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三:小夥和激情說“BYEBYE”
張先生今年27歲,是某工廠公司部門經理,月薪10000元。他一般晚上12點至1點鍾睡覺,經常加班,沒有午休,最困的時候走在街上都能睡著;累的時候吸煙提神,經常喝酒,吃一些補藥;經常漏餐。他有女朋友已經好幾年了,一直同居,沒時間談結婚的事情,性方麵看得比較淡,且性生活頻率越來越低。他經常做夢,夢見諸如恐高,老板交代的任務沒有完成,考試,殺人什麼的。他感覺自己壓力比較大,生活沒有激情。他說,25歲前,錢、愛情、性和出國能引起激情,但現在沒有了;常擔心的是老板不信任、身體頂不住;最害怕的日子是星期天晚上,因為第二天要上班了,成天很累,吃完飯就想睡覺。身體方麵,除了覺得頸椎有一些問題,容易感冒、頭暈、血壓高,但一直沒時間去醫院檢查。
老年病年輕化已經成為現代男性流行病。
上海市國際醫學交流中心醫療保健中心曾對近3萬例亞健康患者做過檢測,主要檢測對象是外企職員,證券和銀行等行業的白領。據該中心徐主任介紹,目前許多中老年疾病患病人群普遍年輕化,高血壓、糖尿病、脂肪肝、膽囊結石的發病提前了10年。在亞健康檢查中,常發現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就有脂肪肝,三十多歲的人尿酸增高,四十多歲的人患慢性前列腺炎,而從前隻有六七十歲的老人才會得前列腺炎。
在30~40歲的男性中,30%~40%存在脂肪肝、血脂升高的現象。脂肪肝的產生,直接與飲酒、暴飲暴食有關,胃、肝髒疾病與喝酒有關。一般來說,男性的亞健康傾向比女性嚴重,徐主任分析,這可能與男性的工作性質有關,他們常需要吃喝應酬。在20~30歲的男性中,超過10%有脂肪肝、血脂高的症狀,常喝酒的人脂肪肝、血脂高,個別有尿酸高傾向。許多人體內脂肪增多,以大腹便便為主要表現。
上海社科院亞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奚先生認為,這些出現未老先衰現象的辦公族都存在亞健康症狀,如心慌、氣短、渾身乏力、頭疼、頭暈、精神不振、情緒低落、反應遲鈍、失眠夢多、白天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煩躁、焦慮等。
醫學專家、心理專家提出,亞健康狀態的成因是心理壓力過大。隨著社會的發展,各行業的競爭也不斷加劇,特別是中青年人,幾乎每天都麵臨著新的挑戰,精神壓力很大。心理素質好、承受能力強的人,能夠及時調節心態,化解壓力,大大減小了“積勞成疾”的危險;而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的人,由於自我調節能力較弱,精神壓力長時間蓄積,大腦超負荷運轉,加之大腦細胞所需氧和營養補充不及時等,最終很可能導致疲勞過度,從而出現亞健康症狀。據了解,大多數工作能力和責任心都很強的人,對自己要求很嚴格,這樣的性格也導致了他們心理壓力過大,易發生亞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在不同職業的人群中,亞健康發生率較高的依次是幹部(可理解為白領階層)(1934%)、大學生(1095%)、中小學和幼兒教師(933%)、中學生(902%)、工人(898%)、軍人(760%)、工程技術人員(714%)、企業經管人員(536%)、醫生(360%)。所以,此類人群尤其應該重視身體保健,堅持鍛煉,減少不良嗜好。
工作壓力實際上是摧殘男性健康的罪魁禍首。
據北京零點調查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411%的北京男人正麵臨著較大的工作壓力,614%的男人正經曆著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勞,男人們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
男人的壓力有多大?一位合資公司的市場經理張先生說:“沒辦法,工作逼得你不得不加班,每天從早上9點到晚上9點,一天到晚忙啊忙啊忙個沒完,連飯也沒個準點兒。”張先生的情況其實也是眾多中青年男性的情況。
