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曹操接到黃蓋降書後,開始也不相信,但經安插在吳軍中的內線證明,黃蓋遭受毒打屬實,也就深信不疑。黃蓋按著曹操約定的暗號標誌,時間和地點,率領20條小舟,裝滿幹柴蘆葦,澆上魚油,鋪上硫磺和焰硝等引火易燃品,向駐紮在赤壁的曹方水寨飛快駛去。黃蓋站在為首一條船上,高插一麵大旗,上寫“先鋒黃蓋”四字,他全副披掛,手握利刃,好不威風。說也碰巧,這一天東風猛吹,波濤翻滾,曹操在軍中高處遙望隔江,自以為不可一世。他說:“黃蓋來降,是天助我也!”

20條船離曹營越來越近,曹營有個觀察水上敵情動靜的武將指著黃蓋所率船隻對曹操說:“來船有詐,休教近營。”曹說:“你怎麼知道?”他說:“黃蓋說乘糧船來,如船中有糧,船必穩重,觀看來船,輕而且浮,今夜又有東南風猛吹,如果來船假降,是來縱火,就難對付了。”曹操猛然醒悟,立即派巡邏船去製止來船。但已經晚了,黃蓋用刀一揮,前船立即發火,風助火勢,火趁風威,船如箭發,煙焰衝天,20條火船,一齊撞入水寨,曹營所有船隻猛然著火,烈焰騰空,燒得滿江通紅。

曹營水寨士兵對突如其來的火攻,毫無思想準備,嚇得驚慌失措。戰船緊緊相連,根本無法分開,隻能眼巴巴瞧著戰船燒沉為止。大火很快從船上蔓延到駐紮岸上的曹營,江麵上和江岸上到處一片火海。

周瑜揮動令旗,東吳將士們一個個如出山猛虎,奮勇出擊,曹軍士兵被大火燒得焦頭爛額,戰船上一片混亂,互相踐踏,爭相逃命,最後不是被火燒死,就是被水淹死。在孫劉聯軍的追殺下,曹軍20多萬人馬,損失慘重。曹操見敗局已定,隻好收拾殘兵敗將,逃回許昌去。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大勝,曹軍大敗,為曹劉孫三家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局勢奠定了基礎。周瑜指揮有方,創造了以少勝多、以弱敗強的著名戰例,不愧為我國曆史上傑出的軍事家。關羽水淹七軍

劉備占領了益州以後,東吳孫權派人向他討還荊州,劉備不同意。雙方為了荊州成為仇人。後來聽說曹操要進攻漢中,益州也受到威脅。劉備和孫權雙方都感到曹操是他們強大的敵手,就講和了。把荊州分為兩部分,以湘水為界,湘水以西歸劉備,湘水以東歸東吳。

劉備穩定下了荊州後,就專心對付曹操,請諸葛亮坐鎮成都,親自率領大軍向漢中進兵,叫法正當隨軍謀士。

曹操馬上組織兵力和劉備對抗,他親自到長安去指揮漢中戰事。雙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陽平關一次戰役中,蜀軍大勝,魏軍的主將夏侯淵被殺。曹操不得不退出漢中,把魏軍撤退到長安。劉備在益州的地位更加鞏固了。公元219年,劉備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員擁戴下,自立為漢中王。

諸葛亮早已設計的戰略是打算從兩路進攻曹操的。這一次西麵的漢中打了勝仗,就得乘這個勢頭,再從東麵的荊州直接攻打中原。鎮守荊州的是大將關羽。關羽有勇也有謀,就是驕傲自大。劉備做了漢中王,派人帶了官印封他為前將軍,關羽有些不滿意。

劉備命令關羽進攻,關羽派兩個部將留守江陵和公安。自己親自率領大軍進攻樊城。樊城的魏軍守將曹仁向曹操求救。曹操派了於禁、龐德兩員大將率領七支人馬前去增援。曹仁讓他們屯兵在樊城北麵平地上,和城中互相呼應,使關羽沒法攻城。

正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樊城一帶下了一場大雨。漢水猛漲,平地的水高出地麵有一丈多。四麵八方大水衝來,把於禁帶領的七軍紮在平地的軍營全淹沒了。於禁和他的將士不得不泅水找個高地避水。

關羽早就抓住於禁在平地上紮營這個弱點。他趁著大水,安排好一批大小船隻,率領水軍向曹軍進攻。他們先把主將於禁圍住,叫他放下武器投降。於禁被圍在一個漢水中的小土堆上,逼得無路可退,就垂頭喪氣地投降了。

