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考績黜陟,計事除廢①,有益者謂之公,無益者謂之煩。覽名責實,不得虛言。有功者賞,有罪者罰;功盛者賞顯,罪多者罰重。不能致功,雖有賢名,不予之賞;官職不廢,雖有愚名,不予之罰。賞罰用於實,不用於名;賢愚在於質,不在於文。故是非不能混,喜怒不能傾,奸軌不能弄②,萬物各得其真,則百官勸職,爭進其功。

【注釋】

①黜:降職。陟:升調。除:任命。廢:罷免。《尚書·堯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春秋公羊傳·隱公五年注》:“《春秋》撥亂世,以黜陟為本。”

②軌:通“宄”。

考試之法,大者緩,小者急,貴者舒而賤者促。諸侯月試其國,州伯時試其部①,四試而一考。天子歲試天下,三試而一考。前後三考而絀陟,命之曰“計”②。

【注釋】

①時:季。

②《周禮·大宰》:“八曰官計”。鄭玄注:“官計,謂三年則大計群吏之治而誅賞之。”

考試之法,合其爵祿,並其秩,積其日,陳其實,計功量罪,以多除少,以名定實,先內弟之①。其先三分以為上中下,以考進退,然後外集,通名曰進退。增減多少,有率為弟。九分三三列之,亦有上中下。以一為最,五為中,九為殿②。有餘歸之於中,中而上者有得,中而下者有負。得少者以一益之,至於四;負多者以四減之,至於一,皆逆行。三四十二而成於計,得滿計者絀陟之。

【注釋】

①除:指功罪相減除。弟:古“第”字,等第。

②最:功績突出,處於首位。殿:處於最後。《唐六典》載考績之法雲:“四善為上上,一最;三善為上中,一最;二善為上下,無最;有二善為中上,無最;有一善為中中;職事粗理,善最不聞,為中下;愛憎任情,處斷乖理,為下上;背公向私,職務廢缺,為下中;居官諂詐,貪濁有狀,為下下。”

次次每計,各逐其弟①,以通來數。初次再計,次次四計,各不失故弟,而亦滿計絀陟之。初次再計,謂上弟二也;次次四計,謂上弟三也②。九年為一弟,二得九,並去其六,為置三弟,六六得等,為置二,並中者得三盡去之,並三三計得六,並得一計得六。此為四計也。絀者亦然。

【注釋】

①逐:一作“遂”。

②“初次再計”等句:指三次考績,第一次作兩計,第二、第三次各作一計,三次共四計。

三代改製質文第二十三

《春秋》曰:“王正月”。傳曰:“王者孰謂?謂文王也。曷為先言王而後言正月?王正月也。何以謂之王正月?曰:王者必受命而後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①,製禮樂,一統於天下。所以明易姓非繼仁②,通以己受之於天也。王者受命而王,製此月以應變,故作科以奉天地,故謂之王正月也。”

【注釋】

①正朔:一年的第一個月叫正月,每月的第一天叫朔(初一)。新王朝建立,重新製定正朔,表示應天承運,改故用新。夏朝建寅(以寅月為正月),殷朝建醜(以醜月為正月,相當夏曆十二月),周朝建子(相當夏曆十一月),稱為“三正”,又稱“三統”。秦朝與西漢前期建亥(相當夏曆十月);漢武帝時改用夏曆。服色:衣服、車馬、犧牲所崇尚的顏色。夏朝尚黑,殷尚白,周尚赤。

②仁:通“人”。

王者改製作科奈何?曰:當十二色①。曆各法而正色,逆數三而複絀。三代之前曰五帝②,帝迭首一色,順數五而相複,禮樂各以其法象其宜。順數四而相複,鹹作國號,遷宮邑③,易官名,製禮作樂。

【注釋】

①十二色:當為“十色”。古代以青、赤、黃、白、黑為五方正色;以綠、紅、碧、紫、騮黃為五方間色。陰陽五行家,以五色配五行解釋王朝的興替。如:黃帝以土氣勝,其色尚黃;夏禹以木氣勝,其色尚青;商湯以金氣勝,其色尚白;周文王以火氣勝,其色尚赤;代周者(秦)必以水氣勝,其色尚黑。參看《呂氏春秋·有始覽·應同》。五行家的說法並不一致,一般以為“夏尚黑”;或以為秦尚白,漢尚赤。

