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烈批駁莎士比亞的作品托爾斯泰製造的“莎士比亞公案”
百味人物鉤沉
1903年11月,托爾斯泰寫出了《論莎士比亞和戲劇》的長篇論文,全麵、係統地批駁了早已為人們認叫接受的莎士比亞,使其“體無完膚”。用後來評論家的說法:“製造出文學批評史上一人公案”。那麼,托爾斯泰足怎樣批駁莎士比亞,他為何要批駁莎士比亞呢?
托爾斯泰對莎士比亞的不滿,時間比寫這篇文章要早得多。1852年,23歲的托爾斯泰寫出了自己的第一篇文學作品《童年》。當他不自信地隱匿姓氏寄給著名文學雜誌《現代人》後,得到該刊主持人涅克拉索夫的高度讚譽。不僅如此,與概代人》聯係緊密的一批著名作家,如屠格涅夫、岡察洛夫、車爾尼雪夫斯基、奧斯特洛夫斯皋等,也對托爾斯泰的才華由衷欣賞。這些給了托爾斯泰極大的鼓勵,對他的成長有著章要影響。
從高加索軍營離開後,托爾斯泰沒自回家,他先去了《現代人》雜誌所在地彼得堡,他熱望與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這些支持他的文學前輩會而。但是,在經過短暫熱情地交談之後,這些文學前輩為托爾斯泰的許多觀念感到困惑。首先,托爾斯泰對這些前輩遵循的一些文學傳統表不不屑,不能容忍“對各種文學權威的假惺惺的或盲目的崇拜”。甚至對《現代人》雜誌的文學團體崇拜莎上比亞也表達出自己的厭惡:“隻有滿嘴空洞漂亮詞句的人才會對莎士比亞和荷馬感到震驚。”
此時的托爾斯泰,不過二十七八歲,還在年少氣盛的階段。他對莎士比亞的看法,也許與當時反叛權威的心態相關。所以,關愛他的前輩作家,十分想使他這種觀點得到轉變。1857年元月,遠在巴黎的屠格涅夫還給托爾斯泰寫信,說服他接近和理解莎士比業:
“您去了解莎士比亞——或者說得正確一些,您去接近他,這會使我感到高興。他(莎士比亞)像大自然,大自然有時也顯出一副極其醜惡的麵貌(請回想一下我們草原上10月間那種多淚的黏糊糊的日子)……不要讓外表上不合情理的東西叫您反感;您要是鑽進作品的內部,鑽進它的核心,那您就會為這偉大靈魂的和諧以及深篷的真理而感到驚奇。”
在屠格涅夫等人的勸說下,托爾斯泰讀了一點莎士比亞作品。雖然並未表示多少讚賞,就這已讓前輩們感到高興了。另一位作家甚至寫信告訴屠格涅夫,托爾斯泰“已經……了解《李爾王》並為莎士比砸的健康幹杯……”但是,托爾斯泰沒有因為這一點有限的閱讀改變自己對莎士比亞的看法。他在63歲時,開列了一份給他留下印象的作品名單,其中包括雨果、狄更斯等作家的作品,可莎士比砸連一部也沒有。由此可以看出,托爾斯泰不滿莎上比亞的態度,實在是由來已久,並且基本沒有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