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鹹豐三年二月十日(公元1853年2月14日),太平軍戰士黎明前挖好一條通道,將炸藥放入,點燃後,轟的一聲,將城牆轟開一個大缺口,太平軍士兵蜂擁而入。清兵對突如其來的太平軍,慌忙應戰,漸漸不敵,陸建瀛被太平軍殺死,儀鳳門被太平軍攻下,接著城南聚寶門、水西門也被太平軍占領。江寧守將祥厚、霍隆武激戰中,被太平軍殺死。12天的戰鬥,清軍死的死,降的降,整個南京城全部被太平軍所占領。

三月二十二日天王洪秀全,在大隊人馬的護衛下進入南京城,開創太平天國的新天地,正式建立了與清王朝對峙的政權。

洪秀全進入南京後,在原總督府召開了各王及諸將會議。大殿正中坐著洪秀全,他的東側身邊坐著楊秀清。下麵太師椅上依次坐著:韋昌輝、石達開、林鳳祥、胡以晃、賴漢英、陳玉成、李秀成、蒙得恩、賴文光、秦日綱等人。洪秀全環視一下說:“在天父天兄的護佑下,我等順利攻下南京,吾意在此建都,不知諸位認為如何?”各將領對此意見很不一致。林鳳祥說:“我認為建都南京、洛陽、汴京或是北京,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我們天國務要除妖淨盡,占據全國,鬥爭不可半途而廢。如若建都南京,稍事休整,就應掃清南京周圍,下攻鎮江、揚州:上取安慶、九江。最重要的是北伐,攻下清妖老窩北京!”

林鳳祥的話有理有據,又有遠大誌向。洪秀全、楊秀清聽後不得不讚揚幾句。但二人關心的是建都,所以楊秀清接著說:“我看,定都南京,大家並不反對,就這樣定了。”

洪秀全還提出:“把南京改做天京,即可頒布《天朝田畝製度》。實行耕者有其田,有飯同吃,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等等。

會後,楊秀清又建議擴建總督府為天王府,同時又修建了東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等。擴建後的天王府,洪秀全非常滿意。周圍十餘裏,內外兩重,外城名曰太陽城,內城名曰金龍城。城門朝南,額朝為真神榮光門,又稱皇天門。二門為真神聖天門。左右設鍾鼓樓。進二門後有大殿名曰金龍殿,又稱天父上帝真神殿,極為壯觀。殿後為內宮,宮後建有後林苑。

洪秀全臨朝,頭戴純金精製的王冠,金項鏈,身穿純金紐扣的繡金龍袍。出門時,乘宮女手牽的金車。並與楊秀清製訂了等級森嚴的禮製:官員一律乘轎。天王是64人大轎,東王為40人。東王每次出巡,僅儀仗隊就有1000多人。見天王跪拜稱萬歲,見東王也跪拜稱千歲。北王、翼王及百官見東王也需跪拜稱千歲。

此時的洪秀全、楊秀清有些放鬆對清廷的進攻,在戰略部署上也產生了分歧。兩人各有各的打算,對現狀偏於滿足,楊秀清更是狂妄自大起來。在南京城東孝陵衛向榮的江南大營和楊州的江北大營,正是為了阻扼太平軍向東、向北發展,並伺機奪取金陵。翼王智破曾國藩

北伐同時,洪秀全又命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丞相賴漢英西征。

西征軍一路殺敵,很快就攻占了安慶、湖口和九江等沿江重鎮。長江兩岸到處都有西征軍活動。可是和曾國藩交手以後,西征軍遭到了接連的失敗。曾國藩是清朝的禮部侍郎,因為母親死了而在湖南老家守喪。由於正好趕上西征軍攻打湖南,他就組織起一支地主武裝來對抗太平軍。他的這支武裝就叫湘軍。曾國藩鎮壓太平軍非常凶殘,被太平軍稱為“曾剃頭”。他率湘軍拚命攻下了武昌,向西征軍瘋狂反撲。在這危急關頭,洪秀全和楊秀清派來了石達開指揮西征。石達開趕到湖口,立刻乘船來觀察湘軍的水營。

小船駛出鄱陽湖,來到長江水麵上。在賴漢英的指點下,石達開遠遠望去。隻見江麵上,一望無際的大小戰船依次排列,陣容整齊。看著湘軍的水營,石達開心中暗想:曾國藩治軍有方,看來要打敗湘軍不能硬攻,隻能智取。

