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家族企業上市的演化經濟學分析(2 / 2)

企業上市之後,家族成員的地位有所轉變,很多人從管理層中退出僅僅成為股東。董事會、監事會於經理層所做出的決策開始要受到公開市場的製約和監督。為了更好地在大環境中生存,家族成員有的接受了這種安排,自願退出了管理層,但是一般來說,傳統家族企業的家長不願放棄企業的控製權,於是就采用絕對比例控股的方式,想以這種方式繼續保持大權在握。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雖然有了外部資源的進入,但也無能為力,因此決策不能保證透明度和有效性。因此以期通過家族企業上市從而實現企業治理水平一般最終失效,這源自於家族成員的絕對主體地位以及消極反應。家族一方麵希望最大化利用市場外部資源,但是又不能積極應對治理結構的變化(因為他們的理念是絕不能放棄控製權),最後是公開上市治理水平提高的效果有所偏差。

從宏觀上看,家族企業內部的偏差導致家族企業主體組成的公司治理機製係統與治理機製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中並不能得以提升,反而可能出現新問題,如信息披露問題、機會主義問題、圈錢問題,可能會將企業帶入更加複雜的治理困境之中。如有些企業卻利用隱蔽的手段避開監管,掠奪中小股東利益。首先在絕密信息披露之前,泄露給自己的親戚朋友,使他們提前行動買進股票,同時在公開信息披露中引導中小股東盲目跟進,從而獲取巨額利差,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使得一些中小投資者血本無歸。

出現以上這些問題,一方麵是家族成員傳統理念未能完全轉變,在提高企業治理促進企業發展和絕對控製權中選擇了後者,另外一方麵是外部環境的監管的缺少,在我國目前獨立董事製度,職業經理人製度等提高社會化管理水平的方式並不完善,相關法律和監管體製也尚未建立,這是一個相對長期的問題。目前急需解決的是要防止部分企業的這些理念和行為發展成為企業慣例,植入家族基因,甚至影響到其他企業,這就需要政府部門通過法製來規範市場和企業,以及對企業管理人員道義規勸等。

四、結語

目前學者對於家族企業上市後的變化方向大致可分為兩種觀點,即揚棄論(強調在企業發展中改革家族管理模式) 和拋棄論(強調用現代企業製度取代家族企業製度) 。筆者認為家族企業要適應企業環境的變化和家族基因的進化而上市,過程中不同程度地保留家族基因的合理內核,使親情關係與製度化管理在企業組織中有機融合,在企業社會化進程中不斷提升企業實力,並能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從企業環境看,家族企業進入公開市場後,作為相對獨立的開放係統,必須不斷地同企業環境進行信息、資金和人員的交換。家族企業的發展客觀上受到市場環境中各種資源要素的製約,企業環境的變化勢必作為一種次決定性因素和外部因素決定著家族企業的治理結構變遷。

參考文獻:

[1]甘德安.複雜性家族企業演化理論[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0.

[2]陳勁,王煥祥等.演化經濟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澳大利亞)約翰·福斯特.(英國)J·斯坦利·梅特卡夫.賈根良.劉剛譯.演化經濟學前沿:競爭自組織與創新政策[C].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顧純俊.家族企業上市前後績效變化實證分析[J].中國外資,2011,(8).

[5]楊玉秀,楊安寧.演化經濟視角下的企業成長變遷[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6,(4).

[6]王宣喻,李躍,王陳佳.環境約束與家族企業上市時機選擇[J].中國工業經濟,2006,(5).

[7]蘇啟林,萬俊毅,歐曉明.家族企業公開上市驅動力的國際比較與經驗借鑒[J].外國經濟與管理,2003,(6).

[8]黃虹娟.家族企業上市公司的治理問題與對策[J].管理論評,2009,(10).

[9]餘秀江,王宣喻.王陳佳.家族企業上市前後治理結構的比較與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7,(9).

[10]甘德安.複雜性的家族企業演化理論係列研究之二——從複雜性自組織理論看家族企業治理結構[J.]理論月刊,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