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3、指稱不同,喻意相似
詞彙的聯想意義是人們在概括自己對客觀世界的感性認識和情感體驗之後,通過聯係、類比等手段,賦予詞彙一定的象征意義。聯想意義是詞彙內涵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植根於文化的土壤之中。由於英美國家和中國地處不同的地理位置,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兩種語言中用不同動物作喻體產生相同的象征意義的例子也有不少。
漢語中的“牛”與horse在文化聯想中很對應。對中國人來說,牛自古以來就是農耕的好幫手。人們喜歡牛的終日勞碌,埋頭苦幹,也常以“牛”象征勤勞、強壯。而西方人對牛的看法卻是橫衝直撞,桀驁不遜,相反,他們對馬比較偏愛,也喜歡用horse來比喻生活中的人與事或表達某種情感。在許多情況下,中文中的“牛”和horse的象征意義正好吻合。例如:talk horse(吹牛);as strong as a horse(身壯如牛);work like a horse(像老黃牛一樣幹活);a willing horse(任勞任怨的老黃牛);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t make him drink.(老牛不喝水,不能強按頭)。
同樣,lion與“老虎”在聯想意義上也是基本對應的。對英國人和大多數西方人來說,lion是百獸之王,象征著威武雄壯。如regal as a lion;majestic as a lion。英國人甚至以獅子來象征自己的國家,the British Lion 即指英國。但在中國文化中,“虎”是百獸之王,鎮邪驅魔的神獸,被看作是英勇威武,健壯有力的象征。了解lion與“虎”在各自文化中象征意義的類似性,就能較容易地理解英語中有關lion的習語或諺語。比如:a lion in the way/path(攔路虎);play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置身虎穴);like a donkey in a lion’s hide(狐假虎威);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虎口拔牙);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虎頭蛇尾)。
像這樣以不同動物作喻體產生相同聯想的例子在英語中還有很多。下麵是一些常見的此類英語習語以及對應的漢語表達。
wet like a drowned rat 落湯雞
the black sheep 害群之馬
like a duck to water 如魚得水
drink like a fish 牛飲
make a pig ofoneself 狼吞虎咽
Ivory doesn’t come out of the rat’s mouth. 狗嘴裏吐不出象牙來。
A catmay look at a king. 初生牛犢不畏虎。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熱鍋上的螞蟻
to shed crocodile’s tears 貓哭耗子
a rat in a hole 甕中之鱉
as mute as fish 噤若寒蟬
goose flesh 雞皮疙瘩
as dumb as duck 呆若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