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吃出學問——男人的健康是吃出來的
民以食為天,男人的健康也離不開食物的輔助。吃得不健康,會引發各種疾病,比如肥胖,比如高血壓,這些都與男人不注意飲食的均衡有關。而如果吃得健康,則有利於身強體壯,其中大有學問。
那麼,怎樣才算吃得健康呢?這不但需要懂得食物的“生克”之道,科學均衡地調配一日三餐,更要在餐桌上設置一條防線,將疾病擋在口外。同時,也要注意保護好生命的“補給線”,讓健康不受損失。
同時,也要注意吃的方式方法。食物健康但方法不對,保健效益不高。
男人的健康也在於吃,隻有吃的健康,吃的科學,才能有真正的健康。第一節男人要吃出身強體壯
身強體壯,有健康的體魄,是鍛煉出來的,更是吃出來的。男人與女人因其生理差別對營養的需求是有差別的,並且要科學地調配三餐,才能有科學的飲食結構,才會吃出身強體壯,吃出健康。
一屬於男性自己的營養
食物是無性別之分,但對養分的需求卻有男女的不同。雖說男人女人都是人,是人都需要營養,而且就大類而言(即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熱能等)男女也的確“平等”。但是,細究起來卻不然,因為男女的生理機製不一樣,如男子較女性強壯,肌肉更發達,所需熱能更多。再者,男子的膽固醇代謝更易紊亂,罹患高血壓、心髒病、卒中(中風)等頑症痼疾的機會更多,故對各種養分的需求與女性也有不同。
以鐵為例,雖然這是人類都需要的一種礦物元素,但在需要量以及對健康的影響方麵卻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對於女性來說,其重要性僅次於鈣,在礦物元素中位列第二。原因在於女性有一個特殊的排鐵渠道——月經,一次月經來潮可造成約30毫克鐵質“流失”,考慮到這一筆“損失”,女性必須注意含鐵食物的安排,否則將由此誘發缺鐵性貧血。男子則不同,他們日常不易流失鐵質,又不能耐受超負荷的鐵補給,補鐵過多反有誘發心髒病的危險,因之不必在補鐵上動腦筋。男子需要更多的是促進肌肉生長的養分,如肌酸等,以保持男子漢的強健體魄與陽剛之美。知道嗎?畜禽血乃是鐵的富礦,而瘦肉裏麵的肌酸更多。
比較起來,對於女人來說,鈣、鐵、鋅、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以及葉酸、植物雌激素等當在必補之列。男人呢?則應在堅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偏重以下十種養分的攝取,一種也不能缺。
1特殊氨基酸
李先生從結婚那天起,食譜就有了微妙的變化:原來每天的一小瓶啤酒消失了,頂替的是一小碗豆漿,另外多了一碟豆芽。朋友們有些莫名其妙,再三追問,他才道出秘密:他看過不少醫學科普文章,知道豆製品富含一種稱為精氨酸的特殊氨基酸,精氨酸是人體精子的組成成分氮的主要提供者,如果缺乏精氨酸將導致產精功能障礙,引起精子數量減少,活動能力減弱,造成不育。原來,李先生是在為當爸爸做準備。
李先生做法是對的,精氨酸的確是育齡男子必需的特殊氨基酸之一。需要補充一句:富含精氨酸的食物不隻是豆類,其他如花生、芝麻、沙丁魚、牛肉等含量也不少。
另一種叫胱氨酸,如果你要想有一頭富有魅力的青絲秀發,絕對不可冷落它!此種氨基酸在牛羊肉、雞肉、魚肉、奶製品和豆芽等高蛋白食物中含量豐富。
還有一種就是剛才已經提到的肌酸,其最大生理作用是促進肌肉組織增長,增強肌肉細胞活力。美國專家已將其作為一種藥物試用於運動員,並獲得良好效果。如短跑名將約翰遜稱他能奪取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金牌即得益於服用肌酸,著名棒球手克爾蒂斯也說肌酸幫他增長了75千克肌肉。因此,多吃點瘦肉,攝取足量肌酸,可使你肌肉發達,形體健美,男子漢氣息更濃。
2特殊脂質
