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富商劉永好讓女兒接班引發熱議財富接班與精神接續(3 / 3)

本小組討論的結果是,劉暢一定能接劉水好的班,她必須接劉永好的班。大家是這麼認為的。第一,人家是一民營大托拉斯,也沒上市,說白了就是人家自己的買賣,私人的東西,說怎幺分,怎幺傳,是不是爺兒倆一捏咕就可以定的事呀。第二,盡管如此,人家爺倆也沒獨斷專行,也在做爭取民意的準備。這不成立了團組織,劉暢掛帥。您算算,7萬員工,70%是青年,就是一票一票海選也能當呀。第三,劉水好早就著力培養著自己的女兒,16歲送美國深造;回國後雪藏曆練;又給百分之多少的股份,不接班,天理不容。第四,劉暢自己也認為能夠勝任董事長。她說:“我不認為我是唯一能夠擔起這個大任的人,但我絕對是最由衷想把事業做大做好的人。”這是正話反說。她還說:“我不是沒有可能成為新希望集團的董事長,但集團有太多比我優秀的人才,接班的事情不好說,最重要的是看在那個時刻需要什幺樣的人,誰最適合那個位置”這話接近繞口令,但我們還是聽明白了,公司的高管們,繼續努力,董事長不是非我莫屬。到時候輪到我,那是因為我合適。

筆者會後總結,語重心長的說,本人家居的胡同口,有一老者和一女子,爺兒倆一起開了間小飯館,一晃也近十年了,老者一定是老來得女,近七十的年歲,而女兒也就不到三十,街坊們總時不時地替小女子歎氣,再過兩年,你爸爸幹不動了,你可怎幺辦呀。都是買賣,都是爺兒倆,可大家的心氣怎麼就差這麼多呢。劉暢,你就別逗大夥了,當董事長這事,來句痛快的行嗎?讓大家轉而有精神討論一下應該討論的話題。宇翔

希望能有更多的

財經人物報道

《人物》周刊一直辦得不錯,很受我的家人和刖友喜歡。不過,作為一個老讀者,我想提一點建議:能否增加一些財經人物的報道。這些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湧現出了很多取得相當成就的財經人物,作為普通讀者,我們很想知道他們的成長經曆以及家庭牛活,也想知道這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的財經人物,當他們麵臨困難的叫候,是如何戰勝挫折、取得成功的。如果《人物》周刊能夠更多地增加財經人物的報道,將會使報紙的內容更加豐富,也更受讀者的歡業。讀者武子

看到了鄧麗君的另一麵

近期看了《人物》周刊上一篇文章《母親回憶女兒鄧麗君》,覺得特圳好,因為文章講述了鄧麗君曾是一個車技一流的高手,這讓我們聽歌之餘看到了鄧麗君的另一麵。還有一個細節也很感人,鄧麗君因為在交通上她吃過太多苦頭,很心疼小時候媽媽帶著她去各個夜總會表演,為了省一點車錢而搭公交車、轉公交車的苦況。有時耐上刮風、淋雨、人擠人,有時趕不上時間,急得不得了。有一次,鄧媽媽還因公空車緊急刹車而摔到前麵的擋風玻璃上,半邊臉都失去知覺麻掉了,鄧麗君抱著媽媽直哭,內疚不已。讀者華於飛

一起感動身邊的好人好事

前不久,《人物》周刊報道了八角特鋼社區金色親情誌願服務隊自行車修車隊的三位師傅的故事,引起了很多讀者的關注。

一名退休老工程師致電本報,“這幾位老人的大愛太讓人欽佩了!”他們退休後不在家安度晚年享清福,卻偏偏在社區幹起義務為居民修自行車,而且一幹就是多年,在這期間,不管刮風下雨,還是酷暑嚴寒從未間斷;修車也始終堅持免費服務,隻有換大件才收成本錢,補胎、添個珠子、上點油都足免費的。他們能如此常年地堅持為社區居民服務,實在難得。

傳遞止能量,溫暖全社會。我們也希望通過《心係社區》專欄,請讀者朋友給我們提供一些您身邊感人的好人好事,計我們一起發現、發掘身邊的真善美,一起感動——從平凡中品味純樸,從小事中感悟至真至善至美。

冰野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