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廳裏的未知數

電視≠手機延伸

小劉那幾位朋友最終“兩極分化”:有買盒子的,也有買互聯網電視的。“直接去買電視的都是新婚夫妻剛裝修了房子,需要買一台新電視。這類消費者也就是為了買台最時尚的最新款電視,未必是衝著互聯網概念去的。”

小劉總結了互聯網電視目前的消費特點,一是換代購買互聯網電視需要“動機”;二是互聯網電視的體驗並未深入消費者的心,市場觀望情緒占據了主流。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稱:“今年,樂視、阿裏等互聯網企業搶入客廳電視大戰。目前來看,互聯網企業做電視還顯得比較‘年輕’,其產品在性能指標上無法和傳統電視比肩。另外,在渠道、消費者人群上的優勢也較低。”

當你麵前的互聯網電視可以通過網絡收看到成千上萬的影片、音樂,以及登錄社交網站,你每天將耗時多久使用它們?

不能否認,就是因為互聯網的衝擊,電視機作為家庭的娛樂中心地位已經在消弱。互聯網企業一方麵通過自己的業務將人們從電視機前拉走,另一方麵卻想自己占據這個客廳,左右為難。這也許是互聯網電視多年來一直被看好卻很難有所推進的瓶頸。

根據北美 In-Stat公司2012年的調查,53%的智能電視沒有連接互聯網。也就是說,這些智能電視在超過半數人的手裏,是被當做普通電視使用的。美國一專家學者直接指出,這些人手裏同樣有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有了這些裝備還要智能電視幹什麼?

國內的奧維數據顯示,雖然互聯網電視的市場占有率一直在增長,但北京、上海等地消費者家中的互聯網電視的激活率僅為20%左右,經常使用智能功能的隻有10%左右。少數用戶表示,使用無線網絡時電視畫麵不連貫,時常會出現卡頓;內容的豐富程度無法與互聯網資源相媲美;應用雖豐富,但多是基於網絡開發的……

與美國更不同的是,電視的更換沒那麼簡單。“我可以迅速更換手機,換下來的手機放在抽屜裏就可以。電視就沒那麼簡單了,一家兩三台算多的了,替換下來的擺哪兒去?”消費者遲遲沒有購買互聯網電視的理由很實在,一台電視的使用壽命多在5~8年,不僅因為其耐用,還因為其沒有手機“快消”的特點,更不用談及電視由於體積造成的配送以及回收所帶來的繁瑣。

即便是微軟、蘋果這樣的王者,對待互聯網電視的態度也謹慎小心,國內互聯網電視的終端製造商要做好心理準備:大手筆的動作有可能收效甚微。

然而,互聯網電視一定是大勢所趨,大手筆進入旨在市場培育以及卡位。於是即使明知市場預期的不明朗,也不得不裹挾著投入此領域,畢竟被外資品牌以技術占盡市場先機的苦頭,無論是傳統電視製造商還是互聯網公司,都深知其味。

因此,終端製造商需要耐心等待。電視機用戶的使用習慣已經維持多年,這絕對不是手機替代電腦那樣簡單,何況互聯網公司宣傳的互聯網電視功能並不是家庭必須的;同時又不能原地等待,應該在水注入之前先把自己的桶箍牢:一方麵做好用戶界麵吸引用戶體驗,一方麵增強落地安裝、維修以及網絡銷售等能力。

以此來等待未來對“偽互聯網電視”魚目混珠的驅逐,屆時整個電視市場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盈利模式“摸著石頭過河”

免費,但不會永遠免費

然而,建立持續合理的商業模式,在電視產品上將會比手機更具挑戰性。互聯網上“基礎業務免費、增值業務收費”的商業模式,也適用於互聯網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