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不受一錢
【釋義】“不受一錢”形容為官清正廉潔。
【出處】此典出自《晉書·鄧攸傳》:“郡常有送迎錢數百萬,攸去郡,不受一錢。百姓數千人留牽攸船,不得進,攸乃小停,夜中發去。”
鄧攸(公元?~326年),字伯道,晉代平陽襄陵(今山西襄汾)人,西晉時曾任河東太守。西晉末年,朝廷內訌,爆發了八王之亂。晉懷帝(司馬熾)永嘉年間(公元307~312年),石勒(公元274~333年,羯族,上黨武鄉人,字世龍,東晉列國後趙的創造者)消滅東海王司馬越全軍,攻克陷洛陽城,鄧攸當了俘虜。石勒欣賞鄧攸的才能,就任用他為參軍,讓鄧攸跟著他東征西戰。鄧攸乘機帶著妻子兒女逃跑,又遭到賊人劫掠,失去牛馬,隻好扔掉自己的親生兒子,隻帶著妻子和侄子鄧綏逃亡。後來經友人推薦,得到晉元帝(司馬睿)的任用。
晉元帝任鄧攸為太子中庶子。當時,吳郡太守缺額,許多人都想去擔任這個職務,晉元帝都沒有答應,結果卻把吳郡太守的職位授給鄧攸。鄧攸自己帶著糧米到郡上任,不肯接受俸祿,隻飲用吳郡的水而已。當時吳郡鬧饑荒,鄧攸上奏請求賑濟災民,還沒有得到恩準,就自行開倉放糧,救濟百姓。朝廷派遣散騎常侍桓彝慰勞饑民,考察鄧攸的政事得失、好壞。這兩個使者彈劾鄧攸擅自開倉放糧。不久,皇帝有詔令下達,諒情而寬赦其罪。鄧攸在吳郡任太守期間,清正廉明,百姓歡悅。後來,鄧攸自稱身體有病,就辭去太守的官職。郡府裏常有用於迎送的金錢幾百萬,鄧攸離職時,不肯接受一文錢。他離開吳郡時,數千名老百姓拉住鄧攸乘坐的船,苦苦地哀求他留下來,使他的船無法行進,於是鄧攸隻好留下來又呆了一段時間,到晚上才乘船離去。
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釋義】“不癡不聾,不做家翁”用以比喻作為一家之主,對子侄輩的一些小過失,要裝癡假聾,不必追究,否則大家庭就難以維係。
【出處】此典出自《北史·長孫平傳》:“平進諫曰:‘諺雲:不癡不聾,不做大家翁。此言雖小,可以喻大。邴紹之言,不應聞奏。’又見《資治通鑒·卷二二四·唐代宗大曆二年》:子儀聞之,囚暖入待罪,上曰:‘鄙諺有之‘不癡不聾,不為家翁’,兒女子閨房之言,何足聽也?’”
唐代,爆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又接連發生了回紇、突厥等少數民族入侵,唐皇被逼得幾次逃難,郭子儀,多次打敗亂軍,使唐王朝轉危為安。唐代宗李豫為了酬勞郭子儀,除了給他高官厚祿外,還把自己的女兒升平公主嫁給他的兒子郭曖為妻。小夫妻吵架的時候,升平公主擺起了公主架子。郭曖氣憤地說:“你是公主又有什麼了不起!皇帝不是全靠我爸爸出力才能坐穩皇位的嗎?我爸爸還不稀罕做皇帝呢,要不然早就做了!”升平公主氣得立刻跑回皇宮去向皇帝哭訴。郭子儀恐慌不已,郭曖的話如果被追究起來,是要滿門抄斬的啊!於是他連忙把郭曖捆綁起來,並向皇帝李豫請罪。誰知李豫卻不以為然地笑道:“俗諺說:‘不癡不聾,不做家翁。’兒子、媳婦吵嘴說的話,大人何必計較呢?”一場天大的風波就這樣平息了。
專橫跋扈
【釋義】指獨斷專行,橫行霸道,為所欲為。
【出處】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梁冀傳》。
梁冀是東漢時期一個自高自大的將軍,他憑借妹妹是漢順帝的皇後,擔任過朝中許多重要職務。
漢順帝永和元年,梁冀被任命為河南尹,他上任以後,無惡不作,臭名昭著。當時,梁冀的父親、大將軍梁商有位老朋友呂放,是洛陽令,呂放在一次進京的時候,拜會了梁商,把梁冀的所作所為告訴了他。梁商很惱火,就把梁冀找來,嚴厲地訓斥了一頓。
梁冀懷恨在心,暗中派出刺客,把呂放殺了。他怕父親知道,又借追捕凶手為名,把呂放宗族親友一百多人全部殺死。
不久,梁商病死,漢順帝讓梁冀接任了他父親大將軍的職務。從此,梁冀掌握了朝廷的軍政大權。
公元144年,漢順帝病死,漢衝帝即位。那時衝帝還是個二歲的幼兒,由梁太後代為執政。梁冀根本不把自己的妹妹放在眼裏,更加專橫跋扈。
過了一年,衝帝又死了。梁冀為了繼續操縱朝中大權,便立當時隻有八歲的劉纘做皇帝,便是漢質帝。
漢質帝雖然年幼,人卻很聰明。他知道梁冀非常驕橫,心中很不滿。一天,質帝坐朝,百官朝見畢,他看著梁冀說:
“他可真是個蠻橫無理的大將軍呀!”