王先生的祖父與父親皆因肥胖導致的冠心病辭世,他在潛意識中形成了脂肪等於心髒病的印象,一見脂肪類食物就皺眉頭。其實。王先生是緣於一知半解而得了“恐脂病”。因為脂肪也是人體所需的養分,隻要不是長期超量攝取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酸(豬油、牛油為其“富礦”),就不一定會得上冠心病。相反,某些特殊脂肪酸不僅不會損害心髒,反而能成為心髒的保護神。一種叫做歐米加-3脂肪酸的特殊脂質就是範例,醫學研究表明,它能促進血管內皮細胞合成更多的前列腺素,減少血栓素A2的生成,降低血液黏稠度,從而防止心髒病、卒中(中風)等心腦血管病發生。哪些食物富含此種養分呢?德國專家推薦海魚,堅持平均每天吃30克即可降低40%的心髒病發作危險。在沒有海魚的地區,一種普通野菜——馬齒莧可為你效力。這是美國專家小羅曼·塞勒奉獻的“錦囊”,因為馬齒莧蘊藏的歐米加-3脂肪酸可與海魚媲美。
還有一種特殊脂肪——短鏈脂肪酸,指的是含碳2~4個的支鏈脂肪酸,如乙酸、丙酸及丁酸。雖然對保護心髒沒什麼特殊功能,但能在其他方麵造福於男人的健康:一是產生能量;二是充當腸道上皮特殊營養因子的角色,保護腸道黏膜;三是增強胃腸運動功能,防止便秘。另外,丁酸還能修複腸道黏膜損傷,防治潰瘍性結腸炎,而丙酸則有促進鈣元素吸收的作用。出乎人們意料的是,如此重要的養分主要分布在粗糧、蔬菜之中,故安排食譜時不可食不厭精,最好粗細搭配,廣采博食,以便充分發揮短鏈脂肪酸的保健作用。
3番茄紅素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一見到“紅顏楚楚”的果蔬,如紅蘋果、番茄、西瓜、紅葡萄,就是肚子飽了也還想品嚐品嚐——鮮紅色彩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不過,紅色蔬果的魅力遠不止此,更為寶貴的是它們富含一種稱為番茄紅素的成分。最新研究表明,番茄紅素在防治諸如前列腺癌、結腸癌和直腸癌等男性易患癌症以及心髒病方麵功效卓著。番茄紅素含量豐富的蔬果,首推番茄(西紅柿)。但必須加工成為醬、汁或沙司,烹調成菜肴後食用,才容易被人體吸收,番茄沙司含有的番茄紅素比同等量的鮮番茄多5倍。同時,番茄紅素溶於脂肪,故用食用油炒煮的各種番茄菜肴,比進食鮮番茄的吸收率更高。除番茄外,西瓜、紅葡萄、甜杏、紅柿等水果以及龍蝦、螃蟹等水生貝殼類食物中番茄紅素含量也不菲,可供選擇。
4木質素
最近韓先生突然鍾情於蘿卜、牛蒡一類根類蔬菜,每天至少有一餐吃蘿卜或牛蒡,這是因為他聽了一次醫學專家的講座。那位專家指出,蘿卜、牛蒡等根類蔬菜中,蘊藏著豐富的木質素。這是一種粗纖維,其最大功效是可破壞癌細胞遺傳基因中的脫氧核糖核酸,從而置癌細胞於死地。
另外,木質素還可激活人體的免疫係統,增強巨噬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產生。故木質素既能抗癌又能防止感染性疾病,堪稱為男子漢的“益友”。
5抗性澱粉
不少胖人為尋找減肥食品而費盡心機,知道嗎?抗性澱粉就能助你一臂之力。奧妙在於此種養分有較強的飽腹作用,使人減少進餐量而收到減肥效果。
什麼是抗性澱粉呢?世界糧農組織專家下的定義是:“健康者小腸中不被吸收的澱粉及其降解產物”,它能調節血糖和膽固醇,促進腸道毒素的分解與排出,因而還有預防糖尿病、心髒病以及腸癌等神奇功效。據國外專家檢測,香蕉、土豆、通心粉、麵粉等食物中均含有較多的抗性澱粉,男子漢不可冷落哦。
6白藜蘆醇
白藜蘆醇是葡萄在日光紫外線照射下產生的一種植物抗毒素,科學家發現它具有抗菌、抗癌、抗血栓、抗高血脂、抗脂質過氧化等多種生物活性,在幫助人體抵禦心髒病、前列腺癌及子宮內膜癌等癌症方麵功不可沒。除葡萄酒及葡萄幹中含量豐富外,花生也是蘊藏白藜蘆醇的“富礦”。這也是法國人健康長壽的秘訣之一:他們的餐桌上常有一瓶紅葡萄酒,並以花生佐下酒菜。此種飲食方式,很值得我們借鑒。
7穀胱甘肽
