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天,鄒忌去見齊威王,對他說了一件事:有一個門客來看我,說我比城北的美男子徐公漂亮,我雖然聽了高興,還有些懷疑,便問妻子和小妾。她們也說我比徐公漂亮。我心裏感到歡喜。可是有一天我遇見徐公,發覺自己遠不如他漂亮。我開始分析身邊的人為什麼對我說謊。後來我明白了,門客說我漂亮是有求於我,妻子說我漂亮是偏愛於我,小妾說我漂亮是懼怕我……

您是一國之君,擁有幾千裏的土地,120多個城邑,有求於您、懼怕您的更是數不勝數,奉承您、對您說謊的人就更多了……

齊威王恍然大悟,立即下令:今後無論是誰能當麵指出我錯誤的,受上等獎;寫信指出我錯誤的受中獎;背後議論我的錯誤被我知道的受一般獎。

命令發出後,齊威王果然給提意見的人重獎,並虛心接受意見,將錯誤一一改正。到後期,提意見的幾乎沒有了,卻收到百姓許多檢舉貪官汙吏的信。威王決心整頓一下貪官汙吏。一天,齊威王召集眾臣,問大家全國120個城邑哪個治理得最好,哪個治理得最次。一個大臣說,阿城最好,即墨最次,旁邊幾個大臣也隨聲咐和。

齊威王下令將二人召進宮來,進行處理。退朝後,鄒忌對齊威王說:“凡事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應派人去阿城、即墨實際考察一番,了解一下具體情況。”齊威王點頭同意。

出去考察的人很快回來了,了解的情況與大臣所說的恰恰相反。阿城太守平日隻知搜刮民財,不知為百姓辦實事,使百姓深受其害。但他處事圓滑,善於逢迎,常出重金賄賂大臣,所以大臣乘機為他說好話;即墨太守為官清正,凡事為百姓著想,平日最討厭溜須拍馬,遭許多大臣的忌恨,因此也乘機奏他一本。

齊威王聽說此事勃然大怒,第二天一早便召集眾臣上朝。在朝廷正中放了一口裝滿沸水的大鍋。那些忌恨即墨太守的大臣看到這個場麵,都暗自竊笑,準備看水煮即墨太守的笑話。

齊威王威嚴地坐在王位上,掃視眾臣一遍,朗聲道:“我已派人察明,即墨大夫功績可佳,加封一萬戶的奉祿。阿城大夫貪贓枉法,賄賂上司,把他煮了!”阿城大夫絲毫未料到自己有這結果,早已嚇暈過去。

那些收賄的大臣驚得冷汗直冒,抖成一團。鄒忌忙跪下替他們求情。齊威王酌情懲治了受賄的大臣,又整頓了全國各級地方官吏。從此,貪官汙吏收斂多了,真正賢明而有才能的人,都願為齊威王效力。

齊威王由於采納了鄒忌的建議,將齊國治理得民富兵強,很快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楚、魏、趙、韓等國派使者來朝拜,盛極一時。神醫扁鵲

我國的醫學有獨到的診治疾病的方法,在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有很高的醫治水平了。被稱為“開山祖師”的扁鵲就是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最有名的醫生。

扁鵲,本來是傳說中黃帝時代的名醫。到春秋後期,有個叫秦越人的醫生,因為醫術高明,醫德高尚,就被人們以“扁鵲”相稱,他的真名卻被一般人忘記了。扁鵲是齊國人,年輕的時候當過客店掌櫃,後來得到老名醫長桑君的指點,學會了看病治病,就開始行醫了。

扁鵲是齊國渤海郡人,他在北方各地走過許多地方,到了一個地方就給當地人看病,對於普通百姓,尤其關心。老人、婦女、兒童的病,他都治得好。這樣,他的名聲漸漸傳開了,人們都很尊敬他。

