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悝還搜集整理了春秋末期新興地主階級製定的法律,創製了我國曆史上第一部比較係統的封建法典——《法紀》,用法律形式把封建製度固定下來,保護地主階級的政治經濟特權。魏文侯很讚成李悝的主張和措施,實行了這一套辦法以後,魏國很快就富強起來了。樂羊為國棄子

魏文侯在相國李悝等人的輔佐下,國家實力增強了,魏文侯就有了對外擴張的心思。當他發現中山國的國君昏庸無道,使百姓飽受疾苦,便將注意力集中在中山國。可是由誰出任主帥呢?魏文侯召集眾臣商議。

善於推薦人才的翟璜說:“派樂羊大將軍比較合適,此人不但足智多謀,而且為人忠直。”

翟璜話音剛落,就遭到群臣反對:“不行,樂羊的兒子樂舒在中山國任大夫之職,如果樂羊攻城,中山國必然要樂舒守城,樂羊怎能盡力呢?”此話甚是,常言道虎毒不食子,樂羊看見兒子,即使智再足、謀再多也會心慈手軟。

翟璜站起身高聲說:“了解一個人不能太片麵。據我所知,中山國的國君曾讓樂舒備厚禮請樂羊助他,並許以高官厚祿。樂羊不但沒有答應,反而勸兒子離開那個昏君,他的兒子不肯,還被他罵了一頓。所以樂羊將軍決不會為了私情誤了國事。”

魏文侯聽了大家的意見,沒有表態,隻說將此事推後再議。第二天,魏文侯未提此事,卻單獨接見了樂羊。又過了兩天,魏文侯頒布命令,樂羊充任大將,率5萬兵馬,即日啟程收服中山國。樂羊領命而去,閑言此起彼伏,魏文侯卻不動聲色。

去中山國要途徑趙國,為了不驚動趙國,樂羊徒步與士兵一起披荊斬棘,開路架橋,曆盡千辛萬苦在趙國邊境線上穿行,樂羊同士兵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感動了大家,士氣一直很高昂。大家齊心協力,很快進入中山國。一路上勢如破竹,沿途守將紛紛潰逃,魏軍不費吹灰之力逼近中山國都城。

中山國的國君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慌忙找來樂舒,讓他求樂羊退兵。

樂舒了解父親的脾氣,可又不敢違背國君的命令,隻好硬著頭皮去見父親。樂羊見兒子出現在城頭,心中自然有數,未等兒子開口他就高聲喊道:“事已至此,你快勸姬窟投降,你可將功折罪,姬窟也可免死!”

樂舒知道說別的也沒用,隻好求父親容他回去商議商議。樂羊給了他一個月的期限。

一個月的期限很快就到了,中山國的國君並未來降,樂羊下令攻城。這時樂舒又出現在城頭,求父親再給點時間,樂羊又寬限了一個月,就這樣,樂舒求了三次,樂羊讓了三次。眾將士議論紛紛,謾罵之聲也間或出現。樂羊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我們出師是來解救中山國的百姓,如果硬攻硬打,遭殃的是百姓,我們就要失掉民心。中山國離魏遙遠,管理不便,我們即使攻下中山,人心不服,不久也會失去。如果我們圍而不攻,百姓念及我們是仁義之師,必是人心所向,中山國也會不攻自破。”

眾將士恍然大悟。

魏國眾臣聽說樂羊圍城三個月而不攻,不禁謠言四起。有的說他顧及父子親情故意勞民傷財,拖延時間,有的說他被中山國國君收買,給他一半的土地而不攻城。

魏文侯聽了這些話,將翟璜找來說:“樂羊將軍走了三個月,在外一定很辛苦,我準備派人送去些慰勞品,另外我還要給樂羊蓋一座將軍府。這兩件事由你出麵安排吧。”

