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便辟:諂媚逢迎,主要指舉止行為方麵。
③善柔:假裝和善,陽奉陰違。
④便佞:花言巧語,主要指言談方麵。
益者三樂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①禮樂,樂道②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③遊,樂宴樂,損矣。”
【注釋】
①節:節製,製約,調節。
②道:說。
③佚:同“逸”,過分。
君子有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孟 子 精 華
【著錄】
孟子,名軻,戰國中期鄒(今山東鄒縣)人,受業於孔子之孫子思的門人,是孔子之後儒家學派的一位重要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說,提倡仁政、王道。他也曾像孔子一樣周遊列國,遊說諸侯,希望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夠被采納施行。但是,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戰國中期,當時,各國諸侯或為了自存,或為了兼並他國,都想富國強兵,孟子的主張被視為迂闊之見,不被采用。晚年,他不再出遊,和學生萬章、公孫醜等整理撰述,編成《孟子》一書。
《孟子》記載的是孟軻的言行和他同弟子、時人的相互問答。全書共七篇,每篇撮取篇首二三字為篇名,篇名與全篇內容無關。《孟子》一書較詳細具體地記載了孟軻的政治主張和哲學思想等,還保存了一些反映其他學派的資料,因此,此書是研究孟軻和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對研究先秦其他學派的思想亦有參考價值。
《孟子》既是一部哲學著作,又在文學上有較高的地位。在諸子百家中,《孟子》文章的流暢犀利,氣勢磅礴,與《莊子》文章的恢糰譎怪汪洋恣肆,堪稱先秦哲學散文中的雙璧,它給了後世散文家以不可估量的影響,從漢代的司馬遷,到唐代的韓愈,乃至宋代的歐、蘇、王、曾,無不懸之為學習古文的典範。
《孟子》的舊注本,主要有《十三經注疏》中的《孟子注疏》,朱熹《四書集注》中的《孟子集注》,清代焦循的《孟子正義》等。今人楊伯峻的《孟子譯注》,體例與其所著《論語譯注》相同,有注有譯,後附《孟子詞典》,甚便使用。論樂章
莊暴①見孟子,曰:“暴見於王,王語暴以好樂,暴未有以對也。”曰:“好樂何如?”孟子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
他日,見於王,曰:“王嚐語莊子以好樂,有諸?”王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曰:“不若與人。”曰:“與少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曰:“不若與眾。”
“臣請為王言樂。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篩之音,舉疾首蹙縅②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樂,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疾首蹙縅②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於此極也?父子不相見,兄弟妻子離散。’此無他,不與民同樂也。今王鼓樂於此,百姓聞王鍾鼓之聲,管篩之音,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今王田獵於此,百姓聞王車馬之音,見羽旄之美,舉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田獵也?’此無他,與民同樂也。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
【注釋】
①莊暴:齊國大臣。
②疾首蹙縅:疾首,頭痛;蹙縅,人憂戚則蹙其縅。縅,鼻梁。
當路章
公孫醜①問曰:“夫子當路於齊,管仲②、晏子之功,可複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③曰:‘吾子與子路孰賢?’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爾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管仲、晏子,猶不足為與?”曰:“以齊王,由反手也。”曰:“若是,則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後崩④,猶未洽於天下;武王、周公繼之,然後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則文王不足法與?”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聖之君六七作⑤,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武丁朝諸侯,有天下,猶運之掌也。紂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遺俗,流風善政,猶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幹、箕子、膠鬲,皆賢人也,相與輔相之。故久而後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猶方百裏起,是以難也。齊人有言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雖有基⑥,不如待時。’今時則易然也。夏後、殷、周之盛,地未有過千裏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禦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孔子曰:‘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注釋】
①公孫醜:齊人,孟子弟子。
②管仲:齊大夫,名夷吾,曾相桓公,稱霸於諸侯。
③曾西:曾參的孫子。
④百年而後崩:文王去世時九十七歲,稱百年,乃舉整數。
⑤作:起,出現。
⑥基:耕田器具。
不見諸侯章
萬章曰:“敢問不見諸侯,何義也?”孟子曰:“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庶人不傳①質為臣,不敢見於諸侯,禮也。”萬章曰:“庶人,召之役,則往役;君欲見之,召之,則不往見之。何也?”曰:“往役,義也;往見,不義也。且君之欲見之也,何為也哉?”
