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計2(2 / 3)

43

借錢賺錢,丹尼爾成為億萬富翁

丹尼爾?洛維洛是美國大富豪,生性孤癖,與人交往少,因此外界很難確知,他究竟有多少財產,是30億美元還是50億美元,反正是億萬富翁,至70年代末,他擁有一支500萬噸的船隊,其中五六艘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輪,還可能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隊。此外,他還擁有許多各類公司、旅館、辦公大樓等。丹尼爾的財產對大家來說是個謎,但是,他的借錢賺錢的本領,卻被大家廣泛學習和運用。

丹尼爾出身於房地產經紀人家庭,早年曾以250美元買了一艘26英尺的舊船,修補後包租給別人賺350萬美元。此後,他便在航運業裏混,做些買船賣船、修理和包租的生意,一直不得誌,好幾次差點破產。

直至他快40歲的時候,幸運之神才臨到他的頭上。丹尼爾突然發現了借用別人的錢賺錢的魔法,從此開始了他人生的新旅程。

丹尼爾首先貸款買下了一條普通的舊貨輪,然後把貨輪改裝成油輪,出租給石油公司。第二步,他還想用貸款再買一艘舊船改裝或油輪出租。他先後跑遍美國紐約的各大銀行,在一家銀行,遇到了銀行的業務主管。業務主管見他氣度非凡,聽完他的貸款陳述後好奇地問:先生,我願為您效勞,請問,有什麼人為你擔保,或者,有什麼可以作抵押呢?如果二者都沒有,我可就愛莫能助了。

丹尼爾說:我為我自己擔保,用我改裝成油輪的舊貨船作抵押。”銀行主管說:就這些嗎?我可要表示遺憾了。”不,當然不隻是這些。重要的是,我的油輪已租給了石油公司,這是租約,如果貴行按我提出的數額貸款給我,石油公司每月支付的租金不正是每月我按規定給貴行的貸款嗎?”丹尼爾把租約遞給銀行的業務主管看。“我願意把租約交給你們,按照租約裏的委托條件,委托你們直接向石油公司收租金,直到我的貸款還完為止。這樣,隻要我的油輪和石油公司存在,隻要石油公司不出現重大經濟災禍,你們還愁收不回貸款嗎?貸款給我,對你們來說,有什麼風險呢?”業務主管對丹尼爾的44侃侃而談頻頻點頭。“聽起來你的提議倒挺吸引人,不過銀行沒有這樣的規定,我們也從來沒有這樣貸過款。”丹尼爾說:任何事件都會有第一次,請問:銀行自古就有嗎?沒有第一個銀行的誕生,能有如

今這樣眾多的銀行嗎?能有你們大通銀行嗎?”按照當時的規定,貸款必須有兩家分別擔保,這樣,即使其中一家企業償還不了,另一個企業也會把貸款還清,銀行貸款應有雙重保證,丹尼爾的貸款保證形式,無疑令大通銀行吃驚,不過,通過談判交涉,大通銀行還是貸款給了當時還是默默無聞的創業者丹尼爾。經過多年苦心經營,到70年代末,丹尼爾擁有一支500萬噸的船隊,終於成為億萬富翁。

有朝一日大發橫財是許多人的夢想,但是其中多數人僅僅是夢想而已。因為他們知道憑自己的條件是不可能賺到大錢的。然而錯就錯在他們隻想到了自己的條件,而沒想到借。上例中,丹尼爾用從銀行貸來的款買舊貨輪改裝成油輪出租,再以租出去的油輪為抵押向銀行貸款。他正是憑這樣巧妙地連用借屍還魂計,從而獲得了巨大成功。

中國的“乒乓外交”

1971年春天,世界第十一屆乒乓錦標賽在日本的名古屋舉行,中美兩國的乒乓球代表隊都參加了比賽,這次比賽為兩國傳送和了解信息提供了機會。

朝鮮戰爭後,美蘇兩國為了爭霸,拚命進行軍備竟賽。美國看到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容忽視它在世界的影響。於是放出了和解信號,尼克鬆首先從華盛頓發出含蓄的信號,一改過去“共產黨中國”、赤色中國”等稱呼,再三表示準備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恢複某種聯係,這樣的信息自然會引起獨具慧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家周恩來的注意。精明、幹練的周恩來在等待著時機給予回應。