男人們的壓力並不僅僅是忙得要天天加班,加班的背後隱藏的是激烈的競爭、高質量的業務考核指標、高要求的績效考核指標。現在許多公司都施行“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許多男人為了多拿獎金,就加班加點跑業務、幹工作,使得本來就滿負荷的工作變成了超負荷工作,更是自己給自己加壓力。為了完成這些指標,為了不至於在激烈的競爭中被淘汰,許多人不僅忙到顧不上吃飯、喝水,甚至走路、坐車、睡覺都在思考與工作有關的事情。
壓力給男性帶來了嚴重的健康隱患。在緊張的壓力之下,一般人的感覺首先是疲勞乏力,緊接著便是失眠、頭痛。這種狀態持續下去,就會影響內分泌,導致內分泌係統紊亂,身體機能失調,釀成更大的疾病。
36歲的劉先生是一家外企的行政總監。3年前,他就感覺自己總是疲勞乏力,常常失眠、頭痛,每次去醫院檢查,都查不出什麼毛病,吃各種補品也都不能見效。醫生告訴他要多休息,但是工作太忙,他總覺得沒法好好歇一歇,就這麼忙呀忙呀。結果,幾個月前,他感覺心口發悶,到醫院檢查,被醫生告知患有冠心病,血脂偏高,並且患有脂肪肝。
有研究者邀請了北京地區8位名醫共同探討中青年男人的健康問題。專家們指出,在壓力之下,高血脂、動脈硬化、脂肪肝等老年人容易得的心腦血管疾病都在男性身上提前報到;早衰、胃腸道疾病、頸椎病、抑鬱症等在白領中也較為多發;而像失眠、頭痛、視力下降、脫發、感冒這些看似平常的小毛病,也都與壓力不無關係。
患者王某,男,36歲,某市銀行分行行長。2年前開始感到右上腹隱隱作痛,時斷時續,一般忍一忍就過去了,當時也打算到醫院看看,但由於每天工作繁忙,時間很緊,加上到醫院看病太麻煩,而且腹痛症狀並不劇烈,疼一陣子就沒事了,所以雖然屢次犯病,但最終都沒有去醫院看看,事情就拖下來了。他疼痛發作的次數更頻繁了。有一次,妻子發現他眼珠發黃,就堅持陪他去醫院看看。在妻子陪同下,他到了一家大醫院,快要輪到他看病的時候,單位一個電話要求他回去緊急處理一筆貸款問題,他正等著看大夫等得不耐煩了,於是借機匆匆離開了醫院。巧的也是,回去後疼痛自然消失了,隻是眼珠發黃沒恢複正常。他妻子還經常勸他再到醫院去看看,他由於害怕在醫院排隊等候,再加上工作的確很忙,總是沒有下大決心到醫院再次看病。
後來,他右上腹腹痛再次發作,疼痛明顯比以往厲害,而且持續不緩解,眼珠發黃明顯加重,還有點發燒。他的妻子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送他去醫院做了一個腹部B超,明確了診斷:梗阻性黃疸,膽囊癌。
之後王某雖經多方醫治,還是無力回天,就這樣,一個非常有才華、有能力的銀行行長走完了短暫的40年生命曆程,英年早逝。
這是一個悲劇,健康悲劇。而且這種悲劇經常在生活中發生。
對於人類而言,生命隻有一次。但多數男人並沒有真正認識到健康的重要和可貴。因此,對於男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轉變“身體健康是自然的事”的觀念,認識到健康需要從現在做起,健康需要逐步積累,健康需要立即行動。
二擺脫亞健康的幾個實用方法
人們通常把“精、氣、神”稱做人體“三寶”。“精”是構成人體的其本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育及各種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男子以精為本”。“精”不僅關係人體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的全過程,而且與男子的生理功能強弱密不可分。“氣”是有很強活動力的精微物質,對人體的活動起著重要作用。《難經·八難》上說:“氣者,生之根本也。”“氣”不僅對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起著推動和激發的作用,而且是人體熱量的來源,還起著護衛全身肌表、抗禦外邪侵襲、固攝津液等作用。“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包括麵色、眼神、言語、姿態等。“神”是精、氣充裕與否的“晴雨表”,所謂“精滿則氣壯,氣壯則神旺”。
人就活個“精、氣、神”,對於男人而言,更不能忽視對“精、氣、神”的維護。精、氣旺盛,神采飛揚的男人,往往能夠成為工作和生活中的佼佼者,而因精、氣不足的男人,則總是神色憔悴,容易陷入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尷尬境地。
