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黨篇①第十(1 / 1)

鄉黨篇①第十

孔子於鄉黨

孔子於鄉黨,恂恂如②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言③,唯謹爾。

【注釋】

①鄉黨篇:主要記敘孔子生活起居、飲食、著裝、上朝、應酬、參觀訪問、容色言功和待人處事等。

②恂恂如:外表恭順的樣子。

③便便言:便同“辯”。說話有條理,形容善於辭令。

【心得】

孔子在自己故鄉非常恭順,像是不善言談的樣子。但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堂會見君臣的場合,卻很善於言辭,隻是說得比較謹慎而已。

【故事鏈接】

孔子名丘,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於魯國(今山東省曲阜)一個武官之家。他出生時長得很是怪異難看:鼻孔朝天、牙齒暴露,頭頂凹陷仿佛一座山丘。孔子的父親看著孩子的樣子,便給他取名為孔丘,字仲尼。

孔子的父親在孔子三歲時就去世了。他從小由母親養大,孔子的母親顏氏很賢德,經常教他識字、讀書。孔子自幼聰明,母親教他說話、識字,學一兩遍就記住了。

孔子很小的時候就對禮儀的知識特別感興趣,總是問個不休。三歲那年,一天狂風大作,雷聲陣陣,孔子的母親顏氏正忙著收衣服,卻看見孔子一個人拿著俎豆走到家門前。過了一會兒,還不見孔子回來,她一看,孔子在門口用土堆和草擺了像模像樣的祭祀的儀式,口中還念念有詞。她招呼孔子說:“要下雨了,快別玩了,趕緊回家來。”孔子一本正經地回答母親說:“我不是在玩,我是在學習如何祭天。”

孔子的母親愣住了,可她仔細看著一招一式都很認真的孔子,覺得他確實不是在玩。心裏暗暗思量:這孩子的興趣很好,不如趁機引導他。於是就把孔子送到了外祖父家裏,孔子的外祖父是個很懂禮法的人,在他的教導下,孔子進步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