梁冀聽了,又氣又恨,害怕質帝日後會對自己不利,就指使爪牙把毒藥摻在湯餅中送給質帝吃,把質帝毒死了。
接著,梁冀又立劉誌為漢桓帝。從此,他更加驕蠻凶橫,不可一世。他對反對自己的人,大加殺戮,殘酷無情,當時朝中無人敢反對他,因此,他先後專權達二十餘年。後來,漢桓帝隨著年齡的增加,也逐漸羽翼豐滿,最後逼得他自殺而死。
為虎作倀
【釋義】“為虎作倀”意思是引誘、幫助壞人做壞事。
【出處】此典出自《北夢瑣言逸聞》:“凡死於虎,溺於水之鬼號為倀,須得一人代之。”
古時有這樣一則傳說:有一隻老虎,正在茂密的森林裏尋找食物,忽然碰見一個人,就一口咬死了這個人,然後把這個人身上的肉吃光了。老虎雖然把這人當做了鮮美的食物,痛快地吃了一頓,可是卻還不準這人的靈魂離開他,一定要讓這個人再找一個人給它吃,才可以獲得自由。於是這靈魂就引著老虎到處去找第二個人。不久,找到第二個人,這時候,那靈魂便走上前去把那個人的衣服脫掉,又把帶子解開,讓老虎輕而易舉地吃掉赤裸裸的人身。那幫助老虎幹這種吃人勾當的靈魂,叫做“倀鬼”,也叫“虎倀”。
五鬥解酲
【釋義】“五鬥解酲”本來的意思是,用五鬥酒解酒病。後來,人們用“五鬥解酲”形容縱情飲酒,放浪不羈。
【出處】此典出自《晉書·劉伶傳》。
晉代名士劉伶狂放不羈,喜歡飲酒。有一次,他感到口渴難忍,就可憐巴巴地向妻子要酒喝。妻子很生氣,反而將酒倒掉,毀掉酒器,痛哭流涕地勸丈夫說:“你喝酒太多,這不是養生之道,一定要戒掉。”劉伶說:“好!可是我自己沒有能力戒掉,隻有祈求鬼神,我親自在鬼神麵前賭咒發誓才行。你快去準備酒肉,我馬上就要祈禱了。”妻子依照他的吩咐去做了。劉伶跪著祈禱說:“老天生我劉伶,愛喝美酒出名。一次喝上一斛,五鬥才解酒病。婦人說的話,千萬不要聽從。”於是飲酒吃肉,又喝得酩酊大醉了。
從容不迫
【釋義】形容鎮定自若,不慌不忙。
【出處】春秋·莊周《莊子·秋水》。
慶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莊子,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縣東北)人,是戰國時的哲學家。
有一天,莊子和當時宋國的另一名哲學家惠子一同在濠水(在今安田鳳陽境內)岸邊觀魚。
莊子說:“你看這條魚在水中遊得多麼從容自在啊!它是多麼地快樂!”
惠子說:“你又不是魚,怎麼知道它們現在很快樂呢?”
莊子說:“你又不是我,怎麼能斷定我不知道它們現在很快樂呢?”
