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曹丕見各國均響應其約,便命曹真為大都督,親統十萬精兵,約會各路大軍如期向蜀發起進攻。
不料,遼西羌兵來到西平關,見守關的大將是他們十分崇拜的馬超,便嚇得不戰而退;南蠻孟獲在攻打南境郡時,被魏延用孔明設的疑兵之計打退;東吳見各路大軍一籌未拔,索性按兵未動;孟達出兵後,路上聲稱染病而退;曹真欲攻陽平關,被趙雲謹守要塞而拒之關外。就這樣,曹丕依司馬懿之謀糾集的五路大軍便成了泡影。
難道仲達聯橫三國之兵,籌措五路大軍伐蜀的連橫攻弱策略是不現實的兒戲嗎?非也。原來,當魏剛派使去各國聯絡伐蜀時,孔明就得到了消息,提前做了防禦準備。並不是仲達之謀不妙,而是孔明之策又高他一籌。
“一漿十餅”本是一句比喻小恩小惠的成語。漿和餅都是不值錢的東西,以此薄利收買人心,正是“李代桃僵”的實用。作為一種軍事謀略,它是一個以利誘之的計策。在上例中,曹丕以大國自居,對遠邦小國以金帛之利,官誥之祿結之,然後使他們興兵,接著又向東吳示之以畫餅結之,向西蜀展開強大攻勢。此舉無論其成敗,諸國都能興兵前來如約響應,便是一則成功的連橫之策。
宋真宗時王旦也用“以利誘之”之計智平外番。
澶淵之盟後,宋遼一直相安無事,可在真宗準備赴泰山封禪前,契丹提出在歲幣之外再借一些錢幣。契丹以為真宗東封是早已擬定的計劃,宋廷當然不願中途出現問題,影響計劃的實施,自己提出一些額外的要求,宋廷出於息事的心理必定會作出讓步。的確,真宗得知此事後心煩意亂、左右為難,直截了當地答應遼的無理要求吧,又有失國家的體麵,愈加助長其得寸進尺;不答應,又擔心遼一再糾纏,甚至兵戈相見,耽誤了東封的大事。王旦一眼看出契丹的用心,他告訴真宗,這是契丹在試探宋廷,不妨在今年所給歲幣之外,再借給契丹六萬,並明確這六萬將在下一年的歲幣中扣除。契丹雖然得到了借款,卻自討沒趣,非常不好意思。第二年,王旦告訴有關部門,契丹所借六萬對我朝來說是微不足道的,還是按以前數字發給他們歲幣,但一定要警告他們下不為例。
西夏趙德明借口饑荒,向宋借糧。宋大臣們都認為趙德明向朝
215廷作過和平相處的承諾剛不久,又以借糧引發挑釁,是故意撕毀和約,朝廷不能寬容滿足他,可是明知西夏別有用心,但又沒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絕,如果拒絕,責任就完全在宋廷一方。兩難之中的真宗又來谘詢王旦。王旦要朝廷主管糧食的部門調集一百萬擔糧食放在京師,然後通知趙德明前來取糧。趙德明得知後,不無愧疚、敬服地說了一句:大宋朝廷確有能人啊!”而後再也不提借糧之事。
在國家和民族的交往中,類似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如何變被動為主動,需要極其高明的外交手腕。王旦采用了“失小得大、退一進十”的謀略,在特殊情況下滿足契丹和西夏的一些無理要求,不失大國的風度,又令對方自行慚愧,貪欲和挑釁之心受到挫折,實在是棋高一著。
仁宗即位後,契丹國經常派遣使臣前來開封參加宋廷的各種禮儀活動,雙方來往密切,關係友好。不久,契丹國主在國內大張旗鼓地檢閱兵馬,放出要到幽州狩獵的消息。宋廷擔心契丹又生進犯之心,準備立刻開始操練兵馬,以備邊患。同平章事張知白認為契丹與我朝和好的時間不長,未必敢首先挑起事端,再燃烽火。現在他方聲言狩獵,無非是要試探我方,如果我方輕易發兵,戒備邊地,反而給對方以口實,倒不如托詞治河,招募工匠充作士兵,契丹便抓不住任何借口,而我軍也有備無患。仁宗照張知白所言,一一安排布置,結果契丹見沒有可乘之機,隻好怏怏作罷。一場一觸即發的戰爭被悄悄地平息下來。這裏張知白的做法與王旦的謀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上麵的三個例子中,宋朝朝廷就是利用送給對方一些好處,但同時在此過程中,又抓住了主動權,從而控製了全局。
“李代桃僵”之計也常用在諜報戰中。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西西裏戰役是一次大規模的登陸戰,經過一個多月的戰爭,最終以英美聯軍的勝利而結束。這次成功主要是聯軍運用了“李代桃僵”的戰術,使德軍把假情報誤以為真情報而遭受慘敗。
西西裏島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德意聯軍在島上布置了26萬兵力,進行重點防守。
英美聯軍為迫使意大利投降決定進攻西西裏島,發動了這次戰役。英美聯軍為此調集48萬優勢兵力正麵進攻,同時隱蔽戰役目標真相2,製6造盟軍要進攻希臘的假象,以便誘開希特勒的目標。
根據這一計劃,英美聯軍的飛機對希臘等地實施大規模的轟炸。海軍軍艦也向希臘兩岸佯攻,以迷惑德、意的最高指揮機關。
與上述計劃相配合的,是一個絕妙的“肉餡行動”。
英美聯軍的諜報機關從醫院裏拉來一具男屍,給他穿上軍裝,取
名為英美聯軍作戰司令部參謀馬丁上校,還在他的衣袋內放上幾份精心虛構的重要文件,其中有蒙巴頓勳爵寫給美國五星上將艾森豪威爾的信。信上寫道,打算利用進攻意大利西西裏島來掩護對希臘的作戰。
為了令“馬丁上校”更富有真實性,還給他編織了一些私人信件,如未婚妻的情書,購買訂婚戒指的購單,銀行的透支單等。
一切準備就緒後,用潛艇偷偷地將“馬丁上校”丟在與德國關係十分密切的西班牙海灘,偽裝是因飛機失事而落海身亡的。
西班牙警方發現“馬丁上校”和那些文件之後,立即向德國通報。
德軍如獲至寶,分析那些文件之後,也沒有發現什麼破綻,就信以為真了。希特勒及德國統帥部就根據這些“極有價值”的文件判斷英美軍隊要在希臘登陸。因此命令德軍大本營把西西裏島的一些兵力調往希臘。
英美聯軍就乘德國防守出現這一失誤時,向西西裏島猛攻。經過一個月激戰,英美聯軍僅以傷亡兩萬人的代價,殲滅德、意軍隊16萬,並占領了具有戰略意義的西西裏島。
這一戰役,大大得力於“李代桃僵”的“馬丁上校”。在人民解放軍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也多次運用“李代桃僵”的戰術。解放軍的指戰員利用敵人的貪利心理,先用一些利益來誘惑敵人,使其上鉤,然後埋下伏兵,誘敵深入,從而一舉殲滅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