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十四

陝州的鞏、洛之間,人們大多是挖土成窯住在裏麵。

我從西秦回來,碰上下雨,在窯中住了三天,沒有寫成詩。二十年後,年家子沈琨孝廉有《過陝》一聯說:“人家都在山腰上挖土成穴而居,車馬都從屋上麵過往。”這真是代我寫了。沈孝廉又有《過高淳湖》說:“涼夜裏鷗鷺剛睡穩,沒有風因此能聽見湖水裏魚遊動的那種美妙的聲音。”

十五

宋維藩字端屏,落魄於揚州,盧雅雨在這兒做轉運使,不知道他的才氣,拒不見他。我替他送《曉行》給盧雅雨。詩中說:“在旅途中不能睡懶覺,天剛亮就騎驢走了。殘月印在水中,村雞剛剛啼叫。橋上有霜路很滑,野店的煙火忽明忽暗。有不少幽居於此的人,此時正高臥酣睡。”盧見後大喜,贈給他盤纏。

蘇州的浦翔春寫《曉行》說:“早晨出了弁山口,秋風輕輕吹著我的衣襟。月亮在我背後漸漸落下了,那裏有雞叫的聲音。長期在外連影子都瘦了,夜晚的空氣十分清新。前方一行行的樹木中,紅日漸漸地從東方升起。”兩個人不認識,但詩寫得十分相似,而且用的同是“八庚”韻,也十分奇怪了。浦翔春還有佳句說:“古老的塔還沒傾斜有水流環抱著它,孤零零的山峰像要倒似的有白雲相扶。”又:“酒醉後不知道,回家太晚了,美人扶著我上了馬鞍。”

十六

杭州人宴會,習慣於請盲女彈詞。我卻很不喜歡,我認為女子最重要的就是眼睛,清波沒有流盼之姿,神采就先沒有了。

有一個叫王三姑的盲女,十分愛好文墨,對答名流士人,人人都好像按她意願講出來的。王夢樓侍講作七古一篇,中間有八句說:“成君吹磬子登吹,金玉之體曾經在上天當過差。被謫降到人間道行仍未減退,不用眼睛去看塵埃。美質向來都是有靈性的,傳神根本不用媚俗的秋波。輕雲冉冉升起遮住了月光,香霧蒙蒙裏花兒也要睡覺了。”杭堇浦贈詩說:“早晨起來梳妝打扮一新,甜甜地一笑有如春風拂麵。對客都知道他們的名和姓,別說眼盲目中無人。早晨彈起琵琶還有些涼意,也學著曹剛用左手彈。眾人裏覺得自己衰老很快,幸虧這樣的老態不能被您看見。”

十七

乾隆戊寅年,盧雅雨做揚州轉運使,一時間名士如雲一樣聚集在他那裏。當時劉映榆侍講掌教書院,他的學生有王夢樓、金棕亭、鮑雅堂、王少陵、嚴冬友等人,都是俊傑名士。聽說我要來,他們共同湊錢在小全園請我飲酒。沒有過幾年,這幾個人都當上高官了。鮑雅堂贈我的《玉堂仙人篇》,沒有來得及記下,僅記下王夢樓的《偕全公魁使琉球》二首,說:“一行意氣相投的人聚集在這美好的地方,公子們成群結隊路過這水竹生長的住處。在這兒連兒童也能值萬金,最美的多是少年時。將要離別高唱紅蘭曲,如果回憶起就看看交往的書信。互相敬祝美酒,不知不覺中清涼的月亮已升上了稀疏的樹林上空。”“是誰霸占著江海連接的地方,每回都隨夕陽望中原。東風不給歸去的船隻方便,北方的晴空讓旅居他鄉的客人黯然魂傷。夜裏華燈初上鸚鵡歡叫,秋天的荒島上隻有魚兒在翻騰。以後如果說起悲歡離合的事,衣服上會留下酒痕和淚痕。”

