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主義一見西摩爾戰敗,大驚失色,慌忙又調集大批侵略軍進入天津,駐紮在紫竹林租界裏。
6月17日,天津紫竹林租界槍炮齊鳴,喊殺震天,義和團圍攻租界的戰鬥打響了。
紫竹林租界在海河北岸,天津城東南,本來是個景色美麗、環境優雅的地方。可是自從第二次鴉片戰爭以來,這個地方被帝國主義列強強行占領了。他們在那裏建教堂、蓋洋房,驅逐原先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中國人,還到處掛出“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汙辱中國人。人們把這裏的洋人恨透了。
打響進攻紫竹林第一槍的,是武備學堂的學生們。武備學堂位於紫竹林租界東麵,是清朝培訓軍官的學校。當義和團在天津興起的時候,武備學堂的許多學生也加入進去。6月17日早上,學生們乘洋人不備,開炮猛烈轟擊紫竹林租界。由於武備學堂威脅很大,所以聯軍立即派大批軍隊撲向武備學堂。然而,在學堂學生們的英勇抵抗下,聯軍始終沒能衝進學堂。惡毒的侵略者們,竟放火燒房,引起了學堂內的火藥庫爆炸,學堂學生全部壯烈犧牲。
就在武備學堂學生們英勇抵抗侵略者反撲的同時,另一路義和團在大師兄曹福田的率領下,開始了攻打老龍頭車站的戰鬥。
在攻打紫竹林租界之前,曹福田就意識到:老龍頭車站既是聯軍由大沽向津、京增兵的樞紐,也是租界與外界聯係的要地。如果搶占了老龍頭車站,也就切斷了租界內兵力、糧食等供應的生命線,那麼租界內的敵軍就會不戰自敗了。守護在車站內的是俄國的兩千軍隊。他們占據有利地形,構築了堅固的工事。曹福田一到,就下令包圍車站,向俄軍發動猛攻。為了配合作戰,義和團還在三岔口、黑炮台等地架起大炮,猛轟車站。一時間,槍炮聲,喊殺聲連成一片,俄軍被打得哭爹喊娘倉皇逃走。不久,聯軍增派援軍七、八千,帶著新式的槍炮反撲。義和團寡不敵眾,被迫退出車站,但仍對車站采取包圍之勢,尋機反攻。
爭奪老龍頭車站的戰鬥還在激烈地進行,由張德成率領的義和團,從馬家口向紫竹林發起進攻。
張德成本是在海河上以撐船為業的船夫。後來由於帝國主義在天津附近修建鐵路,霸占碼頭,張德成就沒了生計。他痛恨洋人,為了生活,就在天津郊區獨流鎮組織義和團,不久發展到兩萬餘人,號稱“義和神拳天下第一壇”。這次是與曹福田商量好,聯合攻打租界的。
由於聯軍使用的都是先進的洋槍、洋炮,並且在租界周圍布滿了地雷;而義和團大多使用大刀長矛,還有的使用鎬頭、鐵鍬,武器相當落後。雖然義和團戰士們個個勇猛頑強,高喊著“刀槍不入,殺盡洋人”的口號,一批批地向上衝,但又一批批地死在聯軍罪惡的子彈下。義和團接連進攻了十幾次,都沒能成功。眼見著戰士們一批批地死去,張德成心急如焚,他猛然脫掉上衣,怒罵道:“狗娘養的,我跟你們拚了!”說著掄起大片刀就要向上衝。這時忽然背後有人高喊道:“大師兄,且慢!我有計可治服洋鬼子。”
張德成回頭一看,原來是紅燈照的黃蓮聖母。黃蓮聖母,是天津附近紅燈照的首領。紅燈照,也是義和團的一支,不過參加者都是女子。黃蓮聖母原名叫林黑兒,父母、丈夫、子女都被洋人殺害,她帶著對洋人的滿腔仇恨投奔義和團,並組織了紅燈照,召集許多年輕女子參加進來。她還散發傳單,上寫:“一片苦海望無津,小神忙亂走風塵,八千十萬神兵起,掃滅洋人世界新”,並自稱是黃蓮聖母,成為紅燈照的領袖。
黃蓮聖母叫人馬上找來五十多頭凶猛膘悍的公牛,又讓義和團戰士們在牛角上綁上鋒利的匕首,牛尾上掛滿一串串的大爆竹。張德成一看,不禁拍手叫絕,立即下令點燃牛尾巴上的爆竹。
爆竹一響,公牛一下子都驚了,它們拚命地向租界裏衝去。租界周圍的地雷被公牛踏響,大批的聯軍士兵被牛踩死或被牛角上的尖刀刺死,租界內的聯軍彈藥庫也被牛尾巴上的燃竹點燃,爆炸升天。聯軍一下子亂了陣腳,義和團乘勢衝入租界,占領了許多地方。
在天津義和團奮勇殺敵的同時,北京義和團也與侵略者進行了殊死搏鬥,狠狠地打擊了侵略者的氣焰。
正當義和團戰士在前線浴血奮戰的時候,慈禧太後露出了她賣國的真麵目。在此以前,她允許義和團反對八國聯軍的活動,隻不過是泄私憤而已。7月初,慈禧就密令天津提督宋慶,不惜餘力,屠殺義和團。在宋慶的血腥鎮壓下,義和團損失慘重,天津全城很快被侵略者占領。
