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典例】
為人之道
百忍成金:富弼大度謙和終官至宰相
富弼是北宋仁宗時宰相,年輕的時候,因聰明伶俐,巧舌如簧,常常在無意之間得罪一些人,事後深為不安。經過長時期的自省,他的性格變得寬厚謙和。所以當有人告訴他有人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時,他總是笑著說他們怎麼會隨便說我。
一次,一個秀才想當眾羞辱富弼,向他請教一個問題。富弼知道來者不善,但也不能不理會,隻好答應了。眾人見他被人攔在街上,都過來看熱鬧。
秀才問富弼:“請問,欲正其心必先誠其意,所謂誠其意即毋自欺也,是即為是,非即為非。如果有人罵你,你會怎樣?”
富弼想了想,答道:“我會裝作沒聽見。”
秀才哈哈大笑,原來你不過如此!大笑而去。富弼的仆人埋怨道:“你真是難以理解,這麼簡單的問題我都可以對上,怎麼您卻裝作不知呢?”
富弼說道:“此人乃輕狂之士,若與他以理辯論,必會言辭激烈,無論對錯,都是口服心不服。書生心胸狹窄,必會記仇,徒勞無益,又何必呢?”
果然幾天後,那秀才在街上遇見富弼。富弼主動上前打招呼,秀才卻不理,扭頭而去。走了不遠,又回頭看著他大聲說,富弼隻不過是一縮頭烏龜而已。
有人告訴富弼那個秀才在罵他,他卻認為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是罵別人,絲毫不理會秀才。秀才無趣,低頭走開。
富弼當了宰相後常教育子孫說:“‘忍’之一字,是辦好一切事情的竅門。家族要想和睦,一定要注意這個字。倘若一個清正節儉的人再加上這一忍字,做任何事都會勢如破竹,沒有能難住他的。大凡朝廷用人,唯才是舉;但在任用宰相時,又以‘大度’二字衡量。所謂相者,要有天地之氣魄,能容萬物。如果不能忍,何異於青蛙,一觸即跳,一跳便叫,如何是好?”
忍一時,風平浪靜。不忍者,衝冠一怒,氣貫長天,比如項羽,終難免自刎烏江岸上,一劍成鬼雄。有忍者,卻不多見,比如劉邦,一忍百忍,天下終姓劉。所以最大的智慧是誠於中,絕不形於外,富弼即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