曰:“為其多聞也,為其賢也。”曰:“為其多聞也,則天子不召師,而況諸侯乎?為其賢也,則吾未聞欲見賢而召之也。繆公亟見於子思,曰:‘古千乘之國以友士,何如?’子思不悅,曰:‘古之人有言,曰:事之雲乎?豈曰友之雲乎?’子思之不悅也,豈不曰‘以位,則子君也,我臣也,何敢與君友也?以德,則子事我者也,奚可以與我友?’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也,而況可召與?齊景公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將殺之。‘誌士不忘在溝壑,勇士不忘喪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
曰:“敢問招虞人何以?”曰:“以皮冠②。庶人以旃③,士以④,大夫以旌⑤。以大夫之招招虞人,虞人死不敢往。以士之招招庶人,庶人豈敢往哉?況乎以不賢人之招招賢人乎?欲見賢人而不以其道,猶欲其入而閉之門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詩》雲:‘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視。’”萬章曰:“孔子,‘君命召,不俟駕而行’。然則孔子非與?”曰:“孔子當仕有官職,而以其官召之也。”
【注釋】
①傳:通。
②皮冠:田獵時帶的皮帽子。
③旃:用整幅絲綢做的旗叫旃。
④:旗上畫有交龍者為。
⑤旌:析羽而注於旗幹頭上的為旌。
性猶杞柳章
告子曰:“性猶杞柳①也,義猶②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注釋】
①杞柳:櫃柳。
②:同“杯”;杯圈,杯盤一類的器皿。
魚我所欲也章
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一簞①食,一豆②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糆爾③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④而與之,乞人不屑⑤也。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注釋】
①簞:竹器。
②豆:木器。
③糆爾:嗬叱貌。
④蹴爾:踐踏貌。
⑤不屑:指不肯受,憎惡其無禮。
舜發於畎畝之中章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①,傅說②舉於版築之間,膠鬲③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④舉於士,孫叔敖⑤舉於海,百裏奚⑥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⑦拂士⑧,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注釋】
①舜發畎畝中:舜曾耕於曆山。
②傅說:殷賢相。起初版築於傅岩之野,武丁舉以為相。因得於傅岩,故命以傅為氏。
③膠鬲:文王時賢相。初遭亂,鬲販魚鹽,被文王重用了。
④管夷吾:即管仲,初囚於士官,桓公任命他為宰相。
⑤孫叔敖:隱處海濱,楚莊王任命為令尹。
⑥百裏奚:事奉虞得不到重用,就來到秦國,穆公任命其為宰相。
⑦法家:法度之世臣。
⑧拂士:輔弼之賢臣。
孝 經 精 華
【著錄】
《孝經》是儒家的孝道思想和以孝治天下主張的一部儒家經典。傳為孔子與其弟子曾參關於孝道的對話的輯錄。舊題曾參撰。它的作者問題,曆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疑出自多人之手,大約產生在公元前三世紀期間。
《孝經》的主旨在講述各不同階層人士的孝道,對父母的贍養、喪葬、祭祀的各個環節。“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漢書·藝文誌)”在封建統治者心中,孝實為統治天下的大經大法,為曆代帝王所推尊。勸人們行“孝”,由孝以盡“忠”,為鞏固封建統治服務,以期達到他們曆世相傳的目的。
從另外視角看,該書以敬老尊老為核心,以穩定家庭和社會為目標,經過兩千多年的提倡和傳播,已經沉虸為我們民族道德觀點和文化心理的內容。在建設新道德中,它確是一筆重要的精神資源,可供我們揚棄和選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我所用。
《孝經》分今、古文兩種。今文《孝經》東漢鄭玄作注,共十八章;古文《孝經》西漢孔安國注,分二十二章。古文本今已不見,傳亡佚於南朝梁代,後隋代劉炫偽撰孔安國注本,雖流傳於世,不為所采。
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七二二年)令各儒鑒斷古今文兩種本《孝經》,會集韋昭、王肅、虞翻、劉劭、劉炫、陸澄六家之說為注,刻石於太學,天寶二年重加注釋,頒行天下。《舊唐書·經籍誌》載孝經一卷,玄宗注,《唐書·文藝誌》亦稱“今上《孝經製旨》一卷”“其注稱製旨,實一書也。”而後,宋趙明誠《金石錄》、陳振孫《書齋解題》均載該書四卷,乃因其於天寶四年(七四五年)刻石於太學,稱《石台孝經》,拓本四卷。自玄宗注《孝經》,人們亦隨潮漸趨今廢古,為作疏者不乏其人。至宋鹹平年間(九九八~一○○三年)邢縔據唐行衝為藍本,複為之疏。考其源流,“今文之立,自玄宗此注始;玄宗注之立則自邢縔疏始。”該書有明正德六年(一五一一年)刊本,清唐熙十九年(一六八○年)刊《通誌堂經解本》。姑蘇汪氏翻正德本,桐鄉金氏翔和書塾翻刻南宋相台嶽氏刊本。今通行《孝經》,是《十三經注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