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們聽見後宮亂喊亂叫,帶著羽林軍士跑來,認出是皇帝鬧妖。王衍卻哈哈大笑,連說有趣,死個宮女,在他眼中,就像死一隻蒼蠅。這邊王衍整日尋歡作樂,唐兵那邊已攻入蜀國,各州郡無力抵抗,守城官兵紛紛投降,僅兩個多月,唐兵占領整個蜀國,包圍了成都。王衍這時才匆忙逃回成都,組織兵力抵抗,早就來不及了。

王建的義子王宗弼領兵守城都,見大勢已去,抵抗無濟於事,索性反戈一擊,將王衍一家抓起來,殺了韓昭等人,打開城門投降。時值公元925年,“五代十國”中第一個建立的蜀國,僅傳了一代就宣告滅亡。

王衍投降,做了俘虜,還幻想著唐帝李存勖能讓他當個“安樂公”(三國時期,劉禪亡國後,被送至洛陽,魏帝封他為安樂公,有吃有喝享受了七年才死)。可是,他和家人剛到洛陽,就被李存勖下令全都殺了。錢鏐的“警枕”

從朱溫建立梁朝開始的五十多年裏,中原地區前後換了五個短暫的王朝——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合起來叫做五代。五代時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還有許多割據政權,有的稱帝,有的稱王,前後一共建立了九個國,即前蜀、吳、閩、吳越、楚、南漢、南平、後蜀、南唐,加上在北方建立的北漢,一共是十國。所以五代時期又叫做“五代十國”時期。

錢鏐便是開創吳越國的國君。朱溫即位不久,鎮海(治所在今浙江杭州)節度使錢鏐(音liú)首先派人到汴京祝賀,表示願意稱臣。朱溫十分高興,馬上封他做吳越王。

錢鏐出身貧窮,年青時候販過鹽,後來到浙西鎮董昌手下當部將。黃巢起義軍攻打浙東的時候,錢鏐用小股兵力保住了臨安(今浙江杭州)。唐王朝認為他有功,封他為都指揮使,後來,又提拔為節度使。

錢鏐當上節度使以後,擺起闊綽來。在臨安蓋起豪華的住宅,出門的時候,坐車騎馬,都有兵士護送。他的父親對他這種做法,很不滿意。每次聽說錢鏐要出門,就有意避開。錢鏐得知父親回避他,心裏不安。有一次,他不用車馬,不帶隨從,步行到他父親的家裏,問老人為什麼要回避他。老人說:“我家世世代代都是靠打漁種莊稼過活的,沒有出過有財有勢的人。現在你掙到這個地位,周圍都是敵對勢力,還要跟人家爭城奪池。我怕我們錢家今後要遭難了。”錢鏐聽了,表示一定要記住父親的囑咐。自那以後,他小心翼翼,隻求保住這塊割據地區。

當時,吳越是個小國,北方的吳國比吳越強大,吳越國常常受他們的威脅。錢鏐長期生活在混亂動蕩的環境裏,養成了一種保持警惕的習慣。他夜裏睡覺,為了不讓自己睡得太熟,用一段滾圓的木頭做枕頭,叫做“警枕”,倦了就斜靠著它休息;如果睡熟了,頭從枕上滑下,人也驚醒過來了。他又在臥室裏放了一個盛著粉的盤子,夜裏想起什麼事,就立刻起來在粉盤上記下來,免得白天忘記。

他不但自己保持警惕,對他的將士要求也挺嚴。每天夜裏在他住所周圍,有兵士值更巡邏。有一天晚上,值更的兵士坐在牆腳邊打起盹來。忽然,隔牆飛來幾顆銅彈子,正好掉在兵士身邊,把兵士驚醒過來。兵士們後來知道這些銅彈子是錢鏐從牆裏打過來的,在值更的時候,就再也不敢打盹了。

又有一天夜裏,錢鏐穿了便服,打北門進城。城門已經關閉了。錢鏐在城外高喊開門,管門的小吏不理他。錢鏐說:“我是大王派出去辦事的,現在急著要回城。”小吏說:“夜深了,別說是大王派的人,就是大王親自來,也不能開。”錢鏐在城外繞了半個圈子,打南門進了城。第二天,他把管北門的小吏找來,稱讚他辦事認真,並且給他一筆賞金。

