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長歌當哭
【釋義】“長歌當哭”表示以歌代哭,多指用詩文抒發胸中悲憤之情。
【出處】此典出自清黃宗羲《亡兒阿壽壙誌》:“兒卒於乙未之除夕,長歌當哭,遂以哭兒者為之銘。
觀《紅樓夢》:‘妹生辰不偶,家運多艱,姊妹伶仃,萱親衰邁。……感懷觸緒,聊賦四章,匪曰無故呻吟,亦長歌當哭之意耳……’”
寶玉與黛玉正在論琴。黛玉說:“高山流水,得遇知音……古人說,‘知音難遇’。若無知音,寧可獨對著那清風明月,蒼鬆怪石,野猿老鶴,撫弄一番,以寄興趣,才不會辜負這琴……”當他們邊談邊往外走時,隻見秋紋帶著小丫頭捧著一小盆蘭花送來。她說:“太太那邊有人送了四盆蘭花來,因裏頭有事,沒有空兒玩他,叫給二爺一盆,林姑娘一盆。”黛玉看時,卻有幾枝雙朵兒的,心中忽然一動,不知是喜是悲,便呆呆的傻看。寶玉走後,黛玉回到房中,看著花,心想:“草木當春,花鮮葉茂,想我年紀尚小,便像三秋蒲柳。……隻好像那花柳殘春,怎禁得風催雨送!”想到這裏,不禁又流下淚來。
黛玉正愁得無法排解時,隻見寶釵那邊打發人送封信來。黛玉打開看時,隻見上麵寫道“妹生辰不偶,家運多艱,姊妹伶仃,萱親衰邁。……感懷觸緒,聊賦四章,匪曰無故呻吟,亦長歌當哭之意耳……”黛玉看畢,不勝傷感。
風流人物
【釋義】“風流”二字,原是傑出的或者是英俊的意思,“英俊”在這裏,不是就相貌而言的,而是指一個人的文韜武略出眾。傑出的或英俊的人物,一般是指對一定時代有一定影響的人物。
【出處】此典出自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蘇軾是我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一生寫下了許多至今還被人們廣為傳唱的名詞佳句,《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其中一例。在這首詞中,詩人麵對三國時期赤壁大戰的古戰場,由衷地發出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感慨。大江,當指長江,意思是說,長江滾滾,終日不停地向東奔流,那洶湧澎湃的浪潮,淘洗盡了千古以來無數的傑出人物。詩人筆下的大江東去,代表著時間巨流的無情流逝,它帶走了歲月,也帶走了像周瑜這樣的千古英雄。蘇軾借這句詞,感歎世上英雄人物的盛衰無常。可以說是氣勢雄偉,意境悲涼,從古以來為人稱道,影響至今。羅貫中後來寫《三國演義》,卷首詞:“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就是由這句詞演變而來的。1998年,在那場人與自然的生死大搏鬥中,軍旅詩作家張卓婭、王祖皆在題為《你就是英雄》這首歌裏,寫下了“大江東流去,千古看英雄,驚濤拍岸誰人勇,人民子弟兵”,也是借鑒了蘇軾的《赤壁懷古》,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抗洪英雄無限崇敬的心情,不過,這首歌裏提到的英雄,卻不是古人所說的英雄,在對象上有了不同。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應愛國詩人柳亞子先生的要求,毛澤東親筆書寫了他初到陝北看到大雪時寫下的一首詠雪詩,贈給柳亞子先生。11月14日,重慶《新民報晚刊》全文刊登這首詩,這就是《沁園春·雪》。全文是這樣的: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首詩的上半段,描繪了祖國山河的嫵媚壯麗,景色萬千;下半段寫江山如此秀美,無數英雄為之傾倒,爭相為其奔走操勞。詩文發表之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一時轟動了山城重慶。議論的焦點,是詩中的“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究竟指的是誰。