“曾國藩把他的水軍戰船寬形的叫快蟹,較長的叫長龍,”賴漢英一邊指點一邊向石達開介紹,“那些快蟹、長龍等大型戰船擺在陣勢中間,指揮作戰。那些輕便的舢板快船穿插其中,直接執行守衛和攻擊的任務。

“曾剃頭這家夥真是挖空了心思啊!”石達開笑著說,“不過,我們太平軍也不是傻子。他有他的辦法,我們有我們的主意!”說完,他伏在賴漢英耳邊講了自己的破敵設想。

“妙計!妙計!”賴漢英聽了非常興奮,“這回看他曾剃頭還怎麼猖狂。”

石達開回到湖口,下令讓將士好好休息。然後,他又讓賴漢英領人守住長江和鄱陽湖交彙的水麵,防備湘軍突然進攻。

曾國藩布置好了水軍陣勢,準備與石達開決一死戰。可是一連等了十幾天,也不見太平軍有什麼動靜。曾國藩沉不住氣了,命令人去攻打湖口,結果吃了個敗仗。曾國藩隻好再做準備,打算再次進攻太平軍。

一天晚上,天空陰雲密布,整個湘軍大營也是一片死靜。這時候,十幾條太平軍的小船飛速駛來,漸漸向湘軍靠近。隨著突然間一陣戰鼓,太平軍呐喊著把無數支火箭射向湘軍。湘軍士兵從夢中驚醒,隻見一團團火球滾動在江麵和夜空。

“太平軍進攻了——”湘軍們在一片叫喊中慌忙應戰。當他們手持刀槍準備拚殺時,四周突然一片寂靜。黑暗中哪有什麼太平軍的影子。湘軍們又緊張地等了好長時間,見還沒有什麼動靜,便一個個大罵著回去睡覺了。就這樣一連一個月,湘軍們每天晚上都要被折騰個夠。曾國藩見手下人被搞得精疲力盡,氣得大罵太平軍。他幾次派兵挑戰,石達開隻是堅守陣地,就不肯出來應戰。曾國藩就放鬆了警惕。在他看來,石達開隻能搞一些夜間騷擾,根本就沒什麼可怕的。

一天,有個湘軍來報告石達開撤兵了。曾國藩聽後即刻命令全體將士,追擊石達開。這時,曾國藩的門生左宗棠連忙攔住了他,勸他慎重一些,曾國藩哪肯失去這次機會。

就這樣,曾國藩率領大軍直奔湖口殺來。他見湖口城頭果然已沒了太平軍,便命令湘軍大小艦船向鄱陽湖進擊。那些舢板戰船輕便靈活,都爭著衝到了前麵,駛進鄱陽湖。長龍和快蟹速度慢,漸漸被甩在了後麵。一見敵人已經中了圈套,石達開立刻命令埋伏在湖口兩岸的太平軍迅速封鎖湖口。隨著一聲令下,幾十門大炮齊聲開火,把湖口水麵死死地封住。這樣,湘軍的戰船就分成了兩半,舢板快船在鄱陽湖內,長龍和快蟹都被留在湖外的江麵上。

湖口內外,炮聲轟轟,太平軍全軍出動,與湘軍展開激戰。湖口內,湘軍的小船由於失去了長龍、快蟹的指揮,亂作一團。在太平軍的猛烈進攻下,湘軍的艦船翻船、著火,幾乎全軍覆沒。在湖口外,太平軍的小艇飛速駛向那些湘軍大船。沒有舢板的配合,快蟹、長龍行動遲緩,完全被動挨打。

曾國藩見大勢已去,自己的指揮船也陷入了太平軍的重圍之中,急得拚命跺腳。一個湘軍頭目勸他快上小船逃走。他一邊咬牙咒罵石達開,一邊跳上一艘小艇朝江中退去。

天色漸漸黑了,太平軍將士越戰越勇,湘軍最後徹底被擊潰。當月亮掛上天空時,江麵的硝煙已經散去。太平軍早已得勝收兵,江麵上隻剩下了湘軍的幾條殘船。曾國藩看看黯淡的天空,又看看滔滔的江水,頓時淚流滿麵。“我耗盡心血,苦苦操練,沒想到今天竟遭到這樣慘敗,還有什麼臉麵去見皇上。”說完,就要跳江自盡。旁邊的將領們連忙把他拉住,勸他“勝敗乃兵家常事”。曾國藩這才安定下來,率領殘兵敗將逃了回去。

