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自是不彰(2 / 2)

【智慧典例】

為人之道

楊修恃才傲物招殺身之禍

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有位才子,名叫楊修。他不僅才華出眾,而且反應機敏,聰穎過人。最初,曹操非常看重他。不過,楊修一向恃才傲物,鋒芒太露,不但使曹操漸漸生出反感,而且最終引來殺身之禍。

楊修善於揣摩曹操的心思。有一次,曹操命人新修了一座花園,修好後帶人來參觀。曹操覺得很滿意,隻是臨走時在花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等曹操走後,楊修對修園人說:“主公嫌花園的門太寬闊了,請你把它改窄點。”

修園人不解其意,楊修便說:“你沒看見主公剛才在門上寫的‘活’字嗎?門與‘活’合在一起,正是一個‘闊’字。這就是告訴你們,花園的門太寬了,必須改小。”眾人聽了,都說有道理。於是,修園人按照楊修所說的去辦。過了幾天,曹操再次來參觀時,發現花園門改小了,連連稱好。

又有一次,有人送曹操一盒酥餅。曹操在餅盒上寫了“一合酥”三個字,便放在桌子上。恰巧楊修進來看見了,便把大家叫來,想分吃酥餅。

可是,這盒酥餅是送給曹操的,誰敢輕易品嚐?看到人們遲疑不動,楊修就說:“主公在盒子上麵寫了‘一合酥’三字,分開來念就是‘一人一口酥’。所以你們盡管放心吃好了,出了事由我來承擔。”

大家覺得他說得對,便紛紛上前將酥餅一搶而光。曹操知道此事後,雖然沒說什麼,但心裏卻對楊修的自做主張有些反感。

後來曹操率軍攻打劉備,在定軍山大敗。曹操感到進退兩難,但卻不願輕易撤兵。一天晚上,大將夏侯惇走進帳來,向曹操詢問當晚夜巡的口令。曹操正在吃飯,手中拿著一塊雞肉,就隨口說了“雞肋”二字。

夏侯惇出帳後,就把這個口令告訴了夜巡的將士。楊修聽到後,便吩咐手下人趕快收拾行囊,準備撤退。有士兵把此事報告了夏侯惇,他有些迷惑,趕忙問楊修。

楊修說:“雞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主公是不想在此戀戰了,他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來,但心裏已經準備要班師回朝了。”

夏侯惇早有耳聞,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回到帳中後,也命令手下人收拾物品為撤軍做準備,並派人通知了其他將士。

這一消息,有人很快報告給曹操。曹操一聽,不禁勃然大怒,他早就對楊修的恃才之舉有厭惡之心,立刻命人以蠱惑軍心為由推出斬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