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布素兩克雅克薩

清朝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副都統薩布素,奉康熙帝之命收複被沙俄強占的雅克薩城。他事先隨同清將郎坦、彭春等人,前往雅克薩城下觀察敵情,針對當時政府內有人認為黑龍江“地勢最遠,輸餉最難”的說法,上書清廷,雅克薩可下,羅刹(指沙俄侵略者)可破,發兵三千足矣。”1684年,康熙帝下旨令薩布素進軍雅克薩,取羅刹田禾”,使其“自困”。薩布素根據當時前線備戰情況,拒旨上奏,請求“暫停今歲興師,俟來年四月增兵進取雅克薩”。康熙帝采納了薩布素的建議。第二年六月,薩布素統領清軍進攻雅克薩,水軍由鬆花江溯黑龍江而進,陸軍由齊齊哈爾出發,兵臨城下。薩布素先令人用滿、蒙、俄三種文字通牒,開展強大的政治攻勢,號召沙俄官兵舉旗投降,然而“羅刹負固,出言不遜”,進行頑抗。清軍水路並進齊攻雅克薩,俄10軍2工事被摧毀,傷亡慘重,守將托爾布津被迫乞降。

不久,清軍撤防後,沙俄侵略軍再次強占雅克薩城。1688年6月,薩布素率兩千清軍再攻雅城,圍困十餘日,激戰四晝夜,托爾布津戰死,殘存的俄軍被迫同意和談。康熙帝對薩布素的戰功頗為滿意,特賜予《孫子兵法》加以表彰。

探險、考察與瓜分

在歐洲資本主義產生、發展過程中,瓜分非洲”始終是歐洲列強外交謀略的重要組成部分。1876年,英、法、意、奧、匈共同形成埃及債務整理委員會,1818年,組成“歐洲人內閣”。1882年9月15日,英國全部侵占埃及。在外交上,英屢次詭稱是“暫時性占領”,實際上是企圖建立長期殖民統治。它之所以如此,是為了緩和埃及人民的反抗和法國的責難。19世紀90年代,英法又爭奪蘇丹,致使蘇丹淪為英國的殖民地。19世紀70年代,埃塞俄比亞還是一個封閉的國家。80年代,它硬被英、法、意的殖民地所包圍。英法意利用其內部矛盾,一心要瓜分埃塞比亞。意大利在取得厄立特裏亞和索馬利蘭一部分以後,一心想吞並埃塞俄比亞。英國在外交上支持意大利,借此加深法、意的矛盾。1889年,意大利強迫麥納處克簽訂“永久友好”的查裏條約。並企圖利用篡改條約文字的手法達到吞並埃塞俄比亞的目的。

19世紀70年代,法英意三國組成“財政委員會”,幹涉突尼斯內政。1881年,法在取得英德俄諸國外交上的諒解後,於5月侵占突尼斯,並簽訂了條約。法國同樣宣布占領是“暫時的”。以圖達到長期統治之目的。

19世紀70年代,英、法、德參與瓜分西非。英國鼓吹自己是伯寧人民的“救星”,法國則玩弄“探險”、締約”等手法。

在中非,殖民國家也是在“探險”、科學考察”幌子下進行侵占的。1876年9月,比利時在布魯塞爾召開有比、德、奧匈、英、法、意、俄等國參加的“國際地理學會”,決定成立“考察與開化中非國際協會”,並在各國成立分會。1884年至1885年,召開14國柏林會議,達成瓜分剛果的協議。自此放棄“國際剛果協會”的招牌,合並到比利時門下。

造謠激變

103

春秋前期,宋國是一個大國。周平王五十一年八月庚辰日(公元前720年9月1日)宋穆公死時,感念自己兄長的恩德,把君位傳給侄兒與夷,這便是殤公。穆公的兒子馮未能繼位。宋殤公怕公子馮怨恨,常想加害。因公子馮在鄭國,所以宋殤公以各種借口攻伐鄭國。宋殤公即位十年,對鄭用兵就有三次,而且敗多勝少。當時主管軍事的大司馬孔父嘉,曾多加以諫阻,但宋殤公不聽。

宋國的太宰華督與公子馮有交情,見宋殤公連連攻伐鄭國,心中非常不滿意,但又不敢諫阻。孔父嘉是總管兵馬的官員,位置又在華督之上,華督自然也很恨他,並想要殺了他以獨攬大權。但華督見孔父嘉深受宋殤公的倚重,又掌握兵權,故時時想殺,又始終不敢動手。

在最後一次伐鄭的過程中,孔父嘉率大軍於歸途中伐戴,大敗而歸,幾乎全軍覆沒。國人議論紛紛,到處是怨恨的情緒。都說:宋君不關心百姓,輕師好戰,害得我國人口大減,到處都是寡婦孤兒。”其實朝中官員也知道曆次用兵都是宋殤公決定,孔父嘉並不主張連年征戰,所以國人尚未怨恨他。華督看到這種情況,就派幾個心腹之人到國都各種公共場所和街道胡同去散布說:每次出兵打仗,全是孔司馬的主意。”讒言三至,慈母不親”,何況到處都傳說是孔司馬一人竭力主張作戰,人們又怎能不信,於是就把怨恨的情緒逐漸轉到孔父嘉身上。華督暗暗高興。他為激變篡政邁出了第一步。