曾國藩敗走後,石達開乘勝進軍,奪回武漢三鎮,又攻克了大半個江西。正當他想要將躲在南昌的曾國藩殘部一舉鏟盡時,洪秀全突然命令他馬上率兵回救天京。原來清王朝派大兵在天京周圍建立江南、江北兩座大營,直接威脅了天京的安全。石達開接到命令後立刻率兵打回了天京,一舉將兩座清軍大營摧垮。清兵統帥向榮被迫上吊自殺。太平軍的這一係列勝利使太平天國達到了全盛,各地也紛紛響應起義。林鳳祥孤軍北伐

太平天國在定都南京後,過高地估計自己,對形勢作出了錯誤的判斷,因而在政治上和軍事上采取了不合時宜的措施,在驕傲輕敵的思想下,決定采取固守天京,同時北伐與西征的戰略。

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受命率師北伐。三人站在隊伍前麵,林鳳祥向全體將士們說:“弟兄們,我們奉天王之命,今日就要北伐,直掃幽燕,除妖孽,撥嬌霧,重整江山。讓我們都來記住天王的囑咐:‘師行間道,直搗清妖京城,萬無貪攻城略地,糜費時光’。”

北伐軍以閃電般的速度,一舉攻下滁州、鳳陽、亳州,直向河南進發。一個月後,大軍逼近開封,與清軍激戰兩天,沒有攻下。李開芳對林鳳祥說:“我們孤軍作戰,無後援部隊,不易久留一地。”林鳳祥說:“那就渡河攻懷慶!”

這時正好吉文元找來幾位當地煤工,用運煤船神不知鬼不覺的越過天險黃河,大軍直逼懷慶府。消息傳到北京,鹹豐大驚,命僧格林沁為參讚大臣,惠親王綿愉為大將軍,會同欽差大臣勝保,率兵圍堵北竄之賊,授直隸總督訥爾經額為欽差大臣,會同尚書恩華,急赴河南解懷慶之圍。並傳諭:“各軍務必奮勇殺敵,如有閃失,嚴懲不貸。”

圍攻懷慶府的太平軍,攻城多次,未能攻克。又得知納爾經額率兵前來解圍,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三人合計,先給清軍一猛烈打擊,然後向西突圍,進兵山西。

次日,清將訥爾經額、恩華、托明河,勝保合成半包圍圈,向太平軍殺來。太平軍個個如同猛虎般迎了上去,一陣猛殺,清兵死亡不少。納爾經額命令用炮轟擊太平軍。林鳳祥一見,立即命令急速向西突圍。吉文元在掩護突圍時,不幸受重傷。

太平軍順利突圍,直入山西。山西巡撫毫無準備,被太平軍連克平陽、洪洞等縣。這時洪秀全命曾立昌、許宗揚率兵兩萬已進入山東,林鳳祥得知後,決定智取臨洛關,揮兵東進。

臨洛關在邯鄲縣北,是東進必由之路,也是兵家必爭之地。訥爾經額擊走太平軍後,駐守此關。李開芳命先頭部隊一律換上清軍衣服,高舉清軍旗幟,浩浩蕩蕩地向臨潼關開去。訥爾經額誤以為是勝保之軍,毫無防備,命開關迎接。不料此軍一進城,立即大砍大殺。隨後蜂擁而上的竟是太平軍。納爾經額方知中計,無力挽回,隻好奪路逃走。

太平軍奪下臨潼關,於十月二十七日攻占滄州,二十九日奪取靜海,然後揮師拿下張登鎮,此地離保定僅有60裏,京城立即慌亂不安,達官顯貴紛紛準備逃亡。鹹豐皇帝坐臥不安,但仍強作鎮定地下諭旨:“命僧格林沁、勝保速速堵截長毛,如若京城有失,朕決不饒你們!”

此時太平軍因孤軍作戰,軍需物品已供應不上,特別是糧食,李開芳說:“北京一時難已攻下,不如乘天津空虛,先奪下天津,補充上糧食,再回師猛攻北京,可一舉拿下。”林鳳祥很讚同。二人商定後,迅速率兵直撲天津,順利占領天津郊區的楊柳青,嚇得天津知縣謝子澄不知如何是好。然而,天不滅清,雖說是秋季,卻連下三天大雨,河水猛漲,天津城外一片汪洋,林鳳祥、李開芳隻好退出楊柳青,退兵靜海縣和獨流鎮休整。

雨過後,天氣又轉涼,朔風驟起,太平軍都是兩廣一帶的人,衣服單薄,焉能承受這樣的氣候,而軍糧又未補充足,處境十分困難,但士氣卻很高昂。這時吉文元傷勢已好,三位將軍看到士兵在冷風中,心如刀割。他們盼望著援軍早日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