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爭這場比賽中,存在著力量的相互較量,而力量的較量之中,又有一個巧妙的秘訣,那就是:指揮員要學會算帳,多算者勝,少算者敗,要善於用少數兵力做鉗製,從全局的劣勢中,爭取到每個局部的優勢。古書雲:戰爭不可能全勝,而最大的勝利則是用較小的失敗來換取整體的勝利,這就是全勝的比喻之義。
在軍事上,李代桃僵”還被許多謀略家發展為“以利誘之”,用小的利益讓別人上當而為己使用。
曹操總攬朝政後,在確定連橫大策的同時,對呂布這支董卓的殘部也做了具體分析,確定了對呂布應采取的策略。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九原即五原的治所,位於今包頭市西北)。他弓馬嫻熟,臂力超人,在群雄聯盟討伐董卓時,顯露了他一身天下無雙的好武藝。當初,他在並州(今山西太原西南)刺史丁原手下做主簿,曾認丁原為義父,當董卓進犯京都時,呂布被董卓買通,殺了丁原。接著,呂布又認董卓為義父,被封為都亭侯。後來,呂布又為司徒王允所使,親手殺了董卓,和王允共秉朝政,封為奮威將軍,212溫侯,及至李繡;郭汜攻破長安時,呂布勢敗,走投無路投奔張邈,在陳宮輔佐下攻取曹操山東諸地。最後被曹操打敗,隻好投奔徐州劉備,駐在徐州之側的沛城,充當劉備的羽翼。
曹操此刻暗想,呂布見利忘義,反複無常,野心又很大,不除掉他實是自己的心腹大患,但這個人武藝高強,現在又投奔了劉備,形成了戰略牛奇角之勢,欲除掉他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但依其本性,他與劉備在一起也不會長久,待二人發生內訌時再圖他也不遲,若有條件利用他為我去除袁術豈不更妙?想到此,他便用荀所說的“二虎覓食”引虎吞狼”之計加速呂布與劉備的反目。果然不出所料,盡管劉備以委屈求全之策,盡量避免雙方爭鬥,但最後還是被呂布打敗。
曹操見劉備兵敗未來相投,便欲興兵攻打呂布,不料這時張繡又聯結劉表欲攻許都,曹操便與從謀臣計議說:現在袁術未除,剿呂布的時機又已成熟,張繡此時卻又來作亂,宜如何是好?”荀說:這很容易,既然呂布已和劉備鬧翻,他孤軍在徐州,什麼時候伐之均可。還是先討伐張繡為上策。呂布這個人,有勇而無謀,見利忘義。主公可派使去徐州,為呂布加官進賞,並勸他與劉備和解,仍讓劉備屯於沛城,用劉備牽製於他,他怕劉備奪他徐州,一定不敢乘機來犯我許都,這樣我們可以安心地去先剿除張繡了。”曹操聽罷,即刻遣奉軍都尉王則為使,帶上官誥及親筆寫的書信去徐州見呂布。
呂布聽說朝中使臣到,親自將他接入府中。王則入府後,端起朝使的架子宣讀詔書,封呂布為平東將軍。接著又拿出曹操寫給他的書信,並說曹操如何器重於他,把呂布哄得十分高興,欣然地按信中的要求,答應劉備,令劉備仍居沛城。
正在這時,袁術又派使臣來到府上,並向呂布說:袁公現在已繼帝位,特來催將軍如約,早送你女兒去淮南入宮,臨皇妃之位。”呂布聽後,見王則在側,實在感到難為情。心想,當初袁術提親,是為其子提親,今反欲讓我女兒充宮,今我既受封為平東將軍,主要任務就是攻伐袁術,又如何甘居袁術之下與其聯姻呢?於是當即變了臉色大怒道:反賊竟敢如此自不量力”。揮刀斬了來使,並把在此處為媒的韓胤也用枷釘了起來,派陳登為使,隨朝使王則一同去許都向天子及曹操謝恩,並把韓胤也一同押往許都,以示其與袁術斷絕關係。
曹操見呂布斬使押媒與袁術絕了婚約,非常高興地對諸臣說:
213“吾封其為平東將軍就是欲使他與袁術絕交,以便日後用他去討伐袁術耳。”
後來,曹操見袁術四麵樹敵,於是約江東孫策,攜劉備,令呂布去共同討伐袁術。呂布念曹操加封進賞之情及袁術攻他之恨,應約前往,助曹操打敗了袁術。
“投其所好”,這原是一則比喻迎合別人愛好的一句成語。作為一種以利誘之的計謀,其意為根據對方的嗜好,以小利結之而為我所用。《莊子?庚桑楚》雲: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莊子之語,概括了“投其所好”之策的真諦所在。
在上麵的戰例中,曹操就是以小利作“李”,引誘呂布為其所用。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下麵再舉幾個略加評析。
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四月,稱帝未及三年的劉備病亡後,由他十七歲的兒子劉禪繼承了帝位。
消息傳到中原,魏帝曹丕欣喜地對諸文武說:劉備新亡,朕無憂矣。為何不乘其國中重喪主弱而起兵伐之呢?”謀士賈詡勸諫道:劉備雖然新亡,他臨終必然會托孤於諸葛亮。丞相孔明深感劉備知遇之恩,必然盡心竭力扶持幼主劉禪,他足智多謀,起兵去伐,恐徒勞無益。”此話剛完,司馬懿上奏說:不乘此時進兵還待何時?當然,若僅以我國之兵,難以盡快取勝,我們可以聯橫周圍鄰邦之國,集合五路大軍四麵攻劉,這樣西蜀便可一鼓而破。”曹丕驚喜地問:先生胸中有哪五路兵可出?”司馬懿說:可修書一封,派使去遼西鮮卑國,見其國王軻比能,用金帛結好於他,令他起兵十萬,從旱路取蜀的西平關;再修書一封,派使攜帶官誥、賞賜去南蠻,以祿利結好蠻王孟獲,令他起兵十萬,攻打蜀南部邊境益州、永昌、
、越間四郡;再派使去東吳與孫權講和修好,並許以平分蜀地,約他起兵十萬進攻蜀地的西川峽口地帶,徑直去取涪城;然後再命孟達、曹真各起十萬軍馬攻打漢中及陽平關,如此五路大軍齊出並進,縱然孔明有呂布之才也難抵擋。”曹丕聽罷,興奮得有些失態,馬上遣使奔赴各地聯係出兵。
使者到了遼西鮮卑國,獻上金帛等罕見之物,並附上國書,國王軻比能見魏使帶來重禮,受寵若驚,又考慮到若能攻破蜀地,還能從中撈到利益,便欣然答應起兵。蠻王孟獲早就想趁蜀中有隙時,發生變亂,這時看魏使來此,又封官賜爵,便應聲而往。使臣到了東吳見了孫權後,說願待破蜀地後,與吳平分其地,雙方永不相犯,孫權聽罷,佯允其約,最後依陸遜之謀,準備先看情況如何再動。若蜀敗,他214則趁火打劫,如果魏不能克蜀,他則隔岸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