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朝,周章首先跪下,口氣十分生硬地問道:“臣聞太後欲立清河王劉慶之子為帝,可有此事?”鄧後冷冷地說:“不錯,我是要劉祜繼承皇位,先帝早棄天子,幼帝又不幸夭折,劉祜係屬皇族,性情寬厚,知書達理,勤於學習,有雄偉誌向,可做繼承人。而平原王劉勝患有痼疾,精神恍惚,恐難擔此重任。”
周章道:“劉祜並非慶子,又不是封王,恐難服眾。”
鄧後冷笑道:“周大人勿須擔憂,明日崇德殿我便封劉祜為侯,你且退下。”
周章無奈地退下去了,第二天,鄧後派她的哥哥鄧騭親自到清河王府用王青蓋車接劉祜入宮。沉穩冷靜的鄧後等在崇德殿中,文武百官身著禮裝相陪,周章神色頗為難看,大家都明白,劉祜繼位已勢在必行了。
劉祜進殿,被鄧後封為長安侯。公元106年,劉祜正式接受皇帝璽綬,登上了皇帝寶座,後世稱之為安帝,定年號為永初。雖然劉祜當了皇帝,但仍由鄧後臨朝聽政,把持政權。由於周章重權在身,鄧後也擔心他圖謀不軌,以寬懷為策,封周章做司空,即宰相之職,此職雖高卻並無實權。不久,周章同王尊叔、元茂策劃政變,因懼怕後果,三人皆自盡而死。
安帝掌權後,鄧太後首先做出一項明智之舉。她下詔告誡百官道:“我朝律法公正嚴謹,絕無私情,有膽敢試身者處罰不貸,尤其是皇親國戚,更無例外。倘若皇族族人及其賓客親信觸犯律法,包括鄧氏親屬,誓不寬容。”這樣從根本上杜絕了皇帝利用特權逍遙法外的事情發生,可見鄧太後的統治方式和觀念還是比較開明的。
有一次,鄧太後病了,適逢年底,按慣例要搞規模龐大的驅除惡鬼、消逐瘟端的儀式。很多大臣表態,為使太後盡早恢複健康,越隆重越好。以往此項活動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無數,而實用與結果卻可想而知。鄧太後想了想說:“我看不可,今年氣候異常,百姓收成甚差,國庫空虛,舉行此儀式花費巨大,並且邊關燃起狼煙,怎能再勞民傷財呢,按半即可。”
做為一個封建國君,鄧太後能這樣想這樣盡心,實在難得。更難得的是她於永初二年親自視察洛陽監獄,檢查律法實施情況。在後漢曆史上幾乎沒有哪位高層統治者視察過監獄。鄧太後提倡節儉,常對下人講:“光武大帝中興漢室尚知節儉,況我輩乎?”她明令禁止的進貢食物有20多種,鄧太後生活非常儉樸,她的花費相當節省,也嚴格管理侍女、宦官、大臣們的開銷數目。上行下效,她以身做則,文武官員無人敢奢侈浪費,節約下來的費用都用於救濟災民上。
鄧太後這樣做並非沒有原因,此時漢朝國力已大為空虛,連續十年的水災旱災,邊關少數民族不斷反叛,中原農民起義接二連三,加上對匈奴曠日持久的戰爭,情況已經非常危險複雜了。此種形勢使她憂心忡忡,處理朝政到深夜也不休息,才30多歲身體便垮了下來,神色中透出無盡的憔悴。偏偏這個時候又發生一件令她非常不快的事情,中郎將任尚因犯謀逆之罪被抄家滅門,其間搜到一封密信,是鄧騭的兒子鄧鳳寫給任尚的,信的內容已幹涉到朝政,應按律治罪才對。但鄧太後考慮兄長鄧騭是她的主要依靠力量時,又很難對鳳兒這少年進行懲罰,因此頗是苦惱。誰知一日深夜,車騎將軍鄧騭拖著五花大綁、被剃光頭發的兒子來見鄧太後。
鄧騭要求重罰兒子,鄧鳳哭著求饒。鄧太後長籲一聲道:“兄自明利害,此事作罷。以後要對鳳兒嚴加管教。不可再犯。”她沒有難為鄧騭,從這一點來看是很明智的,既打擊了外戚涉政的勢力,又團結了國騎將軍鄧騭,避免流血事件再次發生。
鄧太後體諒民間的疾苦,鼓勵農業生產,盡量減輕農民的負擔,連皇族的土地也分給貧農耕種,經過她的努力,到元初五年,風調雨順,糧產豐收,天下比較安定,這是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取得的治國業績。
