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方為治標之劑,一般還需同時內服消瘀通經之劑,如大黃廑蟲丸、桂枝茯苓丸等以治其本。
(2)臨證應用本方時,先將藥依法製丸後,用消毒紗布包好,適溫度,納入陰道;如有宮頸糜爛或陰道潰瘍者,宜先治其糜爛或潰瘍,暫不宜用本方。
(二)寒濕帶下(蛇床子散證)
蛇床子散方,溫陰中坐藥。
【譯文】
婦人陰中寒冷,用溫陰中坐藥蛇床子散主治。
【解讀】
從“溫陰中”及方後雲“綿裹內之,自然溫”,可知病人自覺陰中寒冷甚至連及後陰;以藥測症還應有帶下清稀,腰酸困重,少腹寒冷,外陰瘙癢等症狀。此由陰寒濕濁之邪凝著下焦所致。故用蛇床子散作為坐藥,直接溫其受邪之處,以暖宮燥濕,殺蟲止癢,使寒濕得去,則帶下自除。
該征的主要脈症:帶下清稀,色白,或黏稠,伴腰酸困重,少腹寒冷,外陰瘙癢等,舌淡苔白膩,脈沉滑或沉緩。
病機:陰寒濕濁,凝結下焦。
治法:暖宮燥濕,殺蟲止癢。
主方: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仁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
方中蛇床子性味辛苦溫,溫腎壯陽,散寒燥濕,殺蟲止癢,善主婦人陰中瘙癢,男子陰囊濕癢;白粉甘平,補益正氣,長於扶正驅邪,與蛇床子相用,益氣以助陽,溫陽散寒除濕。
注意事項:
本方既可外用,亦可內服,但蛇床子因有毒,故內服注意劑量一般不宜太大,以免導致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
五、腹痛
(一)瘀血內阻(紅藍花酒證)
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譯文】
婦人感受了六十二種風,導致腹中血氣刺痛,用紅藍花酒主治。
【解讀】
六十二種風,是泛指一切風邪病毒而言。婦人經後和產後,風邪易侵人腹中,與血氣相搏,致血滯不行,故腹中刺痛。治用紅藍花酒活血行瘀,利氣止痛。
該征的主要脈症:腹中刺痛拒按,經閉或痛經或經來色黯有塊,舌質紫黯,脈沉澀。
病機:風與血搏,血滯不行。
治法:活血行瘀,利氣止痛。
主方:紅藍花酒方(疑非仲景方)
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方中以紅藍花(即紅花)味辛,活血祛瘀,利氣止痛;酒亦能行血,助紅藍花之力,使氣血得以暢通,則風自滅,故方中不再用祛風藥物。
注意事項:
(1)紅花破血,故月經量過多或孕婦禁用。
(2)本方以溫通氣血見長,故陰虛血熱甚者不宜。
(二)肝脾失調(當歸芍藥散證)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譯文】
婦人腹中多種疾痛,皆可用當歸芍藥散主治。
【解讀】
婦人腹痛的原因頗多,但多由肝脾不和,肝鬱則氣滯血凝,脾氣不運則生濕,症見腹痛,舌淡胖,邊有齒痕,苔白潤,脈沉滑,治用當歸芍藥散調肝脾,理氣血,利水濕,使肝脾和,氣血調,水濕去,則痛自已。
(三)脾胃虛寒(小建中湯證)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譯文】
婦人腹中疼痛,用小建中湯主治。
【解讀】
條文敘證簡略,從藥測證婦人腹痛,因中焦脾胃虛寒所致者,臨床見症為腹痛喜按,心悸虛煩,麵色無華,神疲納少,大便溏薄,舌質淡紅,脈細澀等。用小建中湯治療,意在建中培土,補氣生血,使脾胃健運,氣血流暢,則腹痛自已。
六、轉胞(腎氣丸證)
問日: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係了戾(lì),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方見虛勞中。
【譯文】
問道:婦人病,飲食如平常,但感覺煩熱不得臥,反而倚床呼吸,這是什麼原因呢?老師答道:此病名為轉胞,病人不能小便,是膀胱之係繚繞不順,隻需利小便,則病可愈。宜用腎氣丸主治。
【解讀】
