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天端:指春。董仲舒《天人三策》雲:“《春秋》之文,求王道之端,得之於正。正次王,王次春。春者,天之所為也;正者,王之所為也。其意曰,上承天之所為,而下以正其所為,正王道之端雲爾。”
④引文出自《尚書·舜典》。
⑤校注雲:“文訛難曉。”
十指第十二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之文①,天下之大,事變之博,無不有也。雖然,大略之要有十指②。十指者,事之所係也,王化之由得流也。舉事變,見有重焉③,一指也。見事變之所至者,一指也。因其所以至者而治之,一指也。強幹弱枝,大本小末④,一指也。別嫌疑,異同類,一指也。論賢才之義,別所長之能,一指也。親近來遠⑤,同民所欲,一指也。承周文而反之質⑥,一指也。木生火,火為夏,天之端⑦,一指也。切譏刺之所罰,考變異之所加,天之端⑧,一指也。舉事變見有重焉,則百姓安矣;見事變之所至者,則得失審矣;因其所以至而治之,則事之本正矣;強幹弱枝,大本小末,則君臣之分明矣;別嫌疑,異同類,則是非著矣;論賢才之義,別所長之能,則百官序矣;承周文而反之質,則化所務立矣;親近來遠,同民所欲、則仁恩達矣;木生火,火為夏,則陰陽四時之理相受而次矣;切譏刺之所罰,考變異之所加,則天所欲為行矣。統此而舉之,仁往而義來,德澤廣大,衍溢於四海,陰陽和調,萬物靡不得其理矣。說《春秋》者凡用是矣,此其法也。
【注釋】
①二百四十二年:《春秋》起自魯隱公元年(前七二二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前四八一年)西狩獲麟。《公羊傳》與《穀梁傳》跟《春秋》相合,《左傳》則記事至哀公二十七年。
②指:意向,意旨。後代公羊家總結《春秋》筆法有“三科九旨”之說。
③事變:各種曆史事件與變故。見:表現出,表示出。有重:所重視的內容。
④幹、本:比喻君主、宗主。枝、末:比喻臣下。
⑤近:關係密切的人。遠:遠方的人,疏關係遠的人。
⑥文:文采。質:樸實。《白虎通》雲:“正朔三而改,文質再而複。”夏朝尚忠,殷朝尚質,當時禮樂未興;周朝尚文,重視禮儀。《論語·八佾》:“周監於二代,鬱鬱乎文哉!”
⑦木生火:五行相生中木生火(古代鑽木取火,並以木為主要燃料)。古人以五行配季節,春季屬木,夏季屬火。天之端:自然的開端,指春。
⑧變異:指自然界的異常現象。董仲舒《天人三策》:“書邦家之過,兼災異之變,以此見人之所為,其美惡之極,乃與天地流通而往來相應,此亦言天之一端也。”
服製象第十四
天地之生萬物也以養人,故其可食者以養身體,其可威者以為容服,禮之所為興也。劍之在左,青龍之象也;刀之在右,白虎之象也;鉤之在前,赤鳥之象也;冠之在首,玄武之象也①。四者人之盛飾也。夫能通古今,別然、不然,乃能服此也。蓋玄武者,貌之最嚴有威者也,其象在後,其服反居首,武之至而不用矣。聖人之所以超然,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注釋】
①赤鳥:又名朱雀、朱鳥。《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疏:“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
夫執介胄而後能拒敵者①,故非聖人之所貴也。君子顯之於服,而武勇者消其誌於貌也矣。故文德為貴,而威武為下,此天下之所以永全也。於《春秋》何以言之?孔父義形於色,而奸臣不敢容邪;虞有宮之奇,而獻公為之不寐;晉厲之強,中國以寢屍流血不已②。故武王克殷,裨冕而稾笏③,虎賁之士說劍,安在勇猛必任武,殺然後威?是以君子所服為上矣,故望之儼然者,亦已至哉,豈可不察乎!