因為詩中說,論起古往今來的一輩輩英雄,可惜宏圖大略的秦始皇和漢武帝,在文治方麵要比他們的武功差一些;開創基業的唐太宗和宋太祖,辭藻和才華要欠缺一點;號稱天之驕子的成吉思汗,不過懂一些挽弓射獵的武藝,曆史上的這些英雄豪傑都已經隨著時間逝去了。而真正的英雄豪傑,要看今天。為此,人們紛紛猜測,今天的英雄豪傑究竟是誰呢?後來,毛澤東自己注解,是指人民群眾。在他的眼裏,人民才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動曆史前進的真正動力。那時,他就預見到,一個中國人民主宰自己命運和決定曆史發展前進方向的時代已經到來了。他滿懷喜悅迎接這個時代,在自己的筆下把風流人物的對象從帝王將相改變為人民大眾,還了曆史的本來麵目,也賦予了“風流人物”這句成語更廣闊更深刻的內涵。
東塗西抹
【釋義】“東塗西抹”原指用婦女妝飾打扮作比方,說明自己年輕時也曾取得功名。後來,表示寫作、書法、繪畫等功力不深,到處隨意寫畫。也可以用它批評別人的創作態度不嚴肅,草草成篇。
【出處】此典出自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三:“報道莫乞相,阿婆三五少年時,也曾東塗西抹來。”
五代人薛逢,曾在朝中任秘書監,晚年失意,官運不好。他曾騎一匹瘦馬上朝,正好趕上新考取的進士看完皇榜,排著隊伍往前走,前呼後擁有數十人。前導的人見薛逢的隨從很少,又騎著一匹瘦馬,就有點鄙視他,於是吆喝薛逢“快給新進士讓路!”薛逢微微一笑,派出一個仆人上前說:“你鳴鑼開道好了,卻不要露出一副貧而暴富的麵孔。看起來,你並沒有脫掉寒磣的樣子。打個比方說給你聽:如果我是個老婆婆,不招你疼愛;可是在年方二八年之少時,也曾塗脂抹粉,裝扮得花枝招展呢。”
出言成章
【釋義】“出言成章”本指口才好,脫口而出的話都成合乎規範的文章。後來,用以形容文思敏捷,不用草稿。
【出處】此典出自《淮南子·修務訓》:“若夫堯眉八彩,九竅通洞,而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舜二瞳子,是謂重明,做事成法,出言成章;禹耳參漏,是謂大通,興利除害,疏河決江……”
據說堯的眉宇有八種色彩,九竅通達,為人公正無私,一句仁義之言能使萬民肅整;舜有兩個瞳子,叫作重明,他做的事情成為後世的規範,說出話來煥然成章;禹的耳朵各有三個洞穴,這就是大通,興利除害,疏通江河。
右軍書扇
【釋義】“右軍書扇”形容書法精妙、奇絕。
【出處】此典出自《晉書·王羲之傳》。
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公元321~379年,字逸少)曾任右軍將軍的官職,所以人們又常稱他為“王右軍”。
有一次,王羲之來到一個門生家裏,看見榧(fěi)木案幾光滑明淨,非常興奮,就在案幾上麵寫起字來,一半真書(即正楷),一半草書。後來,這些字被門生的父親誤刮掉了,那個門生非常震驚,懊悔了好幾天。又有一次,王羲之在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北)見到一個老婦人拿著六角竹扇在叫賣。王羲之為她題扇,每把扇子上各寫五個字。開始時,老婦人的臉上顯出不悅的神情。王羲之對老婦人說:“你就說是王右軍題寫的,每把可賣一百個錢。”老婦人就照著他的話去做,結果人們都爭著買她的扇子。過了幾天,老婦人又拿扇子來,請王羲之題寫,王羲之笑了,沒有答話。王羲之的書法被世人所器重竟然達到了這種地步。
對偶親切
【釋義】指片麵追求藝術形式,放棄生活真實,甚至竟達到造謠說謊、自我詛咒的地步。借以諷刺舞文弄墨、裝腔、作勢、無病呻吟的無聊文人。
【出處】此典出自《遁齋閑覽》。
李廷彥把他寫的百韻詩獻給上司官員,其中有詩句道:“舍弟死在江南,家兄亡於塞北。”
上級官看了,哀傷悲痛地說:“沒想到你家裏屢遭凶禍到這般田地!”
