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且不說這裏聞煥章辭駕同天使來。卻說高太尉在濟州,心中煩惱。門吏報道:“牛邦喜到來。”高太尉便叫喚至。拜罷,問道:“船隻如何?”邦喜稟道:“於路拘刷得大小船一千五百餘隻,都到閘下。”太尉大喜,賞了牛邦喜,便傳號令,叫把船都放入闊港,每三隻一排釘住,上用板鋪,船尾用鐵環鎖定,盡數撥步軍上船;其餘馬軍,近水護送船隻。比及編排得軍士上船,訓練得熟,已得半月之久,梁山泊盡都知了。吳用喚劉唐受計,掌管水路建功。眾多水軍頭領,各各準備小船,船頭上排排釘住鐵葉,船艙裏裝載蘆葦幹柴,柴中灌著硫黃焰硝引火之物,屯住在小港內。卻叫炮手淩振於四望高山上,放炮為號。又於水邊樹木叢雜之處,都縛旌旗於樹上,每一處都設金鼓火炮,虛屯人馬,假設營壘。請公孫勝作法祭風。旱地上分三隊軍馬接應。梁山泊吳用指畫已了。
卻說高太尉在濟州催起軍馬,水路統軍卻是牛邦喜,又同劉夢龍並黨世英這三個掌管。高太尉披掛了,發三通擂鼓,水港裏船開,旱路上馬發,船行似箭,馬去如飛,殺奔梁山泊來。
先說水路裏船隻,連篙不斷,金鼓齊鳴,迤餵殺入梁山泊深處,並不見一隻船。看看漸近金沙灘,隻見荷花蕩裏兩隻打魚船,每隻船上隻有兩個人,拍手大笑。頭船上劉夢龍便叫放箭亂射。漁人都跳下水底去了。劉夢龍急催動戰船,漸近金沙灘頭。一帶陰陰的都是細柳,柳樹上拴著兩頭黃牛,綠莎草上睡著三四個牧童。遠遠地又有一個牧童,倒騎著一頭黃牛,口中嗚嗚咽咽吹著一管笛子來。劉夢龍便叫先鋒悍勇的首先登岸。那幾個牧童跳起來嗬嗬大笑,都穿入柳陰深處去了。前隊五七百人搶上岸去,那柳陰樹中一聲炮響,兩邊戰鼓齊鳴。左邊就衝出一隊紅甲軍,為頭是霹靂火秦明;右邊衝出一隊黑甲軍,為頭是雙鞭將呼延灼。各帶五百軍馬,截出水邊。劉夢龍急招呼軍士下船時,已折了大半軍校。
牛邦喜聽得前軍喊起,便叫後船且退。隻聽得山頂上連珠炮響,蘆葦中颼颼有聲,卻是公孫勝披發仗劍,踏罡布鬥,在山頂上祭風。初時穿林透樹,次後走石飛砂須臾白浪掀天,頃刻黑雲覆地,紅日無光,狂風大作。劉夢龍急叫棹船回時,隻見蘆葦叢中、藕花深處、小港狹汊,都棹出小船來,鑽入大船隊裏。鼓聲響處,一齊點著火把。原來這小船上,都是吳用主意,授計與劉唐,盡使水軍頭領裝載蘆葦幹柴硫黃焰硝,雜以油薪。霎時間大火競起,烈焰飛天,四分五落,都穿在大船內,前後官船,一齊燒著。怎見得火起?但見:
黑煙迷綠水,紅焰起清波。風威卷荷葉滿天飛,火勢燎蘆林連梗斷。神號鬼哭,昏昏日色無光;嶽撼山崩,浩浩波聲鼎沸。艦航遮洋盡倒,艨艟柁櫓皆休。先鋒將魄散魂飛,合後兵心驚膽裂。蕩槳的首先落水,點篙的無路逃生。船尾旌旗,不見青紅交雜;柁樓劍戟,難排霜刃爭叉。副將忙舉哀聲,主帥先尋死路。卻似驪山頂上,周幽王褒姒戲諸侯;有若夏口三江,施妙策周郎破曹操。千千條火焰連天起,萬萬道煙霞貼水飛。
當時,劉夢龍見滿港火飛,戰船都燒著了,隻得棄了頭盔衣甲,跳下水去,又不敢傍岸,揀港深水闊處,赴將開去逃命。蘆林裏麵,一個人獨駕著小船,直迎將來,劉夢龍便鑽入水底下去了。卻好有一個人攔腰抱住,拖上船來。撐船的是出洞蛟童威,攔腰抱的是混江龍李梭。