【注釋】
①介:鎧甲。胄,頭盔。
②孔父:宋國大臣,被奸臣華督所殺。宮之奇:虞國賢臣。獻公:晉獻公。晉厲:晉厲公。
③裨冕:穿上裨衣(禮服)、戴上冠冕(禮帽)。稾笏:將朝板插在衣帶上。
俞序第十七
仲尼之作《春秋》也,上探正天端、王公之位①,萬民之所欲;下明得失,起賢才以待後聖。故引史記理往事,正是非,序王公。史記十二公之間,皆衰世之事②,故門人惑。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③以為見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故子貢、閔子、公肩子言其切而為國家資也④。其為切而至於殺君亡國,奔走不得保社稷。其所以然,是皆不明於道,不覽於《春秋》也。故衛子夏⑤言:“有國家者不可不學《春秋》,不學《春秋》則無以見前後旁側之危,則不知國之大柄,君之重任也。故或脅窮失國,擒殺於位,一朝至爾。苟能述《春秋》之法,致行其道,豈徒除禍哉!乃堯、舜之德也。”故世子⑥曰:“功及子孫,光輝百世,聖王之道,莫美於恕。”故予先言《春秋》詳己而略人,因其國而容天下。⑦
【注釋】
①天端:指春。
②史記:曆史書。《春秋公羊傳·隱公元年》蔬引閔因敘雲:“昔孔子受端門之命,製春秋之義,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記,得百二十國寶書。”史記十二公:特指《春秋》的十二位國君,從魯隱公至魯哀公。
③加乎王心:從中反映王道思想。鄭玄《六藝論》雲:“孔子既西狩獲麟,自號素王,為後世受命之君製明王之法。”
④子貢等:皆孔子弟子。
⑤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衛人。他是孔子《春秋》的主要傳人。孔子曾說:“《孝經》屬參,《春秋》屬商。”
⑥世子:即世碩,孔門再傳弟子。著有《養書》一篇,認為人性有善有惡。
⑦故予先言:俞樾以為“予先”當作“子先”。
《春秋》之道,大得之則以王,小得之則以霸。故曾子、子石盛美齊侯①,安諸侯,尊天子,霸王之道,皆本於仁。仁,天心,故次以天心。愛人之大者,莫大於思患而豫防之。故蔡得意於吳,魯得意於齊,而《春秋》皆不告。故次以言怨人不可邇,敵國不可狎,攘竊之國不可使久親,皆防患,為民除患之意也。不愛民之漸乃至於死亡,故言楚靈王、晉厲公生弑於位,不仁之所致也。故善宋襄公不厄人,不由其道而勝,不如由其道而敗,《春秋》貴之,將以變習俗而成王化也②。故子夏言《春秋》重人,諸譏皆本此。或奢侈使人憤怨,或暴虐賊害人,終皆禍及身。故子池言魯莊築台,丹楹刻桷,晉厲之刑刻意者,皆不得以壽終。上奢侈,刑又急,皆不內恕,求備於人,故次以《春秋》緣人情,赦小過。而傳明之曰:“君子辭也。”③
【注釋】
①曾子:曾參。子石:公孫龍,字子石。齊侯:指齊桓公。
②不厄人:不趁人之危。魯僖公二十二年,宋楚泓之戰,宋襄公“不鼓不成列”,因而失去戰機,大敗。公羊家認為宋襄公講究禮讓,值得褒揚。
③見《春秋公羊傳·桓公十八年》。
孔子明得失,見成敗,疾時世之不仁,失王道之體,故因行事,赦小過,傳又明之曰“君子辭也”。孔子曰:“吾因行事,加吾王心焉。”假其位號以正人倫,因其成敗以明順逆,故其所善則桓、文行之而遂①;其所惡則亂國行之終以敗。故始言大惡殺君亡國,終言赦小過,是亦始於粗糲,終於精微。教化流行,德澤大洽,天下之人,人有士君子之行而少過矣。亦譏二名之意也②。
【注釋】
①桓、文:齊桓公與晉文公。
②二名:古時特別是先秦兩漢時期,人們命名都隻用一個字;如果用兩個字取名,叫做二名,二名是違反禮製的。如《春秋公羊傳·定公六年》:“此仲孫何忌也,曷為謂之仲孫忌?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立元神第十九
君人者國之元,發言動作萬物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端也①。失之毫厘,駟不及追②。故為人君者,謹本詳始,敬小慎微,誌如死灰,形如委衣,安精養神,寂寞無為。休形無見影,聲無出響,虛心下士,觀來察往。謀於眾賢,考求眾人,得其心遍見其情,察其好惡以參忠佞,考其往行驗之於今,計其蓄積受於先賢。釋其讎怨,視其所爭,差其黨族,所依為臬③。據位治人,用何為名?累日積久,何功不成?可以內參外,可以小占大,必知其實,是謂“開闔”。君人者國之本也。夫為國,其化莫大於崇本,崇本則君化若神,不崇本則君無以兼人。無以兼人,雖峻刑重誅而民不從,是所謂驅國而棄之者也,患孰甚焉?