有一次,扁鵲到了虢(虢音ɡuó),走到國君的宮殿門口,聽說太子剛剛死了,就急忙打聽是得了什麼病。有人告訴他:“太子是氣血不順,內髒受害,突然氣絕身亡的。”扁鵲又詳細問起病人是什麼時候死的,收殮了沒有。然後,他鄭重地說:“請轉告貴國大王,我可以把太子救活。”那人不相信,扁鵲告訴他:“我看病,向來是以表知裏,以裏知表的。剛才聽你說的這些症狀,我就知道,太子沒有真死,他現在下半截身子肯定還是溫熱的。”國君聽說名醫扁鵲來了,親自出來迎接,愁眉苦臉地請他為兒子看病。扁鵲來到太子跟前,為他切脈,又檢查了各個部位,然後安慰國君說:“太子的病叫‘屍厥’,是陰陽失調的結果。其實沒有死,隻是一種假死。不要緊,我能治好。”說完,扁鵲讓弟子們用針刺太子的幾個穴位。不一會,太子果真蘇醒了。扁鵲又用灸燒燎他的兩肋,太子就能坐起來了。再服湯藥,又過了十多天,太子完全複元了。

扁鵲還擅長望診和切脈。他給齊國國君桓公午看病的事,就證明了這一點。那一次,扁鵲見到桓公午,觀察了一會兒,說:“大王已經有病了,如果不治就會加重的。”桓公午卻不高興地說:“我沒什麼不舒服的感覺,怎麼會有病呢?”過了五天,扁鵲又見到桓公午,看過以後有些著急地說:“您的病已經進入血脈了,要趕緊治好才行。”桓公午更有些生氣了。又過了幾天,扁鵲第三次到見到桓公午,吃驚地說:“您的病已經進入腸胃,再不治就危險啦!”桓公午聽著厭煩,理也不理。兩個人第四次見麵的時候,扁鵲看了桓公午一眼,不說話,扭頭就走。桓公午覺得奇怪,忙派人追上他問原因。扁鵲說:“大王的病,一開始在皮膚上,後來發展到血脈,又進了內髒,這些都可以熱敷、紮針、吃藥的辦法治好,可今天,我看他的病已進入骨髓,沒法醫治了。所以我隻好離開。”

過了幾天,桓公午果然發病,再派人去請扁鵲,他已經離開了齊國。桓公午不久就死了。

扁鵲行醫,不但會用藥物、針灸,還特別重視病人的心理狀態,他認為有些病主要不是肌體的毛病,而是人的心理和生活失調。像為人驕傲任性,拚命追求財富,不鍛煉身體等都對人體有害,遇到這樣的病人,他是不給治的。特別是對那些相信迷信巫術的人,他堅決不治。

扁鵲晚年,曾到秦國行醫。秦武王想請他看病,可秦國醫官李醯(音xī)非常忌妒扁鵲,怕他給國君治好了病,影響自己的聲譽和地位,竟派人把一代名醫扁鵲刺殺了。

扁鵲的醫術代表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醫療水平,也奠定了我國傳統醫學的基礎。到今天,“望、聞、問、切”,針灸,湯藥,仍然是中醫診斷的基本手段。傳說他的著作有《扁鵲內經》等書,可惜現在已經失傳了。孫龐較智

春秋時著名軍事家孫武死後100多年,至戰國中期又出現了一位卓越的軍事家孫臏。他出生於齊國,是孫武的後世子孫。在年輕時,他與魏國人龐涓都求教於當時的著名學者鬼穀子學習兵法戰策,以兄弟相稱。孫臏年長為兄,龐涓稍幼為弟。

其時,魏惠王正大肆張榜禮聘天下豪傑,也要學秦孝公那樣,要找一個商鞅式的人才。龐涓對孫臏說:“老師傳授我們本領,為的是使我們報效君王。我乃魏人,正當為國效力,兄長雖齊人,如不棄,待我得意之時,當接兄長下山共事魏王。”

不久,龐涓果得魏王賞識,拜為將軍,連破衛、宋,又摒齊於國門之外,一時名聲大震。孫臏則一邊認真研習其祖孫武留下的兵法,一邊耐心等待龐涓的消息。終於,龐涓書信傳來,邀孫臏趕赴魏國。其實,龐涓深知孫臏才能遠勝於己,本不想引薦他,無奈有好事的禽滑厘(墨子的徒弟)極力向魏惠王推薦。惠王責備下來,龐涓不得已而為之。

龐涓不想讓孫臏出頭,故而在魏惠王麵前假意曲說,隻讓孫臏當了有職無權的客卿。孫臏渾然不覺,還真心感激師弟龐涓的巧妙安排,不斷托龐涓向魏惠王獻計,卻都被龐涓扣壓住。龐涓知道長此下去不是辦法,於是想出一條陷害孫臏的毒計。

