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詔書風波請清君側(2 / 2)

“文若,在我們談話之前,你先看看這個好了!看看你能不能發現點什麼!”待荀彧坐下,婢女們將茶水端了上來,張銘將手中的詔書原本遞給了他。

“……問題很嚴重啊!”接過詔書,荀彧稍微看了看,首先便是以詫異的眼神看向張銘,似乎在說‘從哪裏拿回來的這詔書原本的’?隨後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仿佛立刻發現了這封詔書的不妥之處,淡淡嘀咕了一句。

“的確,現在的問題不僅是這封詔書的真假,更重要的是我們到底要不要和朝廷開戰的問題!”張銘點了點案幾,無奈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主公,如今函穀關、武關已在我軍手中,長安不過片刻即可到達。況且我軍剛剛消滅袁紹,士氣正虹,一鼓作下拿下長安,還不是易如反掌?”出乎意料的,荀彧居然讚成對朝廷進行攻擊。

“文若,你……”顯然,就荀彧的發言,張銘有點詫異。

“主公無需奇怪。我軍隻是作為一個忠臣,對朝廷‘清君側’罷了不是嗎?其實臣十幾年前就曾言,‘尊天子以令諸侯’,大漢天子,還是掌握在我軍手中最為妥當!”荀彧緩緩起身,朝著張銘頷首就是一拜。

張銘算是明白了。荀彧這小子,或者說忠漢派的那些家夥。說句實話,就是並不介意張銘對所謂的朝廷發起攻擊,甚至全部攻打下來都沒關係。他們的最終地點,就是漢室的保存,以及漢室正統的存在。

的確,武昌四年群王亂舞的確是寒了不少忠漢派的心。但這個詔命是大漢天子劉協發布的,所以他們就算傷心,也隻能無可奈何。

隻是經曆了那一次之後,大家已經意識到,天子這個不知道以後還會玩出什麼荒唐事的主,最好還在掌握在自己可以控製的環境下,這樣至少不能幹涉他的行為,但至少也可以將他的行為控製在一個範圍之內,減少這個行為造成的不良後果。

張銘軍獨立與朝廷控製之外太久了,臣子之間已經隱隱有鼓勵張銘稱帝的聲音。而且這個聲音,在張袁決戰之後,又有了加大的趨勢。

所以在這個情況下,荀彧等忠漢派,已經決定要奪回天子的控製權。

而值得一說的,這封詔書還真的是假的。是荀彧借助荀家的獨特體係,在朝廷安插的人馬私造的詔書。之所以不蓋上太後印璽,也是為了給朝廷一個緩和雙方關係的手段。

隻是一切做得非常隱蔽,在特意避開天眼的眼線的情況下,總算是在張銘不知道事情真相的情況下,完成了這一係列的動作。可以說甚至張銘得到這封詔書,還是荀彧特意安排的結果。

“如此,且讓寡人好好考慮一下……”荀彧如此直接,顯然也忠漢派長期商量的結局,對於這個建議,張銘當然要考慮考慮。

荀彧也沒說什麼,隻是淡淡叩首,然後離開了書房之中。

“過猶不及,過猶不及啊!”荀彧離開不久,張銘背靠在椅子上,淡淡嘀咕道。

“荀彧那小子,這封假詔書隻怕和他有關,甚至可能是出自他荀家之手!”張銘也不是傻瓜,常年的沉浸官場,如果還學不會察言觀色,那麼他就白混了。

雖然這不是他喜歡的,但身處這個世界,由不得他不慢慢進步。

荀彧若是和這封詔書無關,那倒詔書的第一時間,表情應該出現一絲不易察覺的憤慨。

因為朝廷剛剛拿下荊州,不僅需要安撫整頓荊州,更需要提防孫劉的攻擊,這樣的情況下,朝廷居然還主動向張銘發起宣戰,完全就是一種不智的舉動。

因此荀彧看到這封詔書的內容,必然會先是帶著一絲憤慨,然後才會發現這封詔書的不妥之處。然而荀彧並沒有出現憤慨之情,隻能說要麼他已經對漢庭沒有了半點感情,要麼就是他早已知道了這封詔書的內容。

可讓張銘相信荀彧已經對漢庭沒有半點感情,還不如讓他相信太陽今天從西邊升起來了好點。因此,可能性隻能是他根本一早就知道了這封假詔書的內容。

“打嗎?”張銘戲謔地看著張瑜。

張瑜假裝不知道,悠然自得地看著眼神杯中那漂浮著的茶梗。

“切……”張銘淡淡靠在椅子上閉上了眼睛。

次日,張銘就在王殿之上,宣布了對這封假詔的處理:

“此封詔書並未加蓋太後印璽,明顯不具備實際效力!由此可以看出,這封詔書極有可能是長安的奸臣們,為了自己的利益假冒的矯詔!

今天他們可以製造矯詔,明天就能架空皇室,後天甚至能行廢立之舉!

陛下年幼,太後一介女流之輩難以力壓群臣。放著天子在長安,大漢正統將不保矣!

寡人身為大漢諸侯王,先帝義弟!自當掃清朝堂,將天子應有的權利奪回來!

故今日寡人宣布,即日整兵待發,攻入長安,為君清君側!”

當張銘的話說完之後,朝廷徹底轟然起來,因為這已經表明了,張銘已經打算和朝廷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