翟璜向魏文侯深深一揖,告辭而去。樂羊收到慰勞品,又得知魏文侯為他所做的一切,感動得淚溢眼眶,眾將士也深受鼓舞。

三個月的期限到了,中山國的國君仍不投降。樂羊經過周密的部署,下令攻城。正在這時,忽聽城頭大喊父親,樂羊抬頭一看,見兒子被五花大綁吊在大杆上。中山國君也出現在城頭,他威脅樂羊說,如果堅持攻城,就殺掉樂舒,樂羊愣了一下,眾將士靜靜地望著老將軍,等待他的命令。

樂羊回過神來,揮手喝道:“攻城!”立時戰鼓齊鳴,樂羊一手執盾,一手執戟首先衝殺過來,士兵群情激奮,如海浪一樣湧向城牆。經過一番廝殺,中山國連連失利,中山國國君見大勢已去,殺掉樂舒,然後自殺。

魏國疆士擴大,樂羊首立戰功,魏文侯決定封給樂羊土地,樂羊拒絕說:“有主公的信任,就是我最大的封賞。”

看著親生兒子被殺,老將軍樂羊心裏自然十分難過,但在他心中,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這種精神很令後人敬佩。墨子破雲梯

在戰國初年的時候,楚國的國君楚惠王想重新恢複楚國的霸權。他擴大軍隊,要去攻打宋國。

楚惠王重用了一個當時最有本領的工匠。他是魯國人,名叫公輸般,也就是後來人們稱為魯班的。魯班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裏人參加許多土木建築工程方麵的勞動,逐漸掌握了豐富的經驗。公輸般使用斧子不用說是最靈巧的了,誰要想跟他比一比使用斧子的本領,那就是不自量力。所以後來有個成語,叫做“班門弄斧”。相傳魯班發明了鋸、傘、石磨等日常用具,大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在諸侯兼並戰爭的過程中,各國都在力求發展自己的軍事實力,都注意武器的發明和改造。在這一方麵,魯班也是一個重要的兵器改革家和發明家。

公輸般被楚惠王請了去,當了楚國的大夫。他替楚王設計了一種攻城的工具,比樓車還要高,看起來簡直是高得可以碰到雲端似的,所以叫做雲梯。

楚惠王一麵叫公輸般趕緊製造雲梯,一麵準備向宋國進攻。楚國製造雲梯的消息一傳揚出去,列國諸侯都有點擔心。特別是宋國,聽到楚國要來進攻,更加覺得大禍臨頭。

楚國想進攻宋國的事,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對。反對得最厲害的是墨子。

墨子,名翟(音dí),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反對鋪張浪費,主張節約;他要他的門徒穿短衣草鞋,參加勞動,以吃苦為高尚的事。如果不刻苦,就是算違背他的主張。

墨子還反對那種為了爭城奪地而使百姓遭到災難的混戰。這回他聽說楚國要利用雲梯去侵略宋國,就急急忙忙地親自跑到楚國去,跑得腳底起了泡,出了血。他就把自己的衣服撕下一塊裹著腳走。這樣奔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國的都城郢都。他先去見公輸般,勸他不要幫助楚惠王攻打宋國。公輸般說:“不行呀,我已經答應楚王了。”

墨子就要求公輸般帶他去見楚惠王,公輸般答應了。在楚惠王麵前,墨子很誠懇地說:“楚國土地很大,方圓五千裏,地大物博;宋國土地不過五百裏,土地並不好,物產也不豐富。大王為什麼有了華貴的車馬,還要去偷人家的破車呢?為什麼要扔了自己繡花綢袍,去偷人家一件舊短褂子呢?”

楚惠王雖然覺得墨子說得有道理,但是不肯放棄攻宋國的打算。公輸般也認為用雲梯攻城很有把握。

墨子直截了當地說:“你能攻,我能守,你也占不了便宜。”他解下了身上係著的皮帶,在地下圍著當做城牆,再拿幾塊小木板當做攻城的工具,叫公輸般來演習一下,比一比本領。

公輸般采用一種方法攻城,墨人就用一種方法守城。一個用雲梯攻城,一個就用火箭燒雲梯;一個用撞車撞城門,一個就用滾木擂石砸撞車;一個用地道,一個用煙熏。公輸般用了九套攻法,把攻城的方法都使完了,可是墨子還有好些守城的高招沒有使出來。

公輸般呆住了,但是心裏還不服,說:“我想出了辦法來對付你,不過現在不說。”

墨子微微一笑說:“我知道你想怎樣來對付我,不過我也不說。”

楚惠王聽兩人說話像打啞謎一樣,弄得莫名其妙,問墨子說:“你們究竟在說什麼?”