由穀氨酸、半胱氨酸、甘氨酸組成,也是一種較強的抗氧化劑,且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延緩衰老及抗癌功效。卷心菜、大蒜、洋蔥中含量頗為豐富。
8鉻
有助於膽固醇代謝,增加肌肉生成,減少多餘脂肪,促進健美。一個中年男子每天至少需要50微克鉻,愛好運動者須增至100~200微克。如此大量的鉻很難完全從食物中攝取,不妨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含鉻的藥物製劑。
9多糖
如枸杞多糖、香菇多糖、黑木耳多糖、海帶多糖等,具有雙向調節人體生理節律的功能。以香菇多糖為例,它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腫瘤作用顯著。再如枸杞多糖,它在降血糖、降血脂、抗疲勞等方麵功不可沒。
10維生素
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等能阻止氧自由基損傷血管壁,預防膽固醇堵塞,故有助於抵禦心髒病和卒中(中風),為男子漢的健康“保駕”。維生素A和維生素C完全可以從普通食物中獲取,如橘黃色水果、深綠色蔬菜。但維生素E例外,因其主要分布於油類等高脂肪食物中而使攝取受限,需要藥補,一般每人每天服用20~30單位足矣。
男性有自己獨特的營養需求,應在日常注意根據自己的需求合理飲食。
二飲食“數字化”
現代生活早已進入數字化,健康又何嚐不是如此?因此,把“數字化”運用到三餐食譜中去,讓“數字化”為你的健康把關。
醫學研究表明,黑木耳中蘊藏著較豐富的發酵素與植物堿,這兩種物質可刺激腺體分泌,濕潤尿道,為結石排出開路;而含有的礦物質可與結石中的成分發生反應,剝蝕結石,使其“瘦身”,從而加快排出體外。因此吃黑木耳防治尿路結石是有科學道理的,絕非杜撰之說。
不僅黑木耳,其他不少食物都有防疾療病之功,祖國醫學謂之食療。當然,食療要取得預期的效果,必須有一定的量。就說黑木耳防治尿路結石吧,每天至少要吃兩餐,每次不少於10克。其他食物亦如此,可謂之數字化飲食。
10顆葡萄狙擊中風,紅葡萄酒有預防心髒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病的奇效,這得益於所蘊藏的白藜蘆醇成分及其他多酚類物質。奧妙在於白藜蘆醇具有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效應,可幫助人體調節體內膽固醇,狙擊動脈硬化的發生與發展。遺憾的是酒喝多了又不利於肝髒健康。有沒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呢?科學家的回答是肯定的,那就是直接利用紅葡萄酒的釀造原料——葡萄。隻要堅持每天吃上10顆,所獲得的白藜蘆醇成分,就足以發揮保護心腦血管的作用,大大減少罹患心髒病、卒中(中風)等險症惡疾的發病風險。
進一步研究發現,白藜蘆醇在葡萄的皮裏含量最高,故吃葡萄最好不要去皮。不過,這得有個前提,那就是選購未被農藥或殺蟲劑汙染的葡萄。
1個橘子護胃防癌澳大利亞學者稱,每天吃1個柑橘類水果,可使口腔癌、喉癌和胃癌的患病風險降低50%。原來,柑橘類水果可通過所含的豐富抗氧化劑來保護你的胃,增強免疫力,抑製腫瘤生長,促進癌變細胞正常化。此外,柑橘還能降低你患上心血管疾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的概率。研究顯示,柑橘是含抗氧化劑最多的水果,蘊藏的抗氧化劑高居水果排行榜的首位。
1個蘋果護心減肥荷蘭科學家發現,每天吃1個蘋果,可將冠心病的病死之率降低50%。據測算,1個蘋果中含類黃酮約30毫克,而類黃酮是一種能預防冠狀動脈硬化的強大抗氧化劑;而不吃蘋果的人,從一般食物中每日隻能攝取到類黃酮約20毫克,這個量達不到防治動脈粥樣硬化所需要的類黃酮劑量。
如果每周安排1天作為“蘋果日”,可治療高血壓。方法是:這一天隻吃400克蘋果,不再吃別的食物。一般經過5個“蘋果日”,便可收到一定的降壓作用。