龐德帶了另一批兵士避水到一個河堤上。關羽的水軍向他們圍攻,船上的弓箭手一起向堤上射箭。龐德手下有個部將害怕了,對龐德說:“我們還是投降了吧!”龐德罵那部將沒誌氣,拔劍把他砍死在堤上。兵士們看到龐德這樣堅決,也都跟著他抵抗。龐德不慌不忙拿起弓箭回射,他的箭法很好,蜀軍被射死不少。雙方從早打到中午,從中午打到午後。龐德的箭使完了,就叫兵士們一起拔出短刀來搏鬥。他跟身邊的將士說:“我聽說良將不會為了怕死而逃命,烈士不會為了活命而失節。今天就是我死的日子了。”

這時候,大水越漲越高,堤上露出的地麵越來越小。關羽水軍的大船進攻更加猛烈,曹軍的兵士紛紛投降。龐德趁著這亂哄哄的時候,帶了三個將士,從蜀軍兵士中搶了一隻小船,想逃到樊城去。不料一個浪頭襲來,把小船掀翻了。龐德掉在水裏,關羽水軍趕上去,把他活捉了。

將士們把龐德帶回關羽大營。關羽勸他投降。龐德罵著說:“魏王威震天下;你們主人劉備,不過是個庸碌的人,怎能和魏王相敵。我寧可做國家的鬼,也不願做你們的將軍!”關羽大怒,一揮手,命令武士把龐德殺了。

關羽消滅了於禁、龐德的七軍,乘勝進攻樊城。樊城裏裏外外都是水,城牆也被洪水衝壞了好幾處。曹仁手下的將士都害怕了。有人對曹仁說:“現在這個局麵,我們也沒法守了,趁現在關羽的水軍還沒合圍,趕快乘小船逃吧!”

曹仁也覺得守下去沒希望,就跟一起守城的滿寵商量。滿寵說:“山洪暴發,不會很久,過幾天水就會退下去。聽說關羽已經派人在另一條道上向北進攻。他自己沒有敢進兵,是因為怕咱們截他的後路。要是我們一逃,那麼黃河以南,恐怕就不是我們的了。請將軍再堅持一下吧。”

曹仁覺得滿寵說得有理,就鼓勵將士堅守下去。

這時候,陸渾(今河南嵩縣東北)百姓孫狼發動起義,殺了縣裏的官員,響應關羽。許都以南,其他響應的人也不少。關羽的威名震動了整個中原。

魏王曹操到了洛陽,得到各方麵的警報,非常著慌。準備暫時放棄許都,以防關羽乘勝攻擊。

謀士司馬懿勸他不要這樣做,他說:“大王不必擔心。我看劉備和孫權兩家,表麵很親熱,實際上互相猜忌得厲害。這次關羽得意了,孫權一定不樂意。我們何不派人去遊說孫權,答應把江東封給他,約他夾攻關羽,這樣,樊城之圍自然會解除了。”

曹操聽了司馬懿的意見,覺得他說的很有道理。就派使者到孫權那裏去遊說。後來,吳國與蜀國的分歧越來越大,以致於孫權的政治砝碼開始傾向於魏國。呂蒙白衣渡江

呂蒙是東吳名將。他從小就練得一身好武藝,年輕時候立了不少戰功,受到孫權的器重。

一次,孫權對呂蒙說:“你的責任重了,應該抽時間讀點書才好。”呂蒙說:“在營裏事務那麼多,哪兒有時間讀書呢?”孫權笑著說:“你說事情多,總比不上我多吧!我自己就有這個經驗,讀了一些兵法、曆史,對自己很有幫助。你不妨試一試。”

呂蒙聽了孫權的勸告,一有空就認真讀書。漸漸地,呂蒙變得談論風生,見解精辟,就連魯肅那樣有學問的人都對他刮目相看了。

後來,呂蒙接替了魯肅的職位,率軍駐紮在陸口(在今湖北嘉魚西南)。呂蒙和魯肅的主張不同。他認為關羽有兼並東吳的野心,向孫權上書要求出兵對付關羽,說:“劉備、關羽君臣,都是反複無常的人,不能把他們當盟友看待。”孫權接到了呂蒙的信,也覺得關羽狂妄自大。孫權曾經派人去向關羽求親,希望關羽把女兒嫁給他兒子。關羽不但不答應,反而把使者辱罵了一頓,使孫權很氣憤。