8月4日,八國聯軍二萬多人,從天津沿運河向北京進犯。途中遭到義和團的沉重打擊,從天津到北京不到二百裏,而聯軍卻走了半個月才開到北京城下。
慈禧太後一看大事不妙,急忙請李鴻章出城求和,並送去西瓜、冰塊給聯軍解暑。但是聯軍拒絕慈禧的求和要求,向北京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慈禧和她的親信們隻得棄城逃跑。就在她逃出北京的同時,還下令讓留守的清軍配合聯軍將義和團斬盡殺絕。
聯軍進入北京後,瘋狂地進行燒、殺、搶、掠的活動:日軍從戶部搶走三百萬兩銀子後,還放火燒毀戶部以毀滅罪證;法軍將無辜群眾趕入一個胡同內,用機槍掃射,當場打死幾千人……幾天時間,繁華富庶的北京城被洗劫一空。
帝國主義在屠殺中國人民、搶奪中國財物的同時,還強迫清政府簽定了《辛醜條約》。根據條約,清政府賠款4億5千萬兩白銀,加上利息,共9億8千2百多萬兩,以海關關稅、鹽稅、常關稅作保,在北京設立了使館區,拆毀大沽炮台,外國軍隊進駐北京等許多喪權辱國的條件。
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義和團運動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企圖。正如孫中山先生所說的:“其勇銳之氣,殊不可當令人驚奇佩服,那次血戰之後,外國人才知中國還有民族精神,這種民族是不可消滅的。”孫中山創建同盟會
清王朝自鴉片戰爭以後,已是日薄西山。慈禧專政後,國勢更加日趨衰敗。一係列割地賠款,使神州大地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一些愛國的仁人誌士,紛紛起來提出效仿西歐,實施新法,倡導富國強民的政策,但均遭到以慈禧、李鴻章等頑固派的刁難和鎮壓,使全國反清的鬥爭形勢更加高漲。由一般的民眾組織鬥爭,轉化為有一定的理論為指導的革命鬥爭。
最早的革命鬥爭組織是孫中山領導的“興中會”。從1903年夏季起全國又先後湧現出黃興、宋教仁領導的“華興會”;蔡元培、章太炎領導的“光複會”;孫武等領導的“日知會”等等。
1905年夏,孫中山結束了在歐美發動留學生和華僑的工作又匆匆趕回日本。7月的一天,他經一位日本友人宮崎的介紹,拜訪了黃興。兩人一見如故,孫中山暢談革命形勢,並建議“興中會”與“華興會”聯合,共同致力革命,當即得到黃興的讚同。宋教仁得知後,也十分讚同。不久,湖北、四川、廣東以及其他一些省的留學生也一致擁護孫中山的主張,組織統一的革命團體。
不久,孫中山在東京邀集留日學生和旅日華僑見麵。與會者不論見過麵,還是沒見過麵的,都對孫中山為革命奔走的業績早有耳聞,紛紛請他先給大家講幾句話。孫中山環視坐在他周圍的為國為民獻身的誌士仁人,興致勃勃地說:“今天,是濟濟一堂!到會同誌都是學業充實,誌氣堅銳,魄力雄厚的人,而且多數能文能武。從事革命事業,一定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我和諸君見麵,第一個感覺就是中國的前途大有希望!”人群中響起一片掌聲,孫中山輕輕揮揮手又說:“現在國內局勢十分危急,列強虎視眈眈。但,我說革命事業怕的是自己內部不統一,這一省想起事,那一省也想起事,各自為戰,這樣,力量不集中,既不能推翻清政府,革命力量也保存不住。列強還會乘機謀利。”
坐在一旁的黃興插一句說:“是這樣!我們華興會想在湖南起義就失敗了,革命要成功,必須組織起來。”
與會者一致同意聯合起來,成立一個組織。孫中山被推舉為會議主席。討論的第一個議題是:這個統一組織的名稱和宗旨。代表們一致同意叫“中國同盟會”簡稱“同盟會”。宗旨,孫中山想出16個字:“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代表中有少數人對“平均地權”有異議,但經過孫中山耐心的開導,基本上通過了。
第二個議題:擬定一個會員入會的秘密誓詞,當時由孫中山起草,黃興、陳天華略加修改。在誓詞中明確提出“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綱領。接著,孫中山領著代表們莊嚴宣誓。宣誓後,孫中山欣然地說:“可慶可賀,從今日起,我們不是清朝的人啦!”