蘋果還有減肥功效。即在一天內,分6次吃完1500克新鮮蘋果,這一天稱為“蘋果日”,堅持10個“蘋果日”即可初見成效。
3杯半橙汁減少一半心髒病危險美國研究機構的一項研究表明,1個成年人每天飲用3杯半橙汁(約合750毫升),血脂水平可以下降30%,而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則可以降低一半。究其奧妙,橙汁中含有的類黃酮物質以及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E和β-胡蘿卜素,發揮了關鍵作用。
12瓣大蒜防腸癌新西蘭科學家的實驗顯示,大蒜具有一定的防癌功效,其防癌功效來自所含的二硫化二烯丙基,這種物質可產生清除致癌物的酶,進而保護腸道免受癌症之害。
至於劑量,從預防癌症角度看,半瓣大蒜所含的二硫化二烯丙基就已足夠,你隻須堅持每天吃半瓣生大蒜就可起到保健作用。
3個西瓜相當於1粒“偉哥”美國科學家新近找到了“偉哥”的最佳替身——西瓜。西瓜中含有大量的瓜氨酸,這種天然氨基酸具有與“偉哥”類似的藥理作用,同樣可增加陰莖海綿體內的血流量,並促進血管內釋放出氧化亞氮(一氧化氮),堪稱為天然偉哥且絕無不良反應。另外,天然偉哥的有效量比較大,要吃下3個西瓜才能達到服用1粒“偉哥”的效力。有性功能障礙的人不妨一試。
1個番茄抗血栓形成並阻塞血管,是導致腦梗死(缺血性中風)或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而多吃番茄可大大減低這一危險。科學家發現,番茄具有相當強烈的抗血栓作用,因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保心腦血管一方平安。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番茄的這一優勢,當以生吃為妥,隻要堅持每天吃1個便已足夠。
若飲用番茄汁,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50毫升,而且要盡量不放鹽。每天晨起正值體內水分不足之際,血液較易凝結,乃是生吃番茄或飲用番茄汁的最佳時機。中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患者,值得一試。
20個櫻桃對抗關節炎美國研究人員觀察到,經常吃櫻桃或飲用櫻桃果汁,可預防關節炎和痛風;已患關節炎的病人食用櫻桃,有助於消腫並減輕疼痛。解釋是,櫻桃漿果中含有的某些物質有抗炎作用,效果勝過阿司匹林,每天吃20個帶有酸味的櫻桃,就能基本控製關節炎和痛風引起的疼痛。
50克南瓜子保護前列腺前列腺是中年男人的一個“事故多發區”,尤其是前列腺肥大,已成為50歲以上男子的一大煩惱。新近傳來好消息,每天堅持吃50克南瓜子可保無虞。醫學專家發現,南瓜子中的活性成分可有效地消除前列腺腫脹,並有預防前列腺癌的作用。
4餐菠菜保護梘力不少中老年人,視網膜退化視力衰減。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為此提出防範新招:每星期吃上2~4次菠菜。奧秘很簡單,菠菜是一種稱為類胡蘿卜素的化合物的“富礦”,而類胡蘿卜素可防止太陽光對視網膜的損害,減緩視網膜的退行性變,從而延長視力的“青春期”。
40克番茄醬護膚防曬每年的夏季,日光強烈,對於人體的皮膚可造成曬傷,時間長了還可能誘發皮膚癌。德國科學家研究表明,多吃番茄可收到護膚防曬的功效。研究資料顯示,每個人每天食用40克番茄醬,被太陽曬傷的風險將減少40%;如果再加上10克橄欖油,防曬的效果會更好。分析認為,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對此功不可沒。
科學飲食也講究量化,講究“數字化”,其意在於隻有達到“數字化”的量才會起到相應作用,達到飲食效益的最大化。