婦人轉胞的主症為臍下急痛,小便不通。由於病不在胃,故飲食如故;因病在膀胱,故少腹脹滿急痛而不得溺;水氣不化,濁陰上逆,故煩熱;水不得下行,故倚息不得臥。病由腎氣虛弱,膀胱氣化不行所致。條文中雲:“利小便則愈”,是在提示要使小便通利,需恢複膀胱氣化為要,故治用腎氣丸,益腎以化膀胱之氣,氣化則溺出,諸症自消。
轉胞為男女皆有之疾。腎氣虛弱,膀胱氣化不行,僅是其中一種。此外,尚有中焦脾虛下陷;上焦肺虛,通調失職;妊娠胎氣上迫以及忍溺入房等,都能導致胞係繚繞不順而發生轉胞,故應分別論治。如朱丹溪用補中益氣湯,程鍾齡用茯苓升麻湯(赤茯苓、白茯苓,升麻,當歸,川芎,苧麻根,急流水煎,或調琥珀末更佳),就是根據轉胞的不同病機進行治療的例子,可補本條之不足。
轉胞之胞,一般多釋為膀胱,即胞與脬通,轉胞之證,由於腎陽不足,膀胱失溫,陰寒內生,寒則使其拘急收引;或腎虛係胞無力,胎元下壓,膀胱轉位,致使與其相連的排尿管道發生屈曲、結糾,影響了尿液的正常排泄。類似今之尿瀦留。還可配合外用之法,如《世醫得效方》中有用蔥白炒熱裹臍下或以鹽炒熱囊盛熨小腹的方法,有用良薑、蔥頭、紫蘇莖葉煎湯熏洗小腹外陰,並以手撫臍的方法。
七、前陰諸疾
(一)陰瘡(狼牙湯證)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卽生瘡,除中蝕瘡爛者,狼牙湯洗之。
【譯文】
少陰脈滑而兼數的,必是前陰生瘡,前陰生瘡腐蝕糜爛的,治用狼牙湯主治。
【解讀】
腎主二陰,少陰屬腎,若少陰脈見滑而數,說明濕熱內蘊下焦,日久必致陰中癢痛糜爛,伴帶濁淋漓。治用狼牙湯煎水洗陰中,旨在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該征的主要脈症:陰瘡,爛癢腫痛,重則惡癢惡痛,或痛引腰腹,舌紅苔根部黃膩,脈滑數。
病機:濕熱內蘊下焦。
治法: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主方:狼牙湯
狼牙三兩
上一味,以水四升,煎取半升,將絲綿纏於筷子上,如蠶繭那樣大,浸泡於藥場內,再取出將藥汁滴入陰中。日四遍。
方中狼牙即仙鶴草根芽。狼牙始見於《神農本草經》,曰:“牙子,一名狼牙。味苦寒,無毒。主邪氣,熱氣,疥搔,惡瘍,創,痔,去白蟲。”《名醫別錄》曰:“牙子,味酸,有毒。一名狼齒,一名狼子,一名犬牙。”《吳普本革》名“天牙”。陶宏景說:“其牙如獸之齒牙,故有諸名。八月采根。”
狼牙湯、礬石九、蛇床子散三方均外用,但三方用法、功效有所不同,例如;狼牙湯證有瘡痛,采用洗劑,以利清瘡排毒;礬石丸、蛇床子散證無瘡痛,采用坐藥納於陰中,除濕止帶,殺蟲止癢,且蛇床子散還可直接溫陰中寒冷。
(二)陰吹(豬膏發煎證)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
【譯文】
胃氣下泄,前陰吹氣,連續不斷,喧然有聲,此大便不通,治用膏發煎,養血潤燥、通導大便,大便一通氣歸常道,陰吹自然消失。
【解讀】
此為胃腸燥結,腑氣不暢,以致濁氣下泄,幹及前陰而致陰中出氣有聲。以方測證,除陰吹而正喧外,還當有大便燥結,小便不利,舌紅苔黃少津等症,在病機上除胃腸燥結外,還兼有瘀血,故治用豬膏發煎化瘀潤腸通便,使濁氣下泄歸於腸道,則其病自愈。本方還可治療胃腸燥結的萎黃證。
陰吹之病在臨床上並不少見,病輕的多隱忍不言,重者陰吹不已,聲喧於外,始行醫治,故後世方記載不多。本病一般多發於生育後的婦女,體虛氣血不足是其根本因素,故臨床上除本證胃腸燥結兼瘀血之陰吹外,還有後世醫家所載的氣虛下陷用補中益氣湯及《溫病條辨》從飲病論治,提出“飲家陰吹,脈弦而遲,橘半桂苓枳薑湯主之”之說。說明陰吹亦當辨證論治。此病可由直腸與陰道間其他因素形成瘺管而成;也可見於經產婦人子宮寬弛,無力收縮恢複,在起坐或睡臥時轉側身體,陰中即如氣囊收縮樣出聲,此時可用補益升提之藥,取效較速。
主方:豬膏發煎方
豬膏半斤、亂發如雞子大三枚。
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用法是絲綿裹如棗核大放入陰中,這個陰中不是前陰,麵是後陰,即肛門。
注意事項:
此方切不可用於前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