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車傳奇
小說/ 世界華文微型小說選
作者:林錦(新加坡)
林錦,原名林文錦。生於1948年。祖籍福建安溪。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碩士。現任新加坡教育部華文課程規劃員。係新加坡作家協會理事。著有微型小說集《我不要勝利》、《春是用眼睛看的》等。
市井小民的煩惱多,擠公車是一大煩惱。阿城是市並小民,當然不能幸免。每天早上等300號路線的公車,阿城免不了吐口水,還罵某乘客“丟他娘”,又不是坐“霸王”車,不給錢。
300號公車出車,要經過兩個住宅區,才來到阿城等車的站。這個車站在C住宅區內,等公車的人按阿城的說法是“真他媽地多”。再下來的一段路程,沿途有一所大學、兩所工藝學校、五所中學、十多家大型工廠、兩個住宅區。阿城從小數學成績就常吃雞蛋,也知道300號公車載客量大,賺大錢。總之客載不完,錢也賺不完。有時阿城真的要鳥那家公車公司,自己載不了那麼多客,為什麼不讓別人也派幾輛公車來共營,分一點給別人賺,解決搭客的困難,功德無量。
說公車公司沒有改善服務也不公平,該公司已把單層公車換成雙層,增加載客量。單還是解決不了問題,公司便派查票員到車站服務。
查票員輪流值班,時常換人。他們的工作性質一樣,主要是示意公車停下來,然後指揮搭客上車。
“走進去!走進去!向裏麵走!向裏麵走!”
“擠一擠!大家要做工,遲到老板臉色不好看,幫幫忙,擠一擠!”
“再擠再擠!上頂層的梯級可以站,擠上去,多站兩個。”
不同查票員用不同的方式執行任務,不過他們有一個共同點,最後總是連推帶塞,把搭客貫上去,然後拍兩下車身,作英雄狀,說:“關門,go ahead!”
阿城每天去做工,總是這樣被推上公車。擠不上公車,怕遲到。擠上公車,滋味卻不好受。有時隻有一腳落地,另一腳隻用腳尖點著,連多置一個腳板的空間也沒有啊!阿城最怕的是,周圍擠著年輕婦女,頭頂又沒有把手,隻能用雙手托著車廂頂部,身體搖搖晃晃,晃晃搖搖。不小心碰撞到旁邊的小姐,換來圓睜杏眼的逼視。這時候阿城便會在心裏罵公車公司三字經,車票一再起價,說是要提高公車的服務水平。這是服務麼?
“服務是買了車票,安安穩穩地坐到下車。”阿城有一回對查票員說。
“要舒服,坐計程車好了。”查票員回答。
丟他娘,這是什麼服務態度!
不過最近,阿城對公車公司的不滿,漸漸地轉移到一個青年身上。
這個青年高高瘦瘦,像一根豆芽菜。從他手上拿的講義夾上麵的標誌,知道他是精英大學的學生。
他比阿城先上車,總是站在前後門之間的位置。阿城討厭他,搭客討厭他,查票員討厭他,就因為他老是站在那個地方,不往裏麵移動。還好他瘦,隻要向前欠一欠身,便可以讓搭客從他後麵擠過去。
查票員請他向裏麵移動,他沒有反應。還以為他聽不懂華語,改用英語告訴他,他也無動於衷。很多搭客對他越來越不能容忍,故意說一些批評的話讓他聽。
“讀大學有什麼了不起,基本禮貌都不懂!”
“受英文教育的都是以自我為中心,才不理別人呢!”
“書是白讀了,看這種態度。”
“碰到這種搭客,公車公司的服務精神不受到打擊才怪。”
在查票員不斷投訴之下,公車公司派了一個超級查票員來處理這件事。
那天早上,阿城已經擠上車,就擠在那個豆芽菜青年的背後。超級查票員示意司機不要開車,他擠上車,責問那個青年人為什麼故意擋住去路,不讓公車多載幾個搭客。
他不出聲,隻是伸手指著釘在車窗上方的一塊告示牌。
國家交通局嚴格規定本公車的載客量如下
司機:1人
上層座位:50人
不準站立
底層座位:30人
隻準5人站立
超載嚴辦
阿城雖然隻修完小學教育,這幾個字還看得懂。底層站著的搭客都跟阿城—樣,口開開地看著指示牌,又看看超級查票員、少說有五十對眼睛五十張口。
超級查票員的臉青一塊紅一塊,以最快的速度擠下車。然後猛拍了兩下車身,大聲一喝:
“Go ahead!”
(選自新加坡作家協會當代文叢《跨世紀微型小說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