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累有些發呆了,養“龍”是挺容易的事,可是要它們駕車,這怎麼可能呢?劉累垂頭喪氣地走回住處。劉累一邊想著應付孔甲的辦法,一邊走向水池。當他的目光投向水池時,心不由格登一聲,他一下子癱軟在地。那條雌“龍”怒目圓睜,靜靜地浮在水麵一動不動了。劉累知道自己已大禍臨頭,得想個主意逃過此難。
第二天,劉累拜見孔甲,說從即日起可以讓神龍練習駕車,但是有兩個條件:第一,乘坐龍車的人身體必須強壯,否則會折壽;第二,神龍練習駕車時附近不可有凡人觀看,否則前功盡棄。同時送上一盤美味,聲稱是東海出產的一條大魚的精肉,可補養身體。連吃數日就可乘坐龍車。孔甲大喜,又賞給劉累大量財物。
到了第二天,劉累親自送來一盤魚肉。第三天劉累差人又送來一盤魚肉。第四天卻遲遲不見有人送魚肉來。孔甲有些不解,但又不便去問。第五天、第六天還是不見蹤影。孔甲想派人去詢問,又怕驚擾了神龍練駕。又過了五六天,孔甲再也等不下去了,他派人去找劉累。
派去的人很快慌慌張張地跑回來報告說:劉累人不見了,他屋子裏貴重的東西也不見了。孔甲大吃一驚,他顧不得坐車,隨著侍從跌跌撞撞地向養“龍”的水池跑去。
哪兒還有馴龍的人,水池裏那條雄“龍”眼睛瞪著、嘴半張著漂在水麵上,不知已死了多久。孔甲像瘋子一樣他四處走著、找著、看著。突然,他的目光定在牆角一堆東西上。天哪!那是“龍”頭和“龍”皮!孔甲隻覺得天旋地轉。他猛地想起劉累送的美味。他驚呼一聲:“我吃的是龍肉……”。他氣憤得暴跳如雷,即刻下令捉拿劉累,但劉累早已不知去向。
從這以後,孔甲的脾性愈加暴躁,終日敬奉鬼神,夏朝的氣勢日益衰弱,國家政治也日益混亂了。商湯滅夏
少康以後,夏朝的江山的確穩固了一段時間,但是好景不長,到了孔甲當王的時候,整天荒淫無度,孔甲還特別迷信,致使諸侯大都不聽從朝廷的號令。孔甲之後,政治日益腐敗,內亂不止,國勢日弱。
就這樣,夏朝的江山顛顛簸簸,延續了一段時間,到了夏朝第十七代王履癸的時候,江山已經搖搖欲墜,這履癸就是夏朝的最後一個國君桀。
桀是曆史上一個著名的暴君,他長得粗野無比,而且力大超人,心中毫無點墨,當上夏朝的君王後,桀整天不思國家大事,而是想著自己怎樣享樂。他派了許多大臣在全國選美女來為他享用。諸侯們也摸到這位大王的習性。
有一次,桀攻打有施國。眼看著有施國的城池就要丟了,這時,有施國將國中最漂亮的妹喜獻給桀,桀一看妹喜,當即就帶著將士們回宮。有施國以一女而保了平安。
桀自從得了妹喜之後,整天和她廝守在一起,對她百般寵愛,招來國內最優秀的工匠,為她建立一座宮殿,這座宮殿是當時京城的最高建築,高聳入雲,似乎要倒下了,人們就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傾宮。傾宮的內部裝璜也華麗無比。他就在這樣的地方和妹喜嬉戲遊樂,欣賞歌舞,大臣們要進宮報告事情,一律被擋在宮外。
桀別出心裁,在傾宮的邊上挖上一條河,河裏全部注滿了酒,他把這條河叫做酒池,在酒池旁邊還壘了一座完全靠肉堆積而成的山。
桀的荒淫無度,讓忠臣賢士寒心。大臣關龍逢規勸桀應以國事為重,桀竟將他趕走,不久便將他殺了。而奸臣於莘、趙梁投桀所好,為他盡情享樂出謀劃策。
桀絲毫不管百姓的死活,老百姓都掙紮在水深火熱中。無數的財富都填進了這個暴君的欲望之口,而這個暴君殺人如兒戲,老百姓是敢怒而不敢言。人民實在無路可走,有的人對著太陽指桑罵槐道:“你這個可惡的太陽什麼時候完蛋啊。”