一日,孫臏正在館驛讀書,忽有一位說齊國口音的漢子求見,帶來孫臏失散多年的堂兄家信,信中盡訴離別之情,並勸孫臏一同回齊國效力。孫臏認為受龐涓照顧多日,沒能報答恩情,實在過意不去,預備替龐涓為魏惠王出些好計謀後再回齊國不遲。他把這想法寫信告訴了堂兄,並托送信人帶回。送信人並未將信帶給孫臏的堂兄,而是交給了龐涓。原來這正是龐涓想出的毒計。龐涓拿到孫臏的家信,立即命人以此筆體偽造了一封孫臏急欲棄魏歸齊內容的信,由龐涓密呈給了魏惠王。

龐涓對魏惠王說:“孫臏乃奇才,如被齊國重用,必對魏國不利。為了國家的利益,我忍痛請求大王您將孫臏處死吧。”

魏惠王思忖良久說:“不可!孫臏本是我請來的,現在卻要殺了他,天下人會恥笑我的。”龐涓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對魏惠王說:“不如我先去勸勸他,他若肯留,則請大王重用他;如他堅持要走,請大王允許我來處理他的問題吧。”魏惠王允諾。

龐涓來到孫臏處,閑扯家常時談起孫臏收到家書的事,龐涓建議他向魏王告假省親。孫臏言道:“我剛到魏國,寸功未立,就提出省親,怕不妥吧?”龐涓答道:“兄長請放心,魏王那裏自有小弟擔待,隻需過幾日呈上告假奏章即可。”

離開孫臏居所,龐涓又來見魏王,說:“啟奏大王,孫臏去意已定。”不幾日,魏惠王果然接孫臏的告假奏章,龐涓的話完全應驗了。惠王不由大怒,下旨意拿下孫臏,刀斧手手起刀落,剜去了孫臏的兩個膝蓋骨,孫臏慘叫一聲,昏死過去。刀斧手乘機又在孫臏的臉上刺了字。

待孫臏再醒來的時候,已是躺在龐涓家裏了。龐涓兩眼含淚親自給孫臏上藥,把孫臏感動得熱淚漣漣。他想:師弟對我恩重如山,本想重重報答,可惜身體已壞,看來惟有將先祖傳下來的兵法13篇默寫出來贈給師弟作為報答了。

孫臏強撐起殘軀,伏在書案上吃力地刻寫起來。既要回憶,又要刻寫,重傷在身的孫臏工作的速度自然很慢。龐涓漸漸有些不耐煩了。侍奉孫臏的小書僮看出來了,悄悄一打聽,才知龐涓隻因為要得到孫臏所學的兵法才留他一條命。

小書僮於心不忍,將所聽到的一切都告訴了孫臏。聞聽此言,孫臏如雷轟頂,想想前後的經曆,猛然醒悟過來:這禽獸一樣的龐涓,兵書絕不能傳給他!可不刻寫,龐涓是不會放過自己的,怎麼辦?孫臏陷入沉思中。

孫臏忽然瘋了!龐涓不信,認為孫臏是裝瘋。他急忙來到孫臏的居室,看到孫臏衣服髒破,發髻散亂,跪在地上像牛馬一樣地轉圈。“你要幹什麼!”龐涓喝斥道。孫臏抬頭見是龐涓,“蹭蹭蹭”地爬過來抱住龐涓的腿,喃喃地說:“鬼穀老師,你可來救我了,這下魏王不能把我怎麼樣了。”邊說邊用流著口水的嘴去親吻龐涓的鞋子。龐涓厭惡地一腳將孫臏踢開:“你是個瘋子。來人,把他拖到豬圈去。”

龐涓並不相信孫臏真瘋了,他派人到豬圈去打探。派去的回來說,孫臏整天在豬圈裏爬來爬去,餓了抓起豬糞就在嘴裏塞,困了倒頭便睡,龐涓這才有些相信了。

漸漸地,龐涓對孫臏的戒備鬆懈了,不僅允許他常爬到大街上去曬太陽,甚至有時一連二三天也忘了查問孫臏的行為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