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少康複國中興
夏啟廢除了“禪讓製”,登上王位,開創了父死子繼的世襲製度,建立了奴隸製夏王朝。他死後,其子太康繼位,太康繼續效仿其父奢侈的生活。後來因貪戀打獵,被東夷族的有窮氏部落首領後羿趁夏王朝國政荒疏、內部混亂之機,起兵一舉攻占夏朝國都安邑,並禁止在洛水河畔打獵的太康返回國都。太康不久便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去世。
後羿進入夏朝國都後,立太康之弟仲康為夏王,政權由自己執掌。後羿雖然善射,武力強盛,卻不修政事,與太康一樣酷愛打獵,一年到頭沉溺於圍捕射獵之中。他遠離自己的忠臣武羅、伯姻等四大臣,信用東夷族伯明氏出身的寒浞。寒浞是一個諂上欺下的陰險小人,因其極善於讒言挑撥而被本族人驅逐。後羿卻對他倍加信任,任用他為國相,委托他處理國家政務。寒浞投後羿所好,駿馬獵犬、硬弓利箭、鮮衣美食源源不斷獻與後羿,並派有經驗的獵手專事陪同後羿射獵取樂。後羿滿心歡喜,對寒浞越加信賴。同時,寒浞不惜重金賄賂後羿的臣子,竭盡拉攏之能事,積極擴展私人勢力、網羅黨羽,並收買後羿的家奴,暗中指使其尋機謀害後羿。
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後羿的家奴趁後羿酒醉酣睡,將其殺死。寒浞殺害後羿之後,霸占了後羿的妻子和全部財產,並盜用有窮氏部落名號,把持了夏政權。仲康見夏王室慘遭塗炭,寒浞等人橫行無忌,自己如同木偶傀儡,行動不能自主,整日處於寒浞親信的監視之下,時時提心吊膽,心情憂憤,不久便在憂鬱中死去。
仲康之子後相被立為夏王,政權由寒浞及其親信把持。後相親眼看到了父親的悲慘下場,不願重蹈覆轍,便趁監視自己的人鬆懈之機,乘機逃出國都,投靠夏王室的同姓部落斟灌氏與斟鄩氏。寒浞唯恐後相召集夏朝舊部返回國都複仇,便命令自己的長子澆率大軍尾追其後,攻滅了斟灌氏與斟鄩氏,殺死了夏後相。正當雙方混戰之時,後相的妻子後緡從圍牆破洞中逃出,避開了澆的兵士,返回了娘家有仍氏(今山東金鄉),生下了遺腹子少康。後緡把眼淚咽到肚裏,把仇恨埋到心底,她決心將少康撫養成人。
少康得知自己的身世後,極度悲憤,果然立誌複仇興國。外祖父見少康人小誌大,滿心歡喜,命他在有仍氏族中擔任牧官。他恪守本職,做好牧官工作,同時利用空閑時間向有智謀的人學習治國方略,向有軍事才能的人學習排兵布陣、攻戰野戰,並積極糾集武人謀士,密切注視殺父仇人的舉動。
不料,一年夏天寒浞長子澆打聽到了少康的下落,便派手下大將椒率兵搜捕少康。所幸少康事先得到了消息,提前逃離有仍氏住地,躲過了椒的搜捕。少康逃至舜的後代有虞氏部落,被有虞氏任用為庖正,負責管理廚房膳食。有虞氏首領虞思見少康年輕有為,很具才幹,十分欣賞,便將自己的二個女兒嫁與少康為妻,又將一處叫做綸的地區劃給他做封地。自此,少康擁有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和不少士兵,這些成為他複仇興國的根據地和武裝力量。
少康以自己的封地為據點,大力糾集同姓斟灌氏和斟鄩氏餘眾,招攬昔日夏朝官吏舊部,廣泛宣揚夏祖先的功德,揭露寒浞、澆等人篡權殺君暴虐天下百姓的罪行,積極爭取邦國部落以及平民百姓的支持,勢力日漸壯大。
就在少康勢力日益壯大之時,夏朝舊臣靡也集聚了眾多兵馬,準備擁立少康,重建夏朝。靡原為太康手下大臣,在太康昏庸失國之後,他投靠後羿,侍奉後羿為主。爾後寒浞謀殺後羿篡位,靡陷於極度恐懼之中,唯恐禍及己身,便逃至有鬲氏地區,召集夏王室同姓部族、招募天下武士,企圖與寒浞抗衡。後來他說聽少康立誌複國,便與少康取得聯絡,共同討伐寒浞。少康得到靡部眾的支持,勢力更為壯大,開始尋機起兵複仇。
少康首先暗中派遣諜報人員進入寒浞統治地區,刺探實情。寒浞此時已經死了,其長子澆繼承寒浞的位置,把持國政,駐紮在夏朝故都安邑。此人身大力蠻,能陸地行舟,他依仗其蠻力,暴虐百姓,人民無不痛恨。