精、氣、神是人體健康的標誌,精、氣、神的強弱往往是人體抗疲勞能力的表現。要保養正常的精、氣、神,就要積極保健,記住消除疲勞、化解壓力的八個小妙招。
妙招一:合理的膳食結構
工作是人體消耗自身貯存能量的過程,在這過程中一定要及時補充所消耗的,才能保持身體的收支平衡,維護身體健康。要補充消耗,必須在日常生活注意合理膳食,營養搭配得當。
①每日喝一袋牛奶。牛奶內含鈣豐富,可以有效改善我國傳統膳食中鈣攝入量普遍偏低現象。
②每日攝入碳水化合物250~350g,可依個人胖瘦情況而增減。
③每日進食三到四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50g;或大雞蛋1個;或豆腐100克;或雞、鴨100g;或魚蝦100g。以魚類、豆類蛋白較好。
④粗糧、細糧搭配。
⑤膳食不甜不鹹(廣東型每日攝鹽6~7g;上海型8~9g;北京型14~15g;東北型18~19g。以廣東型最佳)。
⑥在總量控製的情況下,分餐次數多,有利於防治糖尿病、高血脂。
⑦每餐隻吃七八分飽。
⑧每日進食500g新鮮蔬菜及水果,是預防多種癌症的有效措施。配餐時可再用適量烹調油、幹果及調味品等。
⑨若無禁忌證,每日可飲少量紅葡萄酒(50~100ml),有助於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活血化瘀,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⑩多吃黃色蔬菜,胡蘿卜、紅薯、南瓜、西紅柿等綠色蔬菜,內含豐富的胡蘿卜素,對兒童及成人均有重要的提高免疫力、減少感染、減低腫瘤發病機會的作用。
多飲綠茶及多吃深綠色蔬菜。飲料以茶最好,茶以綠茶為佳。據中國預防醫科院研究,綠茶有明確的抗腫瘤、抗感染作用。品茗又能調適身心,陶冶性情。常飲綠茶有神清氣爽之感。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
多吃燕麥粉或燕麥片,可使血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下降。對糖尿病患者效果更顯著。
每日食用黑木耳5~15g,能顯著降低血粘度與血膽固醇含量,有助於預防血栓形成。
人生最大的財富是健康,因為健康一旦失去,不論多少金錢都換不回來,因此,男人們還是不要拿自己的健康不當回事吧!
妙招二:補鈣偏堿,調節平衡
工作中為了避免上火、發怒、爭吵等過激情緒,可以在飲食中有意識地加入牛奶、酸奶、奶片等乳製品,以及魚幹、骨頭湯等,這些食品含有豐富的鈣質,研究表明鈣具有防止攻擊性和破壞性行為發生的鎮靜作用。堿性食物還有抗疲勞作用。高強度體力勞動後,人體內新陳代謝產物——乳酸、丙酮就會蓄積過多,造成人體體液呈偏酸性,產生疲勞感。為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可有意識地多吃以西瓜、桃、李、杏、荔枝、哈密瓜、櫻桃、草莓等水果為主的堿性食物。現代人少不了應酬,飯店的食品味美誘人,但往往含碳水化合物過多,而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相對不足,常在外就餐者應注意飲食調節,平時應多吃一些瓜果蔬菜以及豆製品、海帶、紫菜等。
妙招三:減輕負擔,善待自己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年輕的時候,人們總是不經意地犧牲青春與健康去追求名利與金錢,而年老的時候,又企圖用名利與金錢來留住生命與健康。”
現代化的快節奏生活給男性帶來種種壓力和負擔。有些單位的領導或者私營企業的老板,他們都是超負荷地工作,為了生存和發展,每天工作十六七個小時,僅僅睡5小時的覺,身體疲勞、精力不足使他們的性功能衰退,妻子不理解他們,常常認為他們在外邊尋花問柳。因此建議這類男人最好減輕工作負擔,活得自在一些,因為工作是無限的,而人的精力、體力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血肉之軀去拚無限的工作,遲早要拚倒、拚垮。所以,一定要處理好工作與休息的關係。要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起居有度,勞逸適度,讓身體得到休養生息。千萬不可長期過度勞累,讓身體超負荷運轉,那容易使身體處於亞健康狀態。男人們,一定要學會善待自己,勞逸結合,張弛有度,減輕工作壓力和思想負擔,這樣才能保持健康。
妙招四:每周一天,放鬆自己