我查證:琉球國的貴戚子弟,都抹脂粉,錦衣打扮長相漂亮,能歌,為善待天國的使節,所以前來唱曲,汪舟次先生集中所詠的,和王夢樓所說的一樣。

十八

有某太守讓我看他寫的《哭父》詩,我勸他說:“哭父親,不能作為詩的題目。《禮》說:遇到大功這樣的喪事連正常的事業都得放棄,又何況是死了父親呢?古人在服喪期間,三年不作詩。為什麼?詩是韻文,人在悲傷的時候,怎麼有空揮毫求韻呢?更何況父母恩如天地,試問:古人有詠天地的嗎?六朝時的劉晝寫六合賦,一時有疥駱駝的譏諷。曆數漢、唐名家,沒有寫過哭父詩的,這不是不孝,也不是生在沒人煙的地方。《三百篇》中有《蓼莪》,古序中認為是譏刺幽王的。有‘陟岵’、‘陟屺’,這是父母在世時寫的。隻有晉傳鹹、宋文天祥有《小祥哭母詩》。母親和父親還有些區別,至於小祥的悲哀也略微有些消減;然而哭雙親的詩,終究是不能做榜樣來仿效的。”

十九

常州的莊蓀菔太史寫《冬日》詩說:“把凍著的墨汁磨起來顏色不濃,典當過的朝衣皺巴巴的。”揚州程午橋太史贈唐改堂前輩說:“隨節令的改變扇子不用了,時間長了上朝的衣服上布滿了黴點。”

二十

常州顧文煒有《苦吟》一聯說:“不知道功力到了一定程度,隻覺得吟出來心才安寧。”又說:“為追求一個字的恰當,耐得住半夜的寒冷。”深知作詩的甘苦之味。

二十一

人害怕寒冷,因此躺下必定要蜷身。高翰起司馬寫《明港驛》說:“昏暗的燈光妨礙睡眠頻頻移動身子,被子單薄害怕寒冷屢屢蜷起身。”在野外行走的人曾見牛背上馱著一群鳥在慢慢行走。魯星村說:“春天田野裏鳩鳥爭著落在牛背上,野店的牆頭上花兒亂開。”有小船,人在裏邊直不起腰。程魚門說:“可笑的是有一些新鮮的景象,那就是人在船中跪著穿衣服躺著看書。”

二十二

黃星岩寫《隨園偶成》說:“從窗口看山如屏風樣立在那裏,隔著竹林見小路像蛇一樣蜿蜒向前。”厲樊榭寫《詠崇先寺》說:“花兒開得十分明豔下麵已能成蔭,隔著竹林看小路彎延盤旋。”二人不謀而合。然而黃星岩不如厲樊榭的地方,在於以“如”字和“似”字重用了。竹為陸放翁挑毛病挑出了百餘句,後人應當引以為戒。

二十三

戊戌年九月,我住在吳中,有嘉禾少年叫吳文溥的來拜訪,從袖中拿出詩稿讓我看,說:“將要去應陝西畢撫軍之聘。”匆匆告別而去。我讀他的詩,深為我浙江後起有人而高興,而歎畢公能愛憐人才。

錄他的《遊孤山》說:“春風要來山已經知道了,山南的梅花先開了。高人去後春天也草草來去,萬古孤山像被清掃過一樣。住在閣樓上可以打酒來喝,幸虧有我來孤山才不孤單。笑問梅花肯不肯嫁給我,我要抱著仙鶴住在西湖。”其他的佳句,像:“不知新月已經升上來了,疑是水沾衣。”“春風為什麼欠公道,在我家門口的落花就多。”覺得他的詩深得唐人的風韻。

二十四

巢縣的湯郎中,名叫懋綱,性格高淡,就像他寫的詩。有《早起》詩說:“東風吹著老杏樹,紅花不知變了幾回。何必到遠處去找尋春天,天天在牆頭就可以見到。昨夜下雨細無聲音,隻因為地上青苔都布滿。早早起來趕快登樓,卷起簾子飛進一雙燕子。”其他的像:“溪水清清山影倒映水中,風兒吹拂竹蔭頻頻移動。”“遊山玩水時山就裝在心中,閉上眼睛心中都是山嵐的影子。”真是深得靜景中的三昧。

他的兒子擴祖也能寫詩,有他父親的風範;到隨園拜訪沒有見到我,寄詩說:“花兒含著昨晚的雨水楊柳籠著煙霧,隱士的園林別有洞天。高臥白雲之中找不見人,一群雞犬伴著青翠的山巒顯得安祥靜謐。”

