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洛惠渠灌區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幾點思考(1 / 2)

關於洛惠渠灌區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的幾點思考

工程建設

作者:郭峰

[摘要]:水利工程是農業發展的基礎條件,是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通過介紹洛惠渠水利工程建設現狀和存在問題,分別從思想觀念、輿論宣傳、管理網絡、管理製度、檢查措施、工作機製等方麵進行工程管理探討,以此提高工程建設和使用效益。

[關鍵詞]:灌區 水利工程 建設管理 思考

1洛惠渠灌區工程概況和工程管理現狀

洛惠渠灌區位於關中平原東部,灌溉渭南大荔、蒲城、澄城三縣31個鄉鎮及3個農場共74.3萬畝。幹渠5條,長103公裏,支渠14條,長131公裏,鬥渠249條,長932公裏,分引渠4560條,長1407公裏,灌區灌溉渠道經過不斷改善、調整與擴建,逐步形成比較健全的幹、支、鬥、分、引五級渠網。在灌區工程建設時,質量實行分工負責,建立項目法人代表負責、監理單位控製、施工單位保證和政府部門監督機製,通過質量提升夯實了水利工程管理基礎。采用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施工工藝,依靠科技進步和加強管理,使工程有管理機構、有專管人員、有管理住房、有簡易公路、有照明和通迅線路、有財務管理製度、有綜合經營計劃、有民主管水製度、有工程檔案,逐步使水利工程步入了製度化、規範化軌道,為農業增產和農民豐收提供了工程保障。

2洛惠渠灌區工程存在的問題

隨著工程長期運行,灌區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也出現了問題,主要表現在:工程建設標準低,存在重工程建設、輕工程管理的傾向,管理設施簡陋,管理人員經費不落實,形成工程建設越多,背的包袱越重的惡性運行機製。建設資金不足,又大多數工程實施多以民辦公助為主,建設資金較為緊張,存在能省則省、因陋就簡的意識。管理經費無保障,工程管護宣傳教育缺乏深度,又水法規缺乏剛性條文,群眾對水法規不甚了解,一些單位和個人隨意侵占行水渠道,直接影響了工程設施的穩定和行水安全。水利工程管理已成為灌區水利工作的一大薄弱環節,成為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的一大障礙。通過抓好工程管理、開展水利綜合經營、搞好水費征收,實現以水養水,良性運行。

3洛惠渠灌區水利工程管理今後的努力方向

3.1轉變工程管理觀念。依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關鍵在領導,領導關鍵在觀念轉變。領導工作的注意力和主要精力要轉移到依法加強水利工程管理上來,從根本上轉變那些不適應依法行政、依法管水要求的傳統習慣和方法;從過去隻重工程建設轉變到加強管理、建管並重;從主要依靠行政手段進行管理轉變到用法律、行政、技術、經濟手段,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進行管理上來。著力研究和探討市場經濟條件下管理工作新機製、新格局,通過組織體係觀念轉變為管理工作提供一個良好的思想基礎和組織保證。

3.2多管齊下,廣泛宣傳。要緊抓“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宣傳的有利時機,做到與長年性宣傳相結合,與案例宣傳相結合,與水法律、法規宣傳相結合,與宣傳水利建設成果相結合。宣傳應著重向鄉村轉移,向灌區涉及到用水難群眾轉移,運用多種形式、多種載體深入開展宣傳,如組織水利成果展、自發簽名、水法規谘詢、知識競賽、散發宣傳資料、製作大型廣告宣傳牌等。通過各種形式,使水法律法規逐步入耳、入腦、入心,形成灌區上下共同保護水利設施,依法保護水資源的良好局麵。

3.3建立完善水利工程管理網絡。一是進一步加強水利工程職能部門的作用,強化水工管理意識、健全管理製度。二是聘請鄉鎮水利員作為水利協管員,定期組織水法律、法規和管理業務培訓講座,明確他們對本鄉鎮範圍內水工程運行負有檢查監督職責,考試合格的發給聘書。對管理工作先進個人年終給予適當獎勵,對工作放任、玩忽職守或失職者,建議當地鄉村政府給予調離或辭退處理,以增強其工作事業心和責任感。三是各灌溉塬係管理站增掛水政監察中隊牌子,實行合署辦公,明確規定對本管轄區內的水工程負有日常的管理職責。而且各管理機構要明確一名副職負責工程管理,分片劃組管理到每個工程。四是灌溉管理站作為所屬範圍內水利工程管理的職能部門,側重在水工程維護修繕、檢查觀測、控製運行等技術方麵加強督察。相關部門作為全麵執法管理單位,依法對生產經營、開發建設活動中涉水事務進行監督檢查,加強水法律、法規監督實施。這樣各個層次、各個方麵既明確分工,又相互協同,變一家管水為多方管水,合力同唱“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