正當夏朝日益腐敗、氣勢日漸削弱之時,在黃河下遊,有一個諸侯國漸漸地發展起來了,這就是商。商的國王叫湯,湯賢良無比,他以仁義治國,以禮貌待人,百姓都說遇到了一個明君,周圍的諸侯國也都和他相處和睦。
圖3湯的勢力日益強大,同時,他加緊以仁德寬厚的政策收攬人心。一天,湯到國都外郊遊曆,忽然看見一個人四麵張著羅網,跪在地下祈禱說:“天上和地上的獵物,都快快進我的羅網。”湯聽後走到那人的麵前,說:“你的意思不就是一網打盡嗎?”那人點頭稱是,於是湯就命令他重新祈禱,讓他說:“想往左的、就往左,想往右的,就往右,不聽從命令的,才進入我的羅網。”湯與捕鳥人的故事很快傳開了,人們知道他對飛禽都這麼善良,都稱讚他是仁慈的國君。
桀有一天知道有一個諸侯王居然比自己賢良,而且大多數諸侯都聽他的,他有些害怕了,就命令趕快把湯抓來,囚禁在夏台,就是今天河南努縣這個地方。湯的大臣伊尹這時正在輔佐湯,見到商國無君,心急如焚,就生了一計,派人到國內去廣搜財寶,挑選美女,派了一個巧舌如簧的使者到夏都去。
那使者到了夏都,用許多金銀財寶買通了桀的一個佞臣趙梁,趙梁一見到這些財寶,馬上心就動了,就答應引見。第二天趙梁帶著這個使者來到桀的麵前,向他呈獻上一隊美女,外加上許多金銀財寶,於是桀就把湯給放了。
湯一回到自己的國家,就著手準備滅夏,他訓練軍隊,準備糧草,打通各個諸侯國的關節,盡力形成一種共同討伐桀的態勢。但是當時有一個叫葛國的諸侯國不聽湯的建議,而且明顯要跟湯作對,所以湯就選擇了這個小國先下手。兩軍剛一交鋒,小小的葛國就被打敗了。
湯利用各種不同的借口,先後滅了豕、顧等小國,又滅了較強大的昆吾國。這時湯的國力就更加強大了,具備了和夏分庭抗禮的能力。
在討伐桀之前,伊尹給湯獻上一計,要湯不要向夏進貢,看看桀到底會怎樣反應。這一年湯沒有像往年一樣,向夏進貢大量的物品,桀知道此事後,以為湯要造反,馬上派大兵要攻打湯。這正給早就準備滅夏的商湯提供了機會。
湯見桀已完全陷於孤立,立即動員自己的所有力量討伐桀,出兵前,舉行了誓師大會,湯作了一篇《湯誓》,在大會上宣讀,湯說:“眾兵士,我率你們去攻打夏桀,我不是發動兵亂,而是因為夏桀的罪太多了,現在上天命令我去懲罰他啊!”在眾人的一片歡呼聲中,湯統帥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夏都開去。湯的大軍攻勢凶猛,勢如破竹,直逼夏朝國都。
湯和桀的軍隊在鳴條相遇,其地在今天河南封丘以東,夏桀大敗。於是桀帶著妹喜和金銀財寶一起向南方逃去。湯乘勝攻打了偏向夏的一個小國,最後也大獲全勝。
桀帶領人馬一直逃到南巢,就是今天安徽巢湖以西這個地方。湯的大軍也追到那裏,最後將桀生擒活捉。湯並沒有殺了桀,而是把他囚禁在南暢,桀不到三年就死在這個地方。
夏朝自大禹傳子、夏啟廢禪讓登上王位,至夏桀敗亡,其間曆經17代王位,400餘年,最終在深刻的內外矛盾中滅亡。
湯在消滅了夏桀,推翻了夏朝統治之後,定都於亳,建立了商王朝。中國曆史從此進入了奴隸製商王朝統治時期。
商朝 中華上下五千年 商朝
商族是居住在黃河下遊的一個有著悠久曆史的部落,商在湯之前一直是夏朝的附庸。商湯滅夏後建立的奴隸製國家,成為中國曆史上第二個王朝。商自中丁到陽甲,內部發生了長期的爭奪王位的鬥爭,使商的國勢迅速衰弱,同時,由於洪水為災,政治中心經常遷移,前後遷都五次,經濟受到很大影響,因此,商的統治出現了危機。盤庚繼位後,遷都於殷(河南安陽西北),故商朝亦稱殷朝。盤庚遷殷為界,分商朝曆史為前後兩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