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場“國家牛市”的瘋狂(1 / 1)

從民企創新看國家的未來

——有一大批優秀民營企業創新的引領和驅動,再加上頂層設計與宏觀製度的創新,中國經濟才可能真正進入“新常態”。

■趙曉

最近,我特別關注企業創新,尤其是民營企業的創新,試圖從中找到中國經濟繁榮的答案,以及看清中國未來的道路。

從小到大的邏輯

前段時間,襪雲館在北京798藝術社區推出了史上最強的兩雙襪子:一雙不會脫絲,滿足女性剛需的絲襪;一雙能夠防臭,滿足男性剛需的黑襪。新品發布現場如同蘋果新品發布會一樣,充滿了創新獨有的震撼與活力。“館主”朱澄,是一個拿3000元開始創業的80後帥氣男生,他正試圖以“泡泡兵”的精神,整合全球襪業資源,顛覆襪子產業。

方太,中國高端廚電的領導者。2008年,我應邀出任方太的戰略顧問,當時中國經濟正麵臨全球金融危機寒流的侵襲。方太確立的應對戰略是:成為行業領跑者和市場定價者,以創新突破宏觀重圍。這些年下來,方太真的做到了。就在前段時間,方太發布了最新的抽油煙機,並推出全球領先尤其適合中國廚房的洗碗機,再次震撼了業界。方太掌門人茅忠群則誓言:要從做一家受人尊敬的企業,進一步邁向做一家偉大的企業。

中小民企如此,大型民企又如何呢?

創新才能驅動“新常態”

最近,我讀到了王健林在深交所“創業家思想彙”作的一個發言,頗受震撼。如果王健林的想法實現,萬達將實現又一次轉型,而且是革命性的轉型。可以再次證明大象也是可以跳舞的。

眾所周知,萬達既是全球最大的不動產企業,也是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最大的連鎖百貨企業、最大的五星級酒店投資和管理企業,還涉足院線、收藏、足球、金融、互聯網、旅遊度假等。當中國房地產退潮時,基於商業地產起家的萬達將何去何從?

萬達的策略是:改變以往房地產發展的思路,未來建萬達廣場,主要讓別人做硬性投資,而自己改做軟性服務,包括選址、規劃、設計、建造、招商、運營、管理等,萬達和投資方按35:65分成。王健林將此模式稱之為“輕資產模式”,萬達將以此“輕裝上陣”,幾乎是無風險地實現快速滾動發展。

萬達在2016年計劃新開業的50個萬達廣場中,預計將會有20-21家屬於“輕資產模式”。事實上,截止2014年,已開業的萬達廣場有109個。而五年之內也就是2020年,萬達廣場要超過400家。其中“輕資產模式”的物業管理麵積占比要超過50%,公司2/3以上的利潤要來自於租賃服務。

這意味著萬達將從一家商業地產驅動的企業,在五年內轉型成為一家服務驅動,甚至是高科技服務驅動的服務企業。

有願景的人才能做領袖,有想象力才能持續成功!王健林的願景和想象力一直都是驚人的,並且正好趕上中國國內消費與產業周期的上升。他可以戰略性地快速占領未來中國井噴式的消費市場份額,同時讓萬達向文化、高科技、金融、服務業等附加價值更高的產業形態轉型。

追溯中國商業地產的發展,已經曆四個階段,從第一代街鋪到第二代百貨商業,再到第三代專業市場以及第四代城市綜合體商業地產,發展迅速但也蘊含危機。未來的中國商業地產模式必須創新與突破。當萬達“輕資產模式”提出後,我們看到,中國商業地產又將邁入新的發展階段。萬達的“輕資產模式”聽起來讓人震憾,也勢必引領業界新潮,但模仿者想超越則很難。

創新,對於下行的中國經濟,實在是最強而有力的支撐力量。如今,一大批的優秀民營企業創新的引領和驅動,再加上頂層設計與宏觀製度的創新,中國經濟才可能真正進入“新常態”,也才有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國夢”也才有實現的可能。

【責任編輯】馬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