卻說牛邦喜見四下官船隊裏火著,也棄了戎裝披掛,卻待下水,船梢上鑽起一個人來,拿著撓鉤劈頭搭住,倒拖下水裏去。那人是船火兒張橫。這梁山泊內水麵上,殺得屍橫遍野,血濺波心,焦頭爛額者不計其數。隻有黨世英搖著小船正走之間,蘆林兩邊弩箭弓矢齊發,射死水中。眾多軍卒會水的,逃得性命回去;不會水的,盡皆淹死;生擒活捉者,都解投大寨。
李俊捉得劉夢龍,張橫捉得牛邦喜。欲待解上山寨,惟恐宋江又放了,兩個好漢自商量,把這二人就路邊結果了性命,割下首級送上山來。
再說高太尉引領軍馬在水邊策應,隻聽得連珠炮響,鼓聲不絕,料道是水麵上廝殺,驟著馬前來,靠山臨水探望,隻見紛紛軍士都從水裏逃命。爬上岸來,高俅認得是自家軍校。問其緣故,說:“被放火燒盡船隻,俱各不知所在。”高太尉聽了,心內越慌。但望見喊聲不斷,黑煙滿空。急引軍回舊路時,山前鼓聲響處,衝出一隊馬軍攔路。當先急先鋒索超掄起開山大斧,驟馬搶近前來。高太尉身邊節度使王煥挺槍便出,與索超交戰。鬥不到五合,索超撥回馬便走,高太尉引軍追趕。轉過山嘴,早不見了索超。正走間,背後豹子頭林衝引軍趕來,又殺一陣。再走不過六七裏,又是青麵獸楊誌引軍趕來,又殺一陣。又奔不到八九裏,背後美髯公朱仝趕上來又殺一陣——這是吳用使的追趕之計,不去前麵攔截,隻在背後趕殺。敗軍無心戀戰,隻顧奔走,救護不得後軍。因此高太尉被追趕得慌,飛奔濟州。比及入得城時,已自三更。又聽得城外寨中火起,喊聲不絕。原來被石秀、楊雄埋伏下五百步軍,放了三五把火,潛地去了。驚得高太尉魂不附體,連使人探視,.回報“去了”,方才放心。整點軍馬,折其大半。有詩為證:
赤壁鏖兵事可徵,高俅計拙亦無憑。
雄兵返敗梁山泊,回首羞將大府登。
高俅正在納悶間,遠探報道:“天使到來。”高俅遂引軍馬並節度使出城迎接。見了天使,就說降詔招安一事。都與聞煥章參謀使相見了,同進城中帥府商議。高太尉先討抄白備照備照:仔細。觀看。待不招安來,又連折了兩陣,拘刷得許多船隻,又被盡行燒毀;待要招安來,恰又羞回京師。心下躊躇數日,主張不定。
不想濟州有一個老吏,姓王名瑾——那人平生克毒,人盡呼為剜心王,卻是太守張叔夜撥在帥府供給的吏。因見了詔書抄白,更打聽得高太尉心內遲疑不決,遂來帥府呈獻利便事件,稟說:“貴人不必沉吟,小吏看見詔上已有活路。這個寫草詔的翰林待詔,必與貴人好,先開下一個後門了。”高太尉見說大驚,便問道:“你怎見得先開下後門?”王瑾稟道:“詔書上最要緊是中間一行。道是:‘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這一句是囫圇話。如今開讀時,卻分作兩句讀。將‘除宋江’另做一句,‘盧俊義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另做一句。賺他漏到城裏,捉下為頭宋江一個,把來殺了;卻將他手下眾人,盡數拆散,分調開去。自古道: ‘蛇無頭而不行,鳥無翅而不飛。’但沒了宋江,其餘的做得甚用?此論不知太尉恩相貴意若何?”