二十五

杭州的符郎中,名曾,字幼魯,詩寫得十分高雅淡泊。嵇相國為我讀他的“三天不來秋已滿地,空山回蕩著蟲的嗚叫聲像是在下雨”一聯。我和他同去應召試,記得他有《齋宮》一詩說:“傍晚的雲透出寒意,陳舊的屋子顯出深秋的景象。”《詠唐花》詩說:“即使當時不費吹噓烘烤的力氣,等到春天也會自己開放。”《哭揚州馬秋玉》說:“心死便是大自在,魂歸仍返小玲瓏。”“小玲瓏山館”是馬氏的花園,這副對子對得很巧妙。《賀周石帆學士納妾》說:“把藥爐、書卷都放在一邊,走向燈前告訴新人已是夜深。”寫得尤其蘊藉。

二十六

吳中七子有趙損之卻沒有張少華,二人交情很好,忽然半途二人產生矛盾,都向我訴說不平,而我也不能勸解他們。不到十年,張少華中舉後死了,趙損之也在金川殉難。

史彌遠說:“早知道人生如泡影短暫無常,後悔活著時反目成仇至死不和。”唉!說得太對了!張少華寫《蘇堤》三首說:“湖水拍打著堤岸,岸上的遊人手拉手唱歌。笑著指點那水邊的楊柳,那一枝剛睡醒春意最多。”“碧色的琉璃瓦十分幹淨,夜空中的雲彩十分輕盈,簫管沒有聲音露水清新。最好是在柳蔭花影裏,月光如水踏莎而行。”“船挨著船有琵琶聲,鄰船停漿寂靜無聲。雲母窗裏透出美人的影子,亭亭的身材映照在紗窗上。”有《消夏》詩說:“太渴了能一氣喝下七碗茶水,太熱了晚上愁眉苦臉地對著桌上的三根蠟燭。”

二十七

王道士至淳有詩句說:“東風大多是不知情的東西,把春光都吹老了白晝顯得愈來愈長。”黃星岩有詩句說:“飯後睡一覺已成為慣例,五月裏,怎會覺得白天長。”陳古漁有詩句說:“在晴朗的冬天裏靜坐也覺得白天很長。”三首詩都押“長”字韻,寫得都十分精彩。

二十八

朱草衣寫《哭槎兒》說:“羅浮在南海曆經春夏秋冬,煙水雲山路隔萬重。前天寄去的信皮上,用紅筆寫著讓你開啟。”洪鑾寫《贈徐小鶴》說:“早早離開講座寫離居的話,知己難以重逢離別又很長久。正好開門碰上了送信的人,接到你的三月十三日的信。”嚴冬友寫《憶女》說:“料想你這時候靠著母親坐著,看你母親寫信寄往長安。”三首詩,人們爭相傳誦,認為寫得親切自然,不知它們都出於王次回的《過婦家感舊》詩:“回娘家時哭得十分傷心,把二樓的梳妝樓鎖好,空留下你的墨跡還在,落款是丙寅年三月十三日。”

二十九

我辭官四十年,長時間不讀《縉紳》,偶爾有送來的,讀了也都不認識上麵的人。偶讀趙秋穀的《題縉紳》說:“沒有可以容我的位置,漸漸大多都成為不認識的人。”讀後不禁為之一笑。

趙先生是康熙己未年的翰林,到乾隆己未年,身體還十分強健,隻是兩眼看不見東西了,和我是先後同年。相傳他寫《譚龍錄》大罵王阮亭,我要來看,也沒有什麼與王阮亭水火不相容處。先生名叫執信,因為在國忌日演戲而遭彈劾,故而有詩句說:“可憐聽一曲《長生殿》,以至於耽誤了功名直到老死。”

三十

祝太史字芷塘,拿他的詩集讓我看,我獻了一些小意見,太史十分讚許。別離之後從京師給我寄一首《寄懷》說:“你是曠世之才名氣很大,做一名遊仙福氣無邊。江河永恒地流著,鬆柏四季長青。酌酒祈求不要蒼老,撫育後輩能聽到更多的美妙之音。平生快樂的地方,古人也不能與你相比更何況今人!“一個人躲在屋子裏,你也返回了鄉裏。重新見麵都高興地大說大笑,二十年來讓我為你傾倒。寫文章像丁敬禮,賦詩像木元虛。何時能再演奏《秦淮曲》,相逢盼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