【注釋】
①樞:戶樞。機:弩牙。《周易·係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②駟:四馬拉的車。
③臬:一作“宗”。
何謂本?曰: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無孝悌則亡其所以生,無衣食則亡其所以養,無禮樂則亡其所以成也。三者皆亡,則民如麋鹿,各從其欲,家自為俗。父不能使子,君不能使臣,雖有城郭,名曰“虛邑”。如此者,其君枕塊而僵①。莫之危而自危,莫之喪而自亡,是謂“自然之罰”。自然之罰至,裹襲石室②,分障險阻,猶不能逃之也。
【注釋】
①塊:土塊。
②裹襲石室:《淮南子》作“重襲石室”。
明主賢君必於其信,是故肅慎三本。郊祀致敬,共事祖禰①,舉顯孝悌,表異孝行,所以奉天本也。秉耒躬耕,采桑親蠶,墾草殖穀,開辟以足衣食,所以奉地本也。立辟雍、庠序②,修孝悌敬讓,明以教化,感以禮樂,所以奉人本也。三者皆奉,則民如子弟,不敢自專;邦如父母,不待恩而愛,不須嚴而使。雖野居露宿,厚於宮室。如是者其君安枕而臥,莫之助而自強,莫之綏而自安,是謂“自然之賞”。自然之賞至,雖退讓委國而去,百姓繈負其子隨而君之,君亦不得離也。故以德為國者,甘於飴蜜,固於膠漆,是以聖賢勉而崇本而不敢失也。
【注釋】
①禰:奉祀父親的宗廟叫禰廟。
②辟雍庠序:都是學校名。《北堂書鈔·禮統》:“周天子曰辟雍,諸侯曰泮宮,鄉曰癢,裏曰序。”
君人者,國之征也,不可先倡,感而後應。故居倡之位而不得行倡之勢,不居和之職而以和為德。常盡其下,故能為之上也。體國之道在於尊神,尊者所以奉其政也,神者所以就其化也。故不尊不畏,不神不化。夫欲為尊者在於任賢,欲為神者在於同心。賢者備股肱則君尊嚴而國安,同心相承則變化若神,莫見其所為而功德成,是謂尊神也。
天積眾精以自剛①,聖人積眾賢以自強。天序日月星辰以自光,聖人序爵祿以自明。天所以剛者,非一精之力;聖人所以強者,非一賢之德也。故天道務盛其精,聖人務眾其賢。盛其精而壹其陽,眾其賢而同其心。壹其陽然後可以致其神,同其心然後可以致其功。是以建製之術,貴得賢而同心。
為人君者其要貴神。神者不可得而視也,不可得而聽也,是故視而不見其形,聽而不聞其聲。聲之不聞故莫得其響,不見其形故莫得其影。莫得其影則無以曲直也,莫得其響則無以清濁也。無以曲直則其功不可得而敗,無以清濁則其名不可得而度也。所謂不見其形者,非不見其進止之形也,言其所以進止不可得而見也;所謂不聞其聲者,非不聞其號令之聲也,言其所以號令不可得而聞也。不見不聞是謂“冥昏”,能冥則明,能昏則彰。能冥能昏,是謂神人。君貴居冥而明其位,處陰而向陽,惡人見其情,而欲知人之心。是故為人君者執無源之慮,行無端之事,以不求奪,以不問聞②。吾以不求奪則我利矣,彼以不見出則彼費矣③。吾以不問問則我神矣,彼以不對對則彼情矣。故終日問之,彼不知其所對;終日奪之,彼不知其所出。吾則以明而彼不知其所亡。故人臣居陽而為陰,人君居陰而為陽。陰道尚形而露情,陽道無端而貴神。
【注釋】
①精:精華。如:陽氣之精為日,陰氣之精為月。
②問聞:一作“問問”。
③見出:一作“出出”。
考功名第二十一
考績之法,考其所積也①。天道積聚眾精以為光,聖人積聚眾善以為功。故日月之明,非一精之光也;聖人致太平,非一善之功也。明所從生,不可為源;善所從出,不可為端。量勢立權,因事製義。故聖人之為天下興利也,其猶春氣之生草也,各因其生小大而量其多少;其為天下除害也,若川瀆之瀉於海也,各順其勢,傾側而製於南北。故異孔而同歸,殊施而鈞德,其趣於興利除害一也②。是以興利之要在於致之,不在於多少;除害之要在於去之,不在於南北。
【注釋】
①考績:考核官吏政績。以“積”訓“績”,是聲訓方法。
②趣:通“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