永元二年(公元121年)三月,執政20年的一代聖後鄧綏,在重病中痛苦地閉上了雙眼,死時她才40歲。鄧太後為漢王朝操勞了大半生,她力挽狂斕,卻未能安排好後事。鄧太後剛剛入土安葬,後漢王朝的皇宮裏就又展開了一場你死我活的皇權鬥爭。十九太監除奸
自從鄧太後歸天,27歲的安帝加緊鞏固他的政權,但同時他的身體狀況卻衰落下來,一日不如一日,令他十分苦惱。
當朝皇後名叫閻姬,這位皇後也是貴人出身,但比起鄧太後來,簡直天壤之別,她心狠手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閻皇後受寵兩年多來始終未能生育,她很著急,偏偏有位李貴人生下個皇子,取名劉保。這使閻皇後憂慮重重,擔心自己的處境會十分危險,暗生殺機,想秘密除掉李貴人。她讓兄長閻顯弄來些劇烈的毒藥,偷偷投入李貴人的飯菜中,將李氏害死。
不幸的是,一晃七年,閻後仍舊沒有生育,元初七年,安帝隻好立劉保做太子,年號為永寧。其實安帝特別討厭劉保的言談舉止,總瞅這孩子不順眼。小劉保也很懼怕父皇,在他麵前表現得恭恭敬敬,話語極少。
劉保被立為太子氣壞了閻後和閻顯,他們聯手害死劉保的乳媽王南和親信邴吉,企圖逼死劉保。當時劉保隻有十歲,卻聰明懂事,他知道閻家人要害自己,處處忍讓躲避,一退再退。然而閻後他們怎能輕易放過他。閻後在安帝枕邊連連說劉保的壞話,甚至編造謊言,加以陷害。閻家人的朝中幫凶在閻顯的安排下多次奏書,說劉保性情古怪,狡猾心狠,例舉一些無中生有的罪證,給安帝施加壓力,公元124年,安帝終於廢掉太子,貶劉保為濟陰王。
公元125年,32歲的安帝打算活動活動筋骨,於是由閻後相陪南巡狩獵。誰知剛到宛縣城圍,安帝忽得重病,車隊急忙掉頭往回趕,沒到洛陽安帝便渾身抽搐,口吐白沫,一命嗚呼了。閻後嚇得臉色大變,呆怔半晌,但她心計頗多,又轉念一想,覺得不能聲張,悄悄叫來同行護衛大將軍閻顯。閻顯進到車輿中一看安帝斷氣了,駭出一身冷汗,對妹妹說:“濟陰王劉保在京中呢,他的同黨若得知陛下駕崩,必定立那小子為帝,這對我們不利,首先封鎖消息,一切如常,快速回京。”
隨行大臣們誰也不知道皇帝已死,隻見每日飯菜按時送入車內,聽閻顯說陛下病得很厲害而已,全部匆匆趕路,連行四天四夜,車隊順利趕回京城洛陽宮中,當夜便向社稷壇處告天,宣布安帝歸天,開始發喪。閻後成為皇太後,立即把持政權,封閻顯做車騎將軍,管理三司,由她幾個兄弟閻景、閻耀、閻晏控製全朝,再迎接濟北惠王劉壽之子劉義進宮,先封為北鄉侯,後繼皇帝位。
濟陰王劉保因為被廢,不得上殿拜棺,他連哭了三天,水米未進,官員們見此狀很受感動,可是誰也沒有辦法,隻有太監們陪伴著他。
閻氏兄弟掌握大權,對與他們結怨的群臣大下殺手,連當他們幫凶的將軍耿寶、樊豐等人全都被貶入獄,秘密殺害。中郎將謝惲、侍中周廣等人也被下獄,受刑而死,閻家人已經徹底轄製了全朝。
不料,剛繼位不足200天的幼年皇帝北鄉侯劉義忽生大病,怎麼也不見好。太監孫程聽說此事,急忙暗中聯係其他幾位太監說道:“劉保乃先帝親子,雖然被廢,其實受冤,隻要北鄉侯一死我們便應設法扶助濟陰王稱帝。”太監們表示讚成,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這樣以孫程為首的宦官們準備與外戚勢力相抗衡。
果然,沒過幾日,北鄉侯一命歸天,由於繼位時間短,沒有年號和廟號,生年與年紀皆不詳,所以中國曆史不承認這位皇帝。北鄉侯死了,閻太後和閻顯四處物色適合繼位的人選,打算再立個小皇帝,他們也怕出現意外,關閉宮門,調動軍隊,秘不發喪。
與此同時,孫程得到大長秋江京在章台門宮內與親信開會的消息,他立刻帶領18名太監悄悄來到章台門,闖進門去,亂刀砍死江京等三人,隻剩下老臣李岩,孫程沒有殺他。半個時辰後,孫程召來文武百官,調集到部分禁軍,擁護劉保稱帝,11歲的劉保當上了皇帝,史稱順帝。