持續而高強度的快節奏生活,難免讓人不堪承受;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也難免會有痛苦和煩惱。要想應對各種挑戰,就要適時地調整自己的身體與心理,做到每周至少空出一天徹底放鬆自己。讀一點輕鬆的書,喝杯咖啡,唱首自己喜歡的歌,或者幹脆什麼也不幹,坐在窗前靜思,關鍵是讓內心享受一份寧靜,一份放鬆。
有一位白領談了他消除疲勞的體會:“一天我要工作十多個小時,期間要不停地和人談話,幾乎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一周下來,疲勞是肯定的。為此,我每周要保證自己有一天休息時間,這一天任由自己睡到自然醒,吃過午飯後,到街上逛逛,或者坐進茶樓,要了一壺碧螺春,慢斟細品,一盞茶工夫下來,一周的工作重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無論在怎樣的環境中,我都在努力尋找讓自己身心舒緩的方法:到花店裏挑自己喜歡的花,到咖啡店裏喝喝咖啡,甚至看雜誌,都能讓我的精神從工作上挪開。”
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放鬆方式,它可以讓你的身心在悠然自得中調整到最佳狀態。
妙招五:午睡小憩,調養精神
當你感到疲勞時,抽空打個瞌睡,隻用幾分鍾或十幾分鍾,就會感到輕鬆許多,精力得以恢複,工作效率比混沌狀態提高不少。尤其是午飯之後,血液集中在胃部消化食物,人會感到疲乏困倦,如果趁此機會小睡片刻,既符合生理需求,又為下午的工作儲備了精力。國外一些公司還規定職員必須午睡,以保證工作效率。午睡時間宜在半小時左右,關鍵是質量。睡時最好能平躺,使身體舒展開來,不要趴在桌上睡,因為這種體位容易使呼吸受限,頸項和腰部的肌肉緊張,醒後很不舒服,易發生慢性頸肩病。
睡眠是放鬆神經的最好方法,也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頭昏腦漲仍然強打精神堅持工作,不僅工作效率很低,缺乏創造力,而且容易出差錯,於公於私都不利。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疲倦了還是抽空打個盹更實際。美國有些公司允許員工白天工作中小睡,有的公司還設立了休息室,專供職工白天打盹用。
妙招六:開懷大笑,愉快發泄
開懷大笑是消除疲勞的最好方法,也是一種愉快的發泄方法。不要一天到晚都讓自己太嚴肅,工作之餘不妨幽它一默,開個小玩笑,在笑聲中放鬆心情。笑是一種精神治療方法,笑能減輕疲勞和緊張,還會提高人體免疫力。笑不僅能使膈肌、胸腔、腹部以及肺髒、肝髒得到鍛煉,有利於清除呼吸道異物,還能使麵部、臀部、腳部的肌肉都得到鬆弛,從而解除厭煩、抑鬱、緊張的心理狀態。
妙招七:家庭工作,互不幹擾
有人把家庭比作避風港,在外麵奔波勞碌,一回到家就變得輕鬆舒暢起來。人都向往一個溫馨的家,熱愛一個寧靜的家。男人都要珍惜自己的家,珍惜家庭的良好祥和氣氛,而不要輕易破壞它。首先,不要把煩惱帶回家,你無論在工作中蓄積了多少煩惱,進家之前都要從頭腦裏排除掉。家是洗去一身疲勞的驛站,家是撫平心靈創傷的療養院。有一位職業經理講他回家的體會時說:“家和辦公室分得一清二楚,是我緩解壓力的一種好辦法。我是那種寧願在辦公室加班也不願回家工作的人,辦公室裏的筆記本電腦我從來不帶回家,家裏的電腦也從來不存工作方麵的資料。可以說家裏沒有任何東西和工作有關,這也讓我的精神得到真正的休息。同時,隻要抽得出時間,我一定會回家吃晚飯。如果心情好,還會自己炒菜。”
妙招八:適量運動,持之以恒
運動是保持健康的最好方式。勞累工作之餘,可以與三兩好友相約一起去運動,或者在健身房,或者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讓疲勞隨著汗水的揮灑消失殆盡,讓精神隨著肌體的張揚而充滿活力。
但是生命需要運動,也需要安靜,運動不可過量,過量有害健康。最佳的有氧代謝運動是步行,因此有車一族最好每天能有一段時間以步代車。簡單的參照標準為:每天步行3km,30分鍾以上;每周運動5次;運動的強度以運動後的心率+年齡=170左右為宜,這相當於一般人中等強度的運動。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自行車、爬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適量的運動可讓人樂在其中,健康也將隨之而來,如果能持之以恒,則可拒亞健康於千裏之外。