高俅大喜,隨即升王瑾為帥府長史。便請聞參謀,說知此事,一同計議。聞煥章諫道:“堂堂天使,隻可以正理相待,不可行詭詐於人。倘或宋江以下,有智謀之人識破,翻變起來,深為未便。”高太尉道:“非也!自古兵書有雲:‘兵行詭道。’豈可用得正大?”聞參謀道:“然雖‘兵行詭道”這一事是天子聖旨,乃以取信天下。自古王言如綸如綍,因此號為玉音,不可移改。今若如此,後有知者,難以此為準信。”高太尉道:“且顧眼下,卻又理會。”遂不聽聞煥章之言,先遣一人往梁山泊報知,令宋江等全夥,前來濟州城下聽天子詔敕,赦免罪犯。未知真假何如?有詩為證:
遠捧泥書出大邦,諄諄天語欲招降。
高俅輕信奸人語,要構陰謀殺宋江。
卻說宋江又贏了高太尉這一陣。燒了的船,令小校搬運做柴;不曾燒的,拘收入水寨;但是活捉的軍將,盡數陸續放回濟州。當日宋江與大小頭領正在忠義堂上商議事務,小校報道:“濟州府差人上山來,報道:‘朝廷特遣天使頒降詔書,赦罪招安,加官賜爵。特來報喜。’”宋江聽罷,喜從天降,笑逐顏開,便叫請那報事人到堂上。問時,那人說道:“朝廷降詔,特來招安。高太尉差小人前來報請大小頭領,都要到濟州城下行禮,開讀詔書。並無異議,勿請疑惑。”宋江叫請軍師商議定了,且取銀兩段匹賞賜來人,先發付回濟州去了。宋江傳下號令,大小頭領盡教收拾,便去聽開讀詔書。盧俊義道:“兄長且未可性急,誠恐這是高太尉的見識。兄長且不可便去!”宋江道:“你們若如此疑心時,如何能夠歸正?眾人好歹去走一遭。”吳用笑道:“高俅那廝被我們殺得膽寒心碎,便有十分的計策也施展不得。放著眾弟兄一班好漢,不要疑心,隻顧跟隨宋公明哥哥下山。我這裏先差黑旋風李逵引著樊瑞、鮑旭、項充、李袞,將帶步軍一千,埋伏在濟州東路;再差一丈青扈三娘,引著顧大嫂、孫二娘、王矮虎、孫新、張青,將帶馬軍一千,埋伏在濟州西路。若聽得連珠炮響,殺奔北門來取齊。”吳用分調已定,眾頭領都下山,隻留水軍頭領看守寨柵。
隻因高太尉要用詐術,誘引這夥英雄下山,不聽聞參謀諫勸,誰想隻就濟州城下,翻為九裏山前;梁山泊邊,變作三江夏口。卻似狼臨犬隊,虎入羊群。正是:
隻因一紙君王詔,惹起全班壯士心。
畢竟眾好漢怎地大鬧濟州,且聽下回分解。第八十回張順鑿漏海鰍船宋江三敗高太尉第八十回張順鑿漏海鰍船宋江三敗高太尉第 八 十 回張順鑿漏海鰍船宋江三敗高太尉詩曰:
乾坤日月如梭急,萬死千生如瞬息。
隻因政化多乘違,奮劍揮刀動白日。
梁山義士真英豪,矢心忠義淩雲霄。
朝廷遣將非仁義,致令壯士心勞忉。
高俅不奉朝廷意,狡獪縈心竟妖魅。
詔書違戾害心萌,濟州黎庶肝塗地。
仁存方寸不在多,機關萬種將如何?
