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富商劉永好讓女兒接班引發熱議財富接班與精神接續(2 / 3)

有關接班這個詞,可能我們能從很多角度說出一大堆無關緊要的廢話,但這改變不了很多現實,不過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或是揣著糊塗裝明白而已,這至少已經讓我失去了老生常談的興趣。如今富豪劉永好退休,讓女兒接班,於是又引起了極大反響,於是這又成了我們評論的話題,於是我還是不得不再說上一篇那些曾經盡人皆知但不盡然有多少現實經驗的大道理。

傳統裏有這樣一個詞:師出有名。很多事情,我們都喜歡用形而上來充門麵,但實際情況卻往往是形而下,這就是現實,人們追求或關注的也往往是現買,例如“接班”。

跟大家一樣,我不認識劉永好,我所知道的有關他的傳說都來自新聞媒體。如果他不是富豪,相信媒體也套跟我一樣,對他不會感興趣。由此類推,也讓我有足夠的理由臆度熱議此事的大眾,大家議論的焦點或潛台詞大概也一樣。

有關財富的接班問題,古語有過這樣一句老話“富不過三代”,從這個角度,我們不妨看看劉永好讓女兒接班這件事。據報道稱:“62歲的劉水好身家百億,卻隻喜歡吃麻婆豆腐和回鍋肉。當年那個挨家挨戶收雞蛋的劉永好,如今已是身家百億的富豪,被人問起賺錢之道,他如實回答:賺笨錢,才長久。當初劉永好的女兒劉暢從美國學習歸來不久,他就煞費苦心、又看似不經意地帶著女兒去了集團的飼料廠和養豬廠參觀,而那時,剛從大洋彼岸學成歸來的劉暢,實在無法接受未來的工作是和到處蒼蠅亂飛,臭氣刺鼻的豬圈有關,轉而跟劉永好借了100萬,做起了她認為時尚的生意。劉永好讓女兒接班,在新聞報道裏至少有這樣一個細節很有趣,因為他體現了彤而上的一麵,因為他試圖在傳遞財富同時,更期望傳承精神財富。

富不過三代的確沒什麼,如果這個富指的不是精神的話。邢大軍

拭目以待就好了

先是巨人的史玉柱,再是阿裏巴巴的馬雲,緊跟著新希望的劉水好也宣布退休了。

作為改革開破後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的代表,劉永好在他20歲之前,甚至沒有穿過一雙像樣的鞋,他用了三十年的時間,走過了一條一言難盡的從一個賣鵪鶉蛋的小販到一個連續十年躋身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大佬,好像一度還是中國內地首富的路,這無疑是個奇跡。

現如今,劉永好的女兒劉暢已取代父親,成為了新希望的新一代掌門人,那幺在未來的二三十年裏,這個80後女孩,又會給我們講述一個怎樣的故事?

新希望作為中國最大的飼料供應商和最大的雞鴨、生豬養殖企業,從去年底到現在,可謂渚事不順——去年12月18日,央視曝光了速生雞事件,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平度食品有限公司被責令停業;年初的黃浦江死豬事件和三月底爆發的H7N9禽流感疫情,又使得整個家禽產業陷入了恐硫,公司的內製品加工及種苗業務亦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虧損……換言之,劉水好留給女兒的並非一片大好江山。劉暢是否有能力止住新希望的盈利能力已連續兩年下滑的勢頭,目前還是一個來知數。

但我覺得吧,不管劉暢未來的路走得好壞,畢竟那不是咱家的買賣,所以我們拭目以待就好了

其實這出戲最令人玩昧的地方,並不在它的結局是喜劇,還是悲劇,而在父親當年的下海經商,出發點隻是“為了讓孩子能在過年時吃一點肉”,而士兒如爭的子承父業,出發點卻是為了“我覺得如果能夠把養豬這個行業,把飼料這個行業,也能夠做得時尚,讓以後大學畢業生,很多人想來農村了,我覺得這是一個真正時尚的念頭,所以我很熱愛(原文如此,大概意恩能懂,但這個句子肯定是有語病的,不是劉暢說都不會話,就是記者寫都不套話)”。兩者之間的區別是顯而易見的,但願他們父士可以殊連同歸。木匠

劉暢你就別逗我們了

富豪人家兒真好,一舉一動都能讓平民百姓注目、感慨,一顰一笑都能讓平民百姓唏噓、讚歎。筆者身邊有與劉暢同歲的女人,思不住讚美劉暢20多歲時,也曾背著麻袋去批發市場進貨。卻忘了自己20多歲北漂時,隻能住地下室。關注富豪、對富豪嘖嘖禰讚,一般來說是我們平民百姓白日裏,讓夢想照進現實的一種娛樂活動。而娛樂對象——富豪們,知道我們需要談資,知道我們沒出息地引頸屏息窺視著竊聽著從人家窗戶根傳出的歡聲笑語。於是這其中便有了雙簧、謎語、反正話、繞口令,也有腦筋急轉彎等等,總之,是逗你玩。可是,我們大家卻當真,當大學教授講課聽、當勵誌、成功學演講聽。聽後,分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