李廷彥連忙站起身來,解釋道:“其實並沒有這回事,我隻是圖詩句的對仗工整罷了。”
玉山傾倒
【釋義】“玉山傾倒”比喻醉酒、醉態。
【出處】此典出自《世說新語·容止》:“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
嵇康,三國時期魏國譙郡人,字叔夜。學問淵博,喜歡《老子》、《莊子》,長於詩文,擅長彈琴,精通音律,與阮籍、山濤、向秀、阮鹹、王戎、劉伶同被稱為“竹林七賢”。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即使處在人群之中,人們也能立即看出他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物。見到他的人都讚歎地說:“他竦立著,是那麼莊重,又是那麼明快開朗,舉止是那麼高潔。”也有人說:“他的氣度,是那麼勁烈,就像鬆林間的風聲,高亢而輕緩。”“竹林七賢”之一的山濤說:“嵇康之為人,就像一株獨立的鬆樹,高高地聳立著;他喝醉了酒,就像巍峨的玉山傾倒下來。”
田父得玉
【釋義】“田父得玉”形容那些用欺詐的手段以獵取高官厚祿的人。
【出處】此典出自《尹文子·大道上》。
魏國一個農夫在田野裏耕地,得到了一塊直徑一尺的寶玉,但是這個農夫卻不知道這旨一塊玉。他把這事告訴了鄰居。這個鄰居想暗中得到這塊玉,就對他說:“這是怪石,留著對家裏不利,不如丟回原處去。”
農夫雖然滿腹狐疑,但還是把這塊玉帶回了家中放在堂下的小屋裏。當天晚上寶玉通明,照亮了整個房間。農夫全家非常恐懼,又把這事告訴了鄰居。鄰居說:“這就是怪異的征兆,趕快丟掉它,才可以災禍消除。”農夫於是急忙把這塊玉丟到遠遠的野外。
沒多久,這個鄰居就偷偷把玉取來獻給魏王。魏王召來玉匠鑒別它。玉匠一看到這塊玉,馬上向魏王再拜行禮,站起來說:“祝賀國王得到了這個東西,這是天下最好的寶貝,我還從未見過。”
國王問值多少錢。玉匠說:“這塊玉是無價之寶。就是拿五座城作代價,也隻能讓你看一看罷了。”魏王立即賞賜了獻玉的人千金,讓他終身享受上大夫的俸祿。
白衣送酒
【釋義】“白衣送酒”形容贈酒、飲酒,或詠重陽風物。
【出處】此典出自南朝宋檀道鸞《續晉陽秋》:“陶潛嚐九月九日無酒,宅邊菊叢中,摘菊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後歸。”
我國古代許多著名的大詩人都愛好喝酒,東晉大詩人陶淵明也不例外。他曾在自傳體散文《五柳先生傳》裏說自己天生愛好飲酒。但由於隱居山鄉,家境貧困,因而不是經常都有酒喝的。親朋舊友知道他的嗜好,有時便備好了酒菜請他去享用。他呢,隻要去了,便要一醉方休。盡興之後,便立即向主人告辭。他性格中的灑脫豪放,也可略見一斑。
有一年的九九重陽節,菊花盛開,南山清晰可辨,秋風吹拂,飛鳥翩然。這麼美好的日子,應該是喝酒的時候,但這天陶淵明家中沒有一滴酒。他隻好惆悵地坐在房屋外的菊花從中,有意無意地一把把摘取菊花,以此來消磨時光。正在百無聊賴之際,陶淵明遠遠看見一個穿白衣服的人朝他走來。走近一看,這個人手裏還抱了一大壇酒。原來,這個白衣人是刺史王弘家的仆役。他依照主人的吩咐,給陶淵明送來一壇酒。陶淵明真是喜出望外,他連忙向白衣人表示對朋友王弘的謝意,並收下了這壇酒。
白衣使者剛走,陶淵明便迫不及待地打開壇蓋,陣陣酒香撲鼻而來,他立即開始喝了起來,一杯又一杯,直到喝得酩酊大醉,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到屋裏。
白魚入舟
【釋義】“白魚入舟”比喻用兵的吉祥征兆。
【出處】此曲出自《史記·周本紀》:武王渡河,中流,白魚躍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
公元前十一世紀中葉,周武王率兵東進到黃河孟津渡口(現在的河南省孟縣西南),大會諸侯。據說到會的有八百諸侯,盛況空前。這既是一次示威,又是一次政治攻勢,目的在於集結力量,伺機征伐殘暴無道的紂王。兩年以後,周武王發動了滅商戰爭,紂王走投無路,自焚而死,商朝至此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