第三節健康殺手逼近年輕男性
這裏的健康殺手是指大肚腩、糖尿病、“帝王病”、頸椎病等等嚴重威脅健康的疾病,這些本來應該是中老年人才得的病,而現在卻在越來越多青壯年男性身上發生,這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注。因此,男性們應對照自身情況,約束自己,如果自己的生活方式將帶來這些難纏的疾病,那還是盡快改變一下吧。
一“發福”對男性健康影響重大
也許有人認為:男人胖點不算什麼,胖點是福氣,象征著富有。“將軍肚”是成熟、成功的標誌。實則不然,用現代醫學觀點來說,肥胖並不是福,而是禍。為什麼說肥胖是禍?因為肥胖至少有以下兩個禍害:
1體態笨重,行動不便:一位較肥胖的男士說,他常有雙下肢沉重感,活動時氣促,易疲勞,彎腰困難,特別怕熱,動輒汗流滿麵,所以整天不想動,連走路都嫌累,隻想躺下睡大覺,而且越胖越懶,越懶越胖,造成惡性循環。
2慢性疾病,常伴左右:據報道,青島某醫院接診過一名中年男子。他是名司機,個頭約18米,體重100餘千克。某天夜裏睡覺時,他突然喘不動氣了,被送到了醫院醫生就給他診斷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但在脫離危險後未能係統治療,最終他還是因打呼嚕被憋死了。
專家分析,中年男子之所以命喪呼嚕,都是肥胖惹的禍。肥胖者因體重增加,肺需要更多的氧,但肺不能隨之而增加功能;相反,由於腹部脂肪堆積,腹腔內壓力升高,橫膈抬高又使胸腔壓力增高,限製了肺的呼吸功能,故可造成缺氧。同時,肥胖者頸部脂肪堆積,使氣道通氣不暢,產生肺通氣不良綜合征。該類患者可表現為嗜睡、打鼾、紫紺、呼吸困難、右心肥大,甚至心肺功能衰竭、睡眠窒息,若不及時治療,死亡率可達25%。
肥胖症還常伴有高血壓、脂肪肝、痛風、糖尿病、冠心病、腦血管病等“富貴病”。據統計,肥胖者並發腦血栓和心力衰竭比正常體重者多1倍,冠心病多2~5倍,高血壓多2~6倍,糖尿病多4倍,脂肪肝多46倍,並發大腸癌、前列腺癌等惡性腫瘤的幾率也大大增加。肥胖症直接威脅男性的健康。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明確宣布肥胖為一種疾病,而且與艾滋病、吸毒、酗酒並列為世界性四大醫學社會問題。
美國統計證實,如果標準死亡率為100%,則超重者死亡率為128%,超重35%~40%,死亡率高達151%,表明死亡率隨肥胖程度增加而相應增加。有報道,成人體重如超過他應有體重的14%,就有早夭的危險性;長期超過正常體重15%,可減壽約11年。醫學界已把肥胖所經常伴有的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冠心病和腦中風稱為“死亡五重奏”。在美國,所有可預防的致死原因中,肥胖僅次於吸煙,居第二位,每年導致30萬人死亡。
此外,肥胖者還易患腰腿痛、骨關節病變。肥胖的中年男性由於內分泌紊亂,雌激素分泌增加,常有乳房發育,也容易成“痿哥”,為婚姻生活埋下隱患。
那麼怎樣衡量一個人是不是肥胖呢?教您兩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1理想體重公式:理想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上下浮動10%為正常範圍,>10%為超重,>20%為肥胖。
2體質指數法:體質指數(BMI)=體重(千克)÷身高(米)。中國成年人的體質指數在185~239為正常,超過24算超重,超過28算肥胖。從預防高血壓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角度看,體質指數最好≤23。
但有些情況下不宜用體質指數來衡量男性是否肥胖,如肌肉發達者、水腫者。例如健美運動員的體質指數往往超過正常上限,但由於增多的是瘦肉體而不是脂肪,所以不算肥胖。
此外,按照脂肪在身體內不同部位的分布,可將肥胖分為兩種類型:蘋果形肥胖和梨形肥胖。顧名思義,蘋果形肥胖者狀似蘋果,細胳膊細腿大肚子,又稱腹部型肥胖、內髒型肥胖,屬於男性型肥胖。這種肥胖,脂肪主要沉積在腹部皮下以及腹腔內。而女性型肥胖脂肪主要沉積在下腹部、臀部以及大腿部,上半身不胖下半身胖,故又稱梨形肥胖。
