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水再次接到七八分滿時,又有一股疾風把水杯弄翻了,原來又是他的鷹。成吉思汗非常憤怒,於是,他一聲不響地拾起水杯,再從頭接著一滴滴的水。當水接到七八分滿時,他悄悄取出尖刀,拿在手中,然後把杯子慢慢地移近嘴邊。老鷹再次向他飛來,成吉思汗迅速拿出尖刀,把鷹殺死了。
由於他的注意力過分集中於殺老鷹,疏忽了手中的杯子,杯子掉進了山穀裏。成吉思汗無法再接水喝了,不過他想到既然有水從山上滴下來,那麼上麵也許有蓄水的地方,很可能是湖泊或山泉。於是他忍住口渴的煎熬,拚盡氣力向上爬。終於攀上了山頂,發現果然有一個蓄水的池塘。
成吉思汗興奮極了,立即彎下身子想要喝個飽。忽然,他看見池邊有一條大毒蛇的屍體,這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飛鷹救了我一命,正因它剛才屢屢打翻我杯子裏的水,才使我沒有喝下被毒蛇汙染了的水。”
成吉思汗明白自己做錯了,他帶著自責的心情、忍著口渴返回了帳篷。他對自己說:“從今以後,我絕不在生氣的時候作決定!”這一決心,使成吉思汗避免了很多錯事,給他的雄圖霸業帶來了莫大的幫助。
孟子說:“驟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之謂大丈夫。”
很多有智慧、有成就的人,也都反複告誡人們:千萬別被憤怒左右。如果一個人動不動就怒火中燒,結果就會傷人傷己,不可能與別人融洽地相處和友好地交往。一旦如此,便會失去理智,難以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正確的判斷,因而做錯事、蠢事的概率便大大增加。所以,必須學會自製,這不僅是一種很高的人生修養,而且是人在社會上生存、發展所必不可少的能力。
從政之道
借懲暴君,巧諫國王
一天,魏文侯心情不錯,就命樂師彈琴,魏文侯親自起舞,誦賦。魏文侯一副全心投入的樣子,使在場的每一個人都為之感動。沒想到大王還有這樣一手高超的本領,平日裏大王在朝上很是威嚴,大臣們都有些害怕。今天見大王有如此閑情雅致,在場的大臣們也很興奮,有的也不禁翩翩起舞;不會跳舞的就在旁邊不住地點頭,誇獎大王跳得好,誦得妙。魏文侯看到大臣們這樣欣賞自己的表演,就更加高興了。於是就即興作了一首賦,當他朗誦到“讓我的話無一人敢違背”時,樂師突然停止鼓琴,並將案上之琴舉起來向魏文侯砸去。剛才那其樂融融的氣氛一下子煙消雲散,代之而來的是緊張的氛圍,兩旁的大臣嚇得瞪直了眼。魏文侯也大驚,幸虧兩旁武士眼疾手快,一把搶過樂師手中的琴,並牢牢地把樂師按在地上。
魏文侯實在太生氣了,本來自己今天心情很好,卻被樂師搞得一塌糊塗,恨不得一口一口撕下他身上的肉。他坐在桌旁,吹胡子瞪眼,喘著粗氣,怒視著樂師。兩旁大臣都有些害怕,心想,這個樂師,太大膽了,竟然敢打大王,不是找死嗎?樂師卻神態自若,安靜地趴在地上。魏文侯看到樂師竟然這種表情,就更加氣憤了,大喊:“執法官來了沒有?我要治這不知天高地厚的樂師的罪。”執法官忙快步跑到魏文侯麵前,彎腰鞠躬,說:“大王,臣在,您有何吩咐?”魏文侯說:“按照我國法律,臣屬打君主,應該判什麼罪?”執法官說:“稟報大王,應判死罪。”說完,魏文侯喊道:“聽到沒有,快把這渾蛋樂師給我拉出去,砍了!”說完,甩袖就要走,樂師聽到這,忙說:“大王,臣有一言,請您聽我說完,再讓我去死吧。”魏文侯不耐煩地說:“快說,快說,我一刻也不想再見到你。”樂師說:“過去,堯、舜為君主時,唯恐自己的話沒人反駁。後來桀、紂為君主時,唯恐有人反駁他們的話。今天您所講的話和講話時的神態頗像桀、紂啊。我心中氣憤,心想一定是他們的靈魂附到了您的身上,因此,我舉琴就打。我是在打桀、紂的靈魂,讓他們不要依附在您的身上,使您也成為暴君、昏君。我在打他們,不是在打您啊。”魏文侯聽到這,知道自己錯了,就命人把他給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