8月13日,孫中山在歡迎他的千人大會上,用鐵一樣的事實批駁了康有為、梁啟超等保皇黨的陳詞濫調。並號召革命有誌之士絕不能“無所藉手,蹉跎歲月,寸功不展”,隻要“發奮自雄”“易舊為新”,在數十年內不僅“舉西方之文明而盡有之”,而且勝過他們也是可能的。
8月20日下午,在東京市赤阪區靈南阪,日本友人阪本金彌的住宅內舉行了同盟會正式成立大會。出席大會的會員有一百多位,大會在孫中山的主持下,通過了同盟會的章程和宗旨。大家一致推舉孫中山為同盟會總理。大會又采用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的原則設立了機構,同盟會下設支部。
中國同盟會的成立,是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裏程碑,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不久,同盟會又創辦了自己的機關報——《民報》,孫中山親自寫了《發刊詞》,他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從此,民族民主革命以更迅猛的腳步前進了。
正當同盟會成立之際,慈禧也玩弄“預備立憲”的政治花招,與同盟會相對抗。慈禧於1905年7月接受了袁世凱的建議,派五位大臣出國考察憲政,以做“預備立憲”騙局中的馬前卒。
朝廷準備立憲的消息傳到保皇派康有為、梁啟超處,二人如獲至寶,立即向各地保皇派發出通告改保皇會為“國民憲政會”,鼓吹君主立憲,揚言在中國“隻可行君主立憲,不能行共和革命。”
康有為和梁啟超為師生關係,二人是維新運動的領袖,由於一些原因,康有為變得保守起來,不讚成,民主革命。後來,梁啟超的思想,漸漸向同盟會靠攏。
在這種政治形勢下,孫中山斷然指出:“革命、保皇二事,決分兩途,如黑白之不能混淆,如東西之不能易位。”並舉出大量的事實,揭穿清政府玩弄假立憲的伎倆是一個企圖苟延殘喘的卑劣陰謀。秋瑾徐錫麟舉事
1907年7月6日,安徽安慶的巡警學堂正在舉行畢業典禮。幾百名學生筆直地站在操場上,恭恭敬敬地等待著安徽巡撫恩銘的檢閱。
不久,大腹便便的恩銘在學堂的會辦(相當於教務長)徐錫麟的陪同下走進操場。恩銘一邊向學生們點頭致意,一邊大搖大擺地向前走,一點也沒注意到陪同他的徐錫麟這時已落在了後麵。忽然一個黑乎乎的東西從學生隊伍中飛了出來,恰好落在恩銘的腳下。待他定睛一看,竟是一顆炸彈。恩銘嚇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真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那顆炸彈“哧哧”地冒了一陣煙後並沒爆炸,這時就見徐錫麟一個箭步跳上前來,架起恩銘,嘴裏還不住地說著:“大人不要害怕,刺客馬上就能抓住。”說話間,徐錫麟突然從靴筒裏掏出一把小手槍,對準恩銘的胸口“啪啪”就是幾槍,恩銘還沒反應過來就歸了西天。
這時,整個操場都亂成了一團,徐錫麟趁亂招呼著三十幾個學生模樣的人迅速衝向離巡警學堂不遠的安慶軍械庫,搬出大量的槍支彈藥。這時,就見聞訊趕來的清兵,已經裏三層外三層把軍械庫團團圍住。黎錫麟他們隻好各自找了有利地形,向外猛烈射擊,打死了許多想衝進來的清兵。
清兵越聚越多,他們與徐錫鹿等人對射著,一時槍聲、炸彈爆炸聲、人們的呐喊聲混在一起,響徹雲霄。這時就聽到清兵的後麵有人叫喊著:“給我上,打死一個給五百兩銀子;後退一步千刀萬剮(音ɡuǎ)!”所以雖然有好多清兵被徐錫麟他們打死,但為了錢,他們還是玩命往上擁。就這樣激戰了兩個多小時,許多巡警學堂的學生犧牲了,徐錫麟也負了重傷。眼看就衝不出去了,這時徐錫麟對他身邊的通訊員說:“我們恐怕不行了,現在我最擔心的是秋瑾女士,清政府一定會去加害她。所以現在我們幾個掩護你,從敵人火力弱的後門衝出去給她報信。”徐錫麟他們幾個端起槍就衝出前門,對著敵人猛烈射擊。清兵為了那五百兩銀子都紛紛湧向前門,通訊員很順利地衝出了後門。
7月11日深夜,小雨淅淅瀝瀝不住地下著,整個紹興城一片漆黑,隻有城西的大通學堂裏,有一點燈光在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