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伯七十裏,七七四十九,三分除其一,定得田方十裏者二十八,與方十裏者六十六,定率得十萬九千二百一十二口,為次國口軍三,而立次國。一夫人,世婦,左右婦,三良人,二孺子。立一世子,三卿,九大夫,二十七上士,八十一下士,與五通大夫,五上士,十五下士。其上卿,位比大國之下卿,今六百石;下卿四百石,上士三百石,下士二百石。夫人一傅母、三伯、三丞。世婦,左右婦,三良人,二禦人,各有師保。世子一上傅。士宿衛公者,比上卿者三人,下卿六人,比上下士如上下之數。夫人禦衛者,上下士禦各五人;世婦、左右婦,上下禦各五人;二禦,各五人;世子上傅,上下史各五人;丞、史各五人;三卿、九大夫,上下史各五人,下士史五人;通大夫,上下史各五人;卿,臣二人。
故子男方五十裏,五五二十五,三分除一,定得田方十裏十六,與方裏者六十六,定率得四萬口,為小國口軍三,而立小國。夫人,世婦,左右婦,三良人,二孺子。立一世子,三卿,九大夫,二十七上士,八十一下士,與五通大夫,五上士,十五下士。其上卿比次國之下卿,今四百石。下卿三百石,上士二百石,下士百石。夫人一傅母、三伯、三丞。世婦,左右婦,三良人,一禦人,各有師保。世子一上傅。士宿衛公者比上卿者三人,下卿六人。夫人禦衛者,上下禦各五人;世婦、左右婦,上下禦各五人;二禦人,各五人;世子上傅,上下史各五人;三卿、九大夫,上下史各五人;士,各五人;通大夫,上下史亦各五人;卿,臣三人。此周製也。
《春秋》合伯子男為一等,故附庸字者地方三十裏,三三而九,三分而除其一,定得田方十裏者六,定率得一萬四千四百口,為口師三。而立一宗婦、二妾、一世子,宰丞一,士一,秩士五人。宰視子男下卿,今三百石。宗婦有師保,禦者三人,妾各二人,世子一傅。士宿衛君者比上卿,下卿一人;上下各如其數。世子傅,上下史各五人。下良五稱名善者,地方半字君之地①。九半三分除其一,定得田方十裏者三,定率得七千二百口。一世子宰,今二百石。下四半三半二十五。三分除其一,定得田方十裏者一與方裏者五,定率得三千六百口。一世子宰,今百石,史五人,宗婦仕衛世子臣……②
【注釋】
①此處錯亂,義不詳。
②以下殘闕。
必仁且智第三十
莫近於仁,莫急於智。不仁而有勇力財能,則狂而操利兵也;不智而辨慧蛅給,則迷而乘良馬也①。故不仁不智而有材能,將以其材能以輔其邪狂之心,而讚其僻違之行,適足以大其非而甚其惡耳。其強足以覆過,其禦足以犯詐,其慧足以惑愚,其辨足以飾非,其堅足以斷辟,其嚴足其拒諫。此非無材能也,其施之不當、而處之不義也。有否心者,不可借便勢;其質愚者,不與利器。論之所謂不知人也者,恐不知別此等也。仁而不知②,則愛而不別也;知而不仁,則知而不為也。故仁者所以愛人類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注釋】
①《淮南子·主術訓》:“凡人之性,莫貴於人,莫急於智。仁以為質,智以行之,兩者為本。
②知:通“智”。
何謂仁?仁者惻怛愛人,謹翕不爭,好惡敦倫。無傷惡之心,無隱忌之誌,無嫉妒之氣,無感愁之欲,無險腟之事,無辟違之行。故其心舒①,其誌平,其氣和,其欲節,其事易,其行道,故能平易和理而無爭也。如此者,謂之仁。
【注釋】
①舒:原注“一作倫”。
