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原文】
沅弟左右:
日內因風雨嚴寒,長夜深黑,正切焦慮。防守嚴密,實有把握,為之大慰。隻要雨後牆坍無變症,江濱水固無變症,則雖久不解圍,亦自無妨。
柴炭一項,今日派人工張家灘、殷家彙收買,若買得幾十船裝下金陵,亦有小補。白齊文來援之事,餘信語氣與弟寄少荃信語氣相吻合,總之,危急之際,莫靠他人,專靠自己,乃是穩著。弟惟專待新勇到齊出壕一戰,不必別有盼望。
磞炮交委員帶回,甚是。在人不在器之說,餘言終當驗也。
九月二十日
【譯文】
沅弟左右:
近幾天因風雨嚴寒,夜長漆黑,真是十分焦急。防守嚴密,很有把握,很是欣慰。隻要雨後坍牆無變症,江邊水勢無變化,雖然久不解圍,也無妨礙。
柴炭一項,今天派人到張家灘、殷家彙收買,如果買到幾十船運到金陵,也會有個小補。白齊文來救援的事,我去信的口氣和弟弟給少荃信的口氣相吻合。總之,危急之際,不要靠別人,專靠自己,才是穩著。弟弟隻有等新兵到齊後再出壕一戰,不必有別的盼望。
磞炮交委員帶回來,很對。在人不在於武器的說法,我的話終要應驗的。
九月二十八日
二十六、談兵器之購用
【原文】
沅弟左右:
南雲部卒殺至賊地道口,斃賊甚多,為之一慰。今日又晴霧,羅、朱、周、吳等邀同各營又獲勝仗。從此太平、官圩、小丹陽之賊當難站腳,忠逆、侍逆之糧路柴路必已掣動。忠、侍若不解圍以去,則必分兵回救大平一帶。
洋槍機括,弟營既養收拾,又勤於擦洗,餘當令筱泉於粵厘項下購買。然我軍仍當以抬鳥刀矛及劈山炮為根本,譬之子弟於經書八股之外,兼工詩賦雜藝則佳,若借雜藝以拋棄經書八股,則浮矣。至囑。
九月二十九日
【譯文】
沅弟左右:
南雲部下的兵卒殺到了敵人的地道口,殺死敵人很多,我為此而感到安慰。今天又是晴天,羅、朱、周、吳等相邀各營又獲勝仗。從此太平、官圩、小丹陽的敵人應難於立住腳,忠逆、侍逆的糧路柴路必須受到牽製。忠、侍如不解圍而去,就必然會分兵口援太平一帶。
洋槍板機,弟弟營中既善於收拾,又勤於擦洗,我應當令筱泉在廣東厘金下購買。但我軍仍然要以抬鳥刀矛及劈山炮為根本,譬如子弟在經書八股之外,兼工詩賦雜藝就更好了,如果借雜藝而拋棄了經書八股,就浮蕩了。至囑。
九月二十九日
二十七、用兵最重變化不測四字
【原文】
沅弟左右:
昨日一緘,言弟軍之進止視鮑軍之利鈍以為權衡。本日接春霆來信,賊在西河堅紮牆壘,霆軍進剿,未能撲動。吾觀霆軍之布置散漫,主意慌亂,人心離怨,恐此次必難支持。而其病者死者比他軍獨多,似亦冥冥中有主之者。鮑、張果有挫失,則蕪湖、三山等處必十分吃緊。中段空虛,弟在下遊斷難久站,不如趁金陵賊退之時、鮑軍未敗之先,以追為退,以東西梁山、蕪湖、金柱、運漕、無為為弟軍之基業,然後相機再進。庶為可戰可守,可伸可縮之軍。
鹹豐五年,奈率水陸駐紮南康,誌在攻破湖口一關。五六兩年,競不能攻破。七年,餘丁憂回籍,寸心以此為大憾事。羅羅山於五年八月至南康、湖口一看,知其不足以圖功,即決然舍我而去,另剿湖北。其時有識者,皆佩服羅山用兵能識時務,能取遠勢。餘雖私怨羅山之棄餘而他往,而亦未嚐不服其行軍有伸有縮,有開有合也。觀多公之決誌不肯南渡,與各軍秋間之多病,霆營目下之難支,是天意不欲遽克金陵已可概見。吾輩當一麵順天意,一麵盡人事,改弦更張,另謀活著。
古人用兵,最重變化不測四字,弟行軍太少變化。此次餘苦口言之,望弟與季弟審度行之。即日退紮金柱、蕪湖,分五千人至灣西河助剿,所以救鮑,即所以保全局而救阿兄也。若弟堅執前議,果劄金陵不肯挪動,鮑挫而張必隨之,在餘之公局固壞;而弟以重兵屯宿該處,如餘之株守南康,和、張之株守金陵,弟之私局亦必壞。望弟詳思之。凡行軍言退,萬眾不願,此次弟為救鮑而退,與尋常之退迥不相同,可以告麾下將士,亮餘苦心耳。弟若決不肯退,則請撥工可升一助春霆可乎?
十月十二日
【譯文】
沅弟左右:
我在昨天的一封信中說,弟弟軍中的行動要看鮑軍的情況而定。今天接到春霆來信,敵人在西河緊紮牆壘,霆軍進剿,未能撲動。我看霆軍的布置渙散,主意慌亂,人心離怨,恐怕這次一定難以支持了。他軍中死的傷的比其他軍還多,似乎也是在冥冥之中有主戰者,鮑、張如果有拯敗,蕪湖、三山等地一定十分吃緊。中段空虛,弟弟在下遊一定難於久站,不如趁金陵敵人退去的時候,在鮑軍未失敗之前,以追為退,以東西梁山、蕪湖、金柱、運槽、無為為弟弟軍營的基業,然後相機再進兵。差不多就會成為一支可戰可守,可伸可縮的軍隊了。
鹹豐五年,我率水陸軍駐紮在南康,誌在攻破湖口一關,五年六年兩年,最終不能攻破。鹹豐七年,我因親人亡故回家,心中以此為一件很大的遺憾。羅羅山於五年八月到南康、湖口一看,知道這裏不易建功,當即別我而去,另去湖北剿敵,當時的有識之人,都佩服羅山用兵能識時務,能取遠勢。我雖然私怨羅山棄我而去他處,但也未嚐不服他行軍有伸有縮,有開有合。看多公決意不肯南渡,與各軍秋季多病,霆軍眼下難保,是天意不要讓我馬上克複金陵。我們應當一麵順天意,一麵盡人力,改弦更張,另謀活路。
古人用兵,最重視變化不測四個字,弟弟行軍變化太少。這次我苦口相勸,望弟弟與季弟審度行動。今天就退兵駐紮在金柱、蕪湖,分出五千兵至灣西河助戰,用以救鮑軍,也就是以此保全局救我呀。如果弟弟堅持原來的意見,最終駐紮在金陵不肯動,鮑受挫張隨敗,對我的全局必壞;弟弟以重兵屯紮在金陵,如同我死守南康,和、張死守金陵,弟弟的形勢也必壞。望弟弟仔細思考。凡行軍說退,大眾都不願意,這次弟弟為救鮑軍而退,與平常的退兵絕然不同,可以告訴手下將士,體諒我的苦心。如果弟弟堅決不退,就請撥出王可升幫助一下春霆,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