正好在這個時候,曹操派使者來聯絡,要他夾攻關羽。孫權馬上複信,表示願意襲擊關羽的後方。

關羽也聽說呂蒙厲害,雖然他親自率大軍進攻樊城,但對於他背後的呂蒙並沒有放鬆防備,在蜀吳交界一帶,布置得嚴嚴實實。關羽不想自己的防區有什麼閃失。

呂蒙計劃著如何使關羽放鬆警惕。呂蒙本來經常有病。這一回,他就裝作舊病發作,而且說得病得很厲害。孫權也正式發布命令,把呂蒙調回去休養。另派了一個年輕的陸遜去接替呂蒙。這個消息很快傳到樊城。關羽聽到呂蒙病重,又聽說陸遜是個年輕的書生,心情就放鬆多了。

陸遜從陸口特地派人拜見關羽。關羽接見使者,使者獻上了書信和禮品。信中大意是說,聽說將軍在樊城水淹七軍,俘獲於禁,遠遠近近哪個不稱讚將軍的神威。我是個書生,很不稱職。今後還得靠將軍多多照顧呢!關羽看了陸遜的書信,覺得陸遜態度謙虛、老實,也就放了心,把原來防備東吳的人馬陸陸續續調到樊城那邊去了。

陸遜把關羽人馬調動的情況,隨時報告給孫權和呂蒙。這時候,關羽在樊城接受了於禁的投降兵士幾萬人,糧草供應發生了困難,就把東吳貯藏在湘關的糧食強占了。孫權得知湘關的米被搶,就派呂蒙為大都督,命令他迅速襲擊關羽的後方。

呂蒙到了尋陽(今湖北黃梅西南),把所有的戰船都改裝作商船,選了一批精銳的兵士躲在船艙裏。船上搖櫓的兵士扮作商人,一律穿上商人穿的白色衣服。就這樣,一列又一列商船向北岸進發了。到了北岸,蜀軍守防的兵士一看都是穿白衣的商人,就允許他們把船停在江邊。沒想到一到晚上,船艙裏的兵士一齊出來,偷偷摸進江邊崗樓,把蜀軍將士全部抓住,把崗樓占了。

呂蒙大軍神不知鬼不覺地占領了北岸,進軍公安。留守公安、江陵的蜀軍將領本來對關羽很不滿意,經呂蒙一勸降,都投降了。呂蒙進了城,派人慰問蜀軍將士家屬,並且吩咐東吳將士嚴守紀律,不許侵犯百姓。有一個東吳兵士,是呂蒙的同鄉,因為天下雨,拿了老百姓家的一頂鬥笠遮蓋鎧甲。呂蒙發現後,認為這個兵士違犯了軍令。雖說是同鄉人,但是犯了軍令不能不辦罪,就把他殺了。這樣一來,全軍將士都震動了,誰也不敢違反軍令。

這時候,曹操派去的徐晃率領的援軍,已到了靠近樊城的前線。徐晃把孫權答應曹操夾攻關羽的信抄寫了許多份,射進關羽營寨裏。關羽得知呂蒙襲擊後方的消息,正在進退兩難的時候,徐晃發起進攻,打敗了關羽,使關羽不得不撤去對樊城的包圍。

關羽派使者到江陵去探聽情況。使者一到江陵,呂蒙派人殷勤招待,還叫使者到蜀軍將士家去看望,這些家屬都說東吳的人待他們不錯。使者回到自己的軍營後,兵士們向他探問家裏情況,他就照實說了。大夥兒一聽東吳人好,就不願意再跟東吳打仗,有些兵士甚至偷偷地逃回江陵去了。

關羽到這時候,才知道對東吳的防備太大意,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他隻好帶了人馬逃到麥城(今湖北當陽東南)。

孫權進軍麥城,派人勸關羽投降。關羽帶著十幾個騎兵往西逃走。孫權早已派兵埋伏在小道上,把關羽十幾個騎兵截住,活捉了關羽。孫權知道關羽不肯投降,下令就地把他殺了。

曹操認為孫權立了大功,把孫權封為南昌侯,到了曹丕即位稱帝以後,又封為吳王。陸遜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以後,曹操對孫權和劉備的威脅暫時解除了,孫、劉之間的矛盾卻激化起來。孫權認為荊州應該是東吳的地盤,而劉備卻占據不讓。後來,劉備去益州,讓大將關羽守衛荊州。關羽帶兵北上,去攻打曹軍,不想孫權卻派人從後麵襲擊,奪取了荊州,又殺了關羽。

劉備和關羽情同手足。他發誓要滅了東吳,為關羽報仇。他即位稱帝那年(公元221年)七月,不顧諸葛亮的反對,帶領蜀漢的大部分人馬,對東吳發動了大規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