何謂之知?先言而後當。凡人欲舍行為,皆以其知先規而後為之。其規是者,其所為得,其所事當,其行遂,其名榮,其身故利而無患,福及子孫,德加萬民,湯、武是也。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絕世無複,殘類滅宗亡國是也。故曰莫急於智。知者見禍福遠,其知利害蚤:物動而知其化,事興而知其歸,見始而知其終。言之無敢蛕,立之而不可廢,取之而不可舍,前後不相悖,終始有類,思之而有複,及之而不可厭。其言寡而足,約而喻,簡而達,省而具,少而不可益,多而不可損。其動中倫①,其言當務。如是者謂之知。
【注釋】
①倫:一作“禮”。
其大略之類,天地之物有不常之變者,謂之異,小者謂之災。災常先至而異乃隨之。災者,天之譴也;異者,天之威也。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詩》雲“畏天之威”,①殆此謂也。
【注釋】
①引詩見《詩經·周頌·我將》。《春秋握誠圖》:“孔子作《春秋》,陳天人之際,記異考符。”
凡災異之本,盡生於國家之失。國家之失乃始萌芽①,而天出災異以譴告之。譴告之而不知變,乃見怪異以驚駭之。驚駭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以此見天意之仁而不欲害人也。
【注釋】
①一本無“國家之失”四字。
謹按災異以見天意。天意有欲也,有不欲也。所欲所不欲者,人內以自省,宜有懲於心;外以觀其事,宜有驗於國。故見天意者之於災異也,畏之而不惡也;以為天欲振吾過,救吾失,故以此報我也。《春秋》之法,上變古易常,應是而有天災者,謂幸國。孔子曰:“天之所幸,有為不善而屢極。”楚莊王以天不見災,地不見孽,則禱之於山川曰:“天其將亡予邪?不說吾過,極吾罪也。”以此觀之,天災之應過而至也,異之顯明可畏也①。此乃天之所欲救也,《春秋》之所獨幸也,莊王所以禱而請也。聖主賢君尚樂受忠臣之諫,而況受天譴也!
【注釋】
①畏:一本作“謂”,誤。
身之養重於義第三十一
天之生人也,使之生義與利。利以養其體,義以養其心。心不得義不能樂,體不得利不能安。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體莫貴於心,故養莫重於義。義之養生人,大於利矣!何以知之?今人大有義而甚無利,雖貧與賤尚榮其行,以自好而樂生。原憲、曾、閔之屬是也①。人甚有利而大無義,雖甚富則羞辱大惡。惡深,禍患重。非立死其罪者,即旋傷殃憂爾。莫能以樂生而終其身,刑戮夭折之民是也。
【注釋】
①原憲、曾參、閔子騫:皆孔子弟子,以德行著稱。
夫人有義者①,雖貧能自樂也。而大無義者,雖富莫能自存。吾以此實義之養生人,大於利而厚於財也。民不能知而常反之,皆忘義而徇利,去理而走邪,以賊其身而禍其家。此非其自為計不忠也,則其知之所不能明也。今握棗與錯金②,以示嬰兒,必取棗而不取金也。握一斤金與千萬之珠③,以示野人,野人必取金而不取珠也。故物之於人,小者易知也,其大者難見也。今利之於人小而義之於人大者,無怪民之皆趨利而不趨義也,固其所暗也。
【注釋】
①人:一作“民”。
②錯金:金錯刀。
③一斤金:漢代以一斤為一金,每斤十六兩。
聖人事明義,以碐耀其所暗,故民不陷。《詩》雲:“示我顯德行。”①此之謂也。先王顯德以示民,民樂而歌之以為詩,說而化之以為俗②。故不令而自行,不禁而自止;從上之意,不待使之,若自然矣。故曰:聖人天地動、四時化者,非有他也;其見大義故能動,動故能化,化故能大行。化大行故法不犯,法不犯故刑不用,刑不用則堯、舜之功德。此大治之道也,先聖傳授而複也。故孔子曰:“誰能出不由戶?何莫由斯道也?”今不示顯德行,民暗於義不能碐,迷於道不能解,因欲大嚴芐以必正之,直殘賊天民而薄主德耳,其勢不行。仲尼曰:“國有道,雖加刑,無刑也;國無道,雖殺之,不可勝也。”其所謂有道無道者,示之以顯德行與不示爾。