②三:應為“三代”,指夏商周。

③宮邑:指都城。相傳五帝都城為,黃帝都有熊(在今河南省),顓頊都濮陽,帝嚳都亳(今河南偃師),堯都平陽(在今山西省),舜都蒲阪。

故湯受命而王,應天變夏作殷號,時正白統。親夏故虞,絀唐謂之帝堯,以神農為赤帝。作宮邑於下洛之陽,名相官曰尹。作“蛃”樂,製質禮以奉天。文王受命而王,應天變殷作周號,時正赤統。親殷故夏,絀虞①謂之帝舜,以軒轅為黃帝,推神農以為九皇。作宮邑於豐,名相官曰宰。作“武”樂,製文禮以奉天②。武王受命,作宮邑於絞,製爵五等,作“象”樂,繼文以奉天。周公輔成王受命,作宮邑於洛陽,成文、武之製,作“”樂以奉天。

【注釋】

①“”是商湯樂曲名。

②“武”:周文王樂曲名。文禮:對“質”禮而言。董仲舒《天人三策》雲:“夏上忠,殷上敬,周上文者,所繼之救,當用此也。”

殷湯之後稱邑,示天之變反命。故天子命無常,唯命是德慶。故《春秋》應天作新王之事,時正黑統。王魯,尚黑,絀夏,親周,故宋①。樂宜親“招”“武”②,故以虞錄親,樂製宜商,合伯子男為一等。

【注釋】

①王魯:以魯國為新王。宋:宋國是殷商之後。

②“招”:即“韶”,虞舜之樂。

然則其略說奈何?曰:三正以黑統初。正日月朔於營室,鬥建寅①。天統氣始通化物,物見萌達,其色黑。故朝正服黑,首服藻黑,正路輿質黑,馬黑,大節綬幘尚黑,旗黑,大寶玉黑,郊牲黑,犧牲角卵②。冠於阼③,昏禮逆於庭④,喪禮殯於東階之上。祭牲黑牡,樂器黑質。法不刑有懷任新產者⑤,是月不殺。聽朔⑥,廢刑發德,具存二王之後也⑦。親赤統,故日分平明⑧,平明朝正。

【注釋】

①“三正”等句:三正以“夏尚黑”開始,夏曆正月是寅月,日在營室(北方星宿名)。

②犧牲:以有角或卵生的動物做祭品。

③冠:冠禮,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阼:東階。

④昏:通“婚”。

⑤任:通“妊”,懷孕。

⑥聽朔:每月開頭確定朔日的一種儀式。《禮記·玉藻》:“天子玄冕而朝日於東門之外,聽朔於南門之外。”

⑦二王:此指夏禹、商湯。

⑧日分平明:以平旦為一天的開始。

正白統奈何?曰:正白統者,曆正日月朔於虛①,鬥建醜。天統氣始蛻化物,物始芽,其色白,故朝正服白,首服藻白,正路輿質白,馬白,大節綬幘尚白,旗白,大寶玉白,郊牲白,犧牲角繭②。冠於堂,昏禮逆於堂,喪事殯於楹柱之間。祭牲白牡,薦尚肺③。樂器白質。法不刑有身懷任,是月不殺。聽朔,廢刑發德,具存二王之後也。親黑統,故日分鳴晨④,鳴晨朝正。

【注釋】

①虛:北方星宿名,又名玄枵。

②角繭:角初生時大小如蠶繭大小。

③尚肺:或曰當作“尚肝”。《禮記·郊特牲》:周祭肺,殷祭肝。

④日分鳴晨:以雞鳴做為一天的開始。

正赤統奈何?曰:正赤統者,大節綬幘尚赤,旗赤,大寶玉赤,郊牲,犧牲角栗①。冠於房,昏禮逆於戶,喪禮殯於西階之上。祭牲牡,薦尚心。樂器赤質。法不刑有身,重懷藏以養微,是月不殺。聽朔,廢刑發德,具存二王之後也。親白統,故日分夜半,夜半朝正。改正之義,奉元而起。