梨形肥胖者肌肉中有較多脂肪,所以存在胰島素抵抗,為代謝綜合征埋下定時炸彈。相對梨形肥胖者,蘋果形肥胖者有過之而無不及。由於脂肪常包圍在心髒、肝髒、胰腺等重要器官周圍,且腹部脂肪新陳代謝比其他部位的脂肪活躍,容易進入血液循環,所以,患高血壓、冠心病、脂肪肝和糖尿病的危險要比梨形肥胖大得多。有人發現,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危險性是普通人的37倍,而蘋果形肥胖者患糖尿病的機會則是體形正常者的103倍!歐洲權威營養學家詹姆斯教授說:“一個人的腰圍能顯示出他患糖尿病、高血壓和膽固醇過高的可能性。腰圍94厘米以上者,患病率比別人高1倍;超過100厘米的人,危險性要高5倍”。“腰帶越長,壽命越短。”所以說,“梨”比“蘋果”好,不胖又比“梨”好。
那麼,您想知道自己是“蘋果”形還是“梨”形嗎?簡單方法就是量量腰圍和臀圍。
腰圍是反映脂肪總量和脂肪分布的綜合指標。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測量方法是:被測者直立,雙腳分開25~30厘米,體重均勻分配。將皮尺放在最下麵一根肋骨下緣與骨盆骨上緣(髂脊)連線中點的水平位置,在正常呼氣末進行測量。皮尺要緊貼皮膚,但不能勒壓軟組織,測量應精確到01厘米。國人男性腰圍≥85厘米,即2尺6寸,應視為蘋果形肥胖。
臀圍是水平測量臀部最寬的部位的周徑。如果男性腰圍除以臀圍的比值超過090,也應考慮為蘋果形肥胖。
而吃得多、運動少、消耗少則是肥胖的根源。
1人過三十歲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各器官係統的生理功能逐漸減退,新陳代謝下降10%,即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熱量減少。加上很多中年男子生活相對穩定,物質生活很好,很多人希望能夠好好享受一下生活,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活動量過少,住電梯洋房,外出以車代步,加上肥甘厚味、大吃大喝,使熱量攝入遠高於消耗。
2由於工作繁忙,早餐顧不上吃或隨便對付的人比比皆是。
不吃早餐的人容易發胖。因為人在饑餓麵前的抵抗力往往很脆弱,常導致午、晚餐時攝入的食物較多或增加零食,反而使熱量攝入過多,導致增加肥胖的可能。
3約四成人士的晚餐出現過晚、過飽、過於豐盛的“三過”現象。尤其南方大都市,夜生活豐富多彩,人們在晚餐後,喝茶、吃夜宵者比比皆是。殊不知在品嚐美味,撫摸著微凸肚皮的悠然中,已喪失了對“無聲殺手”的警惕性。
由於晚上運動相對較少,熱量消耗少,晚餐吃得過多或睡前加餐,尤其是吃含糖類較多的夜宵,多餘的熱量就會在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使人發胖。
4男性工作中應酬頻繁,好多事情都得餐桌上解決。吃大餐的弊病在於高熱量、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過多,而穀物食物較少,富含膳食纖維和微量營養素的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量偏低。已有研究證實,含脂肪多而其他營養素密度低的膳食,引起肥胖的可能性最大。還有一些人工作失意時就借酒消愁,攝入大量的酒精,造就了“將軍肚”。
5吃飯狼吞虎咽之人易發胖。正常人進食後,經過消化吸收,血糖和血脂會升高。升高的血糖和血脂就會給下丘腦攝食中樞發去“夠了,別吃了”的信號,人就產生了飽感,“食”可而止了。但如果吃得太快,食物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吸收,也來不及給攝食中樞發信號,就全都吃進去了,待有飽腹感時,熱量已大大超標,那還能不胖嗎?
6男性由於工作緊張,經常熬夜,睡眠時間嚴重不足。更有一些肥胖的人相信少睡能減肥,結果體重非但不降反而升高。日本研究證實,人體內有許多激素對新陳代謝起調節作用,其中一種生長激素的物質,不但促進生長發育,而且能加速脂肪的分解燃燒。生長激素隨年齡增大而分泌減少,至三十歲步入中年後,其分泌量迅速降低,所以肥胖大多自中年開始。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可通過刺激內分泌而影響體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