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泰伯至德之侔天地也,上帝為之廢適易姓而子之①。讓其至德,海內懷歸之。泰伯三讓而不敢就位。伯邑考知群心貳②,自引而激,順神明也。至德以受命,豪英高明之人輻輳歸之。高者列為公侯,下至卿大夫,濟濟乎哉,皆以德序。是故吳、魯同姓也,鍾離之會不得序而稱君,殊魯而會之,謂其夷狄之行也③。雞父之戰,吳不得與中國為禮④。至於伯莒、黃池之行,變而反道,乃爵而不殊⑤。召陵之會,魯君在是而不得為主,避齊桓也⑥。魯桓即位十三年,齊、宋、衛、燕舉師而東,紀、鄭與魯合力而報之。後其日,以魯不得偏避紀侯與鄭厲公也⑦。

【注釋】

①泰伯:周太王的嫡長子。他為了讓位給弟弟季曆(周文王之父),而到吳地去。適:通“嫡”。

②伯邑考:周文王嫡長子,傳說他在殷作人質,被紂王烹死。其弟姬發立為太子。《尚書中候》:“文王廢考,立發為太子。”

③同姓:皆為姬姓。而泰伯順從吳地風俗,斷發文身,故被中原視為外族。《春秋公羊傳·成公十五年》:“曷為殊會吳?外吳也。曷為外也?《春秋》,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

④雞父之戰:見《春秋公羊傳·昭公二十三年》。《公羊傳》評論說:“此偏戰也,曷為以詐戰之辭言之?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

⑤《春秋·定公四年》:“蔡侯以吳子及楚人戰於柏舉。”《公羊傳》雲:“吳何以稱子?夷狄也而憂中國。”《春秋·哀公十三年》:“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公羊傳》雲:“吳何以稱子?吳主會也。吳主會則曷為先言晉侯?不與夷狄之主中國也。其言及吳子何?會兩伯之辭也。不與夷狄之主中國則曷為以會兩伯之辭言之?重吳也。曷為重吳?吳在是,則天下諸侯莫敢不至也。”黃池之會由吳王主盟,晉、齊、魯、衛、滕、薛等國與會。

⑥召陵之會:魯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後來與楚使屈完在召陵會盟。

⑦《春秋·桓公十三年》:“春二月,公會紀侯、鄭伯。乙巳,及齊侯、宋公、衛侯、燕人戰。齊師、宋師、衛師、燕師敗績。”《公羊傳》雲:“曷為後日?恃外也。其恃外奈何?得紀侯、鄭伯,然後能為日也。”公羊家認為,寫戰爭應當先交代日期;此處,先寫魯桓公會見紀侯、鄭伯(鄭厲公),再交代戰爭日期(乙巳日),這叫做“後日”。這說明魯依靠外力(紀、鄭)才敢確定交戰日期。

《春秋》常辭,夷狄不得與中國為禮。至之戰,夷狄反道,中國不得與夷狄為禮,避楚莊也①。邢、衛、魯之同姓也,狄人滅之,《春秋》為諱,避齊桓也②。當其如此也,唯德是親,其皆先其親。是故周之子孫,其親等也,而文王最先。四時等也,而春最先。十二月等也,而正月最先。德等也,則先親親③。魯十二公,等也,而定、哀最尊④。衛俱諸夏也,善稻之會,獨見內之,為其與我同姓也⑤。吳俱夷狄也,蚛之會,獨先外之,為其與我同姓也⑥。滅國十五有餘,獨先諸夏⑦。魯、晉俱諸夏也,譏二名,獨先及之⑧。盛伯、郜子俱當絕,而獨不名,為其與我同姓兄弟也⑨。出外者眾,以母弟出,獨大惡之,為其亡母背骨肉也。滅人者莫絕,衛侯毀滅同姓獨絕,賤其本祖而忘先也。

【注釋】

①之戰:見《春秋公羊傳·宣公十二年》紀載。

②《春秋·僖公元年》:“齊師、宋師、曹師,次於聶北,救邢。”《公羊傳》雲:“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孰亡之?蓋狄滅之。曷為不言狄滅之?為桓公諱也。曷為為桓公諱?上無天子,下無方伯,天下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

