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鍵
作家藝境
楊 鍵,當代詩人,1967年生於安徽。
1995年獲第一屆劉麗安詩歌獎,2000年獲第九屆柔剛詩歌獎,2006年獲首屆宇龍詩歌獎,2008年4月獲第六屆華語傳媒文學大獎年度詩人獎,2013年10月獲“詩探索獎”。2013年9月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水墨個展“道之容顏”,楊鍵詩集《哭廟》研討會和楊鍵水墨研討會同時舉辦。出版詩集《暮晚》(河北教育出版社)、詩集《古橋頭》(上海文藝出版社)、《慚愧》(台灣唐山出版社)、《哭廟》(台灣爾雅出版社)。詩集《暮晚》入選南方都市報2003年度全國十大好書。
慚愧
像每一座城市愧對鄉村,
我零亂的生活,愧對溫潤的園林,
我噩夢的睡眠,愧對天上的月亮,
我太多的欲望,愧對清澈見底的
小溪,
我對一個女人狹窄的愛,愧對
今晚
疏朗的夜空,
我的輪回,我的地獄,我反反複複的過錯,
愧對清淨願力的地藏菩薩,
愧對父母,愧對國土
也愧對那些各行各業的光彩的
人民。
悲傷
沒有一部作品可以把我變為恒河,
可以把這老朽的死亡平息,
可以消除一個朝代的陰濕。
我想起柏拉圖與塞涅卡的演講。
孔子的遊說,與老子的無言。
我想起入暮的講經堂,純淨的
寺院
一柄劍的沉默猶如聆聽聖歌的
沉默。
死亡、愛情和光陰,都成了
一個個的問題,但不是最後的一個問題。
我想起曙光的無言,落日的圓滿。
沒有一部作品可以讓我忘掉黑夜,
忘掉我的愚蠢,我的喧鬧的生命。
啊,國度!
你河邊放牛的赤條條的小男孩,
你夜裏的老乞丐,旅館門前等待客人的香水姑娘,
你低矮房間中窮苦的一家,鐵軌上撿煤炭的鄉下小女孩,
你工廠裏偷鐵的邋遢婦女。
多少人飽含著卑怯,
不敢說話的壓抑,
岸邊的鐵錨浸透歲月喑啞的悲涼,
中斷,太久了!
哭泣,是為了挽回光輝,
為了河邊赤條條的小男孩,
他滿臉的泥巴在歡笑,
在逼近我們百感交集的心靈。
傍晚的光芒
群山無名的偉大,
傍晚折磨良心的鳥鳴,
我們失明的憧憬,
複雜變深的心,
這大地突然炎熱的窗口
他突然瘋了的媽媽!
人們凝視著城門
這被遺忘的莊嚴
通過什麼樣的犧牲
才能換來我們延續的祖國的
形象?
什麼是我們的標準?
我們生命和群山中的六和塔?
什麼把我們拋在湖邊
坐望落日悲憫的鞭撻?
無人再愛,再同情,再能夠樸實地把旋律繼續,
寫下真實的春光,天空豐腴的
藍色……
無人記下,這運載廢報紙的河流,
黃昏中舊時代的黑色十字架,
啊,說著悲傷的世紀,詛咒的
世紀
你怎能不加速我們的衰老,加速
人的滅亡?
在林蔭道上,在傍晚的微涼中,
我想生活,又沒有生活,想團結,又沒有團結……
當湖水迎來黃昏的微光,
當卡車,外省卡車,在疾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