這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正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有一天,美國隊員格倫?科恩正在路邊等車接他去體育館參加比賽,中國隊員乘坐的大轎車經過時,停了下來,請他上車一塊走,格倫?科恩就在車上同一名隊員交談起來,下車前兩個還交換了禮物。這件偶然發生的事情,使中國隊領導十分不安,因為多年來,中美兩國互相敵視,如果這

45種情況繼續下去,鬧出一個不幸的政治事件,誰也擔待不起。他認為還是謹慎為好,於是就向國內請示如何處理。周恩來接到報告,不僅沒有批評,反而指示我國乒乓球隊領導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中國。

美國乒乓球隊接到邀請後,既高興又納悶,美國隊領隊表示了謝意,但沒有立即接受。他似乎意識到中國人的主動接近具有不同尋常的政治意義。於是立即向美國駐日本大使館征求意見,大使也拿不準,接著請示美國國務卿,國務卿羅傑斯請示尼克鬆後,同意接受邀請,通知美國乒乓球隊務必要去北京。

得到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問這個信息後,尼克鬆立即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根據“乒乓球的扣人心弦的急轉事態”討論全麵對華政策。他們認為這是中國對美國兩年來耐心建議的一個微妙而無誤的回答,這不是一段偶然的插曲,而是預示著一個重大外交進程的開始。

事實上正是如此,周恩來正是利用“乒乓球事件”,在向美國輸送著一個重大的外交信號。當尼克鬆告訴他的安全委員會,他正在命令乒乓球隊盡快地前進,不可浪費一點時間時,中國總理周恩來也在抓緊布置著一切,中國不僅把簽證發給了球隊人員及夫人,而且發給了3名號稱“中國通”的美國新聞記者。為了使這一舉動看起不偏不倚,中國同時向在名古屋參加比賽的四個國家的球隊發出了邀請,這幾個隊是加拿大隊、尼日利亞隊、美國隊和哥倫比亞隊。自然,在北京受到中國和世界最大關注的就是這批美國人了。至此,周恩來的“乒乓外交”開始誕生了。

周恩來決心把這次訪問變成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美國隊一到北京,就給他們享受了紅地毯的待遇,在兩國球隊首場精彩的表演賽後,周恩來邀請美國客人參加人民大會堂的招待會,這種待遇通常是不給外國運動員的,這個舉動使這次訪問達到了高潮。周恩來發表了具有曆史意義的講話:你們這次應邀來訪,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門。我們相信,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將會得到兩國人民大多數的讚成和支持。”美國隊領隊做了同樣的表示,同時邀請中國乒乓球隊訪問美國。周恩來表示接受邀請。

招待會後,美國記者將講話傳回美國,尼克鬆、基辛格、羅傑斯研究後,決定:宣布關於放鬆同中國接觸的新措施的聲明。

4這6是一起典型的借屍還魂計應用於外交的事例。

中美作為兩個世界大國,在戰後20年時間裏沒有外交關係,這是極不正常的,出於各自戰略的需要和兩國人民的要求,雙方有過艱難的接觸,卻始終難以打開僵局。顯然,這裏需要借助一種外力,尋找一個時機,卓越的外交家周恩來巧妙地借屍還魂,以小球轉動大

球,從而促使中美關係解凍,改變了世界格局,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的,這就是著名的“乒乓外交”。

袁世凱借外力搞複辟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從武昌起義開始暴發了,這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件大事。這時,被清政府貶回河南的袁世凱,住在彰德府的洹上村。他本是北洋軍閥,在朝廷也有一批親信,此時雖然裝作息影園林,垂釣洹水,其實是在等待時機。辛亥革命使局勢發生了重大變化,袁世凱立刻活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