三食物亦“相生相克”
食物的相生與相克,祖國醫學早有論述,並非憑空之說,科學地搭配食物,是合理膳食的要點之一。
因此,懂一點食物的“相生相克”之道,盡量避免搭配食物時“亂點鴛鴦語”,將食物的“相克”之害減少到最低程度,將食物的“相生”之妙發揮到極致,隻有益處沒有害處。
1解密食物“相生相克”
祖國醫學曆來看重食物的搭配,認為形形色色食物並非“千人一麵”,而是類似於藥物,各有其獨特的性味,可分為寒熱溫涼等四大類,並與人的體質相呼應。以肉食為例,由於動物在生物進化與物種演變的過程中,各自所處的生態環境和生活條件不同,因而決定了畜禽的品種複雜,性味各異:如羊肉屬熱性,兔肉屬寒性,牛肉屬溫性,鴨肉屬涼性;另外還有滋陰壯陽之別,如豬肉滋陰,鹿肉壯陽。故為了健康,不可隨意搭配食用,而要充分考慮它們之間的“相生”“相克”關係而予以科學組合。性質相反(如大寒與大熱)或功能相反(如滋陰與壯陽,補氣與破氣)的食物固然不宜同食;就是同一屬性,如大寒與大寒,大熱與大熱的食物最好也不要混吃。雖說偶爾或短期內食之也許無妨,但多食久食必然產生危害,因為人體的調節能力畢竟有限,經不起長時間的“胡亂折騰”。特別是對那些存在陰陽偏盛體質的人,其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可能更大。
現代醫學則更深入地進行了探討,證實不少食物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相互拮抗或相互協同的關係。如果搭配失當,或孳生有毒物質,或相互消減營養物質的釋出量與生物利用度,進而導致營養缺乏,甚至發生代謝失常而釀出疾病來——這就是食物“相克”;而搭配科學,功效協同,則可能出現1加1等於3甚至等於4的保健優勢——這就是食物“相生”。
道理很簡單,一方麵,食物中蘊藏的營養成分達到數十種之多,如蛋白、脂肪、糖類(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它們多數參與人體酶或輔酶的合成與激活,具有高度的生物活性;另一方麵,食物進入人體後,在消化液和酶的作用下發生著複雜的化學變化,而在吸收代謝過程中,各種成分又是相互聯係,彼此製約的。總體說來,這類相互作用有三種形式,即轉化作用(一種營養物質轉化為另一種營養物質)、協同作用(一種營養物質促進另一種營養物質的吸收,如維生素A促進蛋白質合成,維生素C促進鐵質的吸收)、拮抗作用(由於兩種營養物質間的數量比例不當,因而在人體的吸收代謝過程中,出現一種物質阻礙另一種物質的現象,如鈣與磷、鈣與鋅等)。
顯而易見,食物在上述三種形式中的轉化和協同作用大多對健康有利,屬於食物“相生”的範疇;而拮抗作用對健康大多有害,自然就是食物“相克”了。
2食物“相克”“黑”名單
(1)名列“黑”名單榜首的當推蝦與維生素C:蝦與維生素C曾合謀製造過暴斃事件,個中教訓不謂不慘痛。
(2)磷鈣相克:磷與鈣兩種礦物元素難以同時被人體所吸收,故含磷很多的瘦肉與牛奶(鈣的“富礦”)最好錯開食用。
(3)草酸克鈣:鈣是構成人體骨骼與牙齒的主要成分,易與草酸結合生成不溶性的物質草酸鈣,無法被人體吸收。換言之,草酸可大大減低食物中鈣的吸收與生物利用率——這便是營養學家將鈣含量多的食物,如奶類、蝦皮、動物骨等,與菠菜、莧菜、韭菜(蘊藏有大量草酸)等列為“冤家”的依據所在。
(4)纖維素克鋅:牡蠣等海生軟體動物含鋅量之多,高居食物之首,若與蠶豆、玉米製品或黑麵包同食,這些食品中的纖維素將使鋅的吸收量大打折扣,可減少65%甚至更多。
(5)纖維素、草酸、鞣酸克鐵:對於人體的造血原料之一的鐵來說,草酸、纖維素、鞣酸等都是“克星”。故動物肝、蛋類、豆類(含有豐富鐵質),與芹菜、蘿卜、甘薯(纖維素特多)、蕹菜、莧菜、菠菜(草酸特多)、咖啡、茶、紅酒(鞣酸特多)等“相克”。