九重天遠豈知得,紛紛寰海興幹戈。
話說高太尉在濟州城中帥府坐地,喚過王煥等眾節度商議,傳令將各路軍馬,拔寨收入城中;叫見在節度使俱各全副披掛,伏於城內;各寨軍士盡數準備,擺列於城中;城上俱各不豎旌旗,隻於北門上立黃旗一麵,上書“天詔”二字。高俅與天使眾官,都在城上,隻等宋江到來。
當日梁山泊中先差沒羽箭張清,將帶五百哨馬到濟州城邊,周回轉了一遭,往北去了。須臾,神行太保戴宗步行來探了一遭。人報與高太尉,親自臨月城月城:城外屏護城門的半圓形小城,又叫甕城。,上女牆女牆:城上的矮牆。邊。左右從者百餘人,大張麾蓋,前設香案,遙望北邊。宋江軍馬到來,前麵金鼓五方旌旗,眾頭領簸箕掌、栲栳圈,雁翅一般擺列將來。當先為首宋江、盧俊義、吳用、公孫勝,在馬上欠身,與高太尉聲喏。高太尉見了,使人在城上叫道:“如今朝廷赦你們罪犯,特來招安,如何披甲前來?”宋江使戴宗至城下回複道:“我等大小人員,未蒙恩澤,不知詔意如何,未敢去其介胄。望太尉周全,可盡喚在城百姓耆老一同聽詔,那時承恩卸甲。”高太尉出令,叫喚在城耆老百姓盡都上城聽詔。無移時,紛紛滾滾盡皆到了。宋江等在城下,看見城上百姓老幼擺滿,方才勒馬向前。鳴鼓一通,眾將下馬。鳴鼓二通,眾將步行到城邊。背後小校牽著戰馬,離城一箭之地,齊齊地伺候著。鳴鼓三通,眾將在城下拱手,共聽城上開讀詔書。那天使讀道:
製曰:人之本心,本無二端。國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則為良民,造惡則為逆黨。為惡黨者,此非正命,深可憫焉。朕聞梁山泊聚眾已久,不蒙善化,未複良心。今差天使頒降詔書,除宋江,盧俊義等大小人眾所犯過惡,並與赦免。其為首者,詣京謝恩;協隨助者,各歸鄉閭。毋違朕意,以負汝懷。嗚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歸正之心;毋犯雷霆,當效革故鼎新之意。故茲詔示,想宜悉知。
宣和年月日
當時,軍師吳用正聽讀到“除宋江”三字,便目視花榮道:“將軍聽得麼?”卻才讀罷詔書,花榮大叫:“既不赦我哥哥,我等投降則甚!”搭上箭,拽滿弓,望著那個開詔使臣道:“看花榮神箭!”一箭射中麵門。眾人急救。城下眾好漢一齊叫聲:“反!”亂箭往城上射來。高太尉回避不迭。四門突出軍馬來,宋江軍中,一聲鼓響,一齊上馬便走。城中官軍追趕,約有五六裏回來,隻聽得後軍炮響,東有李逵引步軍殺來,西有扈三娘引馬軍殺來,兩路軍兵,一齊合到。城內官軍隻怕有埋伏,都急退時,宋江全夥卻回身卷殺將來。三麵夾攻,城中軍馬大亂,急急奔回,殺死者多。宋江收軍,不叫追趕,自回梁山泊去了。
卻說高太尉在濟州寫表申奏朝廷,稱說:“宋江賊寇射死天使,不伏招安。”外寫密書,送與蔡太師、童樞密、楊太尉,煩為商議。叫太師奏過天子,沿途接應糧草,星夜發兵前來,並力剿捕群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