錢鏐就是靠他的謹慎小心,一直保持他在吳越的統治地位。吳越國雖然小,但是因為長期沒有遭到戰爭的破壞,經濟漸漸繁榮起來。

錢鏐還征發民夫修築錢塘江的石堤和沿江的水閘,防止海水往裏灌;又叫人鑿平江裏的大礁石,方便船隻來往。因為他在興修水利方麵做了好事,所以民間給他起個外號,叫“海龍王”。

錢鏐鞏固了他的統治,就過起奢侈的生活來。他把臨安城擴大了三十裏,大造亭台樓閣,把自己的王府造得像龍宮一樣。吳越國維持了71年,這在五代十國中,算是最長的了。這不能不說與錢鏐的統治措施有關。周世宗勇於進取

契丹滅了後晉,撤出開封時,河東節度使劉知遠順應民心,在太原稱帝,然後領兵南下。一路上軍紀嚴明,受到了中原百姓的支持,很快收得了洛陽、汴京等地。然後,他定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改國號為漢。就是後漢高祖。

劉知遠在位還不到一年就死了。他的兒子劉承佑即位,就是後漢隱帝。隱帝作了幾年皇帝,內部便起了動亂。隱帝秘密派人到鄴都殺害大將郭威,結果沒殺成,反而促使郭威發動兵變,郭威幾乎是沒費什麼氣力就推翻了隱帝。

第二年,即公元951年,郭威在將士們的擁戴下登上了皇帝寶座。都城仍設在汴京,國號周,就是後周太祖。周太祖是漢族人,出身貧苦,對百姓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因此當上皇帝之後,能夠保持節儉生活,並注意減輕百姓負擔,廢除了一些苛捐雜稅;他搜羅了不少人才,且能虛心聽取他們的意見,還鼓勵百姓積極生產,使社會得到了安定和發展。在周太祖的精心治理下,五代時期的混亂局麵開始好轉。

可是,周太祖僅僅在位三年就病逝了。他的養子柴榮繼位。柴榮本是郭威的內侄,因為郭威沒有兒子,便自小過繼給郭威。柴榮跟著郭威一起種田幹活,自幼養成了一種刻苦勤奮的精神,不僅胸懷大誌,而且性格沉著堅定:既善於騎射,又略通經史,稱得上是個文武全才。周太祖在位時,他成了父皇的主要助手。掛著宰相的頭銜,鎮守澶州,任鎮寧軍節度使。

柴榮即了位,就是周世宗。周世宗上台時候,無論是內還是外,形勢都十分嚴峻。

從內部來說,當時大臣都不信任周世宗,甚至看不起這個既年輕又不是郭威親兒子的繼承人。再從外麵來看,形勢也是很嚴峻。當後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後漢劉知遠的弟弟劉崇不服後周統治,占據太原,成立了一個獨立的割據政權。曆史上稱為北漢(十國之一)。劉崇自稱力量不敵,就效法石敬瑭,投靠遼國,拜遼主為“叔皇帝”,自稱“侄皇帝”。多次在遼兵幫助下進犯周朝,都被周太祖打敗。

年輕的周世宗剛剛登基,劉崇認為滅周複漢的時機到了,就馬上勾結遼兵,又一次發動進攻。劉崇自己集中了3萬人馬,再加1萬遼軍騎兵,便向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長治)進發。劉崇犯境的消息傳開汴京,周世宗立即召集大臣商議。他十分清楚,這一仗非常重要,隻能取勝,不能失敗。勝了則可服眾心,坐穩江山,敗了則必失去眾望,有亡國之危。於是,周世宗要親自帶兵出征。

大臣們一聽周世宗要親征迎敵,不少人都認為不妥。有人就勸諫道:“皇上剛剛即位,局勢不穩,人心易動,不宜帶兵親出。還是派個將軍去吧!”周世宗說:“劉崇趁我為父辦理喪事,又欺我年輕剛即位,企圖一舉滅我周朝。他傾巢而出,親自坐鎮,我豈能不全力以赴,親去迎戰?”大臣們見周世宗決心已定,說得也在理,便不再多說話了。