少康率領大軍,在靡以及各邦國、部落人馬的支援下,浩浩蕩蕩殺奔夏朝故都安邑。此時,澆正在王宮中享受作樂,忽然聽到少康大軍兵臨城下,不禁非常震驚,但仍依仗其蠻力負隅頑抗,最終卻無力抵抗少康大軍的奮力進擊,被少康消滅。有窮氏部落也隨之被消滅。少康進入安邑後,在靡等人的擁護聲中,重新登上王位,恢複了夏王朝的統治。自太康失國,中間曆經後羿、寒浞、澆三代,至少康複國,已有40多年了。
少康重建夏王朝統治後,在夏朝的另一舊都陽翟重建都城,出現了較為穩定的政治局麵,故被史家稱為“少康複國中興”,少康也被譽為一代中興之主。孔甲養“龍”亂夏
孔甲是夏王朝少康之後的第八代國君。他的父親不降當政59年,是夏朝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君主。按照夏朝世襲製,孔甲本該是第六代國君,隻因他生性好玩,喜好鬼神,整日東遊西逛、不務正業,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打獵和占卜上了,對王位之事漠不關心。不降也實在不放心把天下托付給他,權衡再三,決定讓位給自己的弟弟扃。
扃(音jiōnɡ)執政18年,政績平平。扃死後,由他的兒子廑(音jǐn)繼承了王位。
扃和廑都是平庸得出奇的人物,既沒有國君的膽識氣魄,又沒有治國之才。又逢連年大旱,田間地頭一片幹枯,黎民百姓餓死病死無數。
麵對天災人禍,眾臣認為這一定是沒有讓孔甲繼位,違背了天意,惹得天帝發怒才降罪人間的。所以在廑死後,大家將不降的兒子孔甲扶上了王位。
孔甲繼位後,立即舉行了隆重的儀事,向天帝求雨。幾天後,陰雲密布、雷聲隆隆,接著瓢潑似的大雨從天而降,嚴峻的旱情也即刻緩解了。舉國上下全都泡在雨中,有的跪拜,有的歡呼,紛紛感念孔甲的恩澤。
大雨過後,萬物複蘇,夏國重新走了繁榮的道路,孔甲的威信也與日俱增,他洋洋自得地自以為有天神在保佑。從此孔甲對鬼神更是深信不疑,遊玩的興趣也愈發強烈了。他整天帶領幾名貼身侍從外出遊山玩水,放鷹逐犬,對於國事根本無暇顧及。大臣們雖然對他很不滿,卻也不敢在他麵前說什麼。
一天,孔甲與侍從來到一條大河邊,在那裏他們看見兩個龐大的怪物浮出水麵又緩緩爬上岸。孔甲被這兩個怪物嚇壞了,他剛想逃走,一個侍從故作聰明地對他說:“大王別害怕,這是天帝派來侍奉您的雌雄二龍啊!”
“侍奉我的龍?”孔甲將信將疑地問。那位侍從忙進一步解釋說:“龍是神物,它們現出原形伏在您麵前,難道不是侍奉您嗎?天帝希望你像黃帝一樣乘坐龍車……”
孔甲興奮極了,忙命人生擒二龍,費了好大一番功夫才將龍帶回宮中,並傳下命令,誰能替國君馴養此龍,定有重賞。養龍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從大臣到百姓沒有一個敢當此重任的。幾天過去了,仍然無人前來應征。兩條“龍”已經奄奄一息,孔甲真是心急如焚。就在他坐立不安的時候,一個大臣向他稟報:在東海之濱有個叫劉累的人,曾跟豢龍氏學過養龍術。孔甲喜出望外,急忙命大臣速請劉累。
劉累趕了幾天路來到宮中,他見了那兩條“龍”,明明是兩條大鱷魚!但是,既然孔甲對此已深信不疑,自己也不好糾正,隻好將錯就錯。他正了正衣衫,恭恭敬敬地對鱷魚深施了一禮,然後又對孔甲施了一禮,說:“恭喜大王得此神物。若想讓龍保有神威,必須修一個豪華的大水池。”
孔甲對劉累言聽計從,忙命人修水池。很快一個豪華漂亮的大水池修好了。鱷魚有了水,又吃了些食物,很快恢複了活力。孔甲喜不自勝,賞了劉累許多財物,還封他為禦龍氏。劉累好不得意。劉累正得意洋洋地欣賞財物,忽然有人通告國君有事召見他。劉累連忙進宮。孔甲見了劉累說:“我養神龍是為了能坐上龍車,你既能養龍,就一定會馴龍,我希望神龍能早日駕車,我要乘坐龍車巡遊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