閻太後和閻顯聞聽此事大驚失色,想反抗已晚,他們被禁軍抓住,關入監獄,次日閻家兄弟全被處死,親屬流放,閻太後給貶入冷宮,至此,以孫程為首的十九太監集團在此次與外戚爭奪政權的鬥爭中,取得了完全的勝利。
這十九太監在王室動蕩的危急關頭,能擰成一股繩除奸斬賊,立劉保稱帝,此義舉為後人稱道。無法無天的梁冀
公元125年,東漢第七個皇帝漢順帝即位,漢順帝雖是靠“十九太監”的義舉登上皇位,但仍未擺脫外戚專權的局麵。梁皇後的父親梁商、兄弟梁冀先後做了大將軍。
梁冀是一個十分驕橫的家夥,他胡作非為,公開勒索,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裏。同時,梁冀的野心很大。
漢順帝死去的時候,接替他的衝帝才兩歲,過了半年也死了。梁冀就在皇族中找了一個八歲的孩子接替,就是漢質帝。
漢質帝雖然年紀小,還真聰明伶俐。他對梁冀的蠻橫霸道看不慣。有一次,他在朝堂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朝著梁冀說:“真是個跋扈將軍!”梁冀聽了,氣得要命,當麵不好發作。
背後一想,這孩子這麼小小年紀就那麼厲害,長大了還了得,就暗暗把毒藥放在煎餅裏,送給質帝吃。漢質帝哪兒知道餅裏有毒,吃了餅,馬上覺得肚子不舒服。他叫內侍把太尉李固叫進來。李固看見他十分難受的樣子,問他是怎麼回事。
質帝說:“剛剛吃了餅,隻覺得肚子難過,嘴裏發幹,想喝點水。”梁冀在旁邊連忙說:“不,不能喝,喝了水就要嘔吐。”
梁冀的話還沒說完,這個八歲的孩子已經倒在地上,滾了幾滾,斷了氣。梁冀害死了質帝,又從皇族裏挑了一個十五歲的劉誌接替皇帝,這就是漢桓帝。
漢桓帝即位後,梁皇後成了梁太後,朝政全落在梁冀手裏,梁冀更加飛揚跋扈。他為了自己享受,把洛陽近郊的民田都霸占下來,作為梁家的私人花園。裏麵亭台樓閣,應有盡有。他愛養兔子,在河南城西造了一個兔苑,命令各地交納兔子。他還在兔子身上烙上記號,誰要是傷害梁家兔苑裏兔子,誰就犯死罪。有個西域到洛陽來的商人不知道這個禁令,打死了一隻兔子。為了這件案子,屈死了十多個人。
梁冀把幾千個良家子女抓來作為奴碑,把這種奴婢稱做“自賣人”。意思就是說,他們都是“自願”賣給梁家的。他還派人去調查有錢的人家,把富人抓來,隨便給他一個罪名,叫他拿出錢來贖罪,出錢少的就辦死罪。有個叫孫奮的人很有錢財。梁冀送給他一匹馬,向他借錢五千萬。孫奮被他逼得沒辦法,給了他三千萬。梁冀火冒三丈,他吩咐官府把孫奮抓去,孫奮被官府活活打死,財產全給沒收了。
元嘉元年,梁冀挾持桓帝受封自己特殊待遇,見到皇帝可以不下跪,桓帝忍氣吞聲答應了。梁家先後七人封侯,三女成皇後,六女做貴人,娶公主三位,七女得封城君,57人為朝廷重官,其權勢達到巔峰的程度。
梁冀這樣無法無天地掌了將近二十年大權,最後跟漢桓帝也鬧起矛盾來。梁冀派人暗殺桓帝寵愛的梁貴人的母親。漢桓帝忍受不了,就秘密聯絡了單超等五個跟梁冀有怨仇的宦官,趁梁冀不防備,發動羽林軍一千多人,突然包圍了梁冀的住宅。
梁冀知道自己作孽太多,活不成了,隻好吃毒藥自殺。梁家和梁冀妻子孫家的親戚全都到了窮途末路,有的被處死刑,有的被撤了職。朝廷上下,梁冀的爪牙心腹600多人全撤了職。朝廷上的官員差不多一下子全空了。
梁家倒台,天下百姓紛紛奔走相告,歡慶了好幾天。漢桓帝沒收了梁冀家的家產,總計30多億,這筆錢相當於當時全國一年租稅的半數。被梁家占用作兔苑的民田,仍舊給農民耕種。
漢桓帝論功行賞,把單超等五個宦官都封為侯,稱做“五侯”。從那時候起,東漢政權又從外戚手裏轉到宦官手裏了。“黨錮”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