③親親:儒家主張愛有等差,由親及疏。淩曙注:“《春秋》變周之文,從殷之質。質家先親親。”

④《春秋公羊傳·定公元年》:“定、哀多微辭。”注雲:“上以諱尊隆親。”

⑤善稻:地名。《左傳》作“善道”。魯襄公五年,魯、衛與吳在善稻會盟。

⑥蚛:地名。蚛之會,見《春秋公羊傳·襄公十年》。

⑦十五:當作“五十”。本書《滅國上》雲:“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春秋》記載滅國,首先記載齊軍滅譚。

⑧二名:上古時代取名隻用一個字,用兩個字叫“二名”。《春秋·定公六年》:“季孫斯、仲孫忌率師圍運。”《公羊傳》雲:“此仲孫何忌也,曷為謂之仲孫忌?譏二名,二名非禮也。”《春秋·哀公十三年》:“晉魏多率師侵衛。”《公羊傳》雲:“此晉魏曼多也,曷為謂之晉魏多?譏二名,二名非禮也。”

⑨盛、郜:皆姬姓小國。《公羊傳·文公十二年》:“盛伯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辭也。”《公羊傳·僖公二十年》“郜子者何?失地之君也?何以不名?兄弟辭也。”

《春秋·昭公元年》:“秦伯之弟铖出奔晉。”公羊家認為秦君不能容其母弟。”

《春秋·僖公二十五年》:“衛侯毀滅邢。”《公羊傳》雲:“衛侯毀何以名?絕。曷為絕之?滅同姓也。”

親等從近者始,立適以長,母以子貴,先①。甲戌、己醜,陳侯鮑卒,書所見也,而不言其暗者②。隕石於宋五,六禭退飛,耳聞而記,目見而書,或徐或察,皆以其先接於我者序之③。其於會朝聘之禮亦猶是。諸侯與盟者眾矣,而儀父獨漸進④。鄭僖公方來會我而道殺,《春秋》致其意,謂之如會⑤。潞子離狄而歸,黨以得亡,《春秋》謂之子,以領其意⑥。包來、首戴、洮、踐土與操之會,陳去我,謂之逃歸;鄭處而不來,謂之乞盟;陳侯後至,謂之如會;莒人疑我,貶而稱人⑦。諸侯朝魯者眾矣,而滕、薛獨稱侯⑧。州公化我,奪爵而無號⑨。吳、楚國先聘我者見賢;曲棘與之戰,先憂我者見賢。

【注釋】

①適:通“嫡”。先:原注“或有母字”。

②見《春秋公羊傳·桓公五年》。

③《春秋公羊傳·僖公十六年》:“曷為先言隕而後言石?隕石記聞。

④儀父:邾婁國君。

⑤事見《春秋公羊傳·襄公七年》。

⑥潞:狄族所建立國家。

⑦包來、首戴、洮、踐土、操:皆地名。包來,《左傳》作“浮來”。隱公八年,魯隱公與莒君在包來會盟。僖公五年,魯僖公與周王世子在首戴會盟。僖公八年,魯君與周王使臣、齊侯、宋公、衛侯、許男、曹伯、鄭世子等在洮會盟。鄭伯自己沒有來,派世子參加,稱做“乞盟”。僖公二十八年,諸侯在踐土會盟,陳侯後至,稱做“如會”。操,《左傳》作“絥”。襄公七年,諸侯在操會盟,陳侯逃歸。

⑧《春秋·隱公十一年》:“滕侯、薛侯來朝。”

⑨《春秋·桓公六年》:“春正月,繫來。”《公羊傳》曰:“繫來者何?猶曰是人來也。孰謂?謂州公也。曷為謂之繫來?慢之也。曷為慢之?化我也。”注雲:“行過無禮謂之化,齊人語也。諸侯相過,至境必假途,入都必朝。所以崇禮讓、絕慢易、戒不虞也。今州公過魯都不朝魯,是慢之為惡,故書繫來,見其義也。”