【注釋】
①引詩見《詩經·周頌·敬之》。
②說:通“悅”。
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第三十二
命令相曰①:“大夫蠡、大夫種、大夫庸、大夫車成②,越王與此五大夫謀伐吳,遂滅之,雪會稽之恥,卒為霸主。範蠡去之,種死之。寡人以此二大夫者為皆賢。孔子曰:‘殷有三仁。’③今有越王之賢,與蠡、種之能。此三人者,寡人亦以為越有三仁④。其於君何如?桓公決疑於管仲,寡人決疑於君。”
【注釋】
①相:王國的相,由朝廷派到各王國輔佐國王的大臣。孝景帝有十三位兒子封王,劉非為江都王,劉端為膠西王。兩王皆驕侈不法。董仲舒先為江都王相,後又為膠西王相。此篇是針對國王提問而對。“命令”指膠西王向董仲舒發問。
②蠡:範蠡。種:文種。庸:泄庸。
③三仁:指微子、箕子、比幹。語出《論語·微子》。
④越有三能:此指句踐、範蠡、文種。《漢書·董仲舒傳》指範蠡、文種、泄庸。
仲舒伏地再拜,對曰:“仲舒知褊而學淺,不足以決之。雖然,王有問於臣,臣不敢不悉以對,禮也。臣仲舒聞,昔者魯君問於柳下惠曰:‘我欲攻齊,如何?’柳下惠對曰:‘不可。’退而有憂色。曰:‘吾聞之也,謀伐國者,不問於仁人也,此何為至於我!’但見問而尚羞之,而況乃與為詐以伐吳乎!其不宜明矣。以此觀之,越本無一仁,而安得三仁?
“仁人者正其道,不謀其利;修其理,不急其功①;致無為,而習俗大化。可謂仁聖矣。三王是也。《春秋》之義,貴信而賤詐。詐人而勝之,雖有功,君子弗為也。是以仲尼之門,五尺之童子,言羞稱五伯②。為其詐以成功,苟為而已矣。故不足稱於大君子之門。五伯者,比於他諸侯為賢者;比於聖賢,何賢之有?臣仲舒伏地再拜以聞。”
【注釋】
①《漢書》本傳作:“夫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②五伯:春秋五霸。
觀德第三十三
天地者,萬物之本,先祖之所出也。廣大無極,其德碐明。曆年眾多,永永無疆。天出至明,眾知類也,其伏無不碐也。地出至晦,星日為明不敢暗。君臣父子夫婦之道取之,此大禮之終也。臣子三年不敢當①。雖當之,必稱先君,必稱先人,不敢貪至尊也。百禮之貴,皆編於月。月編於時,時編於君,君編於天。天之所棄,天下弗磇,桀、紂是也。天子之所誅絕,臣子弗得立,蔡世子、逄醜父是也②。王父、父所絕,子孫不得屬,魯莊公之不得念母,衛輒之辭父命是也③。故受命而海內順之,猶眾星之共北辰,流水之宗滄海也。況生天地之間,法太祖先人之容貌,則其至德取象,眾名尊貴④,是以聖人為貴也。
【注釋】
①《春秋公羊傳·文公九年》:“緣孝子之心,則三年不忍當也。”
②蔡世子:蔡景侯的太子,名般。景侯為其娶婦於楚,景侯與楚女通奸,太子般弑父自立,稱蔡靈侯。蔡靈侯後來被楚靈王殺死。逄醜父:齊國大臣。
③魯莊公不得念母:魯莊公的母親文薑,與其兄齊襄公私通,齊襄公殺死了魯莊公的父親魯桓公。衛輒:衛出公姬輒。衛靈公將太子蒯聵趕走,靈公死後,立蒯聵的兒子輒為國君。晉國想送回蒯聵,衛國發兵抵抗。
④貴:一作“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