(6)微量元素之間相克:如鋅與鐵、鋅與鈣、銅與鋅等。奧妙在於它們在人體內的含量各有一個正常的比例,一旦這個比例發生變化,就可能打亂平衡,導致成各種各樣的微量元素病。如含鐵食物攝取過量,就會抑製鋅的吸收而誘發鋅缺乏症。再如,將動物肝、菠菜、魚類等食物(含銅多),與含鋅量較高的瘦肉混食,則前一類食物中的銅會大量流失;若與番茄,大豆,柑類同食,則後一類食物中的豐富維生素C也會抑製前一類食物中銅的釋放量。
(7)維生素之間相克:黃瓜、胡蘿卜、南瓜等蔬菜中含有維生素C分解酶和維生素B1分解酶,可破壞菠菜、油菜、圓辣椒、番茄等食物中的維生素C,以及黃豆、花生、毛豆、豬肉、火腿、糙米等食物中的維生素B1。故這幾類食物也不宜同烹同食,以保護維生素免遭破壞。
(8)酒克維生素:酒類飲料含有大量乙醇,而乙醇可幹擾人體對多種維生素的吸收,故貪杯者容易得上與維生素D、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缺乏相關的疾病,如骨質疏鬆、腳氣病、貧血等。最好的防範辦法就是限酒或戒酒。
上麵所提及的食物相克,都是經過現代科學所證實了的。至於民間的一些說法,則不少缺乏科學依據。比如國內有專家選擇了4組據說相克的食物做了實驗,這4組是蜂蜜與蔥、黃瓜與花生、紅薯與香蕉、糖精與雞蛋,實驗結果表明這些食物一起吃並沒有問題,所謂“相克”顯然屬於誤傳。
另外,還可以采取一些糾正措施,以減少食物的相克作用。比如,黃瓜等食物中含有破壞維生素C與維生素B1的“分解酶”,但這兩個“破壞分子”也有“克星”,如維生素C分解酶怕醋,烹調黃瓜時隻要加點食醋,“破壞分子”本身就被破壞了。至於南瓜中的維生素B1分解酶,最怕熱,烹煮時加熱到50℃以上就會土崩瓦解,再與其他食物同食就安全了。
3食物“相生”
食物既可“相克”,也能“相生”。
(1)以下幾種組合,即可充分發揮食物間的協同作用,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被譽為食物中的“鴛鴦配”,值得向你推薦。
①芝麻配海帶:芝麻豐富的亞油酸有調節膽固醇的功能,維生素E則能防衰老;海帶含碘頗多,有利於甲狀腺合成足量的甲狀腺激素,促進人體代謝。兩者合一,效果倍增,兼收美容與抗衰老之功。
②豬肝配菠菜:豬肝、菠菜都有補血的本領,一葷一素,相輔相成,防治貧血效果獨到。
③牛肉配土豆:牛肉營養豐富,並能強健脾胃,缺陷是肉質粗糙,對胃黏膜不利。若與土豆搭配,不但味道變好,且土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能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補救了牛肉的不足。
④百合配雞蛋:百合清痰水、補虛損,雞蛋除煩熱、補陰血,二者相配並加糖調理,共奏滋陰潤燥、清心安神之功。
⑤羊肉配生薑:羊肉補陽生暖,生薑驅寒保暖,兩者牽手,無異於暖上加暖,驅邪逐寒之力倍增。
⑥鴨肉配山藥:鴨肉補陰、清熱,山藥的補陰作用亦不小,兩者同烹食之,補陰之功會“更上一層樓”,養肺效果尤佳。
⑦鯉魚配米醋:鯉魚本身有滌水之功,米醋有利濕之能,兩者協同,消腫功能可得以成倍提升。
⑧豬肉配大蒜:瘦肉中維生素B較多,但此種維生素在體內停留時間短暫,若有大蒜的幫助,不僅維生素B的釋出量提高數倍,還能使其溶於水的性質變為溶於脂肪的性質,從而延長維生素B在人體內的作用時間,對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強化體質等都有重要價值。民間流行的“吃肉不加蒜,營養減一半”的說法確有道理。
⑨雞肉配栗子:雞肉補脾造血,栗子健脾,而脾健則有利於雞肉中的養分的吸收,造血機能也隨之增加。故老母雞煨栗子堪稱為一道佳肴。
⑩豆腐配蘿卜:豆腐是植物蛋白的“富礦”,但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而蘿卜(特別是白蘿卜)有消食化積的功能,兩者合食有助於胃腸道的消化吸收。
(2)某些食物組合可大大提升人體的防病抗病功能,無疑是食物“相生”帶來的又一個福音。