周世宗領著大軍迅速趕到了高平(今山西高平),速度之快,實在出乎劉崇所料。雙方擺開陣勢,劉崇一看周軍人少,不禁有些洋洋得意起來,他告訴遼軍將領不必參戰。北漢軍向周軍發起了攻勢。周軍果然抵擋不住,右邊的兩個大將樊愛能、何徽與北漢軍馬剛一交鋒,就拔馬往回逃跑,引起了全軍動搖,形勢十分危急。周世宗立刻一馬當先,帶著身邊的幾十名親兵向北漢大營殺去,士兵們見皇上親自上陣,頓時來了精神,一個個奮勇向前,像換了支兵馬一樣。宿衛將趙匡胤大聲喊道:“皇上都不怕死,咱們還怕什麼!”說著,與禁軍主將張永德各領兩千親兵衝進敵陣。北漢軍被周軍的勇猛氣勢所震住了,紛紛開始後退。周軍將士則士氣更振,爭先恐後,全線出擊。

後麵的遼軍看到北漢軍失敗,不敢再與周軍交鋒,就悄悄地撤走了。周軍在後緊追,大獲全勝,劉崇隻帶百餘騎狼狽逃回晉陽,幾乎全部覆沒。

戰鬥一結束,周世宗立即集合部隊,當眾將臨陣脫逃的樊、何二將斬首,並處罰了其他70幾個逃跑的將士。同時,他又立即從立功的將士中提拔了70人,來代替那些受罰者的職位。

高平一戰,使周世宗的威望大大提高。它不僅大敗北漢,示威遼軍,而且賞罰分明,震懾全軍,充分展示了周世宗的英勇和膽識。它也實在是周世宗皇帝基業的一個良好的開端。就是從這開始,後周政權才由亂而定,由弱變強。

周世宗在這個好開端的基礎上,力圖在政治和軍事兩個方麵做出一番作為。他曾說:“我希望做30年皇帝,用10年時間開拓疆土,用10年時間使百姓休養生息,再用10年時間把天下治理得太太平平。”周世宗在強化軍隊的同時,也著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進行了某些改革。他嚴禁官吏貪汙,嚴厲懲辦失職官員,裁並寺院,禁止私自招收僧尼,收購民間的銅器佛像鑄錢。他注重農業生產,鼓勵男耕女織,大力招徠農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頒布《均田圖》,規定各地州縣的租賦。此外還擴建京城開封,疏通汴口至淮河的流道,便利水運交通,國家呈現出一派興盛景象,是割據混戰的五代十國時代難得的安定時期,被以後的曆代傳為美談。

周世宗說的開拓疆土,意思就是要統一國家。麵對四分五裂支離破碎的國土,周世宗常常感到寢食不安,責無旁貸地把統一中國的大業擔在自己的肩上。

高平之戰以後,在治理國家的同時,周世宗南征北討,掃平、收複了大片國土,正當他準備實現統一全國的願望的時候,卻病倒了。公元959年,勵精圖治、勇於進取的周世宗帶著遺憾去世了。但是他畢竟為統一全國開辟了一條寬敞的大道,敲響了分裂局麵結束的喪鍾。

周世宗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他的改革順應當時的形勢,對曆史的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對後來的統一奠定了基礎。阿保機建立遼王朝

契丹是遼國的前身。契丹族原本是鮮卑族宇文部的一個分支,北魏時期在遼河以北地區居住。傳說古契丹有八個部落,八位部落首領都是一個騎白馬於土河(內蒙古老哈河)漂浮而下的男子和一位駕灰牛車順潢河(內蒙古西拉木倫河)而行的女人在木葉山相逢後結為夫妻所生。這對夫妻,就成了契丹族的始祖。

唐朝初年,契丹大賀氏朝也分成八部,規定了大賀朝可汗(最高首領)由八部大人三年一推選的製度。三年任期屆滿;表現好的還可連任。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年間,契丹隸屬大唐,唐玄宗天寶四年(公元745年),遙輦氏替代大賀氏,傳了九代,唐天佑三年(公元906年)冬,遙輦氏第九任可汗痕德堇病故,耶律阿保機被推舉為王,次年正月正式即位。就在同年,唐朝滅亡,朱全忠建立梁朝,自封皇帝。

耶律阿保機趁五代紛爭時期,多次率兵進攻幽州等地,俘掠漢人至契丹,契丹地盤不斷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