華督又聽說孔父嘉續娶的妻子魏氏美豔絕倫,有傾城傾國之貌,又恨不能親睹芳容。事有湊巧,這位魏氏回娘家串門,隨父母出郊掃墓。這一天風和日麗,景色優美。魏氏情不自禁地揭開車簾觀賞春光。華督當時也正在郊外遊春,猛然看見這位光彩照人的姝麗,不覺像被勾了魂一樣兩眼緊盯不舍,好半天一下眼睛都沒眨。魏氏見狀,忙放下車簾而去。華督問下人,才知這位就是孔父嘉的繼室魏氏,心中一驚:世間果然有如此尤物,名不虛傳,名不虛傳!”他晝思夜想,竟有些魂不守舍了。從此華督時刻在想:如果得到這樣一位美人,足夠下半輩子受用了。隻有殺掉孔父嘉才可得到她。”於是華督更下定決心要殺孔父嘉。

周桓王十年(公元前710年)春天,孔父嘉按照常規操練兵馬,檢閱軍1隊04,軍令嚴明,軍威甚整。

華督時任太宰之職,又派心腹人在軍隊中揚言說:司馬又將要起兵伐鄭了,昨天已去與太宰商量,所以現在才檢閱軍隊。”軍中人心惶惶,社會上更是議論紛紛。於是軍人中有些氣不過的就成群結夥地到太宰華督府上去訴苦乞情,求他進見國君,不要再出兵打仗了。

華督故意把門關上,隻留一個門縫。讓看門人在門縫中隻用好言安撫。華督越不出來見眾軍士,眾人求見的心情越迫切,人越聚越多。華督讓人在牆上觀察情況等待時機。不一會,門口聚集了幾百軍士,大多都帶著武器,吵吵嚷嚷,要求見太宰,四周的軍士還在往這裏聚。將近黃昏,人們看不見太宰,就呐喊起來。華督見狀,知道軍心已變,時機已經成熟,立即裹甲佩劍而出,帶領衛兵,傳令開門,要求軍士們安靜下來,聽太宰訓話。華督站在門前,先用一些慈悲的話穩住眾心。接著又無可奈何地說:孔司馬主張用兵,使眾人遭殃。主君偏信他的話,不聽從我的勸諫。三天之內,又要大舉伐鄭,宋國百姓有什麼罪過,要遭受這樣的災禍。”眾軍士一聽,個個氣得咬牙切齒,聲聲喊叫:殺了孔司馬!”華督假意勸解說:你們不可造次,若孔司馬聽說了,奏知主公的話,性命可就難保了。”眾軍士聽了,更加氣憤,嚷道:我們父子親戚,連年征戰,死亡過半。如今又要出戰,鄭國強大,怎能戰勝。左右也是死,不如殺了此賊,為民除害,死而無怨!”華督聽了,又試探著說:‘投鼠忌器’。司馬雖惡,卻是主公寵幸之臣,此事決不可行!”眾人喊聲更大:若得太宰做主,便是那無道昏君,我們也不怕他!”一邊說,一邊拉住華督的袍袖不放。齊聲說:願隨太宰殺害民賊!”又幫助輿人駕其上車,簇擁著華督向孔父嘉宅第而來。

華督的幾名心腹衛士緊緊貼身保衛,眾軍士一路呼喊來到孔父嘉的住處,把宅院緊緊包圍起來。華督吩咐眾軍士:眾人不要大聲喧嘩,等我敲門,待開門後大家見機行事。”當時天色剛黑,孔父嘉正在內室喝酒,聽到緊急叩門聲,不一會有人傳報:華太宰親自到門,有機密事相商。”孔父嘉忙整理衣冠出迎。剛打開大門,軍士們像潮水一樣湧進,並狂喊著。孔父嘉毫無準備,華督早已登堂大呼:害民賊在此,何不動手?”孔父嘉剛要開口說話,嘴才張開一半,腦袋就被砍掉了。眾人乘勢亂搶財物器皿,孔府中亂成一團。華督親自帶領心腹,直接進入內室,把年輕美貌的魏氏一摟,抱到外麵放進車中,放下車簾,就匆匆樂滋滋往回趕。到家進院之後,打開軍簾要再抱出魏氏時,隻見魏氏已經氣絕身亡。原來魏氏被搶,一看華督便認出是那

105天在郊外遇到的人。魏氏馬上就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上車後,暗中解下束帶,自係脖頸而死。華督一見,連連歎息,好不懊悔,吩咐人用車拉到郊外秘密埋葬,不準宣揚出去。這樣,華督用嫁禍於人,製造謠言,煽動軍士叛亂而殺了忠臣孔父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