【注釋】

①角栗:角大小如栗子。

古之王者受命而王,改製稱號正月,服色定,然後郊告天地及群神。近遠祖禰,然後布天下。諸侯廟受,以告社稷宗廟山川,然後感應一其司。三統之變,近夷遐方無有,生煞者獨中國。然而三代改正,必以三統天下。曰三統五端,化四方之本也。天始廢始施,地必待中,是故三代必居中國。法天奉本,執端要以統天下,朝諸侯也。是以朝正之義,天子純統色衣①,諸侯統衣纏緣紐,大夫士以冠,參近夷以綏,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統之義也。其謂“統三正”者,曰:正者正也,統致其氣,萬物皆應;而正統正,其餘皆正,凡歲之要,在正月也。法正之道,正本而末應,正內而外應,動作舉錯,靡不變化隨從,可謂法正也。故君子曰:“武王其似正月矣。”《春秋》曰:“杞伯來朝。”②王者之後稱公,杞何以稱伯?《春秋》上黜夏③,下存周,以《春秋》當新王。

【注釋】

①統:當作“玄”。

②見《春秋·莊公二十七年》。

③夏:杞國是夏朝的後代。

《春秋》當新王者奈何?曰:王者之法,必正號。絀王謂之帝,封其後以小國,使奉祀之。下存二王之後以大國,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客而朝。故同時稱帝者五,稱王者三,所以昭五端①,通三統也。是故周人之王,尚推神農為九皇②,而改號軒轅謂之黃帝,因存帝顓頊、帝嚳、帝堯之帝號,絀虞而號舜曰帝舜,錄五帝以小國。下存禹之後於杞,存湯之後於宋,以方百裏爵稱公。皆使服其服,行其禮樂,稱先王客而朝。

【注釋】

①五端:指五行。

②九皇:指遠古帝王。神農為九皇之末,黃帝居五帝之首,一說,九皇指人皇(有兄弟九人)。《春秋緯》以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

《春秋》作新王之事,變周之製,當正黑統。而殷、周為王者之後,絀夏改號禹謂之帝,錄其後以小國,故曰“絀夏存周”。以《春秋》當新王,不以杞侯,弗同王者之後也。稱“子”又稱“伯”何?見殊之小國也①。

【注釋】

①《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三年》:“杞子卒。”注:“始見稱伯,卒獨稱子者,微弱,為徐、莒所脅,不能死位。”

黃帝之先諡,四帝之後諡①,何也?曰:“帝號必存五,帝代首天之色,號至五而反。周人之王,軒轅直首天黃號,故曰黃帝雲。帝號尊而諡卑,故四帝後諡也。”帝,尊號也,錄以小何?曰:“遠者號尊而地小,近者號卑而地大,親疏之義也。”故王者有不易者,有再而複者,有三而複者,有四而複者,有五而複者,有九而複者。明此通天地、陰陽、四時、日月、星辰、山川、人倫,德侔天地者稱“皇帝”,天佑而子之,號稱“天子”。故聖王生則稱天子,崩遷則存為三王,絀滅則為五帝,下至附庸,絀為九皇,下極其為民。有一謂之三代,故雖絕地廟位,祝牲猶列於郊號,宗於岱宗。故曰:“聲名魂魄施於虛,極壽無疆。”何謂再而複,四而複?《春秋》鄭忽何以名②?《春秋》曰:“伯子男一也,辭無所貶。”③何以為一?曰:“周爵五等,《春秋》三等。”《春秋》何三等?曰:“王者以製,一商一夏,一質一文。商質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故三等也。”

【注釋】

①先諡:指諡號“黃”字冠在“帝”字之前。後諡:指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四帝,諡號在“帝”字之後。

②鄭忽:鄭莊公的太子忽,即鄭昭公。

③見桓公十一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