魯襄公二十九年,吳國季劄聘魯。魯莊公二十三年,楚國使臣聘魯。

曲棘、鞍:皆地名。曲棘之戰見《春秋公羊傳·昭公二十五年》。

諸侯第三十七

生育養長,成而更生,終而複始,其事所以利活民者無已。天雖不言,其欲贍足之意可見也。古之聖人,見天意之厚於人也,故南麵而君天下,必以兼利之。為其遠者目不能見,其隱者耳不能聞,於是千裏之外割地分民,而建國立君;使為天子視所不見,聽所不聞,朝夕召而問之也。諸侯之為言猶“諸候”也。

五行對第三十八

河間獻王問溫城董君曰①:“《孝經》曰: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何謂也?”對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為冬,金為秋,土為季夏,火為夏,木為春。春主生,夏主長,季夏主養,秋主收,冬主藏。藏,冬之所成也。是故父之所生,其子長之;父之所長,其子養之;父之所養,其子成之。諸父所為,其子皆奉承而續行之,不敢不致如父之意,盡為人之道也。故五行者,五行也。由此觀之,父授之,子受之,乃天之道也。故曰夫孝者,天之經也,此之謂也。”

【注釋】

①河間獻王:漢景帝的兒子劉德。他愛好儒學,喜歡搜集古代文獻。見《漢書·景十三王傳》。溫城:或疑為應作“昌城”,溫字與昌字因形近而誤。董仲舒是信都國廣川縣人,信都國另有昌城縣。

王曰:“善哉。天經既得聞之矣,願聞地之義。”對曰:“地出雲為雨,起氣為風。風雨者,地之所為。地不敢有其功名,必上之於天。命若從天命者,故曰天風天雨也,莫曰地風地雨也。勤勞在地,名一歸於天,非至有義,其孰能行此?故下事上,如地事天也,可謂大忠矣。土者,火之子也,五行莫貴於土。土之於四時無所命者,不與火分功名。木名春,火名夏,金名秋,水名冬。忠臣之義,孝子之行,取之土。土者,五行最貴者也,其義不可以加矣。五聲莫貴於宮,五味莫美於甘,五色莫貴於黃,此謂孝者地之義也。”王曰:“善哉。”

衣服容貌者,所以悅目也;聲言應對者,所以悅耳也;好惡去就者,所以悅心也。故君子衣服中而容貌恭,則目悅矣;言理應對遜,則耳悅矣;好仁厚而惡淺薄,就善人而遠僻鄙,則心悅矣。故曰:“行意可樂,容止可觀。”此之謂也①。

【注釋】

①這一自然段,清人張皋文認為是《為人者天第四十一》的最後一段。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

為生不能為人,為人者天也。人之為人本於天①,天亦人之曾祖父也。此人之所以上類天也。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②;人之血氣,化天誌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人生有喜怒哀樂之答,春秋冬夏之類也。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樂,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受,由天之號也。為人主也,道莫明省身之天,如天出之也。使其出也,答天之出四時而必忠其受也,則堯、舜之治無以加。是可生可殺,而不可使為亂。故曰非道不行,非法不言,此之謂也。

【注釋】

①人之人:當作“人之為人”。

②人之形體,化天數而成:參閱本書《人副天數第五十六》。

傳曰:“唯天子受命於天。”①天下受命於天子,一國則受命於君。君命順,則民有順命;君命逆,則民有逆命。故曰:“一人有慶,萬民賴之。”②此之謂也。

【注釋】

①引文見《禮記·表記》。

②引文見《尚書·甫刑》。

傳曰:“政有三端:父子不親,則致其愛慈;大臣不和,則敬順其禮;百姓不安,則力其孝弟。”①孝弟者,所以安百姓也。力者,勉行之身以化之。天地之數,不能獨以寒暑成歲,必有春夏秋冬。聖人之道,不能獨以威勢成政,必有教化。故曰:先之以博愛,教之以仁也。難得者,君子不貴,教以義也。雖天子必有尊也,教以孝也;必有先也,教以弟也。此威勢之不足獨恃,而教化之功不大乎!

【注釋】

①引文出處不詳。

傳曰:“天生之,地載之,聖人教之。”①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體也。心之所好,體必安之;君之所好,民必從之。故君民者,貴孝弟而好禮義,重仁廉而輕財利。躬親職此於上,而萬民聽生善於下矣。故曰:“先王見教之可以化民也。”②此之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