有升騰特性的炎熱邪氣.人體一旦被這類邪氣所侵犯,身體上就會表現出發熱、局部紅腫、心情煩躁等症狀,尤其是容易生瘡癤,最常見的就是痘痘,也就是困擾很多年輕人的青春痘."大熱不止,熱盛則肉腐,肉腐則膿成",是中醫對痘痘產生原因的解釋,它是由熱邪聚集在皮膚局部,達到一定程度後,皮膚腐壞形成的.
通常來講,濕、熱不分家.如果有了熱,濕也就接踵而至.夏季、初秋是一年中濕熱較重的季度,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好,濕熱邪氣就會乘虛而入.要是脾虛再來湊湊熱鬧,運化一旦失調,濕濁之氣就會蓄積於體內,堆積在髒腑和經絡裏.這時候,身體裏的熱就會不斷炙烤這些濕濁之氣,就像大熱天用被子捂著東西一樣.時間長了,自然就會產生一定的熱度,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化熱",從而形成濕熱體質.除此之外,陰虛也會生內熱,這個熱和濕結合在一起也會形成濕熱.濕與熱糾結在體內,就表現出濕熱方麵的症狀:因為熱,容易長痘;因為濕,痘痘不容易好,而且反反複複.濕熱質人如果不及時加以調理,就不僅是生瘡長痘了,身體會向病理轉化,容易患皮膚、泌尿生殖、肝膽係統一類的疾病.通常而言,皮肉關節、五髒六腑是濕熱最容易蓄積的地方.
一般來講,嗜煙酒的、經常熬夜的人,外形不好看;如果牙齒不經常清洗,就會發黑,舌苔黃膩,滿嘴口氣,身上味道也比較大.如果是女人,麻煩會更大點,下體會散發出很嚴重的異味,白帶多而且黃.不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如果你抽煙喝酒又熬夜,那你注定會成為濕熱體質.中醫認為,煙草為辛熱穢濁之物,易於生熱助濕,出現咳嗽、吐痰等症狀;酒性熱而質濕,堪稱濕熱之最.所以飲酒無度,必然助陽熱、生痰濕,釀成濕熱.
此外,有一些非常注重養生的人,平時很注重滋補,好像也很"內行",不管市麵上的補品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別人吃什麼,自己就吃什麼.結果,不但沒有補出如水容顏和健康身體,身體反而每況愈下.這就屬於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促生或者加重濕熱體質.
專家問答
問:你好,我是一個喝了十幾年酒的酒鬼,因為從事策劃創意工作,隻有喝了酒才能有精神,而且隻有在晚上喝了酒才能工作.最近到醫院檢查,卻發現體內有濕.難道酒也和濕有關?
答:"酒"字怎麼寫,是由"水"和"酉"組成的,有水當成就有濕了.酒這個東西,是水做的,本身也是濕,又是經過發酵的,會產熱,所以酒是濕熱互釀.經常喝酒,喝得量多的,也是造成濕熱體質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非要用酒來提神,激發自己的靈感,那麼建議酒溫著喝.古典名著《紅樓夢》裏麵的飲酒最為講究,天寒飲酒,要溫熱了來喝,為什麼?因為酒乃水中火、濕中熱,冷酒入喉,易寒凝不發,熱性不能把濕氣散出來,鬱在體內,又成痰濕,纏綿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