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側導坑開挖施工
工程建設
作者:饒先姐,黃大琴
[摘要]: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交通的要求也隨之提高,隧道作為提高交通質量的關鍵因素也被廣泛重視。隧道工程施工最重要的是合理選擇施工方法。在我國隧道工程(鐵路、公路)施工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和理淪,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隧道施工方法體係。施工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施工方法選擇的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到隧道工程施工的速度、安全、質量和環境。
[關鍵詞]:隧道工程 側導坑開挖 施工方法
1工程概況
沙溪壩隧道是杭瑞高速公路貴州境思南至遵義段上一座隧道,設計為小淨距和分離式隧道,進出口位於思南縣東華鄉踏溪村隧道左線起訖樁號為ZK162+109~ZK162+327,長218m;隧道右線起訖樁號為K162+116~K162+314,長198m。隧道左線進口段位於R=1000的圓曲線上,出口段設在直線上,縱坡麵設坡率為-2.50%、-2.875%;隧道右線進口段位於R=1100m圓曲線,出口段設在直線上,縱斷麵設坡率為-2.50%、-1.878%。左右線平麵距離為12.9~21.4m;後行洞采用側導坑開挖施工。
2工程地質條件
隧道隧址區地形屬於低中山,丘陵地形,丘陵與低中山交錯。丘陵地區海拔高程多在250~300m之間,低中山區海拔高程在500~1100m之間。隧道圍岩節理裂隙發育,節理多呈閉合狀,地形陡峭處,節理呈微張狀,隧址區穩定性較好。隧道最大埋深約130.47米。隧址區位於碳酸鹽岩區,隱伏岩溶是隧址區的主要不良地質,隱伏岩溶對隧道洞身穩定性影響較大。
3主要技術標準和指標
具體施工步序如下:拱部超前小導管注漿預支護;拱部環形開挖並預留核心土;上半斷麵初期支護施工;核心土開挖;中槽開挖;下半斷麵開挖,左右側錯開8~10m;下半斷麵初期支護施工;仰拱開挖、支護及澆築;防水層、矮邊牆及二襯施工。
V級圍岩開挖采用“短台階預留核心土”施工技術方案,對於不設仰拱地段應相應調整工序。施工時合理控製弧形導洞的開挖進度,並采取分部開挖的方式,防止爆破震動過大造成安全隱患;加強拱頂下沉監測結果,必要時對拱頂設置豎向臨時支撐,並及時報送監理工程師。開挖過程中二襯長度距離仰拱開挖不得大於20m,左右側下導坑距離8~10m,預留核心土長度距離掌子麵控製在5m左右,上導坑弧形導坑長度2~4m。施工過程嚴格遵循“管超前、漿嚴注、短進尺、弱爆破、強支護、早成環、勤量測”的原則,控製最大臨界震動速度V≤15cm/s。裝渣采用裝載機,運渣采用自卸汽車運輸至路基填築或棄渣場;施工中初支及早成環,仰拱及填充砼及時施工,二襯緊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