惠子說:“我不是你,當然不知道你是喜是憂。但你總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則是肯定無疑的。”
莊子說:“我們從頭說起:你剛才問我怎麼知道魚是快樂的,這說明你知道我了解魚的快樂才會問我的。我現在告訴你,我是從自己的感受中體會的。我與你在濠水邊同遊觀魚,悠閑自在,自得其樂。這魚其實跟我們一樣,悠閑自在,隻不過是形式不同而已,它的方式是在水中從容不迫地遊戲觀望。”
勸虎行善
【釋義】比喻對敵人不能講慈悲,勸他們行善是徒勞無益的。
【出處】此典出自馮夢龍《古今譚概·微詞》。
從前菩薩變化成雀王,用慈悲的心腸救濟大眾。有隻老虎吃野獸,骨頭掛在它的牙縫裏,困餓得快死了。雀王便飛進虎口中啄那塊骨頭,每天都這樣做,骨頭便被啄出來了,老虎也得救了。雀王便飛到樹上,對老虎說佛經道:“殺死生命是殘暴的行為,罪惡沒有比這更大的了。”老虎聽了,勃然大怒,說:“你才離開我的嘴,現在就敢多說話!”雀王馬上飛走了。
匹夫之勇
【釋義】指沒有智謀,僅憑個人力氣的魯莽之人。
【出處】《國語·越語上》。
春秋時期,吳國打敗了越國。越王勾踐受到了百般淩辱,越國遭受到極大的損失。
勾踐臥薪嚐膽,積蓄力量,誓死複國雪恥。
於是,勾踐以身作則,過著艱苦樸素的生活,親身參加勞動,體恤民情。根據百姓實際製定政令,百姓討厭的就取消,老百姓認為不夠和不妥的地方,就加以修改補充。並采取一係列的政策,增加生產,鼓勵繁殖人口。
對有學問有才能的人給予優厚的待遇,同時對他們加強道義方麵的教育,對從四麵八方前來效力的人才,則在祖廟裏隆重地接待他們。
勾踐有時坐著船巡行各地,船上裝著好飯好菜,遇到出遊的年輕人,就請他們來進餐,然後詳細問明他們的姓名及各種情況,以備日後錄用。
不是自己親自種出來的糧食,勾踐不吃;不是夫人織製的衣服,勾踐不穿。
在國內,十年免收租稅,百姓富足,都儲有3年的糧食。
於是,百姓們都向越王勾踐請求道:
“當今越國國內,熱愛國君就如同熱愛自己的父母!做子女的都想為父母報仇,當臣子的都一心想替君主報仇。因此一旦跟吳國打起仗來,難道還會有不竭盡全力的人嗎?請您下命令和吳國人決一死戰吧。”
勾踐看到對吳作戰的條件已經成熟,便順勢答應了百姓們的請求。他召集大眾訓示道:
“我聽說賢德的君王,不愁兵將人數不多,擔心的是他們品行不好,貪功冒進或臨陣逃跑;現在吳王夫差擁有數千裝備精良的兵將,還嫌他軍隊的人數不多。作戰難道僅在於人數的多少嗎?現在我要協助上天消滅吳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我不希望你們隻憑個人一時的勇氣去作戰),希望你們能聽從號令,統一行動。奮勇殺敵的有賞,臨陣脫逃,要嚴罰!”百姓們父子、夫妻、兄弟之間互相勉勵說:
“誰能像我們國君一樣對百姓施加這麼多恩惠呢?我們能不為他而拚死戰鬥麼!”
公元前473年,越國同吳國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勾踐帶領的軍隊英勇衝殺,勇往直前,大獲全勝。最後吳王夫差自殺身亡,越國消滅了吳國。
天衣無縫
【釋義】說明處理事情沒有漏洞,考慮周到全麵。
【出處】前蜀·牛嶠《靈怪錄·郭翰》。
從前,有位才子郭翰,在一個夏天的晚上,他在燈下讀書,因為太熱了,他就走到院子裏,躺在竹椅上乘涼。那是一個晴朗的夜晚,長空如碧,明月高懸,星空中飄著幾朵白雲。郭翰正看得入神,忽見一朵白雲飄然而至,停在他的麵前。
郭翰吃了一驚,忙定睛一看,原來是一位美麗無比的少女,正微笑著站在那裏。郭翰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姑娘,趕緊站起來施禮,那位美少女倒是很大方,自然和郭翰聊了起來。
郭翰問道:“請問姑娘從哪裏來?”
那位姑娘笑著說:“我是天上的織女,在天上呆久了,有點寂寞,聽說你是一位才子,就下來找你聊聊。”
郭翰一聽,麵前這位姑娘原來是位仙女,就覺得更是驚奇,心想,難怪她這麼漂亮!就又仔細地打量了她一遍。仙女身上穿的衣服也非常好看,是人間從來沒有見過的,而且,奇怪的是衣服上卻沒有一條縫子。郭翰就問仙女:“你的衣服上怎麼沒有縫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