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很清楚,不過是想把我殺掉,以為殺了我,宋國就沒有人幫助他們守城了。其實他打錯了主意。我來到楚國之前,早已派了禽滑厘等三百個徒弟守住宋城,他們每一個人都學會了我的守城辦法。即使把我殺了,楚國也是占不到便宜的。”

楚惠王聽了墨子一番話,又親自看到墨子守城的本領,知道要打勝宋國沒有希望,隻好說:“先生的話說得對,我決定不進攻宋國了。”

這樣,一場戰爭就被墨子阻止了。

墨子生活在春秋末、戰國初兵荒馬亂的時期,他看到戰爭給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希望用和平方式統一中國。他良好的願望在當時的社會條件是不可能實現的。西門豹治鄴

西門豹是戰國初期魏國的一個地主階級政治家,也是一位無神論者。他在擔任魏國鄴縣縣令期間,進行了一場革除迷信陋習的戰鬥。

鄴縣在今河南省安陽縣和河北省臨漳縣一帶,地處魏國和趙國交界處,是個戰略要地。但是鄴縣土地貧瘠,城鎮蕭條,人煙稀少,加上連年水旱災害,是個很不好治理的地方。

魏文侯善於用人是眾口皆碑的,為了加強邊防,任命西門豹管理鄴城,是他又一明智之舉。

西門豹到任後,望著混濁洶湧的漳水和當地的淒涼景象,心情非常沉重,但他並沒有失去信心,他詢問當地的父老們,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鄴縣的貧窮。父老們說:“百姓最苦惱的是河伯娶婦,為了這事,弄得民窮財盡!”

原本漳河是條水產豐富、交通方便的河流,由於年久失修,管理不善,一遇大雨河水便泛濫,附近的莊稼被淹,房屋倒塌無數,後來有一個女巫說這條河的河神要娶媳婦,隻要每年送給她一個新娘,就會保佑這一帶風調雨順,否則就要降災發大水。

每到河伯娶婦的時節,巫婆們便到處巡視察看,遇到哪個窮人家的女兒長得好,就硬說她該作河伯的老婆了,於是強行聘娶。人搶來後,巫婆給她梳妝打扮一番,穿上華麗的衣服,獨自住在河邊一間專門布置的房子裏。過了十來天,就把這位少女放在一張鋪設講究的新床上,然後把新床放到河裏,自行漂浮,順流而下,行數十裏後就沉到河底,說是河伯給接走了。許多人家生怕自己的女兒被選中,紛紛背井離鄉,逃亡外地。“河伯娶婦”在當地由來已久,這就使得本地人口越來越少,土地荒蕪,人民生活十分貧困。

西門豹了解到這些情況後,決定要狠狠打擊這股邪惡勢力,鏟除這種愚弄欺壓人民的陋習。於是,他不動聲色地對父老們說:“下次給河伯娶婦時,請告訴我一聲,我要去參加典禮,為新婦送行。”

河伯娶婦的時節到了,那天一大早,縣吏鄉官和當地豪紳,聽說新上任的縣令也要來為河伯的新媳婦送行,便早早地來到河邊等候。遠近的百姓也扶老攜幼趕來觀看,漳河兩岸,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翹首等待著。隻見十來個小女巫簇擁著一個70來歲的老巫婆來到現場。這時,西門豹帶領他的隨從也來到了河邊,人們馬上安靜下來,西門豹向左右巡視了一下,見這一活動的主角都已經到場了。老巫婆正要宣布儀式開始時,西門豹突然說:“把新婦帶上來,讓我看看她長得美不美。”老巫波很想巴結一下這位新縣令,便把“新娘”領到了西門豹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