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酒館(1 / 3)

水上酒館

“布拉格”酒館內座無虛席,店內觥籌交錯,人們舉杯共飲,大聲交談,酒杯碰撞聲,談話聲,勸酒聲不絕於耳,在熠熠生輝的水晶燈下,一支葡萄牙的管弦樂隊在這一片嘈雜聲中演奏著音樂,燈紅酒綠中,上演著紙醉金迷的生活。

我站起身來環顧四周,正想離開之時,突然看到了一位熟識的軍醫。他身板結實,體魄健壯,非常適合穿軍裝;他有一頭硬而結實的紅發,兩鬢已經斑白;他為人性情溫和,不苟言笑。他也看見了我,並立即邀請我和他共坐一桌。他那一桌緊挨著窗戶。窗戶開著,能看到窗外春天的夜景,聽到阿爾巴特街上電車的轟鳴聲。我們共進晚餐,喝了些伏特加和卡赫齊亞葡萄酒,之後點了咖啡,談論著最近召開的杜馬會議

杜馬會議是俄國經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構成國會的下院; 於一九○五年成立。。醫生拿出了一個老式的銀色雪茄盒,遞給我一支“炮”牌香煙,他自己也點了一支,說:“既然我們一直在談論杜馬,不如來點白蘭地?最近發生的一些事情實在讓我沮喪。”

我以為他說的是玩笑話,沒想到他一臉嚴肅地補充說道:“一定是春天的緣故,才讓我心情煩悶。當人上了年紀,會比年輕時更為敏感,如果你此時是個充滿幻想的單身漢,更是如此。哎,外麵的電車太吵了,到處是楊樹味兒,讓人很不舒服,我們還是關上窗戶吧。”他站起身來說道,“伊凡·斯傑潘,給我們來點‘舒斯托符’白蘭地。”

老夥計去拿白蘭地時,醫生一言不發地坐在那兒,顯得心不在焉。侍者給我們每人倒了一杯酒之後,他喝了一口碗裏的白蘭地,手握著放在桌上的酒瓶,繼續說道:

米佳與卡嘉mi jia yu ka jia

水上酒館shui shang jiu guan

“我給你講個故事吧,一些我記憶深處的故事。你來之前,詩人勃柳索夫帶著一個瘦瘦小小的女孩來到這裏,那個女孩看上去像個窮學生。他進來之後用濃重的鼻音含糊不清地朝領班咆哮,領班趕快跑來向他致歉,原來他們提前訂了位子,可是沒有保留,現在沒有空位了。他謾罵了一通之後便負氣離開了。您跟他很熟,我也聽說過他,曾經在俄羅斯聖像愛好者小組上見過他,我在伏爾加河畔的小鎮上服役了好幾年,打那時起我對聖像一直很感興趣。此外,我還聽說過他的很多事情,尤其是他的風流韻事,所以我對他身旁的那位崇拜者感到很惋惜,因為她很可能是這段感情的受害者。她是個楚楚動人的女孩,第一次來到這種令人眼花繚亂的酒館,可能還不太適應吧。她看上去有些驚慌失措,還有一種掩飾不住的興奮。看著他蠻不講理地大吵大鬧,惡狠狠地翻著白眼,眨著眼睫毛,這副模樣,這樣的事情勾起了我的回憶。腦海中保留的一段往事,想說給你聽聽。現在樂隊走了,正好我們可以安安靜靜地在這坐會兒。”

他喝了伏特加、卡赫齊亞葡萄酒,還有白蘭地,臉色開始泛紅(紅發的人喝酒以後總是會臉紅),但他又給他自己和我各倒了一杯酒。

他開始說道:“我還記得二十年前的某一天,一個年輕的軍醫穿過伏爾加河畔某個小鎮的街道,老實說,那個軍醫就是本人。我記得要去辦件小事——寄一封信。那時我心情愉悅,天氣晴朗的時候,人的心情也會無緣無故變得特別開朗。那是九月初的某個傍晚,天氣出奇地好,陽光和煦,空氣幹燥,四周很安靜,隻有林蔭樹下的落葉沙沙作響。無憂無慮的我無意間抬頭,發現走在我前麵的一位女孩步履匆匆。她苗條優雅,穿著灰色的西服,頭戴一頂式樣優雅的灰色帽子,手上戴著橄欖綠色絨皮手套,拿著一把灰色的傘。不知怎地,我覺得她很有魅力,也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她要去哪?為什麼走得這麼快?其實也沒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每個人都有一些急事要辦,不是嗎?盡管如此,我還是對她充滿好奇,因而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幾乎快趕上她了。還好,我的一番工夫沒有白費。在前麵的轉角處有一座低矮的老式小教堂,她徑直走了進去。今天是工作日,教堂裏並沒有舉行什麼活動,但她還是走到了教堂門前的台階上,用力推開了大門。我尾隨她進了教堂,在門口就停下了腳步,看個究竟。教堂裏空無一人,她沒有看見我,敏捷地邁著步子快步走到講道壇。她將雨傘放在地上,雙膝下跪,在胸口畫著十字,向後仰著頭,然後雙手放在胸前,盯著聖壇,眼神中充滿了虔誠。人們在飽受痛苦或是有熱切的願望之時,才會用如此虔誠執著的眼神祈求上帝的幫助。她雙膝跪地,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聖像。她腰身纖細,臀部像一把七弦琴,穿著一雙輕巧雅致的鞋子,鞋跟埋在了衣服底下,鞋尖頂著地麵。我環顧一下四周,左邊是一扇加了鐵柵欄的狹窄窗戶,金色的落日餘暉穿過窗戶,照射著教堂,這景象靜謐安寧,又略帶惆悵,仿佛置身於另一個時代。在我眼前,拱形教堂的深處已經昏暗下來,隻有聖壇牆壁上的聖像的金色法衣還閃爍著一線微光(這聖像雖然粗糙,但仍然顯示出古代偉大的鍛造工藝水平)。小女孩靜靜地跪在那兒,她用一方小小的手帕好幾次擦拭著眼睛,突然間她仿佛下定了決心似的,快速地拾起雨傘,輕輕地站起身來,跑向門口。她看到了我,快步走開了。她的美麗深深地震撼了我,她那噙滿淚水的明亮雙眸閃過一刹那的驚恐,也讓我的心靈為之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